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190937.1
2010.06.03
CN101890990A
2010.11.24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D 65/00公开日:20101124|||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2D 65/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0033 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井熙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400037 重庆市沙坪坝区金桥路61-1号登记生效日:201103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65/00申请日:20100603|||公开
B62D65/00; B23K11/11; B05D1/38
B62D65/00
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兴海; 彭自力
400033 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井熙路2号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张景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先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再对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最后整个车身总成一起进入表面喷漆工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代传统搭接工艺中的钎焊、打磨、刮灰等步骤,工序得以大大简化,质量易于控制,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也有所降低。
1.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包括焊接和涂装工序,其特征在于:焊接工序中,是在汽车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两外蒙皮分别为A立柱外蒙皮与顶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两外蒙皮分别为中门槛外蒙皮下段与侧围外蒙皮前段或后段。
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背景技术长期以来,在汽车车身两外蒙皮(如A立柱外蒙皮与顶盖、中门槛外蒙皮下段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之间的搭接工艺中,人们为了追求车身两外蒙皮之间搭接的强度及整体外观效果,通常采用了如下的焊接及涂装工艺,主要有以下工序步骤:搭接处钎焊(铜焊)→打磨→刮腻子→打磨→刮红灰→打磨。由于多数车身外蒙皮存在圆弧造型,在打磨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均匀一致的理想效果,对工人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高,易出现较多的缺陷,如钎焊填缝不饱满,打磨不良,出现灰疤、沙眼等,而且出现以上缺陷的频率较高,质量控制难度大,返修量大,造成单车成本偏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该工艺的工序简化,质量容易控制,有助于降低单车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包括在两外蒙皮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焊接工序中,是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本发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两大优点:其一,用点焊取代钎焊,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的打磨处理,消除了钎焊工序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其二,涂装工序中减少了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作量,不仅使工序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而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序得以大大简化,质量易于控制,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有所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汽车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汽车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的X局部放大图,即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段6之间的焊接示意图;图5是图3的Y局部放大图,即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后段7之间的焊接示意图;图中:1.A立柱外蒙皮;2.顶盖;3.翻边;4.搭接缝;5.中门槛外蒙皮下段;6.侧围外蒙皮前段;7.侧围外蒙皮后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在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焊接工序中,是在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然后随整个车身总成一起进入表面喷漆工序。此发明工艺在汽车特别是微型面包车或微型轿车的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中可广泛使用,下面仅举两例加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工艺用于汽车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搭接,在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焊接工序中,是在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搭接部位的两侧翻边3进行点焊,取消传统工艺中的钎焊和打磨,也就是用点焊取代了钎焊,因此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打磨,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消除了钎焊工艺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图中的黑圆点示意为焊接点;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搭接缝4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序,工序得以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采用上述工艺,工序得以大大简化,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有所降低。实施例2: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工艺用于汽车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连接,在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焊接工序中,是在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处进行点焊,取消传统工艺中的钎焊和打磨,也就是用点焊取代了钎焊,因此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打磨,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消除了钎焊工艺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图中的黑圆点示意为焊接点;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序,工序得以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在上述采用上述工艺,工序得以大大简化,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若在车身上仅对上述两实施例中的部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对100辆样车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后发现,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也有所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汽车车身两外蒙皮(如A立柱外蒙皮与顶盖、中门槛外蒙皮下段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之间的搭接工艺中,人们为了追求车身两外蒙皮之间搭接的强度及整体外观效果,通常采用了如下的焊接及涂装工艺,主要有以下工序步骤:搭接处钎焊(铜焊)→打磨→刮腻子→打磨→刮红灰→打磨。由于多数车身外蒙皮存在圆弧造型,在打磨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均匀一致的理想效果,对工人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高,易出现较多的缺陷,如钎焊填缝不饱满,打磨不良,出现灰疤、沙眼等,而且出现以上缺陷的频率较高,质量控制难度大,返修量大,造成单车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该工艺的工序简化,质量容易控制,有助于降低单车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包括在两外蒙皮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焊接工序中,是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
本发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两大优点:
其一,用点焊取代钎焊,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的打磨处理,消除了钎焊工序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其二,涂装工序中减少了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作量,不仅使工序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而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序得以大大简化,质量易于控制,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有所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汽车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汽车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X局部放大图,即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段6之间的焊接示意图;
图5是图3的Y局部放大图,即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后段7之间的焊接示意图;
图中:1.A立柱外蒙皮;2.顶盖;3.翻边;4.搭接缝;5.中门槛外蒙皮下段;6.侧围外蒙皮前段;7.侧围外蒙皮后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在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焊接工序中,是在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然后随整个车身总成一起进入表面喷漆工序。此发明工艺在汽车特别是微型面包车或微型轿车的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中可广泛使用,下面仅举两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工艺用于汽车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搭接,在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
焊接工序中,是在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搭接部位的两侧翻边3进行点焊,取消传统工艺中的钎焊和打磨,也就是用点焊取代了钎焊,因此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打磨,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消除了钎焊工艺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图中的黑圆点示意为焊接点;
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的搭接缝4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序,工序得以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之间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A立柱外蒙皮1与顶盖2采用上述工艺,工序得以大大简化,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有所降低。
实施例2: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发明工艺用于汽车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连接,在搭接部位依次采用焊接和涂装工序,其中:
焊接工序中,是在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处进行点焊,取消传统工艺中的钎焊和打磨,也就是用点焊取代了钎焊,因此在该工位上用点焊机而不再用氩弧焊机,不再需要钎料和焊后打磨,可减少工作人员和工作量,消除了钎焊工艺中容易使焊缝不饱满、焊接处表面打磨不良等问题,提高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图中的黑圆点示意为焊接点;
涂装工序中,是在电泳底漆后对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刮腻子、刮红灰和打磨等工序,工序得以简化,节约了辅料,还消除了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之间的搭接部位因打磨不良出现的灰疤、砂眼等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其外观效果良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中门槛外蒙皮下段5与侧围外蒙皮前后段6、7在上述采用上述工艺,工序得以大大简化,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
若在车身上仅对上述两实施例中的部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对100辆样车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后发现,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也有所降低。
《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工艺,先对两外蒙皮之间的搭接部位进行点焊,再对搭接缝进行注胶与收胶处理,最后整个车身总成一起进入表面喷漆工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代传统搭接工艺中的钎焊、打磨、刮灰等步骤,工序得以大大简化,质量易于控制,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约8,单车成本也有所降低。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