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110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9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16167.7

申请日:

2008.11.11

公开号:

CN101861360A

公开日:

2010.10.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8L 95/00申请日:20081111授权公告日:20130710终止日期:201611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95/00申请日:20081111|||公开

IPC分类号:

C08L95/00; C08K3/20; E01C7/00

主分类号:

C08L95/00

申请人: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P·耐杜; S·罗加莱伊; A·D·詹姆士

地址:

荷兰阿纳姆

优先权:

2007.12.05 EP 07122340.8; 2007.11.14 US 60/987,92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刘金辉;林柏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道路表面的路面的温拌沥青配制剂的添加剂包,所述添加剂包包含a)表面活性剂组分,和b)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其中所述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包含i)蜡组分和ii)树脂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涉及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改善压实的温拌沥青和由所述温拌沥青制得的路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道路表面路面的温拌沥青配制剂的添加剂包, 所述添加剂包包含 a) 表面 活性剂组分, 和 b) 沥青流变改进组分, 其中所述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包含 i) 蜡组分和 ii) 树 脂组分中的至少一种。
2: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所述添加剂包基于添加剂包的总重量包含 20-60 重量%表 面活性剂组分和 30-80 重量%流变改进组分。
3: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其中表面活性剂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表面活性 剂: 胺、 二胺、 多胺、 乙氧化胺、 乙氧化烷基二胺、 乙氧化烷基多胺、 酰胺胺、 酰胺多胺、 咪唑啉 和 / 或任何它们的相应有机和 / 或无机盐, 及其混合物和组合。
4: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其中表面活性剂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表面活性 剂: I. 胺 其中 R 为具有 8-24 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任选支化或环状烃基, R1 和 R2 可相同或不同, 且选自氢或具有 1-24 个碳原子的烃链 ; II. 二胺和多胺 R-(NH-R3)x-NH2 其中 R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 R3 表示具有 1-6 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烃基 ; III. 乙氧化和 / 或丙氧化胺 其中 R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 ; x 和 y 独立地选自 0、 1 或 2, 各 R4 独立地选自 H 或 CH3 ; IV. 乙氧化和 / 或丙氧化烷基二胺和乙氧化烷基多胺, 例如 : 其中 R 和 R3 具有与以上 II. 相同的含义 ; x、 y 和 z 独立地选自 0、 1 或 2, 且 x+y+z <或 4 = 5, 各 R 独立地选自 H 或 CH3 ; V. 酰胺胺 2 其中 R、 R1、 R2 和 R3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 ; VI. 酰胺多胺和咪唑啉 RCO-(NH-R3)x-NH2 3 其中 R 和 R 具有与以上实例 I. 相同的含义, x 为 1-10 的整数。
