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稻壳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即将稻壳制取煤气,利用炭化后的稻壳生产高档活性炭、水玻璃和磷酸硅的方法。
本发明稻壳制取煤气、高档活性炭、水玻璃和磷酸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稻壳加热至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稻壳炭化与活化后从炉底排出,得到稻壳炭;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稻壳炭加入到浓度为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为20~25%的磷酸溶液中,泵入反应釜并搅拌加热至130~140℃,反应4~5小时,将反应后得到的固液混合料过滤,滤液即为水玻璃或磷酸硅溶液,滤渣即为初档活性炭;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的初档活性炭密封包装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680~72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清水浸泡,泵入反应釜,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氢氧化钠或磷酸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或磷酸硅溶液,滤渣即为中档活性炭;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中档活性炭水煮水洗至PH=6.5~7.5,干燥后,用浓度为8~1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为5~7%的磷酸水溶液将其湿润,随后,密封包装,然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800~84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水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40℃,反应3~4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或磷酸硅溶液,滤渣即为中高档活性炭;
第五步:将第四步所得中高档活性炭水煮水洗至PH=6.5~7.5,干燥后,密封包装后置于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910~95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浓度为3~5%的磷酸水溶液中,泵入反应釜后搅拌加热至105~110℃,反应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将滤渣水煮水洗至中性,然后在350~400℃时保温5~6小时干燥,即得到高档活性炭。
本发明中,将制得的液态磷酸硅加热至110~130℃,搅拌,同时添加稻壳灰,直至所述液态磷酸硅的PH=6.5~7,然后,过滤分离,取滤液加热至680~720℃,保温,直至全部变为白色粉末,即得到固体磷酸硅。
本发明中,将制得的水玻璃加热至130~140℃,保温3~4小时,搅拌,同时添加稻壳灰,直至所述水玻璃PH=7~7.5,然后,过滤分离,滤液即为高模数高浓度的水玻璃。
本发明中,在所制得的水玻璃中按水玻璃和固态磷酸硅的重量比1∶1/60~1/70加入磷酸硅,常温下搅拌1~2小时,即得到固化水玻璃。
本发明第二步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溶液的重量是所述稻壳炭重量的2~2.5倍,最好是2~2.2倍
本发明中,所述密封包装的材料选自塑料、纸、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生产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是:
2NaOH+nSiO2→Na2O·nSiO2+H2O (1)
也可有
Na2CO3+nSiO2→Na2O·nSiO2+CO2↑ (2)
两式中的n为水玻璃模数,n越大时,水玻璃质量越好,在本反应中常为2.2~3.0。反应温度135℃,反应4~5小时。
本发明中,生成磷酸硅的反应式为
4H3PO4+3SiO2→Si3(PO4)4+6H2O (3)
或2H3PO4+SiO2→SiP2O7+3H2O (4)
式中Si3(PO4)4和SiP2O7都是磷酸硅,且都是水玻璃的固化剂。两者的固化效果也相同。
在700±20℃、850±20℃、940±20℃多次活化,目的是尽量将活性炭内的SiO2生成水玻璃或磷酸硅分离出来。H3PO4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可生成P2O5。而P2O5与SiO2亦可生成磷酸硅,反应如下:
2P2O5+3SiO2→Si3(PO4)4 (5)
P2O5+SiO2→Si P2O7 (6)
如果用N代表用碱活化的过程,而用P代表用酸活化的过程,用下角标煮或烧分别表示在反应釜或活化炉内的活化过程,则本发明制取活性炭的工艺可表示N煮-N烧-P烧-P煮或P煮-P烧-P烧-P煮。除此外,N烧-N煮-N烧-P煮和P煮-P烧-N烧-P烧及P煮-P烧-N烧-P煮过程效果也很好。若对活性炭的吸附值要求不太高(碘值约800mg/g),也只需三次活化,如N煮-N烧-P烧,N烧-N烧-P烧,P煮-N烧-P烧,P煮-P烧-P烧过程。
本发明采用上述工艺方法,首先将稻壳加热至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得到稻壳炭;然后,利用稻壳炭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溶液在釜内反应,得到水玻璃或磷酸硅溶液及初档活性炭;随后,将初档活性炭进行防尘防爆处理,即进行密封包装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中温活化;接着用清水浸泡后泵入反应釜并加热搅拌,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氢氧化钠或磷酸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得到水玻璃或磷酸硅溶液及中档活性炭;然后,将所得中档活性炭水煮水洗至PH=7,干燥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溶液将其湿润,随后,进行防尘防爆处理,即密封包装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次高温活化;活化完成后,用水浸泡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反应得到磷酸硅溶液和中高档活性炭;最后,将所得中高档活性炭水煮水洗至PH=7,干燥后,进行防尘防爆处理,即密封包装后置于活化炉进行高温活化;活化完成后,浸泡在磷酸水溶液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反应得到磷酸硅溶液及高档活性炭。
