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14259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5036.5

申请日:

2008.10.21

公开号:

CN101380096A

公开日:

2009.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L 1/28公开日:20090311|||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8; A23L1/29;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L1/28

申请人:

吴运昇; 杨胜利; 吴建伟; 周尚贵

发明人:

吴运昇; 杨胜利; 吴建伟; 周尚贵

地址:

557300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万福山贵州森泰实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 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它将鲜茯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在制作茯苓丝时,先将鲜茯苓用塑料薄膜或稻草捂盖上3~6天进行发汗处理,使鲜茯苓中部分水分流出,然后将发汗处理后的鲜茯苓去皮后用机械刮(磨)成丝状得鲜茯苓丝,将鲜茯苓丝经烘干后即得茯苓丝。本发明将鲜茯苓通过发汗处理后,使茯苓的肉质更加凝固和有弹性,从而很容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由于丝状的茯苓丝表面积大大高于茯苓刨片、卷筒等品种的表面积,并且由于茯苓经发汗处理后其肉质的附着率和肉质中成分被水的析出率都具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本发明的茯苓丝在使用时很容易与所需要的添加物配伍,并且在食用时很方便,只需用开水浸泡一会就可食用。经实验验证,当开水浸泡本发明的茯苓丝5~15分钟后,其茯苓丝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被水析出80%左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1】一种茯苓丝,其特征在于:将鲜茯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
【权利要求2】一种茯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鲜茯苓用塑料薄膜或稻草捂盖住3~6天进行发汗处理,使鲜茯苓中的部分水分流出,然后将发汗处理后的鲜茯苓去皮后用机械刮或磨成丝状得鲜茯苓丝,将鲜茯苓丝经烘干后即得茯苓丝。
【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茯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鲜茯苓去皮时,先削去鲜茯苓的老皮,再去除鲜茯苓的赤皮。
【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茯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鲜茯苓丝进行烘干处理后,使茯苓丝的含水率保持在10%~15%的范围。
【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茯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鲜茯苓丝烘干是在太阳下或在烘烤机中进行烘干。

说明书

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茯苓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茯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60年代我国引种家种茯苓取得成功后,全国茯苓年产量约在1.4万吨左右,是大宗出口产品。在茯苓加工技术方面,由古自今茯苓加工的品种主要是茯苓片、茯苓块、茯苓丁、茯苓米丁、茯苓刨片、茯苓卷筒、茯苓粉、茯苓乱块,这些品种主要供给药厂、食品厂再经粉碎提炼组成新的产品;供给中医药店配伍方剂用于治病。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生产茯苓刨片、卷筒品种可直接用开水冲泡饮用当茶饮,深受到国内外的青睐。由于,茯苓泡水无色、无味,因此饮用时必须添加有味的物质。但现有的茯苓刨片、卷筒与其它物质配伍时有一定局限性(刨片个体块状过大,卷筒个体较长、较大,这些品种不宜与茶叶、花茶等物配伍饮用),并且现有的茯苓刨片、卷筒品种在泡水食用时还存在着不易泡透、有用成分不易析出到水中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泡水食用的茯苓食品在食用时还是不够方便,并且食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与添加物配伍、并且食用方便、和在泡水食用时能析出较多有用成分的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将鲜茯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
本发明茯苓丝的制作方法为:先将鲜茯苓用塑料薄膜或稻草捂盖上3~6天进行发汗处理,使鲜茯苓中的部分水分流出,然后将发汗处理后的鲜茯苓去皮后,采用机械刮或磨成丝状得鲜茯苓丝,将鲜茯苓丝经烘干后即得茯苓丝。
在将鲜茯苓去皮时,先削去鲜茯苓的老皮,再去除鲜茯苓的赤皮。
在将鲜茯苓丝进行烘干处理后,使茯苓丝的含水率保持在10%~15%的范围。
将鲜茯苓丝烘干是在太阳下或在烘烤机中进行烘干。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鲜茯苓通过发汗处理后,使茯苓的肉质更加凝固和有弹性,从而很容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由于丝状的茯苓丝表面积大大高于茯苓刨片、卷筒等品种的表面积,并且由于茯苓经发汗处理后其肉质的附着率和肉质中成分被水的析出率都具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本发明的茯苓丝在使用时很容易与需要添加的添加物配伍,并且在食用时很方便,只需用开水浸泡一会就可食用。经实验验证,当开水浸泡本发明的茯苓丝5~15分钟后,其茯苓丝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被水析出80%左右,因此,本发明的有用成分的被水析出率很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容易与添加物配伍的优点,而且还具有食用方便、在泡水食用时能析出较多有用成分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先将鲜茯苓清洗干净,然后将鲜茯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在制作茯苓丝时,最好采用本发明的茯苓丝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制作时,先将鲜茯苓用塑料薄膜或稻草捂盖上3~6天进行发汗处理,这样即可使鲜茯苓中的部分水分流出,通过发汗处理后,鲜茯苓的肉质更加凝固和有弹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制作成丝状,而且还有利于附着其它需要配伍的原料和有利于泡水时其有用成分的析出;然后将发汗处理后的鲜茯苓采用人工削皮的方法先削去鲜茯苓的老皮,再去除掉鲜茯苓的赤皮(或称二皮),将去皮后的鲜茯苓采用机械刮、磨丝的方法制作成丝状得到鲜茯苓丝,将鲜茯苓丝在太阳下或在烘烤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即得茯苓丝,在将鲜茯苓丝进行烘干处理后,使所得到的茯苓丝的含水率保持在10%~15%的范围即成。

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丝及其制作方法,它将鲜茯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在制作茯苓丝时,先将鲜茯苓用塑料薄膜或稻草捂盖上36天进行发汗处理,使鲜茯苓中部分水分流出,然后将发汗处理后的鲜茯苓去皮后用机械刮(磨)成丝状得鲜茯苓丝,将鲜茯苓丝经烘干后即得茯苓丝。本发明将鲜茯苓通过发汗处理后,使茯苓的肉质更加凝固和有弹性,从而很容易制作成丝状的茯苓丝,由于丝状的茯苓丝表面积大大高于茯苓刨片、卷筒等品种的表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