5: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胺和 / 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 : 乙氧化牛油胺、 脂肪胺、 脂肪胺衍生物、 妥尔油酰胺胺 / 咪唑啉、 双六 亚甲基三胺和六亚甲基二胺的高级低聚物、 具有由 8-22 个碳原子组成的烃链的烷基胺表 面活性剂, 及其混合物组合。
6: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组分选自牛油正丙二胺、 三乙氧化牛 油 N- 丙二胺、 咪唑啉与酰胺多亚乙基多胺的混合物、 咪唑啉与酰胺胺的混合物、 氢化牛油 丙二胺、 乙氧化氢化牛油丙二胺、 牛油二亚丙基三胺、 牛油三亚丙基四胺及其衍生物, 和由 脂肪酸与二甲基氨基丙胺缩合产生的酰胺。
7: 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包含 i) 至少一种蜡组分, ii) 至少一种树脂组分及其混合物和组合。
8: 权利要求 7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包含 i) 蜡组分, 且所述蜡组分 选自植物、 动物、 矿物或石油来源的蜡。
9: 权 利 要 求 8 的 添 加 剂 包, 其 中 所 述 蜡 组 分 选 自 巴 西 棕 榈 蜡, 蜂 蜡, 来自煤的 Montan(TM) 蜡, 来自煤、 石油或气体来源的 Fisher-Tropsch 蜡, 酰胺蜡, 脂肪酸和皂类 ; 脂 肪醇, 氢化脂肪, 脂肪酯, 及其混合物。
10: 权利要求 9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蜡组分选自石蜡、 聚乙烯蜡、 亚乙基双硬脂酰胺、 硬脂基酰胺、 硬脂基硬脂酰胺 ; 硬脂酸铝、 硬脂酸钙、 脂肪酸 ; 脂肪醇、 氢化脂肪、 脂肪酯及 其混合物。
11: 权 利 要 求 10 的 添 加 剂 包, 其 中 所 述 蜡 的 冻 凝 点 为 60-150 ℃, 在 135 ℃ 下 的 Brookfield 粘度为 10-40cPs。
12: 权利要求 7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树脂组分包含植物来源、 石油来源的树脂或其混 合物。
13: 权利要求 7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树脂组分选自妥尔油沥青、 松焦油沥青、 要尔油 松香、 松香酸、 松香、 脂松香、 马来酸化松香、 富马酸化松香、 来自妥尔油加工或脂松香加工 的树脂状副产物、 石油树脂、 酚醛树脂及其混合物。
14: 权利要求 13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树脂组分选自妥尔油沥青、 马来酸化妥尔油沥 青、 松香酸、 妥尔油初馏分、 天然橡胶、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聚氯丁二烯、 粒状生胶、 沥青质、 Gilsonite(TM)、 Trinidad Lake 沥青、 来自油脱沥青的副产物、 氧化沥青、 ROSE 底料、 零渗透 沥青及其混合物。
15: 权利要求 7 的添加剂包, 其中所述树脂组分的熔点降> 60 ℉, 在 25 ℃下的渗透 < 50。
16: 一种用于道路表面路面的温拌沥青配制剂, 所述配制剂包含沥青与集料的混合物 和基于沥青重量为约 0.2-10 重量%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17: 权利要求 16 的配制剂, 其中压实所述沥青所需的温度比常规热拌沥青低 15-60 ℉。
18: 权利要求 16 的沥青配制剂, 其中将所述沥青与集料在混合机中混合, 且其中将所 3 述添加剂包 a) 在将集料引入混合机中以前混入所述沥青结合料中 ; 或 b) 在将沥青引入混 合机中以前加入集料或部分集料中 ; 或 c) 在已将沥青加入在所述混合机中的集料中以后 加入混合机中, 或 a)-c) 的组合。
19: 一种降低温拌沥青的压实温度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温拌沥青中加入压实 温度降低量的权利要求 1 的添加剂包。
20: 权利要求 19 的方法, 其中将基于沥青重量为约 0.2-10 重量%权利要求 1 的添 加剂包加入所述温拌沥青中, 且其中压实所述沥青所需的温度比常规热拌沥青低至少 15-60 ℉。
21: 权利要求 16 的温拌沥青, 其中将所述添加剂包作为单一包加入, 或将所述包的各 个组分分别加入温拌沥青中。
22: 权利要求 16 的温拌沥青, 其中在温拌工艺的各个阶段加入添加剂包或其各个组 分。
23: 权利要求 22 的温拌沥青, 其中将添加剂包或其各个组分在将沥青引入热拌装置中 的集料中以前混入沥青结合料中, 在将沥青加入混合机中以前加入集料或部分集料中, 和/ 或在已将沥青加入集料中以后加入热拌装置中的混合机中。

