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216211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5286.5

申请日:

2008.10.29

公开号:

CN101385446A

公开日:

2009.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1/00公开日:2009031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K63/02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彭 刚; 严维辉; 李佳佳

发明人:

彭 刚; 严维辉; 李佳佳; 朱锡和; 唐建清

地址:

210017江苏省南京市茶亭东街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通过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的伤害,暂养停食4-6小时,减少排泄量,筛选体质健壮的克氏原螯虾苗,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本方法利用克氏原螯虾生理特性,通过无水运输,大幅降低了运输器具的重量和体积,可方便的进行车辆运输。使用本方法,运输时间可达10-12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的伤害,通过暂养停食,减少排泄量,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的目的。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地笼网捕捞克氏原螯虾,每日早、中、晚重复放下、收起、取虾。地笼网下好后,笼梢高出水面。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将从养殖池捕捞上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在清洁流动的水体中暂养4-6小时,暂养期间停止投饲。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的克氏原螯虾苗运输。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钢筋做成80cm×40cm×10cm的框架,用聚乙烯网片覆盖四周,钢筋框架外包裹塑料软管,网隔上面有网盖扣住,网隔箱底铺一层湿润水草后放入克氏原螯虾,然后再覆盖一层水草,一只一只地垒叠,每只网隔箱可放克氏原螯虾6~8千克,运输途中保持虾体潮湿,每隔2小时喷洒清水一次。在炎热夏天运输克氏原螯虾,需采用空调车,降低运输环境温度。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抵达目的地后,将虾连同箱子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提起静放1~2分钟再浸泡,反复4~5次,使虾鳃体充分吸水后散放在养殖池中。

说明书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经济动物的高密度运输技术,具体为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我国食用克氏原螯虾的历史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已出现在饭店销售,到90年代后由于消费者对克氏原螯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推广,国内大中城市的螯虾消费日益火爆。螯虾食品已普遍进入国内的饭店、宾馆、超级市场和家庭餐桌。在南京、上海、北京、杭州、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养殖户对养殖克氏原螯虾的热情十分高涨,对虾苗和亲虾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建立高密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苗种的长途运输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传统的克氏原螯虾苗种运输方法总体上都比较简陋,未能较好的满足高密度运输的条件,例如,以前较多使用的蛇皮袋装运,由于没有架体支撑,抵抗破坏的能力差,无法堆高充分利用车厢空间,且由于挤压严重,运输成活率较低。用水箱运输方法不便捷,用水量大,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高密度苗种运输技术。解决克氏原螯虾苗种长途高密度集约运输技术,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利用运输效能,提高运输动物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通过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苗的伤害,通过暂养停食,减少排泄量,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的目的。
技术路线:克氏原螯虾苗种捕捞→暂养→苗种要求→运输→放养
1.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捕捞
在捕捞前三天要禁止向池中冲水,防止幼虾大量蜕壳,捕捞时造成伤害。克氏原螯虾虾苗采用地笼网捕捞,每日必须数次重复放下、收起、取虾。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地笼网的网眼。地笼网下好后,笼梢高出水面,便于进笼的克氏原螯虾透气。
地笼网下好后要注意经常去观察,地笼网中的克氏原螯虾数量不可过多,要及时收捕,否则会造成克氏原螯虾的窒息死亡。地笼网使用7~10天后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冲洗、暴晒,有利于提高捕获量。
2.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暂养
作为运输的克氏原螯虾苗种从养殖池或繁殖池中捕出后放在清洁水体中暂养停食4-6小时,让其肠胃内的污物排空。暂养时密度不宜过大。
3.克氏原螯虾苗种的要求
要求体长3.5cm以上、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的虾苗,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成活率。
4.克氏原螯虾苗种的运输
采用聚乙烯网布钢筋网隔箱分层运输法,用钢筋做成80cm×40cm×10cm的框架,选择网目大小适当的聚乙烯网片覆盖四周,钢筋框架外包裹塑料软管,防止运输中相互摩擦造成网片损坏,网隔上面有网盖扣住,网隔箱底铺一层水草后放入克氏原螯虾苗种,然后再覆盖少量湿润水草,一只一只地垒叠,每只网隔箱可放克氏原螯虾苗种6~8千克,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持虾体潮湿,每隔2小时喷洒清水一次。在炎热夏天运输克氏原螯虾苗种,需采用空调车,降低运输温度。此法运输量大,对虾的伤害小,运输时间长可达8-10小时,成活率达90以上%。
5.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放养
抵达目的地后,放养克氏原螯虾苗种必须遵守正确的方法,先让克氏原螯虾苗种连同箱子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提起静放1~2分钟再浸泡,反复4~5次,使虾体充分吸水,彻底排出鳃中的空气后再开箱分散放养在养殖池中,不可堆积,翌日对各放养点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死亡要及时取出秤重、计数,并及时补充。
本发明根据克氏原螯虾生理特点,选取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隔箱运输,并且从捕捞、暂养、运输前的准备挑选到运输后的放养进行全程优化控制,实现了克氏原螯虾苗种的高密度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运输密度大,成本小,运输成活率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的是一种适合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的聚乙烯网布钢筋网隔箱示意图,整个网箱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厘米,图中的1表示网箱框架支撑钢筋,圆柱形,直径0.3厘米,相互焊接成四边形框架,图中的2为聚乙烯网布,网目大小0.1厘米,捆扎覆盖在整个框架的四面,图中的3为活动盖板,大小为40×40厘米,活动可打开,图1中的4为塑料软管,单面剖开后用网绳固定在钢筋框架四周,防止网隔箱相互垒叠摩擦,造成聚乙烯网布破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捕捞:采用地笼网捕捞克氏原螯虾苗种,每日早、中、晚重复放下、收起、取虾。地笼网下好后,笼梢高出水面,便于进笼的克氏原螯虾透气。
2.暂养:将从养殖池捕捞上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在水泥池中暂养排污4-6小时。
3.挑选:选择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躯体光滑、活动能力强的克氏原螯虾苗种,去除有病有伤的虾苗。
4.运输:采用80cm×40cm×10cm聚乙烯钢筋网隔箱分层运输,网隔箱底铺少量水草后放入克氏原螯虾苗种,然后再覆盖少量湿润水草,每只网隔箱放克氏原螯虾苗种8千克,网隔箱一只一只地垒叠,每两个小时向箱体喷洒清水,保持虾体湿润。
5.放养
经过8小时的运输抵达目的地后,将虾连同箱子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提起静放1~2分钟再浸泡,反复4~5次,使克氏原螯虾腮部充分吸水。
用本方法运输的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在95%。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通过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的伤害,暂养停食4-6小时,减少排泄量,筛选体质健壮的克氏原螯虾苗,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本方法利用克氏原螯虾生理特性,通过无水运输,大幅降低了运输器具的重量和体积,可方便的进行车辆运输。使用本方法,运输时间可达10-12小时,运输成活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