本发明由于对稻壳炭进行了防尘防爆即密封包装处理,使得中温、次高温、高温活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将稻壳炭中的炭与二氧化硅进行分离,制备出高品质的活性炭产品。
本发明在水玻璃中加入适量磷酸硅,反应制备出固化水玻璃,克服了水玻璃变成固体后,由于其中存在大量钠离子(Na+),容易吸收水或水汽发生潮解而重新变成水玻璃的弊端,有效拓展了水玻璃的应用范围;固化水玻璃由于加入磷酸硅后,产生大量氢离子(H+)去取代Na+,固化后不再吸水溶解,因而,具有不吸水和水汽、不潮解的特性,这不仅有望取代普通玻璃、有机玻璃、钢化玻璃,而且能够开辟这些玻璃无法应用的新领域,从而市场前景极好。
经发明人的试验与检测,干燥纯净的稻壳内含炭质约20%(重量比),二氧化硅(SiO2)约15%,炭氢氧等有机质约30%,水分约34%,钾、钠等微量元素约1%,壳内不含任何对人身心有毒有害的物质。将其密闭炭化(约500℃)后,可得到约35%的稻壳炭,其中含炭质约56%,含SiO2约42%,钾、钠等含约2%。各物质在稻壳和稻壳炭及稻壳灰(在约700℃烧成的灰色粉末)中的含量如表2所示:
表2.干燥纯净稻壳和稻壳炭及稻壳灰中所含各物质的百分比:
![]()
经研究,稻壳发电所用煤气的重量约占干燥稻壳重量的30~33%,这类煤气中各成分的重量比如表3所示:
表3.稻壳发电所用煤气的成分质量比:
![]()
经本发明人的试验与检测,发电后刚从煤气发生炉排出的稻壳炭中,含炭53~56%,含SiO241~42%,含表2中的微量元素共约0.5~2.0%。由此可知,发电后的稻壳炭中的主要成份是炭质与二氧化硅,且大部分是炭,故应称为稻壳炭(不能称为稻壳灰);稻壳灰是含杂质多而呈灰色的二氧化硅。由此可知,稻壳发电后产生的稻壳炭中的炭质几乎都保留了(保留95%以上),因此,它完全能像稻壳一样制取活性炭、水玻璃(或白炭黑)、磷酸硅,而且稻壳已炭化,比直接用稻壳制取这些产品省去了炭化工艺,因此,成本更低。
我国是全球稻谷产销的第一大国,近几年稻谷产销均约2000亿公斤(2亿吨),产稻壳约4000万吨,可装机4000兆瓦,年发电约270亿度,产值约120亿元;年减排CO2约450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采用稻壳发电后得到的稻壳炭可以生产活性炭约600万吨(产值约400亿元)和水玻璃2400万吨(产值约140亿元)。此外,目前国内90%以上的活性炭是煤质的,制备1吨活性炭要耗精煤约2吨,若改用稻壳活性炭后:全国每年可节约精煤1100万吨,可减排CO22700万吨,可得60亿元奖励。目前水玻璃几乎100%是用煤烧熔石英砂而得到的。若用稻壳生产水玻璃,则每年又可节煤约1000万吨,可减排CO2 2500万吨,可得奖金约55亿元人民币。每年全国因此项可收入1200亿元人民币,能使120万人就业。由此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与国内外任何一个项目相媲美。
将发电后的稻壳炭直接生产活性炭和水玻璃及磷酸硅,从而彻底消化利用了这些稻壳炭。不仅解决了制约稻壳发电的瓶颈和压力,而且还能为电厂创造更多的财富。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合理,解决了稻壳炭中、高温活化的技术障碍,可以直接从稻壳制备煤气后的稻壳炭生产出高品质的活性炭和水玻璃及磷酸硅,有效提升了稻壳的经济价值。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稻谷的完整生产链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绝不只局限于以下各实施例的内容。
实施例1:将7.5吨稻壳发电后再制取高品质活性炭和水玻璃初品及磷酸硅初品。
第一步:将稻壳7.5吨分次添加至煤气发生炉于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煤气机功率为1兆瓦,6小时内发电5100度,稻壳炭化与活化后从炉底排出,即得到稻壳炭2.5吨,其碘吸附值为110mg/g;
第二步:将所得稻壳炭2.5吨加入到3.3吨浓度为2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泵入反应釜内搅拌加热至130~140℃,反应4~5小时,将反应后得到的固液混合料过滤,滤液即为水玻璃,滤渣干燥后即为初档活性炭,重约1.8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水玻璃),其碘吸附值为430mg/g;
第三步:将所得的初档活性炭1.8吨与180kg干稻壳掺和并尽量拌匀,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680~72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清水浸泡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氢氧化钠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滤渣干燥后即为中档活性炭,重约1.5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少量的水玻璃),其碘吸附值为640mg/g;
第四步:将所得中档活性炭1.5吨水煮水洗至PH=7~7.5,干燥后,用浓度为6%的磷酸水溶液将其湿润,随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然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800~84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水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40℃,反应3~4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滤渣即为中高档活性炭,重约1.2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极少量的水玻璃及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820mg/g;