说明书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 “温拌” 应用的沥青改性剂

    发明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表面活性剂与沥青改性剂的新组合, 所述组合促进在低于正常温 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混合、 摊铺和压实, 同时明显改善热或温沥青混合料的防潮性能。 单一添 加剂包的这种双效力将所要求的发明与现有 “温拌” 沥青技术区别开来。而且不像几种其 它温拌技术, 本发明不需要使用使沥青起泡的水并由此降低压实温度。
     发明背景
     沥青混合料广泛用于道路建造和维护, 目前所用的多数沥青混合料通过通常称作 热拌或 HMA 的热方法制备, 以及称作沥青混凝土。这些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和矿物集 料组成。所用集料可为天然或加工的。使用已开采、 粉碎、 分成不同粒级、 洗涤或加工以实 现最终 HMA 某些性能特征的通常加工集料。集料通常为各种粒度的混合物以赋予如混合设 计中所述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承载强度和性能。
     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取决于各种因素, 例如所用原料的性能、 各种原料的相 互作用和混合设计。 决定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还取决于混合料压实成 所需设计密度和空隙率的能力。 不适当压实的混合料将具有弱强度且将易于受到各种路面 损伤。 重要的是获得用具有最佳结合料含量的沥青对集料的正确涂覆和沥青在集料上的良 好粘附和沥青的良好内聚强度以制备将在路面使用寿命期间具有良好性能的混合料。 设计 路面以避免一些通常已知的损伤, 例如永久变形、 疲劳裂纹、 低温裂纹和湿气损害。
     还设计混合料以实现指定密度和%空隙率。 混合料的温度对压实能力具有大的影 响。取决于预测的交通负荷和预期的路面温度, 在沥青混合料中使用各个等级的沥青。较 高 PG( 性能等级 ) 的沥青用于具有较高交通负荷的路面和路面温度较高的区域。例如 PG 76-22 沥青用在美国南部的高速公路上, 在具有较低交通负荷的路面上使用 PG 64-22 沥 青。 PG 等级越高, 结合料通常为聚合物改性 (PMA) 的且因此更粘, 需要高得多的混合温度以 促进压实至目标设计密度。 较高沥青温度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在热拌装置和建造期间沥青烟 气的大幅度提高, 这对于环境以及人员健康是大问题。 目前, 沥青工业存在使沥青烟气最小 化以推进环境工作的大促进力。
     取决于所用技术, 降低混合和压实温度的其它好处为对于热拌生产者而言较低的 燃料费用、 排放控制的较低费用, 较低的排放将允许在存在严格空气污染规定的不可达区 域内铺设。 当它到达施工点时, 由于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降保持较低粘度和可加工性, 温拌 沥青还将允许较长的行程长度。温拌沥青铺设可在与热拌沥青相比更冷的天气下进行, 由 此延迟沥青季节, 例如较晚在秋季铺设和较早在春季铺设。较低的温度还将降低沥青的氧 化硬化, 这将在延迟路面寿命中增强路面性能。
     明确需要降低集料混合、 摊铺和压实温度, 同时实现设计的路面空隙率和密度并 降低烟气排放至可接受的水平。
     湿气损害也是大的问题。沥青混合料中的湿气损害可通过两个主要途径发生。第 一, 由于水具有与沥青相比较高的集料表面亲合性和不存在沥青与表面的化学键合, 水将 从集料表面, 尤其是含有较高量硅石的集料表面替换沥青。这称作剥落。粘结为在沥青与
     集料之间形成化学键。第二, 水在一段时间内和重复负荷下可进入沥青内部并降低沥青的 内聚强度。 剥落和沥青内聚强度的损失对混合料性能的结果可便利地通过汉堡轮辙测试和 拉伸强度比测试如 ASTM D 4867 程序评估, 所述汉堡轮辙测试通过重复负荷在水下测量混 合料的变形。
     市场上引入几种方法和产品降低压实和混合温度, 所述方法称作温拌技术, 混合 料称作温拌沥青。已引入市场降低混合和铺设温度的这些技术可宽泛地归为三类。一类这 种技术为加入产品如由 Sasol GmbHInternational 推广的称作 Sasobit 的 Fisher-Tropsch 蜡, 它是降低集料混合料粘度, 由此降低混合和压实温度的粘度流动改进剂。 为塑性材料的 Fisher-Tropsch 蜡具有沥青结合料脆化和因此如通过弯曲梁流变仪证明的低温裂纹疲劳 的问题。该技术不需要对热拌装置的显著改进。
