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小麦粉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保健小麦粉制作工艺。技术背景
近年来,人们对饮食文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讲究营养科学,人们认识到单纯追求精米、精粉是饮食文化中的误区,而多食杂粮和含麸面粉更有利于身体健康,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被遗弃的小麦麸皮中含有极高的营养成份及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仅占小麦籽粒总重量6%左右的小麦皮层中所含的营养成份占小麦营养总含量的比例分别是:蛋白质19%、烟酸86%、泛酸50%、维生素B133%、B242%、B673%,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另外紧贴小麦皮层的珠心层、糊粉层营养更加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B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蛋白酶等。但由于珠心层和糊粉层与皮层粘贴牢固,靠常规方法难以剥脱,如要强取,必将大量麸皮中的粗纤维磨入面粉中,影响面粉的色泽和口感。一些食品开发商制出了麦麸饼、黑面包、全麦点心等。由于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口感粗、涩,食者无几。麦麸食品成为鸡肋食品,市场前景黯淡。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口感好且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小麦粉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首先采用特制专用揉皮机对小麦果皮层进行分离剥脱,然后采用食碱(Na2CO3)溶液对麦粒种皮喷雾处理,每50公斤小麦喷0.5-0.6公斤食碱(Na2CO3)溶液,食碱(Na2CO3)溶液中Na2CO3地含量为15-25%(重量百分比),静置8-10小时后,采用特制研磨机对小麦籽粒由外向里逐层进行研磨,即采用外研磨的方法将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研磨制成面粉。
本发明工艺对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研磨制粉后剩余的籽粒再进行破碎,清选、磨粉。
本发明工艺的积极效果:本发明工艺对小麦“果皮层”分离剥脱,可去除农药残毒,亦可减少面粉中的灰份和其它不卫生物质。采用食碱溶液对“麦粒种皮”喷雾处理脆化残留粗纤维,软化表层蛋白质细胞壁。采用外研磨工艺,对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磨制出专用保健型面粉。
本发明工艺可去除大部分粗纤维,改善面粉的口感,提高面粉的质量。采取外研磨工艺,可制出高蛋白、低糖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纤维素的适合肥胖人、老人、糖尿病人、高血脂患者食用的专用保健粉。
本发明工艺每百斤小麦可产出专用保健粉35%,特一粉55%以上。综合出粉率90%以上,有效提高小麦的出粉率。本发明工艺生产的专用保健粉的市场价格高于特一粉,而特一粉的市场价格由于其质量提高也会提高,因此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小麦粉,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用本发明工艺生产出的专用保健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望成为大众化保健主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工艺流程如下:
小麦筛选→洗麦→脱水→果皮剥脱→喷雾润麦→外研磨籽粒制粉→剩余籽粒破碎→清选→磨粉→包装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本发明工艺首先采用特制专用揉皮机对小麦果皮层进行分离剥脱,然后采用食碱(Na2CO3)溶液对麦粒种皮喷雾处理,每50公斤小麦喷0.5公斤食碱(Na2CO3)溶液,食碱(Na2CO3)溶液中Na2CO3的含量为20%(重量百分比),静置10小时后,采用特制研磨机对小麦籽粒由外向里逐层进行研磨,即采用外研磨的方法将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研磨制成面粉。
实施例2:本发明工艺首先采用特制专用揉皮机对小麦果皮层进行分离剥脱,然后采用食碱(Na2CO3)溶液对麦粒种皮喷雾处理,每50公斤小麦喷0.6公斤食碱(Na2CO3)溶液,食碱(Na2CO3)溶液中Na2CO3的含量为15%(重量百分比),静置9小时后,采用特制研磨机对小麦籽粒由外向里逐层进行研磨,即采用外研磨的方法将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研磨制成面粉。
实施例3:本发明工艺首先采用特制专用揉皮机对小麦果皮层进行分离剥脱,然后采用食碱(Na2CO3)溶液对麦粒种皮喷雾处理,每50公斤小麦喷0.55公斤食碱(Na2CO3)溶液,食碱(Na2CO3)溶液中Na2CO3的含量为25%(重量百分比),静置8小时后,采用特制研磨机对小麦籽粒由外向里逐层进行研磨,即采用外研磨的方法将小麦的种皮层、珠心层、糊粉层、胚乳外层研磨制成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