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80031432.7
2007.08.23
CN101507381A
2009.08.12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9/00申请日:20070823授权公告日:20110622终止日期:201608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5K9/00; E04B1/92
H05K9/00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旭建筑墙壁株式会社; 旭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工藤敏夫; 内田利夫; 井上显; 八木一彰
日本东京都
2006.8.23 JP 227029/2006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周建秋;王凤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为了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将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而成的导电面(2)形成在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
1. 一种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吸收体包括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和导电面(2),该导电面(2)是使导电性涂料(6)以厚度不均匀的斑点状附着于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而成的。2. 一种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吸收体包括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和导电面(2),该导电面(2)是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且附着在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而成的,所述导电面(2)上的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设定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用石墨导电涂料作为所述导电性涂料(6),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所述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4. 根据权利要求1、2及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涂料(6)从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所述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0.5mm以上且2.5mm以下的范围内分布并附着。5. 根据权利要求1、2、3及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用从玻璃棉、岩棉及陶瓷棉所构成的组中选出的材料作为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6. 根据权利要求1、2、3、4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波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吸收体包括重叠在所述导电面(2)上的保护层(5)。7. 一种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喷雾器(7)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而使该导电性涂料(6)在所述一个面(1a)上附着规定量,再使已附着的所述导电性涂料(6)干燥,来形成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的导电面(2)。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喷雾器(7)将石墨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所述一个面(1a)上,使该石墨导电性涂料(6)的附着量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导电性涂料(6)附着后至所述导电面(2)形成之前的期间内,基本上不对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进行推压。
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讲,在用来对电器产品等进行产品试验的电波暗室的壁面、天花板等上配置有电波吸收体。作为上述电波吸收体的例子,除了呈金字塔状或圆锥状的声波及电波吸收体以外,还能够列举出下述声波及电波吸收体,即:该声波及电波吸收体具有使导电性涂料附着于垫子(mat)状玻璃纤维上而形成的电波吸收层,是使该电波吸收层和音波吸收层重叠而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的。此外,下述λ/4型电波吸收体也为人所知,即:该λ/4型电波吸收体是让介电体夹在电阻薄膜与电波反射体之间而制成的,仅选择性地吸收特定频率的电波(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86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335832号公报 [0003]今日,电脑和手机等发出电波(电磁波)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为了防止这些电子设备发出的电波造成电波干扰或造成电子设备错误动作,就要求将电波吸收体(电波吸收壁)设置在大楼和普通房屋等的室内。 [0004]不过,若用上述现有的电波吸收体作为配置在引进了无线局域网的办公楼或普通房屋等的室内壁面或天花板上的电波吸收体,就有下述问题。 (i)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声波及电波吸收体,将玻璃纤维层浸在已使导电性涂料分散的水中,然后经过干燥,使导电性涂料附着于整个玻璃纤维上而形成电波吸收层。