     第二类处理通过不同方法将特定量的水引入混合料中。当沥青或混合料的温度 高于水的沸点时, 水蒸发并导致沥青起泡, 由此显著提高沥青表面积。起泡方法降低集料 混合料的粘度, 由此有助于在降低的温度下制备集料混合料, 这促进在低于正常温度下铺 设。 Eurovia 沸石方法通过释放水合水产生泡沫而起作用并以此有助于在沥青中产生泡沫。 MeadWestvaco 温拌方法使用来自乳化沥青的水产生相同的起泡效果。 在 Shell WAM 方法中 直接将水引入集料热拌过程中产生沥青的起泡。这些技术需要一些对热拌装置的改进。由 于故意将水引入混合料中, 与这些湿气起泡技术相关的问题为未知的长期湿气损害效果。 第三类包括其中在热拌装置的机械设计中存在改变, 允许在低于正常温度下制备 混合料且可在低于正常温度下铺设的方法。
     在消极方面, 较低的混合温度可产生集料较少有效的干燥。取决于集料料堆储存 位置和区域内普遍的湿气 / 降雨, 集料通常含有改变量的水。水的存在将阻止沥青与集料 表面的正常结合且将产生湿气损害。 这也是故意将水引入混合料中的温拌技术中需要处理 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降低混合和铺设温度, 并同时改善用于生产道路表面的热拌沥青的防 潮性而不牺牲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征的技术问题。更具体而言, 本发明发明人已发现表面 活性剂和流变改进剂的新组合可通过在生产和铺设混合料期间降低沥青结合料和集料混 合料的粘度而改善混合、 摊铺和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容易程度, 并由此降低得到最佳设计密 度所需的压实努力。 有助于压实的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组合还通过改善沥青对集料表面的涂 覆和结合而充当增粘剂。 用这些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沥青粘结剂具有与水相比更高的对集料 表面的亲合性, 所以水不能从集料表面替换或剥落沥青。流变改进剂还改善沥青在路面温 度下的内聚强度并由此进一步改善混合料的防潮性能。 这是表面活性剂与流变改进剂的独 特组合用作同时充当压实助剂 / 温拌添加剂和增粘剂的单一包的第一个实例。不像其它温 拌添加剂和技术, 本发明不故意将水引入混合料中, 且如弯曲梁流变仪所证明对沥青的低 温性能不具有任何不利影响。
     发明综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沥青配制剂的添加剂包, 所述添加剂包包含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 剂组分与一种或多种流变改进剂组分的新组合。改进沥青流变 ( 粘度 ) 的改进剂特别降低 沥青和沥青集料混合料在混合和铺设温度下的粘度。 表面活性剂降低沥青表面张力并由此 提高沥青对集料表面的润湿特征的能力进一步有助于压实。 流变改进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组
     合效力有助于在低于正常温度下压实混合料。另外, 本发明添加剂包还改善沥青与集料表 面的亲合性和化学键合, 并由此提高集料 - 沥青结合的抗水性, 以及改善沥青的内聚强度。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铺设道路表面的沥青或沥青配制剂, 所述配制剂包含沥青与集料 和分布其中的添加剂包的混合物。
     本发明添加剂包包含表面活性组分与流变改进组分的组合。 表面活性剂组分优选 包含至少一种或多种胺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 而流变改进组分包含 i) 蜡组分和 ii) 树脂组 分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蜡组分可衍生自原油或合成来源如 Fisher-Tropsch 或聚乙烯或 聚丙烯来源, 冻凝点为 60-150℃和以上。
     本发明添加剂包通过降低沥青集料混合料的粘度积极影响在低于正常温度下压 实混合料的能力并通过改善沥青的粘附和内聚性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防潮性能。 流变改进剂 与表面活性剂的组合不损害如弯曲梁流变仪所证明的沥青的任何低温要求。