第五步:将所得中高档活性炭1.2吨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后置于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910~95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浓度为4%的磷酸水溶液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05~110℃,反应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将滤渣水煮水洗至中性,然后在350~400℃时保温5~6小时干燥,即得到高档活性炭1.1吨,碘吸附值为1100mg/g。
此实施例的工艺可表述为N煮-N烧-P烧-P煮过程。
实施例2:将7.5吨稻壳发电后再制取高品质活性炭和磷酸硅初品及水玻璃初品。
第一步:将稻壳7.5吨分次添加至煤气发生炉于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煤气机功率为1兆瓦,6小时内发电5100度,稻壳炭化与活化后从炉底排出,即得到稻壳炭2.5吨,其碘吸附值为110mg/g;
第二步:将所得稻壳炭2.5吨加入到2.5吨浓度为22%的磷酸溶液中,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30~140℃,反应4~5小时,将反应后得到的固液混合料过滤,滤液即为磷酸硅,滤渣干燥后即为初档活性炭,重约1.8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420mg/g;
第三步:将所得的初档活性炭1.8吨与180kg干稻壳掺和并尽量拌匀,然后,用纸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680~72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清水浸泡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磷酸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滤渣干燥后即为中档活性炭,重约1.5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少量的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620mg/g;
第四步:将所得中档活性炭1.5吨,干燥后,用浓度为6%的磷酸水溶液将其湿润,随后,用纸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然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800~84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水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40℃,反应3~4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滤渣即为中高档活性炭,重约1.2吨(活性炭缝隙中含有极少量的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840mg/g;
第五步:将所得中高档活性炭1.2吨用纸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后置于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910~95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浓度为4%的磷酸水溶液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05~110℃,反应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将滤渣水煮水洗至中性,然后在350~400℃时保温5~6小时干燥,即得到高档活性炭1.1吨,碘吸附值为1100mg/g。
此实施例的工艺过程可表述为P煮-P烧-P烧-P煮。
实施例3
将7.5吨稻壳发电后再制取高品质活性炭和磷酸硅初品及水玻璃初品。
第一步:将稻壳7.5吨分次添加至煤气发生炉于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煤气机功率为1兆瓦,6小时内发电5100度,稻壳炭化与活化后从炉底排出,即得到稻壳炭2.5吨,其碘吸附值为110mg/g;
第二步:将所得稻壳炭2.5吨加入到2.5吨浓度为22%的磷酸溶液中,加热至130~140℃,反应4~5小时,将反应后得到的固液混合料过滤,滤液即为磷酸硅,滤渣干燥后即为初档活性炭,重约1.8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420mg/g;
第三步:将所得的初档活性炭1.8吨与180kg干稻壳掺和并尽量拌匀,然后,用无纺布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680~72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清水浸泡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磷酸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滤渣干燥后即为中档活性炭,重约1.5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少量的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620mg/g;
第四步:将所得中档活性炭1.5吨水洗水煮至PH=6.5~7,干燥后,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其湿润,随后,用无纺布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然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800~84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水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20~140℃,反应3~4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滤渣即为中高档活性炭,重约1.2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极少量的水玻璃及磷酸硅),其碘吸附值为810mg/g;
