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254009 上传时间:2018-04-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8562.X

申请日:

2010.08.09

公开号:

CN102372849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G 65/22登记生效日:201610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1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45147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庵镇刘巧村委|||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65/22申请日:20100809|||公开

IPC分类号:

C08G65/22; C08G65/18; C08G65/20; C08G65/331; C08G65/24; C08L71/02; C08L71/03; C08J3/28; C08J3/24; H01M10/0565(2010.01)I

主分类号:

C08G65/22

申请人: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建

地址:

51811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代理人:

罗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解质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聚合物基体为所述梳状聚合物,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所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基体引入链柔顺性极佳的聚氧化丙烯为主链,增加了聚合物链段的运动,在侧链引入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制得梳状聚合物大分子,提高了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并通过辐射交联,改善了电解质的机械力学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梳状聚合物, 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链重复 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 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链重复单元还包括氧 杂环丁烷单元和 / 或四氢呋喃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侧链连接于主链重复单 元中的氧化丙烯单元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 烯单元, 或者所述主链重复单元由氧化丙烯单元以及氧杂环丁烷单元、 四氢呋喃单元两者 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侧链长度为 1 ~ 15 个重复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侧链长度为 3 ~ 5 个重 复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 连接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 1 ∶ 1-1 ∶ 10。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 连接 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 1 ∶ 1 ~ 1 ∶ 5。
9: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合物基体为 权利要求 1 ~ 8 任意一项所述的梳状聚合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锂盐的重量份为 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 1%~ 120%。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锂盐的重量份 为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 5%~ 80%。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 11 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锂盐包括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N(SO2CF3)2、 LiSO2CF3 中的至少一种。
13: 权利要求 1 ~ 8 任意一项所述的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 3, 3- 二 ( 聚氧化 丙烯 ) 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 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 ;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 3, 3- 二 ( 聚氧化 丙烯 ) 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 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与氧杂环丁烷和 / 或四氢呋喃共 聚;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 得到的聚合物再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 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 ;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和 / 或四氢呋喃共聚, 得到的聚合物 再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取代反应于 pH 值不低于 13.5 的强碱性条件下进行。
15: 权利要求 9 ~ 12 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1) 将聚合物基体与锂盐、 溶剂混合均匀 ; 2 2) 将步骤 1) 中的混合溶液浇注到模具中, 干燥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 3) 将步骤 2) 得到聚合物电解质经伽马射线或紫外线辐射交联, 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 质。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合物基体采用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说明书