     任何技术人员已知的热拌沥青混合物可用于本发明上下文中。例如通常含有约 3-8%沥青的标准沥青磨耗层和含有约 6.5-8.5%沥青的所谓沥青玛蹄脂碎石均可容易地 使用。 由于所要求的效力为在低于正常温度下压实和改善结合料粘附和内聚以使湿气损害 最小的能力, 该概念适用于任何铺设级沥青和改性如各种 PG( 性能等级 ) 等级沥青, 包括聚 合物改性、 轮胎橡胶改性沥青, 通过 Gilsonite 或 Trinidad Lake 沥青和类似材料改性的沥 青。 如先前所述, 本发明添加剂包包含约 10-60 重量%胺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和约 20-90%流变改进组分。 表面活性剂组分优选包含至少一种胺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 而流变 改进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或多种 i) 蜡组分和 ii) 一种或多种树脂组分。就某些沥青混合料 而言, 可使用两种或更多种可能落入组 i)-ii) 中任一组的流变改进组分的混合物。在其它 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添加剂包包含 20-60 重量%胺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和约 30-80%流变 改进组分。如果流变改进组分包含两种来自单独的根据本发明类别 i) 或 ii) 的流变改进 剂, 则优选它们以 20 ∶ 80-80 ∶ 20 ; 更优选 40 ∶ 60-60 ∶ 40 的比例,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 以约 50 ∶ 50 的比例存在。
     各添加剂包及其各组分材料和性能的更详细描述如下。
     表面活性剂组分
     本发明添加剂包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包含至少一种胺和 / 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或 其混合物。 在一个实例中, 表面活性剂组分选自胺、 二胺、 多胺、 乙氧化胺、 乙氧化烷基二胺、 乙氧化烷基多胺、 酰胺胺、 酰胺多胺、 咪唑啉和 / 或任何它们相应的有机和 / 或无机盐以及 这些的混合物和组合。在本发明上下文中, 可使用的胺和 / 或改性胺表面活性剂的一些实 例通常通过如下通式描述 :
     I. 胺
     其中 R 为具有 8-24 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取代或未取代的任选支化或环状烃 基 ( 链 / 基团 / 部分 ), 例如衍生自动物脂脂肪酸或妥尔油脂肪酸的。R1 和 R2 可相同或不 同, 且选自氢或具有 1-24 个碳原子的烃基 ( 链 )。R1 和 R2 优选选自氢或甲基。代表性实例 为氢化牛油脂肪胺 (CAS No.61788-45-2)。
     II. 二胺和多胺
     R-(NH-R3)x-NH2
     其中 R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 R3 表示具有 1-6 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烃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R3 为亚丙基 (-CH2CH2CH2-), x 为小于或等于 6 的小整数。代表性实例 为 N- 牛油丙二胺 (CAS No.61791-55-7), 其中 R =牛油, x = 1 且 R3 =亚丙基。
     III. 乙氧化和 / 或丙氧化胺
     其中 R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 ; x 和 y 独立地选自 0、 1 或 2, 各 R4 独立地选 自 H 或 CH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x = y = 1。代表性实例为 N, N 二乙醇氢化牛油胺 (CAS 4 No.90367-28-5), 其中 R = H 且 R =氢化牛油烷基, x = y = 1, 。
     IV. 乙氧化和 / 或丙氧化烷基二胺和乙氧化烷基多胺, 例如 :
     其中 R 和 R3 具有与以上 II. 相同的含义 ; x、 y 和 z 独立地选自 0、 1 或 2 且 x+y+z 4 <或= 5, 各 R 独立地选自 H 或 CH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x = y = z = 1。代表性实例为 N, N, N’ 三 (2- 羟乙基 )-N- 氢化牛油 -1, 3- 二氨基丙烷 (CASNo.90367-25-2), 其中 x = y 4 3 = z = 1, R = H 且 R =亚丙基。
