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32121 上传时间:2018-04-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0262.1

申请日:

2009.03.24

公开号:

CN101520350A

公开日:

2009.09.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1L 1/18申请公布日:2009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L 1/18申请日:20090324|||公开

IPC分类号:

G01L1/18; G01L9/00; B81C1/00; B81B7/02; B81C5/00

主分类号:

G01L1/18

申请人:

无锡市纳微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树娟; 何宇亮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路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顾吉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工艺简单,易加工、生产成本低,且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传感器芯片精度高、稳定性好。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工艺的传感器芯片。特征在于:其采用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作衬底,在硅基衬底的正反两面各生长一层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在所述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沉积掺杂或本征厚度4μm-6μm的纳米硅层,在纳米硅层上注入N型或P型杂质后通过光刻平面工艺制作成纳米硅力敏电阻,掺浓硼或浓磷在纳米硅力敏电阻上引出内引线,蒸AL反刻引出内引线合金化,所述硅基衬底反面通过体微加工形成背大膜区和背岛,硅基衬底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特征在于:其采用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作衬底,在硅基衬底的正反两面各生长一层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在所述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沉积掺杂或本征厚度4μm-6μm的纳米硅层,在纳米硅层上注入N型或P型杂质后通过光刻平面工艺制作成纳米硅力敏电阻,掺浓硼或浓磷在纳米硅力敏电阻上引出内引线,蒸AL反刻引出内引线合金化,所述硅基衬底反面通过体微加工形成背大膜区和背岛,硅基衬底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

2、
  使用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硅基衬底、复合绝缘膜、纳米硅力敏电阻、内引脚线、绝压腔,所述硅基衬底的正反面装有复合绝缘膜,所述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有纳米硅力敏电阻,所述纳米硅力敏电阻引出内引脚线,所述硅基衬底的底部为背大膜区和背岛,所述硅基衬底的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所述纳米硅力敏电阻具体为纳米硅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使用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衬底具体为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使用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膜具体为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使用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层的本征厚度为4μm-6μ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使用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制作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线覆盖有合金。

说明书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工艺的传感器芯片。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非常紧缺,其价格昂贵几乎全部由国外进口,目前国内仅能够在实验室小批量生产1KPa量程的微压力传感器,其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无法形成规模生产。而现有的硅压力传感器采用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其桥路力敏电阻之间采用PN结隔离,所以其受温度影响很明显,其稳定性不好。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该工艺简单,易加工、生产成本低,且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该工艺制作的传感器芯片。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作衬底,在硅基衬底的正反两面各生长一层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在所述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沉积掺杂或本征厚度4μm-6μm的纳米硅层,在纳米硅层上注入N型或P型杂质后通过光刻平面工艺制作成纳米硅力敏电阻,掺浓硼或浓磷在纳米硅力敏电阻上引出内引线,蒸AL反刻引出内引线合金化,所述硅基衬底反面通过体微加工形成背大膜区和背岛,硅基衬底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
使用该工艺的传感器芯片,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硅基衬底、复合绝缘膜、纳米硅力敏电阻、内引脚线、绝压腔,所述硅基衬底的正反面装有所述复合绝缘膜,所述复合绝缘膜的上表面覆盖有所述纳米硅力敏电阻,所述纳米硅力敏电阻引出所述内引脚线,所述硅基衬底的底部为背大膜区和背岛,所述硅基衬底的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所述纳米硅力敏电阻具体为纳米硅层。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衬底具体为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所述复合绝缘膜具体为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所述纳米硅层的本征厚度为4μm-6μm,所述内引线覆盖有合金。
使用本发明的工艺制作传感器芯片,纳米硅薄膜的电信号不像通常的半导体材料是热激发式传导原理,而是通过纳米硅自身的特点,即从单电子穿过诸多量子点的遂穿机制为主,因此纳米硅薄膜受温度影响不大,其稳定性好。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制作工艺简单,其适于大规模生产,且其易加工、生产成本低;其传感器芯片能够感受0——100Pa的微压力,所以其灵敏度很高,其精度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感器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其采用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作衬底1,在硅基衬底1的正反两面各生长一层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2,在上层复合绝缘膜2上沉积掺杂或本征厚度4μm-6μm的纳米硅层,在纳米硅层上注入N型或P型杂质后通过光刻平面工艺制作成纳米硅力敏电阻4,掺浓硼或浓磷在纳米硅力敏电阻上引出内引线5,蒸AL反刻引出内引线合金化,硅基衬底1反面通过体微加工形成背大膜区和背岛6,硅基衬底1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3。
使用该工艺的传感器芯片:见图2,其包括硅基衬底1、复合绝缘膜2、纳米硅力敏电阻4、内引脚线5、绝压腔3,硅基衬底1的正反面装有复合绝缘膜2,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有纳米硅力敏电阻4,纳米硅力敏电阻4上引出内引脚线5,硅基衬底1的底部为背大膜区和背岛6,硅基衬底1的底部通过硅玻璃键合形成绝压腔3,纳米硅力敏电阻具体为纳米硅层。硅基衬底1具体为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复合绝缘膜具2体为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内引脚线5覆盖有合金,纳米硅层的本征厚度为4-6μm。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型高灵敏度微压力传感器芯片制作工艺。工艺简单,易加工、生产成本低,且通过该工艺加工出的传感器芯片精度高、稳定性好。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工艺的传感器芯片。特征在于:其采用正反两面抛光的N型或P型硅基作衬底,在硅基衬底的正反两面各生长一层SiO2和Si3N4组成的复合绝缘膜,在所述上层复合绝缘膜上沉积掺杂或本征厚度4m-6m的纳米硅层,在纳米硅层上注入N型或P型杂质后通过光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