梳状聚合物、 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固体锂电池的梳状聚合物电 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态电解质是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的主流电解液, 主要优点是电导率高 ( 室 -2 -3 温电导率为 10 ~ 10 S/cm) ; 然而, 液态电解液容易挥发, 且安全性问题也一直是其诟病, 存在燃烧甚至爆炸的安全隐患。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内含大量的液态电解液, 虽然电导 率较高, 尺寸稳定性较好, 但与液态电解质类似, 安全性仍然欠佳。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 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更薄、 更轻、 外形更多样 化、 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 更高的安全性等, 人们寄希望于固态电解质的应 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具有质轻、 粘弹性好、 易成膜、 热稳定性好等特点, 可满足锂离子电池较多方面的要求。线性聚氧化乙烯 ( 简称 PEO) 是研究最早且最为广泛的聚合物电解质基质材料, 但 PEO 由于室温下具有高结晶性使 PEO- 碱金属盐络合物体系的电导率极低 ( 室温下约为 10-8S/cm), 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通过聚合物改性, 不同单体共聚、 不同聚合物共混、 聚合物交 联、 生成支化和梳状聚合物等手段破坏聚合物链节的规整性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 国内外有许多报道和专利申请。然而, 这些聚合物的电导率只有 10-5S/cm 级别, 还达不到 实际应用的要求。Buriez 等比较了甲氧基链接的聚氧化乙烯 (400 分子量, 非结晶 ), 3种 不同的梳状聚合物 : 聚乙烯醚 (PVEx), 聚环氧醚 (PEPEx) 和聚乙烯苯醚 (PVBEx)( 其侧链 均为带 7 个重复单元的聚氧化乙烯, 因此主链的化学结构对电导率的影响可最小化 ), 发现 其电导率差别不大。这些实验说明了以聚氧化乙烯做基体的聚合物对电导率的提升存在 着限制 【O.Buriez, Y.B.Han, J.Hou, J.B.Kerr, J.Qiao, S.E.Sloop, M.M.Tian, S.G.Wang, J.PowerSources, 2000, 89(2), 149】 。对其它聚醚做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应运而生。 Goulart 和 Abraham 发现直链聚 (1, 3- 二氧五环 ) 与 LiCF3SO3, LiN(CF3SO2)2 或 LiClO4 络 -6 -5 合后其室温电导率为 10 ~ 10 S/cm, 显著高于直链聚氧化乙烯。 聚四氢呋喃 /LiClO4 电解 -6 质室温电导率也达到 1.9x10 S/cm, 其锂离子传导数为 0.6, 比聚氧化乙烯 ( < 0.2) 高出很 多 【G.Goulart, S.Sylla, J.Y.Sanchez, M.Armand, Proc.Second Int.Symposium on Polymer Electrolytes , Italy , Sienna , 1989 , p.43 ; M.Alamgir , R.D.Moulton , K.M.Abraham , Electrochim.Acta., 1991, 36(5/6), 773】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且导电率高的 梳状聚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述梳状聚合物为基体的电解质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梳状聚合物以及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状聚合物, 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 所述主链重 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 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主链重复单元还包括氧杂环丁烷单元和 / 或四 氢呋喃单元。 优选的, 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 或者所述主链重复单元由氧化丙 烯单元以及氧杂环丁烷单元、 四氢呋喃单元两者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所述侧链连接于主链重复单元中的氧化丙烯单元上。
     所述侧链长度为 1 ~ 15 个重复单元, 优选为 3 ~ 5 个重复单元。
     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 连接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 1 ∶ 1-1 ∶ 10, 优选为 1 ∶ 1-1 ∶ 5。
     所述聚合物基体是完全非晶的聚合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 所述聚合物基 体为上述的梳状聚合物。
     所述锂盐的重量份为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 1%~ 120%, 优选为 5%~ 80%。
     所述锂盐包括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N(SO2CF3)2、 LiSOCF3 中的一种或多 种。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 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 ;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 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与氧杂环丁烷和 / 或四氢呋喃共聚 ;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 得到的聚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 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 ; 或者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和 / 或四氢呋喃共聚, 得到的聚 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 合物。
     所述取代反应于 pH 值不低于 13.5 的强碱性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1) 将聚合物基体与锂盐、 溶剂混合均匀 ;
     2) 将步骤 1) 中的混合溶液浇注到模具中, 干燥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
     3) 将步骤 2) 得到聚合物电解质经伽马射线或紫外线辐射交联, 得到固态聚合物 电解质。
     上述步骤 1) 中, 制备聚合物电解质所用的溶剂可以是乙腈、 丙酮、 二氯甲烷、 氯 仿、 γ- 丁内酯等, 优选乙腈 ; 溶剂用量是聚合物基体重量的 100 ~ 1000%, 更优选的用量为 300 ~ 500%。
     步骤 2) 中将混合溶液浇到支持基体上或任意形状的模具中, 在真空中 50 ~ 100℃ 温度下干燥, 优选的干燥温度是 50℃, 即得到聚合物电解质。
     步骤 3) 中, 通过将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 60Coγ 射线辐射交联, 或紫外线辐射交联,优选紫外线辐射交联, 即可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从而获得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 未交联的 6 聚合物电解质也可以与高分子量 ( 大于 1*10 ) 的聚氧化乙烯共混从而提高电解质材料的 机械性能。
     所述聚合物基体采用上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本发明的电解质材料, 其聚合物基体通过引入链柔顺性极佳的聚氧化丙烯为 主链, 增加聚合物链段的运动, 在侧链也引入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 进一步增强其链段的 运动性, 制得梳状聚合物, 提高了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 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 2×10-4S/cm, 60℃下电导率达 3*10-3S/cm, 并通过辐射交联, 使得成膜和机械力学性能良好, 是一种具有 积极的实用价值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 可以应用在二次锂电池、 超级电容器、 离子传感 器、 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等电化学器件中。
     2. 本发明提出的全固态电解质可以与金属锂匹配, 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容量 ; 不存 在液态或凝胶态的有机溶剂, 在高温环境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应用在锂电池中可同时起到 电解质和隔膜的双重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 : 先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 再将所 得的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均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 如,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
     (11) 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四丁基溴化膦、 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 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 于 25 ~ 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40 ~ 60℃。总共反应 8 ~ 12 小时。离心除 去固体物质, 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油状物 3, 3- 二 ( 聚氧化丙 烯 ) 氧杂环丁烷并真空干燥。