因此,不但需要大量的导电性涂料,而且若让玻璃纤维层含有大量的涂料,所得到的成形体的密度就很高,隔热性和吸音性低。这是一个问题。 [0005]此外,因为用玻璃长纤维制作纤维层,所以加工所需的工时很多,成本也很高。这也是一个问题。 (ii)对于所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λ/4型电波吸收体,人们要求将这种λ/4型电波吸收体小型化(薄型化),以能够在设置于室内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而且,因为这种λ/4型电波吸收体是利用溅射法使电波吸收膜附着于表面上的,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得不到充分高的电波吸收特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正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制造并且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包括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和导电面,该导电面是使导电性涂料附着于该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的一个面上而成的。 [0008]或者,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包括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和导电面,该导电面是将导电性涂料雾状地喷向且附着在该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的一个面上而形成的,所述导电面上的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设定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 [0009]此外,用石墨导电涂料作为所述导电性涂料,使该导电性涂料附着于所述一个面上的附着量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 [0010]此外,所述导电性涂料优选从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的所述一个面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0.5mm以上且2.5mm以下的范围内分布并附着。 [0011]此外,用玻璃棉(glass wool)、岩棉(rock wool)或陶瓷棉(ceramic wool)作为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 [0012]此外,也可以使保护层重叠在所述导电面上。 [0013]在本发明的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中,用喷雾器将导电性涂料雾状地喷向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的一个面上而使该导电性涂料在所述一个面上附着规定量,再使已附着的所述导电性涂料干燥,来形成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的导电面。 [0014]此外,优选用喷雾器将石墨导电性涂料雾状地喷向所述一个面上,使该石墨导电性涂料的附着量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 [0015]此外,优选在使所述导电性涂料附着后至所述导电面形成之前的期间内,基本上不对所述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进行推压。 —发明的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下述很大的效果。 [0017]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波吸收体具有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反射损耗特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该电波吸收体。不需要现有电波吸收体那样的、复杂的制造工序,例如仅通过喷雾使(规定量的)导电性涂料附着在纤维集合物的一个面上,就能够容易地制造出电波吸收体。 [0018]此外,不是使导电性涂料附着在整个纤维集合物上,而是使该导电性涂料仅附着在纤维集合物的表层面(一个面)上,因而导电性涂料的使用量很少,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谋求实现更低的成本。 [0019]而且,能够制作成比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薄的厚度(大约二分之一的厚度)。就是说,能够将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制作成很薄的厚度,因而能够谋求轻量化和成本的下降,并且能够使电波吸收体的占有空间较小,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剖面图,示意地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结构。 图2是平面图,放大而示意地显示电波吸收体的主要部分。 图3是剖面图,放大而示意地显示电波吸收体的主要部分。 图4是剖面图,显示电波吸收体的变形例。 图5是剖面图,示意地显示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中的导电性涂料喷雾工序。 图6是相当于图5的图,示意地显示该制造方法中的反射板重叠工序。 图7是特性图,基于实际测量同时显示电波吸收体在实施例(实线)及比较例(虚线)中的各种频率与反射损耗量之间的关系。 图8是特性图,基于实际测量显示实施例中的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厚度尺寸与匹配频率之间的关系。 图9是特性图,和基于实际测量的频率与反射损耗量之间的关系(实线)一起显示在实施例中在将导电面认作介电损耗体的情况下计算出的、频率与反射损耗量之间的关系(点划线(long dashed short dashedline))。 图10是特性图,也是曲线图,和基于实际测量的频率与反射损耗量之间的关系(实线)一起显示在实施例中在将导电面认作介电体和电阻薄膜的组合物的情况下计算出的、频率与反射损耗量之间的关系(点划线)。 图11是用以说明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的原理的图。 