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0033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0494.2

申请日:

2010.07.29

公开号:

CN101904939A

公开日:

2010.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04申请公布日:201012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04; A61P15/00; A61P7/04; A61K35/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04

申请人:

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

发明人:

邓华伦

地址:

408400 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大铺子居委4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当归35-45份;黄芪35-45份;三七根15-25份;桑叶5-15份;艾叶15-25份;侧柏叶15-25份;人参25-35份;熟地25-35份;阿胶25-35份。加水12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以当归为君;以黄芪、人参为臣;以熟地、阿胶、三七根为佐;以桑叶、艾叶、侧柏叶为使。本发明的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气血虚弱、房劳过盛引起的年老血崩。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女性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有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 当归 35-45 份 ; 黄芪 35-45 份 ; 三七根 15-25 份 ; 桑叶 5-15 份 ; 艾叶 15-25 份 ; 侧柏叶 15-25 份 ; 人参 25-35 份 ; 熟地 25-35 份 ; 阿胶 25-35 份。 加水 1200 份,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取 3 次, 将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
2: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治疗女性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 比的药物制成 : 当归 40 份 ; 黄芪 40 份 ; 三七根 20 份 ; 桑叶 10 份 ; 艾叶 20 份 ; 侧柏叶 20 份 ; 人参 30 份; 熟地 30 份 ; 阿胶 30 份。 加水 1200 份,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取 3 次, 将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

