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83702.X
2009.05.08
CN101879246A
2010.11.1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04公开日:201011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04申请日:20090508|||公开
A61K36/804; A61P19/02; A61P37/02; A61K35/56
A61K36/804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刘新壮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鲁谷村小区7号楼10-602室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属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领域;其目的是效果好、见效快;本发明采取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三七、生地、灵芝等原料制成;它具有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作用,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1.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青蒿2-20份 当归3-30份 金银花3-30份鳖甲2-20份 三七2-20份 生地3-30份灵芝2-20份这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1)按上述重量比,将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生地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2)按上述重量比,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旨在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领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许多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药物的治疗,长期低热,皮肤损害和关节疼痛严重,并常常累及肾、心脏、呼吸系统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很不满意。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它能解决以往此类中药治疗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青蒿2-20份 当归3-30份 金银花3-30份鳖甲2-20份 三七2-20份 生地3-30份灵芝2-20份这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1)按上述重量比,将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生地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2)按上述重量比,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本发明是根据民间传统配方,根据中医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理论,精心研制而成。方中灵芝、生地扶正培本、益气养血;三七、当归活血化瘀;伍以鳖甲软坚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青蒿凉血,清退虚热。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青蒿30克 当归40克 金银花40克鳖甲30克 三七30克 生地30克灵芝30克按规定重量,用常规水提取工艺将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生地提取,制成浸膏细粉42.5克,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细小颗粒,装入0号胶囊,制成中药胶囊366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青蒿90克 当归180克 金银花180克鳖甲90克 三七90克 生地180克灵芝90克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1286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3、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青蒿180克 当归300克 金银花300克鳖甲180克 三七180克 生地300克灵芝180克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2410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青蒿4份 当归7份 金银花6份鳖甲5份 三七5份 生地7份灵芝4份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5、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青蒿18份 当归25份 金银花25份鳖甲18份 三七18份 生地25份灵芝18份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临床资料:本发明以中医红斑狼疮为例,经11例临床观察。选择中医诊断红斑狼疮为标准:长期低热;皮损严重,面部和鼻梁呈蝴蝶状分布红斑;关节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病情常累及肾脏、心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如上症状,即可确诊。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男性1例,女性10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为28岁-47岁,平均年龄37.2岁。疗效判定:1、显效:低热消失,肢体有力;皮损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肾脏、心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病症有所缓解。2、有效:低热、皮损、关节疼痛有所缓解。3、无效:病症无变化。临床实验时,停服其它药物和保健营养品。服用本发明中药胶囊,观察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5粒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饭后温开水送服,1个月后症状即有缓解,服用6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临床实验的11人中,显效6人,有效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0.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旨在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领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许多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药物的治疗,长期低热,皮肤损害和关节疼痛严重,并常常累及肾、心脏、呼吸系统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很不满意。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它能解决以往此类中药治疗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
青蒿2-20份 当归3-30份 金银花3-30份
鳖甲2-20份 三七2-20份 生地3-30份
灵芝2-20份
这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
(1)按上述重量比,将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生地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
(2)按上述重量比,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
本发明是根据民间传统配方,根据中医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理论,精心研制而成。方中灵芝、生地扶正培本、益气养血;三七、当归活血化瘀;伍以鳖甲软坚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青蒿凉血,清退虚热。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青蒿30克 当归40克 金银花40克
鳖甲30克 三七30克 生地30克
灵芝30克
按规定重量,用常规水提取工艺将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生地提取,制成浸膏细粉42.5克,将三七、灵芝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细小颗粒,装入0号胶囊,制成中药胶囊366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青蒿90克 当归180克 金银花180克
鳖甲90克 三七90克 生地180克
灵芝90克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1286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3、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为单位):
青蒿180克 当归300克 金银花300克
鳖甲180克 三七180克 生地300克
灵芝180克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2410粒,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青蒿4份 当归7份 金银花6份
鳖甲5份 三七5份 生地7份
灵芝4份
按上述同样的方法,制成中药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
5、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青蒿18份 当归25份 金银花25份
鳖甲18份 三七18份 生地25份
灵芝18份
临床资料:
本发明以中医红斑狼疮为例,经11例临床观察。选择中医诊断红斑狼疮为标准:长期低热;皮损严重,面部和鼻梁呈蝴蝶状分布红斑;关节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病情常累及肾脏、心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如上症状,即可确诊。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男性1例,女性10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为28岁-47岁,平均年龄37.2岁。
疗效判定:
1、显效:低热消失,肢体有力;皮损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肾脏、心脏、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病症有所缓解。
2、有效:低热、皮损、关节疼痛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临床实验时,停服其它药物和保健营养品。服用本发明中药胶囊,观察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5粒胶囊,每粒胶囊内含中药细粉及提取物0.28克,饭后温开水送服,1个月后症状即有缓解,服用6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临床实验的11人中,显效6人,有效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0.9%。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属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领域;其目的是效果好、见效快;本发明采取青蒿、当归、金银花、鳖甲、三七、生地、灵芝等原料制成;它具有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作用,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见效较快的优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