符号说明 [0021]1—纤维集合物;1a—一个面;2—导电面;5—保护层;6—导电性涂料;7—喷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0023]在图1中,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垫子状(平板状)无机纤维集合物。在该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具有雾状地喷出导电性涂料6并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而形成的导电面2。此外,在纤维集合物1的另一个面1b上重叠有金属制反射板3。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图1中,上侧(一个面1a一侧)是电波射入的一侧。 [0024]从通用性高且价格低廉这些角度来看,与对连续纤维(玻璃长纤维)进行加工而得到的纤维集合物相比,优选采用多条无机纤维缠在一起而形成的(不燃性的)材料作无机纤维集合物1,该材料例如有利用离心法或火焰法而得到的玻璃棉、岩棉及陶瓷棉等等。其中,从轻量性这一角度来看,优选玻璃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集合物1的形成导电面2的一个面1a形成为大致平坦的面,该一个面1a也可以形成为多个小突起部独立设置而成的凹凸面。 [0025]导电性涂料6是石墨导电涂料(含有石墨的导电涂料),以很薄的厚度附着于形成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表面(一个面1a)的纤维上,已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导电性涂料6在干燥的状态下形成所述导电面2。 [0026]图2是沿图1的箭头的方向看时得到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2和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样品大约放大为四倍而显示出来的。 [0027]如图2所示,导电性涂料6以斑点状附着于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透过附着的导电性涂料6相互间看得到形成纤维集合物1的多条纤维4。换句话说,如图3所示,导电性涂料6以不均匀的厚度附着于一个面1a上。在图2中,将一定厚度以上的部分描绘成独立或连续的“岛状”,而将一定程度未满的部分描绘成透过而看得到纤维4。 [0028]该石墨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q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5g/m2≤q≤60g/m2)。其理由是:当附着量q小于5g/m2(q<5g/m2)时,电波在导电面2上的反射量比较小,由于反射板3的影响而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反射损耗量,另一方面,当附着量q超过60g/m2(60g/m2<q)时,电波在导电面2上的反射量比较大,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反射损耗量。补充说明一下,优选附着量q的下限值在10g/m2以上(10g/m2≤q),优选附着量q的上限值在50g/m2以下(q≤50g/m2)。 [0029]此外,除了石墨类(黑铅、碳黑)以外,还可以采用铜类、银类、镍类、铝类、锡类等导电涂料作导电性涂料6,也可以根据所要求的电波吸收特性采用这些导电涂料以外的导电涂料作导电性涂料6。 [0030]导电面2上的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r设定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300Ω≤r≤10kΩ)。其理由是:当导电面2上的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r小于300Ω(r<300Ω)时,电波在导电面2上的反射量比较大,得不到所希望的反射损耗量,而当该电阻值r超过10kΩ(10kΩ<r)时,电波在导电面2上的反射量比较小,由于反射板3的影响而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反射损耗量。在此,该两点间的电阻值r是以相距50mm的方式使电阻测量仪的测量端子与导电面2接触而测得的值。补充说明一下,优选电阻值r的下限值在600Ω以上(600Ω≤r),优选该电阻值r的上限值在2kΩ以下(r≤2kΩ)。 [0031]补充说明一下,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使保护层5重叠在形成于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的导电面2上。优选该保护层5由具有抗气候性、耐水性或不燃性等性质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将保护层5例如设为聚氯乙烯(PVC)或聚氟乙烯(PVF)等的薄片(sheet)部件,在使粘合剂附着在该薄片部件上后再贴到导电面2上的情况下,作为使用的粘合剂能够列举出环氧粘合剂、硅粘合剂、变性硅粘合剂等。此外,也可以通过将丙烯酸涂料(acrylic paint)或含氟涂料等喷向或涂在导电面2上来形成保护层5。此外,也可以将保护层5设为具有抗气候性等性质的袋状部件,用该袋状部件覆盖具有导电面2的整个纤维集合物1(和反射板3)。再说,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保护层5涂饰为所希望的颜色。补充说明一下,在图4中,因为具有与图1相同的符号的部分的结构和图1中的该部分的结构一样,所以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0032]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加以说明。 [0033]如图5所示,用喷雾器7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使规定量的导电性涂料6附着。此时,使导电性涂料6以厚度不均匀的斑点状附着于纤维集合物1的表面(一个面1a)上。而且,在采用石墨导电性涂料6的情况下,该石墨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q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5g/m2≤q≤60g/m2)。也就是说,当该附着量小于5g/m2(q<5g/m2)时,电阻值比较高,电波吸收效果不好,因此这种情况不适宜,另一方面,当该附着量超过60g/m2(60g/m2<q)时,电阻比较低,使电波反射,电波吸收效果就不好,因此这种情况不适宜。