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配合门窗框料隔音材组装与使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阻隔室外的噪音,往往必需针对建筑物上可能造成噪音穿透的孔隙,利用各种隔音或阻隔材料加以封闭,以杜绝任何噪音源,例如在门窗与外框间的间隙等等。传统上,或者现有大部分有关门窗噪音防堵的改良结构,大部份只针对门窗与外框间,例如铝门窗与外框轨道间,或者门窗框料与玻璃间,如何利用各式防水及隔音胶条、压条或者阻尼条等,并以橡胶、硅胶或者塑料泡棉等为材料所制成的隔音材来防止室外噪音透过前述的间隙传导入室内,类似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149208号「铝门窗框具有加强隔音之结构」、第568178号「铝窗外轨框下横料结构之改良」及第459907号「气密窗之下框座改良结构」等专利前案,均具有相关的隔音结构设计。
另外则由于一般铝制门窗均以铝材抽制而成,而形成挤型的结构,其中在其四周边框通常都形成中空的挤型框格,然而该中空的挤型框格所形成的空间,透过框体内空气以及框体本身的音波传导,容易形成风箱共鸣现象,从而使室外噪音除了透过前述的门窗间隙传入室内外,更会透过该中空的框料传导入室内,形成噪音防堵的死角。在以往已核准的专利前案中以及现存的技术手段,不乏有利用高压灌注塑料发泡泡棉入该中空框格内,在其固化后于框格内部形成隔音材,或者有利用定型化后的橡胶或者泡棉等材料,根据框格的形状裁制成条状型态,再以人工方式组装入框格内部,相关的技术揭露于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56446号「门(窗)之气密隔音结构改良」及第229687号「门、窗框之改良结构」等专利前案。
但是,前述若干的专利前案,尤其有关于为了防止框料的中空挤型框格所造成的风箱共鸣噪音,所采取于中空框格内高压灌入塑胶泡棉,或者以人工方式组装入定型的橡胶或泡棉隔音材,其至少存在了下列的缺点:
1、隔音效果不佳:公知技术无论是以高压灌注塑料泡棉固化成型,或者以人工组装方式将定型的隔音材组装入门窗边框的中空框格内,往往在隔音材与边框之间仍然会存在有部份的组装间隙,而该间隙的存在则仍会导致共鸣噪音的发生而传导入室内,无法确实防堵室外噪音的产生,因此隔音效果不佳。
2、易发生震动噪音:如前所述,公知技术无论是以高压灌注塑料泡棉固化成型,或者以人工组装方式将定型的隔音材组装入门窗边框的中空框格内,因组装间隙仍然存在,因此使隔音材与框格之间容易产生晃动,进而使门窗在启闭使用时容易产生震动噪音。
3、组装施工不便:因公知技术在实际操作上必需利用高压灌注器材或者以人工方式将隔音材组装入门窗框料的中空框格内,因此除了在施工上难称经济、便利外,同时当以人工方式组装隔音材时,亦因隔音材弹性变形的特性,使组装入抽制成型的长孔形框格内时较为不易,因此易造成组装成本与工时的浪费,而且亦缺乏组装效率。
因之,需要一种方式可以使隔音材之组装于门窗框料时更为便利的设计,同时亦提高组装的品质,并期望能获得较佳的隔音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发明背景中的问题,为了符合产业利益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方便组装的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包含在门窗框料的挤型框格内,根据框格的形状设有一对金属框夹,且在框夹之间设有符合该框格形状的隔音材,该隔音材具有弹性回复力,因而在组装该隔音材时,使用者仅需通过施力于金属框夹之两侧,使隔音材体积产生压缩,即可轻易的将隔音材组装入面积较大的门窗的框格内,再通过隔音材的弹性回复力使该组合体完全定型于框格内。具体地,
一种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包含:
一门窗框料,其中形成有中空框格;
一对金属框夹,其依据门窗框格的中空断面轮廓而设以相同的断面形状并使两对应的框夹可产生相对地位移;以及
一隔音材,为一种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材质所制成,设于两侧金属框夹之间;
通过两侧金属框夹施力压缩后,可缩减隔音材的体积而供快速组装于中空的门窗框格内。
通过上述结构方式,可达到下列所预期的目的与功效:
1、较佳的隔音效果:由于组装入门窗框格内的隔音材,在弹性回复原材积后,可同时将两侧金属框夹扩张,进而定位于框格内部框缘,从而使隔音材得以完全定位且充满于框格的内部空间,使无间隙的产生,因此使室外的噪音或者因间隙所产生的共鸣噪音均可获得较佳的阻隔,提升隔音材的隔音效果。
2、降低震动噪音:由于组装入门窗框格内地隔音材,在弹性回复原材积后,可同时将两侧金属框夹扩张,进而定位于框格内部框缘,从而使隔音材得以完全定位且充满于框格的内部空间,使无间隙的产生,因此亦不发生因间隙所产生的晃动现象,降低因晃动所产生的震动噪音。