     (12) 将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 引发剂甲醇和溶剂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 中, 在低温下 (-5 ~ 5℃ ) 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步骤 (11) 所得的 3, 3- 二 ( 聚氧化丙 烯 ) 氧杂环丁烷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 加入速度 : 0.1 ~ 1mL/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 大小决定。所得均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 石油醚沉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空干燥 24h。
     上述步骤可以用以下反应式一表示 :
     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 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二制 备: 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 再 将所得的大分子单体与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共聚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或氧 化丁烯、 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
     (21) 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四丁基溴化膦、 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 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 于 25 ~ 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40 ~ 60℃。总共反应 8 ~ 12 小时。离心除 去固体物质, 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油状物并真空干燥。
     (22) 将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 引发剂甲醇和溶剂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 中, 在低温下 (-5 ~ 5℃ ) 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杂环丁烷 ( 或四氢呋喃 )、 步骤 (21) 所得的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 加入速度 : 0.1 ~ 1mL/ 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大小决定。所得无规共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 石油醚沉 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空干燥 24h。
     上述步骤可以用以下反应式二表示 :
     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 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三制 备: 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 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反应, 得到 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均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 到:
     (31) 将三溴新戊醇、 氢氧化钠、 甲醇和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 于 25 ~ 60℃氮 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50 ~ 60℃, 总共反应 1 ~ 3 小时后。过滤除去生成 的 NaBr,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60 ~ 80℃下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 3, 3- 二 ( 溴甲基 ) 氧
     杂环丁烷。
     (32) 将步骤 (31) 所得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干燥的 三口烧瓶中, 在低温下 (-5 ~ 5℃ ) 混合均匀。快速注入三氟化硼乙醚引发剂。反应剧烈进 行, 几分钟内得到白色固态聚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所得聚合物先后用氯仿和 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 然后真空干燥。
     (33) 将 (32) 所得聚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 四丁基溴化膦、 不同长度 的聚氧化丙烯醇、 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的三口烧瓶中, 于 25 ~ 12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60 ~ 100℃。总共 反应 12 ~ 16 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 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 聚合物并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以下反应式三表示 :
     本发明中, 上述聚合物基体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 : 将 3, 3- 二 ( 溴甲基 ) 氧 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共聚, 得到的聚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反 应, 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或氧化丁烯、 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 如,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
     (41) 将三溴新戊醇、 氢氧化钠、 甲醇和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 于 25 ~ 60℃氮 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50 ~ 60℃, 总共反应 1 ~ 3 小时后。过滤除去生成 的 NaBr,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60 ~ 80℃下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 3, 3- 二 ( 溴甲基 ) 氧 杂环丁烷。
     (42) 将三氟化硼乙醚和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在低温下 (-5 ~ 5℃ ) 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杂环丁烷 ( 或四氢呋喃 )、 步骤 (41) 得到的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 加入速度 : 0.1 ~ 1mL/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大小 决定。所得无规共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 石油醚沉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空干燥 24h。
     (44) 将步骤 (42) 所得氧杂环丁烷或 ( 四氢呋喃 ) 和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 丁烷 ] 的无规共聚物、 四丁基溴化膦、 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 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 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 于 25 ~ 120℃氮气保护下搅
     拌反应, 优选的反应温度为 60 ~ 100℃。总共反应 12 ~ 16 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 加入 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
     以上过程以反应式四表示如下 :
     前面两种制备方法可以直接在氧杂环丁烷上形成大分子单体, 得到 100%取代的 单体, 但由于空间位阻大, 在作为侧链的氧化丙烯单元长度达到 5 个时, 开环聚合变得困 难。而后两种方法可以得到较长侧链取代的聚合物。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
     将 32.5g 三溴新戊醇、 4.44g 氢氧化钠、 40mL 甲醇和 10mL 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 匀, 于 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 反应 1 小时后, 过滤除去生成的 NaBr, 旋蒸出溶剂, 产物 于 80℃下减压蒸馏 (5mm Hg) 得到无色油状物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21.5g, 产率 88% )。
     将 18g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和 30mL 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 中, 在 0℃混合均匀。快速注入 15uL 三氟化硼乙醚引发剂。反应剧烈进行, 几分钟内得到白 色固态聚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所得聚合物先后用氯仿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 涤, 然后真空干燥, 产物 17.4g, 产率 97%。
     将 13g 聚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 均聚物、 1.87g 四丁基溴化膦、 25.9g 甲 基聚氧化丙烯醇 (4 个重复单元 )、 20mL 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 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44g NaOH, 22mL 水 ) 的三口烧瓶中, 于 80℃下搅拌反应 15 小时。离 心除去固体物质, 旋蒸出溶剂, 加入 100mL 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聚 合物并真空干燥, 得到聚合物 A22.8g, 产率 75%。上过程为反应式三。