     V. 酰胺胺其中 R、 R 1、 R2 和 R3 具有与以上 I. 相同的含义。代表性实例为其中 R1 = R2 =甲 基, R3 =亚丙基且 R = C8-C22 烷基, CAS No. 为 84082-43-9。
     VI. 酰胺多胺和咪唑啉, 例如 :
     RCO-(NH-R3)x-NH2
     其中 R 和 R3 具有与以上实例 I. 相同的含义, x = 1-10 的整数。该组包括脂肪酸 或酯和多亚乙基多胺与相关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的反应产物, 所述相关化合物也可含有环 状和取代氮在二亚乙基三胺和乙二胺制备中作为副产物得到。代表性化合物的 CAS No. 为 402591-95-1、 68910-93-0、 103213-06-3、 95-38-5。
     上示产物可作为它们的有机或无机酸的盐存在于本发明所述混合物中, 包括但不 限于长链脂肪酸如硬脂酸的盐, 磷酸或取代磷酸、 乙酸、 环烷酸、 松香酸等的盐。
     用于本发明添加剂包中的具体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乙氧化牛油胺、 脂肪胺、 脂肪胺衍生物、 妥尔油酰胺胺 / 咪唑啉、 双六亚甲基三胺和六亚甲基二胺的高级低聚物、 具 有由 8-22 个碳原子组成的烃链的其它烷基胺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合。这种表面活性 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牛油正丙二胺, 三乙氧化牛油 N- 丙二胺, Redicote C-450, 咪唑 啉与酰胺多亚乙基多胺的混合物, 由 Akzo Nobel Surface Chemistry LLC, 芝加哥, IL 可得 的 Wetfix 312- 咪唑啉与酰胺胺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组分还可包括氢化牛油丙二胺、 乙 氧化氢化牛油丙二胺、 牛油二亚丙基三胺、 牛油三亚丙基四胺及其衍生物, 和由脂肪酸与二 甲基氨基丙胺缩合产生的酰胺。
     流变改进组分
     本发明添加剂包的流变改进组分包含 i) 至少一种可包括通常称作蜡的材料的烃 聚合物组分, ii) 至少一种树脂组分及其混合物和组合。
     i) 蜡组分 :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可有用地使用的蜡改性剂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的 蜡 ( 例如巴西棕榈蜡 ), 动物的蜡 ( 例如蜂蜡 ), 来自煤的矿物蜡 ( 例如 Montan(TM)), 包 括氧化蜡 ; 酰胺蜡 ( 例如亚乙基双硬脂酰胺、 硬脂基酰胺、 硬脂基硬脂酰胺 ) ; 蜡质性质的 脂肪酸和皂类 ( 例如硬脂酸铝、 硬脂酸钙、 脂肪酸 ) ; 能使沥青变硬的蜡质或树脂性质的 其它脂肪材料 ( 脂肪醇、 氢化脂肪、 脂肪酯等 ) 等, 塑性体聚合物 ( 聚乙烯、 聚丙烯、 乙基 乙烯基乙酸酯 )。根据本发明也可使用来自煤或石油 ( 例如石蜡、 聚乙烯蜡、 来自气体的 Fisher-Tropsch 蜡 ) 来源的 Fisher-Tropsch 蜡, 包括氧化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引入沥 青中的 Fisher-Tropsch 蜡或其衍生物的量保持在沥青 / 沥青的 0.5 重量%以下。蜡组分 可衍生自原油或 Fisher-Tropsch 法或其它蜡合成方法, 例如冻凝点为 60-150℃及以上的 聚乙烯和聚丙烯蜡。以上产品在热拌温度下基本可溶于沥青中, 制得均匀结合料, 和 / 或将 在混合温度下熔融且成分将分散 / 溶于混合物中。蜡和树脂成分将通常用于改善在混合和 压实温度下沥青的粘度和流动性能并改善在路面温度下沥青的内聚性能, 同时表面活性剂 组分降低沥青的表面张力和涂覆能力, 并由此进一步有助于压实, 同时将改善沥青与集料 的粘附。所述成分一起提供低于正常温度下的改善的压实, 同时改善混合料的粘附和内聚 性能, 使得它对湿气损害更具抗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优选使用也称作聚乙烯蜡衍生自乙烯在催化剂 (Ref) 的存在下聚合的烃聚合物。蜡的冻凝点为 80-120 ℃, 在 135 ℃下的 Brookfield 粘度为 10-40cPs。