补充说明一下,优选该附着量的下限值在10g/m2以上(10g/m2≤q),优选该附着量的上限值在50g/m2以下(q≤50g/m2)。 如图6所示,使已附着的导电性涂料6干燥后,导电性涂料6形成导电面2。该导电面2被设定为: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r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300Ω≤r≤10kΩ)。补充说明一下,更优选的下限值在600Ω以上(600Ω≤r),更优选的上限值在2kΩ以下(r≤2kΩ)。 [0034]优选涂料6从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内部方向)上的深度尺寸d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0.5mm≤d≤2.5mm)的值的范围内分布并附着。其理由是:当涂料6从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小于0.5mm(d<0.5mm)的范围内分布时,以及当涂料6从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超过2.5mm(2.5mm<d)的范围内分布时,对电阻进行适当调节都是不容易的,电波吸收特性不好,因而这些情况都不适宜。补充说明一下,更优选上限值在1.5mm以下(d≤1.5mm)。 [0035]更为具体地说明本制造方法。用纵向长度为1000mm、横向长度为1000mm、厚度为15mm且密度为32kg/m3的玻璃棉作纤维集合物1。将该玻璃棉放在传送带上,一边以5m/min的速度运送该玻璃棉,一边从摇头式喷雾器的喷嘴向玻璃棉的一个面(上表面)雾状地喷出导电性涂料。之后,用传送带使该玻璃棉通过(长度大约20m的)烘干炉内,来使导电性涂料干燥,从而将导电面2形成在玻璃棉的一个面上。 [0036]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在用喷雾器7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后,使导电性涂料6在这样的状态下(不经过推压涂料工序)干燥。就是说,不经过推压涂料工序即例如用辊或抹刀(spatula)等推压用部件将雾状地喷到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后的导电性涂料6拖拉或涂得均匀的工序,也就是说,在基本上不进行推压就使导电性涂料6干燥,来形成导电面2。 [0037]之后,如图6所示,使金属制反射板3重叠在纤维集合物1的另一个面1b上(粘合在一起),即制成电波吸收体。补充说明一下,也可以是这样的,即:事先使反射板3和纤维集合物1重叠在一起,然后再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到纤维集合物1上。 [0038]这样制作出的电波吸收体,或者安装在室内的壁面或天花板上,或者设置作划分室内的隔墙(partition)。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将电波吸收体夹在石膏板等室内装饰材料之间,并作大楼的内壁材料用。还可以是这样的,即:将电波吸收体夹在防水材料或已进行防水化处理的材料之间,并作大楼的外壁材料用。 [0039]接着,下面详细说明测量试验,该测量试验是为了调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实施例及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各自的电波吸收特性(反射损耗量特性)而进行的。 [0040]利用与上述制造方法一样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的电波吸收体。具体而言,用纵向长度为1000mm、横向长度为1000mm、厚度为15mm且密度为32kg/m3的垫子状玻璃棉作为无机纤维集合物1。用喷雾器7以44g/s的喷出量将3重量份(part by weight)的导电性涂料和1重量份的水混合而成的导电性涂料6均匀地喷向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喷出时间为120秒钟。之后,不进行推压处理,而以200℃进行4分钟的加热干燥处理。这样便制造出电波吸收体。这时,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为40g/m2。导电性涂料6的附着厚度从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分布。 [0041]此外,这样制作了比较例的电波吸收体,就是说,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样,用喷雾器7将导电性涂料6喷向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la上。之后,用(直径为75mm的)塑料制辊对附着有导电性涂料6的面均匀地轧一下(进行推压)。然后,以200℃进行4分钟的加热干燥处理。这时,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为40g/m2。导电性涂料6从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0.5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分布。 [0042]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在用喷雾器7进行喷雾后,(在不经过推压涂料工序的状态下)就进行干燥。而根据比较例,在进行喷雾后,先用辊轧一下(经过推压涂料工序),然后进行干燥。补充说明一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纤维集合物1的另一个面1b上分别重叠有反射板3。 [0043]然后,利用使用双脊引导喇叭天线(double ridged guide hornantenna)的反射功率法对实施例及比较例分别进行了反射损耗量的测量试验。在图7的特性图中一起显示其结果。在该特性图中,实线所示的是实施例的电波吸收体的测量结果,虚线所示的是比较例的电波吸收体的测量结果。补充说明一下,特性图的横轴表示射入到各个电波吸收体中的电波的频率(以GHz为单位),纵轴表示反射损耗量(以dB为单位)。 [0044]由图7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实线)的反射损耗量的峰值为—30dB,实施例的电波吸收体具有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与此相对,比较例(虚线)的反射损耗量连—10dB也达不到,电波吸收特性不好。 [0045]可以推测出,比较例的电波吸收特性没有实施例的电波吸收特性那么好的原因如下,即:在比较例中,在用喷雾器7进行喷雾后再用辊轧一下,分散(独立)地附着的导电性涂料6被辊拖拉后相互连结起来,导电性涂料6所附着的面(导电面)的电阻值减低(导通性变高)。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在比较例的导电面上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没有像实施例的导电面2那样被设定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 [0046]此外,制作多个使实施例的电波吸收体的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厚度尺寸变化而形成的样品,再对各种样品的匹配频率(反射损耗量在峰值时的频率)进行了测量。图8显示其结果。 [0047]在图8中,在横轴上(以mm为单位)表示纤维集合物1的厚度尺寸,在纵轴上(以GHz为单位)表示匹配频率,将各个样品的数据点示出来(plotting),并显示出这些点的近似曲线(approximationcurve)。随着纤维集合物1的厚度尺寸变厚,匹配频率逐渐变低。 [0048]此外,实施例的电波吸收体大致以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的二分之一的厚度进行匹配,换句话说,以大约八分之一波长的厚度进行匹配。根据该电波吸收体的结构及电波吸收特性的实际测量值,从传送路线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其原因。 [0049]根据使用表面电阻为377Ω/□的电阻薄膜的1/4波长型电波吸收体的匹配频率将用于实施例的玻璃棉(纤维集合物)的复相对介电常数(complex relativepermittivity)εr1决定为εr1=1.52—j0.0。此外,在厚度为15mm的玻璃棉中,将导电性涂料附着而成的导电面2的厚度设为1mm,将未附着导电性涂料的部分的厚度设为14mm。 [0050]在图9中,实线所示的是实施例的反射损耗量的测量值(实际测量值)。此外,点划线显示将实施例的导电面2认作介电损失体计算出的数据,在将该导电面2的复相对介电常数εr2决定为εr2=19.5—j18.5并进行计算的情况下,计算出的数据如该图9所示近似于实际测量值。 [0051]此外,在图10中,实线显示实施例的反射损耗量的测量值(实际测量值),点划线显示将实施例的导电面2认作介电体和电阻薄膜的组合物计算出的数据,在将该导电面2的复相对介电常数εr2决定为εr2=19.5—j0.0,并将电阻薄膜的阻抗决定为自由空间阻抗即377Ω/□的情况下,计算出的数据如图10所示近似于实际测量值。 [0052]由图9和图10的结果可以推测出,导电面2是该导电面2的复相对介电常数εr2的实数部分为19.5并且贡献于损耗的虚数部分为18.5的介电损失体。此外,从别的角度可以推测出,该导电面2是复相对介电常数εr2的实数部分为19.5(虚数部分为0.0)的介电体和阻抗大约为377Ω/□的电阻薄膜的组合物。 [0053]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电波吸收体犹如1/4波长型电波吸收体一样,但大约1mm厚的导电面2却具有介电常数实数部分为19.5的很大的值。因此,该电波吸收体对匹配频率为2.5GHz的、波长为120mm的电波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电波吸收体(实施例)的厚度为15mm,所以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吸收体的厚度为所述匹配频率为2.5GHz的波长120mm的1/8(=15mm/120mm=0.125)。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的厚度大致为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的厚度的1/2。 [0054]在此,说明λ/4型电波吸收体的电波吸收原理。 [0055]在电波向金属板(反射板)垂直地射入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驻波。负载阻抗值周期地反复成为0和无限大,在从金属板离开λ/4(波长的1/4)的位置上,阻抗无限大。如图11所示,因为若将阻抗为R的电阻薄膜9配置于从金属板8离开λ/4的位置上,则该位置上的阻抗是将电阻薄膜9的阻抗即R及无限大的阻抗并列合成的,所以该位置上的阻抗大致与阻抗R相等。在将自由空间的阻抗表示为Z时,能够以下述算式表示该位置上的反射系数S。 [0056]S=(R—Z)/(R+Z) 在将该电阻薄膜9的阻抗即R决定为自由空间的阻抗即377Ω/□的情况下,反射系数S为0。就是说,电阻薄膜9的阻抗R与安装在电阻薄膜9与金属板8之间的介电体的电波特性阻抗一致。对介电体的厚度尺寸和电阻薄膜9进行了所述设定的就是λ/4型电波吸收体。 [0057]与此相对,可以推测出,本发明的电波吸收体所包括的导电面2具有下述功能,即:通过对从反射板3上反射来的电波及在导电面2上反射的电波进行合成,来使通过该导电面2的电波的相位移位。此外,还可以推测出,通过使要吸收的电波的相位移位,纤维集合物1的负载阻抗值就不是在距反射板3有λ/4的距离的位置上成为无限大,而是在距反射板3有λ/8的距离的位置上成为无限大。 [0058]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具有导电面2,该导电面2是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来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成厚度不均匀的斑点状而形成的。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反射损耗量特性)。不需要现有电波吸收体那样的、复杂的制造工序,仅通过将(规定量的)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且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附着成厚度不均匀的斑点状),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 [0059]此外,与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在整个纤维集合物1上的现有技术不同,使导电性涂料6仅附着于纤维集合物1的表层面(一侧的面)上。因此,导电性涂料6的使用量比较小,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谋求成本的下降。 [0060]而且,能够制成比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薄的厚度(大约二分之一的厚度)。