     取产物 A 3g 放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溶于 10mL 乙腈中, 室温下搅拌均匀, 加入表 1 所示质量的 LiN(SO2CF3)2, 磁力搅拌 1 小时。60℃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 线交联成膜后, 测得室温 (20℃ ) 离子电导率在 3.8×10-5 ~ 2×10-4S/cm, 机械力学性能良 好。将 LiN(SO2CF3)2 改用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SOCF3 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 测, 结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 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
     表1
     LiN(SO2CF3)2/g 电导率 (S/cm)
     3.1 3.8*10-5 1.55 2*10-4 0.52 9.3*10-5 0.31 7.5*10-5 0.22 5.3*10-5实施例 2 :
     将 30uL 三氟化硼乙醚和 2mL 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在 0℃混合均匀。 然后缓慢加入 3.42g 氧杂环丁烷、 实施例 1 中制得的 6g 3, 3- 二 ( 溴甲基 ) 环氧丁烷, 以及 10mL 二氯甲烷 ( 加入速度 : 0.5mL/min)。反应 1 小时后, 所得无规共聚物用 0.02g 碳酸氢 钠水溶液中和, 石油醚沉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空 干燥 24h, 得到 7.2g 产物, 产率 76.4%, 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 3, 3- 二 ( 溴甲基 ) 氧 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 3.4 ∶ 1。
     将 4.41g 聚 [ 氧杂环丁烷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 共聚物、 1g 四丁基溴 化膦、 7.92g 甲基聚氧化丙烯醇 (4 个重复单元 )、 10mL 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 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30g NaOH, 15mL 水 ) 的三口烧瓶中, 于 80℃下搅拌反应 15 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 旋蒸出溶剂, 加入 100mL 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 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 得到聚合物 B 6.62g, 产率 82%。上过程为反应式四。
     取产物 B 3g 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溶于 10mL 乙腈中, 室温下搅拌均匀, 加入表 2 所示质量的 LiN(SO2CF3)2 磁力搅拌 1 小时。50 ℃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 线交联成膜后, 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 5.1*10-5 ~ 3.4*10-4S/cm, 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 LiN(SO2CF3)2 改用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SOCF3 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 结 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 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
     表2
     LiN(SO2CF3)2/g 电导率 (S/cm)
     3.1 5.1*10-5 1.55 3.4*10-4 0.52 1.1*10-4 0.31 9.1*10-5 0.22 6.6*10-5实施例 3 :
     将 30uL 三氟化硼乙醚和 2mL 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在 0℃混合均匀。 然后缓慢加入 3.42g 氧杂环丁烷、 实施例 1 中制得的 6g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以 及 10mL 二氯甲烷 ( 加入速度 : 0.5mL/min)。反应 1 小时后, 所得无规共聚物用 0.02g 碳酸 氢钠水溶液中和, 石油醚沉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 空干燥 24h, 得到 7.2g 产物, 产率 76.4%, 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 3, 3- 二 ( 溴甲基 )氧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 3.4 ∶ 1。
     将 4.41g 聚 [ 氧杂环丁烷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 共聚物、 1g 四丁基溴 化膦、 21.84g 甲基聚氧化丙烯醇 (12 个重复单元 )、 20mL 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30g NaOH, 15mL 水 ) 的三口烧瓶中, 于 80℃下搅拌反 应 15 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 旋蒸出溶剂, 加入 100mL 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 得到聚合物 C 12.15g, 产率 70%。上过程为反应式四。
     取产物 C 3g 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溶于 10mL 乙腈中, 室温下搅拌均匀, 加入表 3 中质量的 LiN(SO2CF3)2 磁力搅拌 1 小时。50 ℃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 线交联成膜后, 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 4.8*10-6 ~ 3.1*10-5S/cm, 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 LiN(SO2CF3)2 改用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SOCF3 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 结 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 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
     表3
     LiN(SO2CF3)2/g 电导率 (S/cm)
     3.1 4.8*10-6 1.55 3.1*10-5 0.52 1.2*10-5 0.31 9.6*10-6 0.22 6.2*10-6实施例 4 :
     将 13g 3, 3- 二 ( 溴甲基 ) 氧杂环丁烷、 1.87g 四丁基溴化膦、 23.5g 甲基聚氧化丙 烯醇 (2 个重复单元 ) 和 15mL 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 溶液 (44g NaOH/22mL 水 ) 的三口烧瓶中, 于 60℃下搅拌反应。反应 8 小时后, 离心除去固 体物质, 加入 100mL 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 90℃, 搜集所沉淀油状物并真空干燥, 得到 产物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氧杂环丁烷 18.7g, 产率 93.2%。
     将 60uL 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 20uL 引发剂甲醇和 2mL 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 烧瓶中, 在 0℃下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 2.1g 氧杂环丁烷、 上述 5.2g 3, 3- 二 ( 聚氧化丙 烯 ) 氧杂环丁烷, 以及 30mL 二氯甲烷 ( 加入速度 : 0.1mL/min)。反应 10 小时后停止。共聚 反应的 2.1g 环氧丁烷也可以使用四氢呋喃反应。 所得无规共聚物用 0.02g 碳酸氢钠水溶液 中和, 石油醚沉淀聚合物, 反复溶解 - 沉淀两次, 旋蒸出溶剂, 产物于 70℃下真空干燥 24h, 得到产物 D 共 6.98g, 产率 95.6%。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氧 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 2.8 ∶ 1。
     也可以对反应所得的 3, 3- 二 ( 聚氧化丙烯 ) 环氧丁烷进行均聚反应, 如反应式一 所示, 同样可以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含氧化丙烯、 侧链重复单元也为氧化丙烯的均聚物基体。
     取产物 D 3g 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 溶于 10mL 乙腈中, 室温下搅拌均匀, 加入表 4 所示质量的 LiN(SO2CF3)2 磁力搅拌 1 小时。50 ℃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 线交联成膜后, 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 9.2*10-6 ~ 4.3*10-5S/cm, 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 LiN(SO2CF3)2 改用 LiClO4、 LiBF4、 LiPF6、 LiCF3SO3、 LiSOCF3 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 结 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 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
     表4
     11102372849 A CN 102372852 LiN(SO2CF3)2/g 电导率 (S/cm)
     3.1 9.2*10-6说1.55明书0.52 2.3*10-5 0.31 1.6*10-5 0.229/9 页4.3*10-51.1*10-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12