     ii) 树脂组分 : 第二类流变改进组分包括植物的树脂 ( 妥尔油沥青、 松焦油沥青、 妥尔油松香、 松香酸、 松香、 脂松香, 包括化学改性树脂如马来酸化松香、 富马酸化松香和来 自妥尔油加工或脂松香加工的树脂状副产物 ) 或石油的树脂 ( 石油树脂、 酚醛树脂 )。 特别地, 熔点降> 60 ℉,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 60℃, 且在 25℃下渗透< 50 的树脂, 例如妥尔油 沥青或含有长链和三环有机酸和甾醇的改性妥尔油沥青为有用的。 基于妥尔油树脂的改进 剂还可包括来自粗妥尔油蒸馏的非树脂状馏分, 例如脂肪酸、 妥尔油初馏分, 且还可包括这 些馏分由于马来酸化和富马酸化而化学改性的版本。 优选的这类流变改进剂包括但不限于 妥尔油沥青、 马来酸化妥尔油沥青、 松香酸、 妥尔油初馏分。也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弹性体特 征的聚合物 ( 天然橡胶、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聚氯丁二烯、 来自回收轮胎的粒状生胶 ) ; 高软 化点的沥青材料 ( 例如沥青质、 Gilsonite(TM)、 Trinidad Lake 沥青、 来自油脱沥青的副产 物、 氧化沥青等 ) ; 沥青质如 ROSE 底料 ( 渣油超临界萃取 ) 以及其它零渗透沥青。
     在更宽泛意义上, 本发明关注表面活性剂与一种或多种沥青流变改进剂的组合, 所述沥青流变改进剂可包括聚乙烯蜡、 聚丙烯蜡、 Fisher-Tropsch 蜡、 原油衍生的蜡、 其它 类型的蜡、 聚合物、 Gilsonite 或基于妥尔油的改进剂, 其中关键特征为这些类型的成分结 合成单一产品。
     本发明温拌添加剂可作为单一添加剂包或所述添加剂包的各个组分加入。 无论作 为单一包, 还是作为各个组分加入, 可在温拌方法的各个阶段加入本发明添加剂。 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 可在将沥青引入热拌装置中的集料以前将本发明添加剂包混入沥青结合料中, 可在将沥青加入混合机中以前将它加入集料或部分集料中, 或可在已将沥青加入集料中以 后将它加入热拌装置中的混合机中。优选将它加入热拌装置的混合机如转鼓混合机中。添 加剂包相对于沥青重量的剂量水平基于沥青结合料为 0.2-10 重量%, 优选 0.5-6 重量%, 另外优选约 1-3 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添加剂包具有如下优点 :
     (a) 它不仅有助于降低热拌生产和压实温度, 而且同时改善混合料的防潮性能。 它 为单一包中的温拌添加剂和增粘剂 / 抗剥落添加剂, 或可分别加入所述包的各个组分。作 为温拌添加剂, 它降低粘度并改善沥青的流动性能以及它在集料表面上的涂覆能力, 并由 此使压实沥青混合料所需的温度与没有添加剂包的沥青混合料相比降低 15-60 ℉。作为粘 附和内聚改进剂, 它改善混合料的防潮性, 如通过拉伸强度比测试和汉堡轮辙测试所证明。
     (b) 不像其它基于蜡的温拌添加剂如 Fisher-Tropsch 蜡, 不具有沥青结合料脆化 和因此低温裂纹疲劳的问题, 如通过弯曲梁流变仪测试所证明。
     (c) 如上所述, 由于熔点和物理特征, 本发明添加剂包允许它以物理形式配制如粉 末、 锭状或片状自由流动固体或液体, 其可恰在制备热拌料以前混入沥青结合料中或可在 制备热拌料期间各个阶段加入转鼓干燥机中。
     现在将通过如下非限定性实施例阐述本发明。
     压实或致密化测试
     致密化测试用 PG76-22 沥青和花岗岩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进行, 所述沥青混合料 的集料等级和沥青含量列于表 1 中。
     表1: 目标等级和沥青含量
     0.3 0.15 0.075 沥青%
     13.00 5.00 2.90 5.314.7 5.3 2.9 5.1如日期为 2005 年 6 月的 NCAT(National Center for Asphalt Testing) 报告所 述, 致密化用振动压实机进行 30 秒, 并测量%空隙。使用三个不同的压实温度, 每种情况下 在相应压实温度以上 35 ℉下制备具有结合料的集料混合料。在三个压实温度中的每一个 下评估三种分开的混合料 :
     (a) 温拌配制剂 AN 003, 2%, 在 PMA 结合料 PG 76-22 上。
     (b) 温拌配制剂 AN 004, 2%, 在 PMA 结合料 PG 76-22 上。
     (c) 作为对照的 PMA 76-22 结合料, 无任何温拌添加剂。
     结果列于下表 2 中。
     “AN 003” 为阐述本发明的混合物且包含 :
     Toprez LM( 来自 Chusei 的妥尔油衍生树脂 )
     1210%101861360 A CN 101861361
     说明书9/11 页N- 牛油丙二胺 37.5%
     Fisher-Tropsch 蜡 21.5%