第五步:将所得中高档活性炭1.2吨水煮水洗至PH=7~7.5,分离干燥后,用无纺布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后置于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910~95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浓度为4%的磷酸水溶液中并泵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05~110℃,反应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将滤渣水煮水洗至中性,然后在350~400℃时保温5~6小时干燥,即得到高档活性炭1.1吨,碘吸附值为1100mg/g。
此实施例的工艺过程可表述为P煮-P烧-N烧-P煮。
实施例4
将7.5吨稻壳发电后再制取高品质活性炭和水玻璃初品及磷酸硅初品。
第一步:将稻壳7.5吨分次添加至煤气发生炉于550~580℃闷烧、炭化与活化,产生煤气以供发电,煤气机功率为1兆瓦,6小时内发电5100度,稻壳炭化与活化后从炉底排出,即得到稻壳炭2.5吨;
第二步:将所得稻壳炭2.5吨与250公斤干稻壳混合均匀,再用2.8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湿润,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680~72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清水浸泡,即得到初档活性炭3.3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水玻璃),其碘吸附值为500mg/g;
第三步:将所得的初档活性炭3.3吨浸泡在水中病泵入反应釜,利用第二步存留在初档活性炭中的氢氧化钠与初档活性炭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20~140℃,反应时间为4~5小时,反应完成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滤渣干燥后即为中档活性炭,重约1.5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少量的水玻璃),其碘吸附值为650mg/g;
第四步:将所得中档活性炭1.5吨用浓度6%的很氧化钠溶液湿润并干燥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然后置于活化炉内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800~84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水中并泵入反应釜,加热至120~140℃,反应3~4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水玻璃,滤渣即为中高档活性炭,重约1.2吨(活性炭颗粒中含有极少量的水玻璃),其碘吸附值为810mg/g;
第五步:将所得中高档活性炭1.2吨水煮水洗至PH=7,干燥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好、封紧(不漏出炭粉)后置于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温度为910~950℃,活化时间为20~30分钟;活化完成后,将炉内炭料出炉、浸泡在浓度为4%的磷酸水溶液中并泵入反应釜,加热至105~110℃,反应时间为2~3小时,然后,将釜内料进行固液分离,滤液即为磷酸硅溶液及少量水玻璃,将滤渣水煮水洗至中性,然后在350~400℃时保温5~6小时干燥,即得到高档活性炭1.1吨,碘吸附值为1150mg/g。
此实施例的工艺可表述为N烧-N煮-N烧-P煮过程。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与3及4中所得的水玻璃初品制成水玻璃产品。
第一步:将质量较差(如含灰多、垃圾稻壳炭)的稻壳送入炭化炉内,使其在约700℃时生成灰白色或白色的SiO2粉末;
第二步:将实施例1、3、4中制备的水玻璃混合液泵入反应釜中,将第一步得到的灰白色或白色的SiO2粉末逐步添加到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130~140℃,保温3~4小时,直至所述水玻璃混合液的PH=7,然后,过滤分离,滤液即为高模数高浓度的水玻璃,所得到的水玻璃波美浓度为35,模数为2.8,密度≥1.3g/cm3。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2、3、4中所得到的磷酸硅初液制成固态磷酸硅。首先,将质量差的稻壳或稻壳炭(含杂质或灰砂者),入炉在700℃时制成灰白色或白色的SiO2;将上述灰白色或白色的SiO2逐步添加到实施例1、2、3、4所制得的磷酸硅混合液中,并加热至110~130℃,搅拌,直至所述液态磷酸硅的PH=7,然后,过滤分离,取滤液加热至680~720℃,保温,直至全部变为白色粉末,即得到固体磷酸硅。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2、3、4制备的水玻璃制成固化水玻璃。
将实施例6制备的1kg磷酸硅粉末加入到60kg密度为1.4g/cm3,模数为2.8的水玻璃中,并搅拌溶解均匀,保持2小时,则成为固化水玻璃。
实施例8
将固化水玻璃作粘胶剂制成产品:
1、取实施例7制备的固化水玻璃1.2kg与实施例1、2、3、4任意一个制取的高档活性炭2.0kg混合,并搅拌均匀成为湿润活性炭。
2、取其中1.8kg入钢模压制(油压为6MPa)成直径20cm,厚度2cm的活性炭板,再将余下的1.2kg入钢模(压强为10MPa)制成直径10cm、高14cm的活性炭圆柱体;将2件成型品放入铁盒内(加盖),再置于干燥活化炉内,以20℃/h的速度升到300℃,保温4h,再以30℃/h的速度降到室温,取出。
3、将圆板浸泡于水中,长期不吸水不解体,取出后再放入酸、碱、盐水溶液中,也不解体;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火直烧圆柱体,也不烧坏。
4、用未加磷酸硅的同类水玻璃和同样的活性炭制成活性炭板或活性炭圆柱体,在同样条件下,干燥到相同的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做与(3)同样的试验,则炭板不到10分钟便水解,将圆柱体浸于硫酸中,5分钟解体,浸于NaOH溶液中,就很快解体。
实施例9
用固化水玻璃制作永久保鲜的室外花卉。
1、在一个有底且内直径为25cm、高40cm的薄壁塑料圆筒内壁附一层透明塑料薄膜。
2、筒底摆一个盛有泥土的陶瓷盆,盆内插一枝鲜活的玫瑰花。
3、将实施例7制取的固化水玻璃缓慢注入圆筒内,不得改变、更不得损坏玫瑰花的自然状态,并应及时将水玻璃中产生的气泡除掉。
4、注满(约50kg)后静置10天,水玻璃便固化。
5、细心剥去塑料筒和膜,便得到一盆永葆鲜活的花卉,长期(数年)置于室外,任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仍保持鲜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