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2849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2849ACN102372849A21申请号201010248562X22申请日20100809C08G65/22200601C08G65/18200601C08G65/20200601C08G65/331200601C08G65/24200601C08L71/02200601C08L71/03200601C08J3/28200601C08J3/24200601H01M10/056520100171申请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地址51811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72发明人林建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鼎。

2、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代理人罗瑶54发明名称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解质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聚合物基体为所述梳状聚合物,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所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基体引入链柔顺性极佳的聚氧化丙烯为主链,增加了聚合物链段的运动,在侧链引入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制得梳状聚合物大分子,提高了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并通过辐射交联,改善了电解质的机械力学性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

3、页CN102372852A1/2页21一种梳状聚合物,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重复单元还包括氧杂环丁烷单元和/或四氢呋喃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连接于主链重复单元中的氧化丙烯单元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或者所述主链重复单元由氧化丙烯单元以及氧杂环丁烷单元、四氢呋喃单元两者中的至少一种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长度为。

4、115个重复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长度为35个重复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连接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111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梳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连接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1115。9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梳状聚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的重量份为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112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

5、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的重量份为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580。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NSO2CF32、LISO2CF3中的至少一种。13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或者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与氧杂环丁烷和/或四氢呋喃。

6、共聚;或者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得到的聚合物再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或者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和/或四氢呋喃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再与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反应于PH值不低于135的强碱性条件下进行。15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聚合物基体与锂盐、溶剂混合均匀;权利要求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2/2页32将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浇注到模具中,干燥后得到聚合物。

