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的混悬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由氟苯尼考和溶菌酶组成。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由以下配比组成:溶菌酶1-15;氟苯尼考1-30份。
其中优选于:溶菌酶7.5份、氟苯尼考1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溶菌酶1-15;氟苯尼考1-30份;吐温-80 2-10份;枸橼酸钠1-8份;尼泊金甲酯0.1-1.0份;丙二醇5-20份;注射用水90-100份,并且溶菌酶与氟苯尼考的质量比为1∶5-5∶10。
1.称取溶菌酶1-15和氟苯尼考1-30份放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 2-10份,充分搅拌均匀。
2.加入枸橼酸钠1-8份,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尼泊金甲酯0.1-1.0份,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丙二醇5-20份,充分搅拌均匀。
5.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至均匀,在30-100Mpa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化即得。
搅拌时,搅拌子转速为1000-2000rpm,时间为30-80分钟,温度为室温,即能形成外观均一的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产品。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中优选于:
溶菌酶7.5份,氟苯尼考1-30份;吐温-80,8份;枸橼酸钠,1.6份;尼泊金甲酯,0.3份;丙二醇15份;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到100份
1.称取溶菌酶7.5份和氟苯尼考15份放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 8份,充分搅拌均匀。
2.加入枸橼酸钠1.6份,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尼泊金甲酯0.3份,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丙二醇15份,充分搅拌均匀。
5.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至均匀,在30-100Mpa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化即得。
搅拌时,搅拌子转速为1500rpm,时间为50分钟,温度为室温,即能形成外观均一的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产品。
下面以临床试验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应用本药物组合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霉形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程长,病理变化发展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呜音、咳嗽、鼻漏及气囊炎等。该病是养鸡业中常见的多发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所描述内容不作为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依据。
实施例一: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1)称取溶菌酶5份,氟苯尼考10份放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 6份,充分搅拌均匀;
(2)加入枸橼酸钠1份,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尼泊金甲酯0.3份,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丙二醇10份,充分搅拌均匀;
(5)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至均匀,在30-100Mpa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化即得。
转速为1500rpm,时间为45分钟,温度为室温。
实施例二: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1)称取溶菌酶7.5份,氟苯尼考15份放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 8份,充分搅拌均匀;
(2)加入枸橼酸钠1.6份,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尼泊金甲酯0.3份,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丙二醇15份,充分搅拌均匀;
(5)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至均匀,在30-100Mpa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化即得。
转速为1500rpm,时间为60分钟,温度为室温。
实施例三:
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1)称取溶菌酶10份,氟苯尼考20份放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吐温-80 9份,充分搅拌均匀;
(2)加入枸橼酸钠2份,充分搅拌均匀;
(3)加入尼泊金甲酯0.3份,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丙二醇18份,充分搅拌均匀;
(5)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份,充分搅拌至均匀,在30-100Mpa压力下进行两次均质化即得。
转速为1500rpm,时间为45分钟,温度为室温。
临床实验:
人工诱发肉鸡慢性呼吸道病例,进行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对慢性呼吸道病的临床试验,试验期间分别统计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和增重。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药物一种含有溶菌酶和氟苯尼考的混悬剂组合物(实施例二),推荐剂量为每1L水中加本品0.66g,自由饮用,每日一次,连用3日;对照药物:A:溶菌酶,生产单位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使用剂量为混饮或馄饲,推荐剂量为每1L水中加本品1g,每日一次,连用三日;对照药物B:氟苯尼考溶液,生产单位山东中牧兽药有限公司,推荐剂量为每1L水中加本品1g,自由饮用,每日两次,连用3日。
1.1.2试验菌株鸡败血支原体MG BG44T株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
1.1.3试验动物10日龄肉鸡300只,从天津市静海县某养鸡场,按常规程序进行饲养管理,试验前饲喂不含抗菌药物的全价饲料,自由饮水,将其随机分成六组,第一组为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实验组;第二组为药物A对照组;第三组为药物B对照组;第四组为感染对照组;第五组为健康对照(不感染)组;第六组为安全剂量组。
1.2试验方法
1.2.1人工诱发鸡败血支原体病鸡败血支原体MG BG44T株冻干管经4次传代,生长浊度达109CCU/ml即成接种支原体液。除健康对照组和安全剂量组外,每只鸡左、右胸气囊各接种支原体液1ml,另用0.5ml支原体液滴鼻。
1.2.2给药及性状记录接种前后分别观察每只鸡的临床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变化情况,记录体重。试验鸡接种支原体后,按天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精神状况,记录发病数、剖检死亡鸡,试验鸡接种支原体7d后,对各组鸡进行混饮给药治疗,连续给药3d。每次用药后观察临床症状。记录死亡数并对死亡鸡进行尸体剖检,观察气囊病变,以确定死因。所有实验鸡继续观察至接种后第14d。
1.2.3疗效评价标准
死亡率:试验期间凡出现鸡败血支原体病典型症状并死亡,尸体剖检气囊有典型病变特征的则判断为死亡。根据死亡数计算死亡率。
治愈率:凡在试验期间,鸡用药后精神状态、食欲、呼吸恢复正常,不再出现咳嗽、啰音、张口呼吸,流鼻液等临床症状者,均属治愈。根据治愈鸡数占整个试验组的比例计算治愈率。
有效率:用药后,试验鸡的精神、食欲、呼吸有明显好转,体重较用药前增加者,判断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增重:根据给药前及试验结束时的鸡体重,计算每只鸡的增重量,然后算出每组试验鸡的平均增重量。
1.2.4数据的分析处理用生物统计进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死亡率、治愈率及有效率均用卡方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和增重采用t检验。
2结果
各组鸡的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平均增重量见表。
表临床验证试验疗效结果
![]()
![]()
2.1死亡率各用药组相比较,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实验组死亡率较低。药物A和药物B对照组及感染对照组死亡率相对较高。统计学分析表明,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
2.2治愈率与有效率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实验组的治愈率较高,均超过90%。
2.3增重量以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实验组最高。统计学分析,用药组增重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2.4安全性试验健康鸡自由饮用11.25g/3L水浓度的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连用3天。用药期间,鸡精神活泼,采食正常、羽毛丰满,剖检后内脏器官及组织未见异常。
3结论
3.1复方溶菌酶混悬剂组合物用于治疗鸡败血支原体病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愈率、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2经对健康鸡的安全性试验(推荐剂量3倍饮水用3天)表明,使用期间未见临床异常表现,对健康鸡无明显影响,说明本制剂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