     聚乙烯蜡 ( 来自 Chusei) 31.0%
     “AN 004” 为阐述本发明的混合物且包含 :
     ToprezLM( 来自 Chusei 的妥尔油衍生树脂 ) 20%
     N- 牛油丙二胺 37.5%
     聚乙烯蜡 ( 来自 Chusei) 42.5%
     结果清楚地表明与对照相比, 用 AN 003 和 AN 004 在 300 ℉、 270 ℉和 240 ℉下% 空隙显著更低, 以及与对照在 300 ℉下相比, 在 270 ℉下的%空隙更低。在 AN 004 的情况 下, 在 240 ℉下所得%空隙与对照在 300 ℉下相比类似。结果表明压实可在 30-60 ℉下进 行且仍得到低于或等于在 300 ℉下压实未改性沥青得到的空隙率的%空隙, 由此证明温拌 的要求。
     湿气敏感性测试
     可通过汉堡轮辙测试和也通常称作改进 Lottman and Root Tunniclif 测试的 ASTM D 4867 拉伸强度比测试评估沥青混合料中的湿气损害。
     拉伸强度比测试 ASTM D 4867 : 这里存在两套压实试样。通过多个程序将老化试 样曝露在模拟的湿气损害中, 并将未老化的试样保持在室温下。 然后测量间接拉伸强度, 通 过用未老化强度除老化强度得到拉伸强度比。0.8 或更高的比通常认为是可接受的。结果 列于表 3 中。
     表 3. 拉伸强度比测试
     温拌添加剂老化拉伸强度 Psi 74.7 74.2未老化拉伸强度 Psi 79.4 83.7拉伸强度比AN 003 AN 004
     *0.94 0.89用于 TSR 测试具有添加剂 AN 003 和 AN 004 的试样在 270 ℉下压实。
     结果表明用两种温拌添加剂 (AN 003 和 AN 004) 改性的混合料的拉伸强度比为 0.80 以上, 这是大多数专业机构的合格标准。在现有通过 NCAT 的温拌测试中, 在其它温拌 技术评估和需要加入抗剥落剂以减轻湿气损害的情况下, 拉伸强度比始终是个问题。
     汉堡轮辙测试 : 在测试方法中, 使沥青混合物的压实样品在水下经受重复的轮辙 循环。样品破损通过变形 ( 有轮辙 ) 显示。剥落拐点为轮辙曲线 ( 轮辙深度对循环数作 图 ) 斜率存在明显变化的点。通常, 接受的标准为剥落拐点应在 10,000 次循环以后出现。 一些机构指定 12.5mm 的变形为破损点。至 12.5mm 变形的循环数为混合物性能的度量。结 果列于表 4 中。
     沥青 PG 等级测试 : 重要的是如通过弯曲梁流变仪测试所测添加剂不不利地影响沥青结合料的性能,尤其是沥青的低温性能。所以将分别用 2% AN 003 和 AN 004 改性的 PG 76-22 结合料进行 标准 PG 分级测试 (AASHTO T 315 和 T 313)。结果列于表 5 中。
     表 5. 性能等级测试结果
     PG 76-22+ 测试 PG 76-22 2% AN 003 G*/Sin d(kPa), 在 76℃下 RTFOT G*/Sin d(kPa), 在 76℃下 BBR 蠕变劲度, S, 在 -12℃下 BBR, 斜率 m 值, 在 -12℃下 初始结合料, 相角, 在 76℃下, 度
     PG 76-22+ 2% AN 004 1.03 2.251.17 2.491.05 2.27185 0.316144 0.342140 0.34473.870.2072.0注意到与没有添加剂的对照 PMA 76-22 相比, 如通过 m 值 ( 应为 0.3 以上 ) 所测 低温挠性和蠕变劲度 ( 越低越好 ) 通过添加剂显著改善。
     总之, 这些温拌添加剂可能有助于将混合和压实温度降低约 60 ℉, 如通过压实测 试所证明, 同时提供对水损害有抗性的混合料, 如通过 TSR 和汉堡轮辙测试所证明。不像其 它蜡改进剂, 这些温拌添加剂对沥青的低温性能不具有任何有害影响, 如通过 m 值和蠕变 劲度 PG 等级测试所证明。15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括增粘剂的用于“温拌”应用的沥青改性剂.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道路表面的路面的温拌沥青配制剂的添加剂包,所述添加剂包包含a)表面活性剂组分,和b)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其中所述沥青流变改进组分包含i)蜡组分和ii)树脂组分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涉及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改善压实的温拌沥青和由所述温拌沥青制得的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