7、电解质;3将步骤2得到聚合物电解质经伽马射线或紫外线辐射交联,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权利要求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1/9页4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性能固体锂电池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液态电解质是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的主流电解液,主要优点是电导率高室温电导率为102103S/CM;然而,液态电解液容易挥发,且安全性问题也一直是其诟病,存在燃烧甚至爆炸的安全隐患。凝胶聚合。

8、物电解质由于内含大量的液态电解液,虽然电导率较高,尺寸稳定性较好,但与液态电解质类似,安全性仍然欠佳。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更薄、更轻、外形更多样化、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等,人们寄希望于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OLIDPOLYMERELECTROLYTES,SPE具有质轻、粘弹性好、易成膜、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满足锂离子电池较多方面的要求。0003线性聚氧化乙烯简称PEO是研究最早且最为广泛的聚合物电解质基质材料,但PEO由于室温下具有高结晶性使PEO碱金属盐络合物体系的电导率极低室温下约为108S/。

9、CM,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通过聚合物改性,不同单体共聚、不同聚合物共混、聚合物交联、生成支化和梳状聚合物等手段破坏聚合物链节的规整性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国内外有许多报道和专利申请。然而,这些聚合物的电导率只有105S/CM级别,还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BURIEZ等比较了甲氧基链接的聚氧化乙烯400分子量,非结晶,3种不同的梳状聚合物聚乙烯醚PVEX,聚环氧醚PEPEX和聚乙烯苯醚PVBEX其侧链均为带7个重复单元的聚氧化乙烯,因此主链的化学结构对电导率的影响可最小化,发现其电导率差别不大。这些实验说明了以聚氧化乙烯做基体的聚合物对电导率的提升存在着限制【OBURIEZ,YBHAN,JHO。

10、U,JBKERR,JQIAO,SESLOOP,MMTIAN,SGWANG,JPOWERSOURCES,2000,892,149】。对其它聚醚做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应运而生。GOULART和ABRAHAM发现直链聚1,3二氧五环与LICF3SO3,LINCF3SO22或LICLO4络合后其室温电导率为106105S/CM,显著高于直链聚氧化乙烯。聚四氢呋喃/LICLO4电解质室温电导率也达到19X106S/CM,其锂离子传导数为06,比聚氧化乙烯02高出很多【GGOULART,SSYLLA,JYSANCHEZ,MARMAND,PROCSECONDINTSYMPOSIUMONPOLYMEREL。

11、ECTROLYTES,ITALY,SIENNA,1989,P43;MALAMGIR,RDMOULTON,KMABRAHAM,ELECTROCHIMACTA,1991,365/6,773】。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且导电率高的梳状聚合物。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述梳状聚合物为基体的电解质材料。000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梳状聚合物以及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2/9页5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000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状聚合物,包括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

12、重复单元,所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单元,所述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0009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链重复单元还包括氧杂环丁烷单元和/或四氢呋喃单元。优选的,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单元,或者所述主链重复单元由氧化丙烯单元以及氧杂环丁烷单元、四氢呋喃单元两者中的至少一种组成。0010所述侧链连接于主链重复单元中的氧化丙烯单元上。0011所述侧链长度为115个重复单元,优选为35个重复单元。0012在所述主链重复单元中,连接有侧链的重复单元与主链所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11110,优选为1115。0013所述聚合物基体是完全非晶的聚合物。00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13、,包括聚合物基体和锂盐,所述聚合物基体为上述的梳状聚合物。0015所述锂盐的重量份为聚合物基体重量份的1120,优选为580。0016所述锂盐包括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NSO2CF32、LISOCF3中的一种或多种。0017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18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或者0019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大分子单体,再将所得的该大分子。

14、单体与氧杂环丁烷和/或四氢呋喃共聚;或者0020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得到的聚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或者0021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和/或四氢呋喃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侧链含有氧化丙烯重复单元的梳状聚合物。0022所述取代反应于PH值不低于135的强碱性条件下进行。0023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241将聚合物基体与锂盐、溶剂混合均匀;00252将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浇注到模具中,干燥后得到聚合物电解质;00263将步骤2得到。