就是说,能够以很薄的厚度制作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因而能够谋求轻量化和成本的下降,并且能够使电波吸收体的占有空间较小,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 [0061]此外,在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具有雾状地喷出导电性涂料6并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而形成的导电面2,导电面2上的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r设定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300Ω≤r≤10kΩ)。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反射损耗量特性)。不需要现有电波吸收体那样的、复杂的制造工序,仅通过将(规定量的)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且使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 [0062]此外,用石墨导电涂料作为导电性涂料6,并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于一个面1a上的附着量q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5g/m2≤q≤60g/m2)。因此,能够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 [0063]此外,导电性涂料6从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0.5mm以上且2.5mm以下(0.5mm≤d≤2.5mm)的范围内分布并附着。因此,能够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就是说,其原因是:当导电性涂料6从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小于0.5mm(d<0.5mm)的范围内分布时,以及当导电性涂料6从一个面1a在朝向厚度中心的方向上在超过2.5mm(2.5mm<d)的范围内分布时,对电阻进行适当调节都是不容易的,电波吸收特性不好,因而这些情况都不适宜。 [0064]此外,用玻璃棉、岩棉或陶瓷棉作为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因此,能够将纤维集合物1设为由无机纤维形成的、耐火性优良的纤维集合物1。 [0065]此外,因为纤维集合物1具有不燃性,所以该纤维集合物1的耐火性优良,即使将该纤维集合物1配置在办公楼或普通房屋等居住空间内,也很安全。 [0066]此外,因为使保护层5重叠在导电面2上,所以电波吸收体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抗气候性)提高。此外,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很小,能够长期地维持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 [006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用喷雾器7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而使规定量的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再使已附着的导电性涂料6干燥,来形成相距50mm的任意两点间的电阻值r在300Ω以上且10kΩ以下(300Ω≤r≤10kΩ)的导电面2。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电波吸收特性(反射损耗量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就是说,不需要现有电波吸收体那样的、复杂的制造工序,仅通过将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而使规定量的该导电性涂料6附着,就能够容易地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吸收体。 [0068]此外,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在整个纤维集合物1上,而是使导电性涂料6仅附着于纤维集合物1的表面(一侧的面)上。因此,导电性涂料6的使用量比较小,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谋求成本的下降。 [0069]而且,能够制成比现有λ/4型电波吸收体薄的厚度(大约二分之一的厚度)。就是说,能够以很薄的厚度制作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因而能够谋求轻量化和成本的下降,并且能够使电波吸收体的占有空间较小,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 [0070]此外,用喷雾器7将石墨导电性涂料6雾状地喷向一个面1a,并使导电性涂料6的附着量在5g/m2以上且60g/m2以下。因此,能够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 [0071]此外,在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后,基本上不对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进行推压。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涂料6已附着的一个面1a(导电面2)的电阻值,能够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换句话说,因为处于用喷雾器7雾状地喷出的导电性涂料6分散(独立)地附着在一个面1a上的状态,所以一个面1a(导电面2)的电阻值不会成为太低的值(导通性不会过高),能够发挥良好的电波吸收特性。
《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波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为了提供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电波吸收特性良好的电波吸收体,将使导电性涂料(6)附着而成的导电面(2)形成在垫子状无机纤维集合物(1)的一个面(1a)上。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