说明书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 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妇女年老血崩的中草药。背景技术 血崩是妇科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 如子宫内膜剥离不全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 女 性生殖器炎症或恶性肿痛等皆引起出血。 从年龄上有少妇血崩或年老血崩等多种临床常见 疾病。本发明的中草药主要是对年老血崩有特别效果。祖国医学对年老血崩患者的病因, 认为妇女五十岁后, 或因产次胎次过多, 引起肾气不足 ; 或阴阳俱虚, 肾失封藏, 气血不相维 系; 或因不慎房劳过度 ; 又因五十以上之妇女, 天癸匮乏, 只宜闭关守舍, 不宜房事过繁。如 有不慎, 而至肾火大动, 血室大开, 血崩方墜。 中医在辨证中一般以活血止血, 温补肾阳为主 的治疗方案, 但在药物选用上各有所不同。为此, 经过长期临床治疗, 总结提升了对年老血 崩的一种中草药组合物, 为治疗年老血崩病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效果好的中草药组合 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 提供一种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年老血崩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 的药物制成 :
     当归 35-45 份 ; 黄芪 35-45 份 ; 三七根 15-25 份 ; 桑叶 5-15 份 ; 艾叶 15-25 份 ; 侧 柏叶 15-25 份 ; 人参 25-35 份 ; 熟地 25-35 份 ; 阿胶 25-35 份。加水 1200 份,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煮 3 次, 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 高温灭菌, 备用。
     优选的, 所述的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制成 :
     当归 40 份 ; 黄芪 40 份 ; 人参 30 份 ; 熟地 30 份 ; 三七根 20 份 ; 阿胶 30 份 ; 桑叶 10 份; 艾叶 20 份 ; 侧柏叶 20 份 ; 煎煮 3 次过滤回收, 取汁, 装瓶后高温灭菌, 待用。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是 : 以当归为君 ; 以黄芪、 人参为臣 ; 以熟地、 阿胶、 三七根为 佐; 以桑叶、 艾叶、 侧柏叶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
     当归 :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与归经 : 味甘、 辛, 性温。 功能与主治 : 补血, 活 血, 调经, 止痛, 润肠。用于血虚, 面色萎黄, 眩晕心悸 ; 血虚, 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 虚寒性腹痛、 冠心病心绞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等痛证 ; 肠燥便秘 ; 久咳气喘。
     黄芪 : 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的根。性味与归经 : 味甘, 气微温。归 肺、 脾、 肝、 肾经。功能与主治 : 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 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气虚乏 力,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 慢 性肾炎, 蛋白尿, 糖尿病等。
     人参 :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性味与归经 : 性平、 味甘、 微苦, 微温。归脾、 肺经。
     功能与主治 : 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主要用于劳伤虚损、 食 少、 倦怠、 反胃吐食、 大便滑泄、 虚咳喘促、 自汗暴脱、 惊悸、 健忘、 眩晕头痛、 阳痿、 尿频、 消 渴、 妇女崩漏、 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 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熟地 :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又名熟地黄或伏地, 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味与归 经: 甘, 微温。归肝、 肾经。功能与主治 : 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用于血虚诸证 ; 肝肾阴虚诸 证。
     阿胶 :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及其他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味与归经 : 甘, 平。归肺、 肝、 肾经。功能与主治 : 补血, 止血, 滋阴润燥。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 心悸, 多种出 血证, 阴虚证及燥证等。
     三七根 :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性味与归经 : 味苦涩, 性凉。归肝、 胃经。功能与 主治 : 止血, 理气, 收涩, 消肿。治痢疾, 腹泻, 喉炎, 劳伤, 跌打损伤, 红肿疼痛, 痛痒。
     桑叶 :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性味与归经 : 味甘, 苦; 性寒。归肺, 肝经。功能与 主治 :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 ; 风火目疾 ( 如 急性结膜炎 ) ; 肺热燥咳。
     艾叶 :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辛、 苦, 温; 有小毒。归肝、 脾、 肾经。功能与主治 : 散寒止痛, 温经止血。 用于少腹冷痛, 经寒不调, 宫冷不孕, 吐血, 衄血, 崩漏经多, 妊娠下血。 侧柏叶 : 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性味与归经 : 苦涩, 寒。入心、 肝、 大肠经。功能 与主治 : 凉血, 止血, 祛风湿, 散肿毒。治吐血、 衄血、 尿血、 血痢、 肠风、 崩漏, 风湿痹痛, 细菌 性痢疾, 高血压, 咳嗽, 丹毒, 痄腮, 烫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气血虚 弱、 房劳过盛引起的年老血崩。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该中草药组合物安全, 无副作用, 治疗 效果非常明显, 服用方便, 治疗成本低, 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
     当归 35g ; 黄芪 35g ; 人参 25g ; 熟地 25g ; 三七根 15g ; 阿胶 25g ; 桑叶 5g ; 艾叶 15g ; 侧柏叶 15g。加水 1200g,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煮 3 次, 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用法与用量 : 每日服用 3 次, 每 次服用时取药液 180-280ml, 放入容器中, 待微温后服用。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女性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克的药物制成 :
     当归 45g ; 黄芪 45g ; 人参 35g ; 熟地 35g ; 阿胶 35g ; 三七根 25g ; 桑叶 15g ; 艾叶 25g ; 侧柏叶 25g。加水 1200g,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 煮 3 次, 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 用法与用量 : 每日服用 3 次, 每次服用时取药液 180-280ml, 放入容器中, 待微温后服用。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妇女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 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克的药物制成 :当归 40g ; 黄芪 40g ; 人参 30g ; 熟地 30g ; 阿胶 40g ; 三七根 20g ; 桑叶 10g ; 艾叶 20g ; 侧柏叶 20g。加水 1200g, 用砂锅烧开后, 文火煎煮 20-30 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熬 煮 3 次, 将 3 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 装瓶高温灭菌, 备用。 用法与用量 : 每日服用 3 次, 每次服用时取药液 180-280ml, 放入容器中, 待微温后服用。5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年老血崩病的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当归35-45份;黄芪35-45份;三七根15-25份;桑叶5-15份;艾叶15-25份;侧柏叶15-25份;人参25-35份;熟地25-35份;阿胶25-35份。加水12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以当归为君;以黄芪、人参为臣;以熟地、阿胶、三七根为佐;以桑叶、艾叶、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