15、聚合物电解质经伽马射线或紫外线辐射交联,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0027上述步骤1中,制备聚合物电解质所用的溶剂可以是乙腈、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丁内酯等,优选乙腈;溶剂用量是聚合物基体重量的1001000,更优选的用量为300500。0028步骤2中将混合溶液浇到支持基体上或任意形状的模具中,在真空中50100温度下干燥,优选的干燥温度是50,即得到聚合物电解质。0029步骤3中,通过将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60CO射线辐射交联,或紫外线辐射交联,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3/9页6优选紫外线辐射交联,即可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从而获得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未交联的聚合物电。

16、解质也可以与高分子量大于1106的聚氧化乙烯共混从而提高电解质材料的机械性能。0030所述聚合物基体采用上述梳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0031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00321本发明的电解质材料,其聚合物基体通过引入链柔顺性极佳的聚氧化丙烯为主链,增加聚合物链段的运动,在侧链也引入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进一步增强其链段的运动性,制得梳状聚合物,提高了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2104S/CM,60下电导率达3103S/CM,并通过辐射交联,使得成膜和机械力学性能良好,是一种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材料,可以应用在二次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离子。

17、传感器、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等电化学器件中。00332本发明提出的全固态电解质可以与金属锂匹配,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容量;不存在液态或凝胶态的有机溶剂,在高温环境下不存在安全隐患,应用在锂电池中可同时起到电解质和隔膜的双重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34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先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再将所得的大分子单体开环均聚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均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003511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四丁基溴化膦、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

18、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于25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4060。总共反应812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油状物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并真空干燥。003612将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引发剂甲醇和溶剂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低温下55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步骤11所得的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加入速度011ML/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大小决定。所得均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0037上述步骤可以用以下反应式一表示。

19、0038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4/9页70039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二制备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再将所得的大分子单体与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共聚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或氧化丁烯、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004021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四丁基溴化膦、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于25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4060。总共反应812小时。离心除。

20、去固体物质,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油状物并真空干燥。004122将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引发剂甲醇和溶剂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低温下55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步骤21所得的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加入速度011ML/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大小决定。所得无规共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0042上述步骤可以用以下反应式二表示00430044本发明电解质材料中作为聚合物基体的梳状聚合物,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三制备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开环均聚,。

21、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反应,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和侧链重复单元均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004531将三溴新戊醇、氢氧化钠、甲醇和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于25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5060,总共反应13小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NABR,旋蒸出溶剂,产物于6080下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3,3二溴甲基氧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5/9页8杂环丁烷。004632将步骤31所得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低温下55混合均匀。快速注入三氟化硼乙醚引发剂。反应剧烈进行,几分钟内得到白色固态聚3,3。

22、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所得聚合物先后用氯仿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真空干燥。004733将32所得聚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四丁基溴化膦、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于2512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60100。总共反应1216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0048上述步骤以下反应式三表示00490050本发明中,上述聚合物基体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将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与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再与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反应,得到。

23、主链重复单元包括氧化丙烯或氧化丁烯、侧链重复单元为氧化丙烯的聚合物基体。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得到005141将三溴新戊醇、氢氧化钠、甲醇和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于25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5060,总共反应13小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NABR,旋蒸出溶剂,产物于6080下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油状物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005242将三氟化硼乙醚和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低温下55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步骤41得到的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加入速度011ML/MIN。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量大小决定。所得无规共聚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24、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005344将步骤42所得氧杂环丁烷或四氢呋喃和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的无规共聚物、四丁基溴化膦、不同长度的聚氧化丙烯醇、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三口烧瓶中,于25120氮气保护下搅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6/9页9拌反应,优选的反应温度为60100。总共反应1216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加入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0054以上过程以反应式四表示如下00550056前面两种制备方法可以直接在氧杂环丁烷上形成大。

25、分子单体,得到100取代的单体,但由于空间位阻大,在作为侧链的氧化丙烯单元长度达到5个时,开环聚合变得困难。而后两种方法可以得到较长侧链取代的聚合物。005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58实施例10059将325G三溴新戊醇、444G氢氧化钠、40ML甲醇和10ML水在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于60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反应1小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NABR,旋蒸出溶剂,产物于80下减压蒸馏5MMHG得到无色油状物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215G,产率88。0060将18G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和30ML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0混合均匀。快速注入15UL三氟化硼乙。

26、醚引发剂。反应剧烈进行,几分钟内得到白色固态聚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所得聚合物先后用氯仿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真空干燥,产物174G,产率97。0061将13G聚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均聚物、187G四丁基溴化膦、259G甲基聚氧化丙烯醇4个重复单元、2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44GNAOH,22ML水的三口烧瓶中,于80下搅拌反应15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旋蒸出溶剂,加入100ML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A228G,产率75。上过程为反应式三。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