3、组装施工简便:由于本发明系利用两侧活动式金属框夹,搭配之间所设之弹性隔音材,因此当组装时,活动式金属框夹在施力压缩后可形成一定型的组合框体,因而在其穿入组装于门窗的框格时可更为快速、便利,而无虞隔音材变形、难以组装的问题。
4、增强受力强度:由于本发明之隔音材另搭配有一对金属框夹,因此当其组装入门窗的框格定位后,两侧的金属框夹即可使该门窗的边框沿其垂直方向形成刚性的支撑,因而可增强门窗边框的受力强度,防止边框变形。
本发明为一种门窗边框的中空框格的隔音材组装结构。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步骤及其组成。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熟悉门窗隔音技艺者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之限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的断面结构组合动作示意图一;以及
图4为本发明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的断面结构组合动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门窗框料吸音消震结构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包含一门窗框料1,其中,在框料1中形成有中空框格11;一对活动式金属框夹2;以及设于金属框夹2间的隔音材3。其中,该一对金属框夹2系各自独立,且依据门窗框格1的中空断面轮廓而设以相同的断面形状并使两对应的框夹2可产生相对地位移,同时该金属框夹2具有与该框格1约略相同的框孔长度;此外,两侧独立的金属框夹2之间形成活动间距21,以使两侧框夹2在夹掣中间隔音材3时,通过该间距21所构成的活动裕度,使两者可产生相对性的压缩及弹性复位等位移变化。另外,设于框夹2之间的隔音材3亦具有与前述门窗框格1相同的断面形状以及约略相同的框孔长度,且该隔音材3为一种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材质所制成,例如一种高密度发泡材等,因而使其在经两侧金属框夹2压缩后可缩减其体积而供快速组装于中空的门窗框格1内。
其次,请参阅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在组装时,首先施力于活动金属框夹2两侧(如图1箭头所示),以使中间的弹性隔音材3因受压缩而变形缩减体积,此时再将该压缩后的金属框夹2及隔音材3组合体,组装入孔径面积较大的门窗框格11内(如图3所示),由于以金属框夹2包夹着隔音材3而使该组合体形成一具有固定型态的长条形体,故在组装入框格11时,可快速而便利的穿入该框格11内,因此提供更为便捷的组装方式,不会由于隔音材3的变形或长条型态而影响组装的效率。当该组合体组装入框格11内后,则因该隔音材3所具备弹性回复特性,因而在其膨胀回复其既有形体的同时,将该两侧金属框夹2扩张撑开,并使其定位卡掣于框格11内具有相同轮廓的两侧内缘(如图4所示),藉此,可令该隔音材3完全定位于中空的框格11内,且因两侧金属框夹2的限制,使隔音材3与框格11间不会产生任何间隙,亦即不会因间隙而使隔音材3在框格11内发生晃动现象,进而使门窗框料1在启闭时产生震动,影响实际门窗使用的品质;此外,更因其消除了可能的间隙产生,因此亦使门窗共鸣噪音的问题降至最低,有效提升门窗的隔音、吸音功能。
除此之外,上述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实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之一,但并不因此而限定于该实施例的应用范畴,例如该活动金属框夹2及隔音材3组合体的应用,并不应仅限于使用在一般的门、窗框料,同时亦不应限于特定的框格11断面形状,举凡以隔音为目的的框料隔音材之应用,以及其框格11的断面轮廓形状可供两侧对称金属框夹2的定位组装,均应属于本发明之应用与保护范围。此外,前述活动金属框夹2及隔音材3组合体的应用,亦不应仅限定使用于一般的铝制门窗,举凡一般具有类似结构的铁制或其他材质制成的门窗,均应属于与本发明类似的结构应用,而应涵盖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
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发明可能有许多的修正与差异。因此需要在其附属的申请专利范围请求项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的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施行。上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