27、2A7/9页100062取产物A3G放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溶于10ML乙腈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加入表1所示质量的LINSO2CF32,磁力搅拌1小时。60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线交联成膜后,测得室温20离子电导率在381052104S/CM,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LINSO2CF32改用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SOCF3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0063表10064LINSO2CF32/G31155052031022电导率S/CM3810521049310575105531050065。

28、实施例20066将30UL三氟化硼乙醚和2ML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0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342G氧杂环丁烷、实施例1中制得的6G3,3二溴甲基环氧丁烷,以及10ML二氯甲烷加入速度05ML/MIN。反应1小时后,所得无规共聚物用002G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72G产物,产率764,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341。0067将441G聚氧杂环丁烷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共聚物、1G四丁基溴化膦、792G甲基聚氧化丙烯醇4个重复单元、1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

29、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30GNAOH,15ML水的三口烧瓶中,于80下搅拌反应15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旋蒸出溶剂,加入100ML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B662G,产率82。上过程为反应式四。0068取产物B3G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溶于10ML乙腈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加入表2所示质量的LINSO2CF32磁力搅拌1小时。50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线交联成膜后,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5110534104S/CM,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LINSO2CF32改用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SOCF3等锂盐的。

30、其中之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0069表20070LINSO2CF32/G31155052031022电导率S/CM51105341041110491105661050071实施例30072将30UL三氟化硼乙醚和2ML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0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342G氧杂环丁烷、实施例1中制得的6G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以及10ML二氯甲烷加入速度05ML/MIN。反应1小时后,所得无规共聚物用002G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72G产物,产率764。

31、,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3,3二溴甲基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8/9页11氧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341。0073将441G聚氧杂环丁烷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共聚物、1G四丁基溴化膦、2184G甲基聚氧化丙烯醇12个重复单元、2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30GNAOH,15ML水的三口烧瓶中,于80下搅拌反应15小时。离心除去固体物质,旋蒸出溶剂,加入100ML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聚合物并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C1215G,产率70。上过程为反应式四。0074取产物C3G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溶于10ML乙。

32、腈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加入表3中质量的LINSO2CF32磁力搅拌1小时。50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线交联成膜后,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4810631105S/CM,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LINSO2CF32改用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SOCF3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0075表30076LINSO2CF32/G31155052031022电导率S/CM48106311051210596106621060077实施例40078将13G3,3二溴甲基氧杂环丁烷、187G四丁基溴化膦、23。

33、5G甲基聚氧化丙烯醇2个重复单元和15ML四氢呋喃在烧杯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44GNAOH/22ML水的三口烧瓶中,于60下搅拌反应。反应8小时后,离心除去固体物质,加入100ML蒸馏水。将混合溶液加热到90,搜集所沉淀油状物并真空干燥,得到产物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187G,产率932。0079将60UL助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20UL引发剂甲醇和2ML二氯甲烷加入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在0下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21G氧杂环丁烷、上述52G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以及30ML二氯甲烷加入速度01ML/MIN。反应10小时后停止。共聚反应的21G环氧丁烷也可以使用。

34、四氢呋喃反应。所得无规共聚物用002G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石油醚沉淀聚合物,反复溶解沉淀两次,旋蒸出溶剂,产物于7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产物D共698G,产率956。无规共聚物中氧杂环丁烷与3,3二聚氧化丙烯氧杂环丁烷的摩尔比为281。0080也可以对反应所得的3,3二聚氧化丙烯环氧丁烷进行均聚反应,如反应式一所示,同样可以得到主链重复单元含氧化丙烯、侧链重复单元也为氧化丙烯的均聚物基体。0081取产物D3G于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溶于10ML乙腈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加入表4所示质量的LINSO2CF32磁力搅拌1小时。50下真空干燥后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经紫外线交联成膜后,测得室温离子电导率在92。

35、10643105S/CM,机械力学性能良好。将LINSO2CF32改用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SOCF3等锂盐的其中之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得电导率数据均在同一个数量级,机械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0082表40083说明书CN102372849ACN102372852A9/9页12LINSO2CF32/G31155052031022电导率S/CM9210643105231051610511105008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7284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