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18213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04987.0

申请日:

2011.01.03

公开号:

CN102085284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889申请日:20110103授权公告日:20111228终止日期:201301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9申请日:2011010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9; A61P31/22; A61K31/04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89

申请人:

曾蕊

发明人:

曾蕊; 林常红

地址: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西3号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包括迁延性的带状疱疹,有效率100%,治愈率92%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

说明书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具体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民间把这种病称作“蛇神疮”,文献上叫“缠腰火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春秋季。常见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疱、恶性肿瘤,以及较长期接受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的病人,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较正常人明显易感,且病程迁延。主要表现:典型的皮损为主的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疼痛难以忍受。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

中医治疗本病,以扶正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中黄芪、西洋参、白术、山药、茨实、当归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补元气兼补五脏之气,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协调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病毒的侵势,改善症状。其中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西洋参:性味甘、微苦、具有滋阴补气、清热生津的功效,可调节副肾上腺素之分泌,增加免疫功能;茨实:味甘,性平,无毒,具有滋养强精、收敛的作用,补脾胃固精气,对神经痛有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调节T淋巴细胞群的平衡,协调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全身的免疫力,改善症状。黄柏、生地、紫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的功效。其中黄柏:性味苦,寒。含较多的小檗碱,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生地: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止血的功能。紫草:性寒,味甘、成。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收敛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疮疡。紫草对病毒、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赤芍、丹参、鸡血藤、血竭、冰片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其中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对带状疱疹有治疗作用。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血竭:性甘、成,平。归肝经。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冰片: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止痛、消肿、防腐生肌之功效。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每日1剂。每服药煎两遍,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包括迁延性的带状疱疹患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

实施例2: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优选是黄芪10g、西洋参12g、白术8g、当归12g、山药12g、茨实8g、黄柏15g、苦参10~14g、生地10g、紫草8g、赤芍10g、丹参8g、鸡血藤8g、血竭6g;冰片3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

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特别对血热毒盛型侵犯机体,静滴抗生素无效或者免疫力低下的迁延性患者效果更佳。本发明活血药物较多如:赤芍、丹参、鸡血藤、血竭,妇女月经期不可服用。

二、诊断标准: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典型的皮损为在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疼痛难以忍受。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

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服药煎2遍,每遍煎30分钟,过滤,取出滤液,两次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

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损消失,无临床症状;显效:皮损消退70%,轻度疼痛;有效:皮损消退30%,中度疼痛。无效:皮损加重,重度疼痛。

治愈:症状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

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血疱疹病毒颗粒减少。

五、治疗效果:轻症服药8-10天为一疗程,重症患者2个疗程,轻症10天内症状消失,重症患者一般20天内症状消失,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恢复正常,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经统计有效率100%,治愈率92%。禁忌:月经期妇女及孕妇忌用。

六、典型病例:

1、刘XX,女,患肺癌放、化疗后3个月后,于2008年春季患带状疱疹,就诊时,右侧腰周围皮肤可见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疼痛剧烈,查水痘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阳性,经用阿昔洛韦、消炎痛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服用本中药10剂,神经剧痛缓解并逐步消失;皮损消退,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至今未再复发。

2、陈XX,72岁,患糖尿病,5天前,右侧腰部皮肤出现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经服本发明中药8剂,局部疱疹干燥结痂脱落,15天后皮肤完全平复,疼痛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无后遗神经痛。

3、邱XX,女,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放疗半年,3天前腰两侧皮肤出现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伴有疼痛进行性加重,要求中医治疗,经服本方12剂后,诸症状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至今未再复发。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52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5284ACN102085284A21申请号201110004987022申请日20110103A61K36/889200601A61P31/22200601A61K31/04520060171申请人曾蕊地址264400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西3号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72发明人曾蕊林常红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

2、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包括迁延性的带状疱疹,有效率100,治愈率92以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85287A1/1页2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

3、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权利要求书CN102085284ACN102085287A1/3页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具体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带状疱疹,民间把这种病称作“蛇神疮”,文献上叫“缠腰火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春秋季。常见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疱、恶性肿瘤,以及较长期接受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的病人,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较正常人明显易感,且病程迁延。主要表现典型的皮损为主的炎症基础上出现成。

4、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疼痛难以忍受。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0003中医治疗本病,以扶正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

5、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0006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0007本发明中黄芪、西洋参、白术、山药、茨实、当归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补元气兼补五脏之气,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协调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病毒的侵势,改善症状。其中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应激,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西洋参性味甘、微苦、具有滋阴补气、清热生津的功效,可调节副。

6、肾上腺素之分泌,增加免疫功能;茨实味甘,性平,无毒,具有滋养强精、收敛的作用,补脾胃固精气,对神经痛有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调节T淋巴细胞群的平衡,协调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全身的免疫力,改善症状。黄柏、生地、紫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收敛的功效。其中黄柏性味苦,寒。含较多的小檗碱,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生地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止血的功能。紫草性寒,味甘、成。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收敛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疮疡。紫草对病毒、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赤芍、丹参、鸡血藤、血竭、冰片具。

7、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其中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说明书CN102085284ACN102085287A2/3页4痛的功能,对带状疱疹有治疗作用。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血竭性甘、成,平。归肝经。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冰片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止痛、消肿、防腐生肌之功效。0008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每日1剂。每服药煎两遍,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

8、。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能够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包括迁延性的带状疱疹患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2以上。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10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黄芪812G、西洋参810G、白术815G、当归812G、山药812G、茨实610G、黄柏1015G、苦参1014G、生地810G、紫草各610G、赤芍810G、丹参68G、鸡血藤68G、血竭各610G;冰片36G。0011实施例2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优选是黄芪10G、西洋参12G、白术8G、当归12G、山药12G、茨实8G、黄柏15G、苦参10。

9、14G、生地10G、紫草8G、赤芍10G、丹参8G、鸡血藤8G、血竭6G;冰片3G。0012临床疗效总结0013一、一般资料0014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特别对血热毒盛型侵犯机体,静滴抗生素无效或者免疫力低下的迁延性患者效果更佳。本发明活血药物较多如赤芍、丹参、鸡血藤、血竭,妇女月经期不可服用。0015二、诊断标准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典型的皮损为在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疼痛难以忍受。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阳性。0。

10、016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服药煎2遍,每遍煎30分钟,过滤,取出滤液,两次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0017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损消失,无临床症状;显效皮损消退70,轻度疼痛;有效皮损消退30,中度疼痛。无效皮损加重,重度疼痛。0018治愈症状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0019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血疱疹病毒颗粒减少。0020五、治疗效果轻症服药810天为一疗程,重症患者2个疗程,轻症10天内症状消失,重症患者一般20天内症状消失,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恢复正常,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经统计有效率100,治愈率92。禁忌月经期妇女及孕妇忌用。0021六、典型病。

11、例00221、刘XX,女,患肺癌放、化疗后3个月后,于2008年春季患带状疱疹,就诊时,右侧腰周围皮肤可见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疼痛剧烈,查水痘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阳说明书CN102085284ACN102085287A3/3页5性,经用阿昔洛韦、消炎痛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服用本中药10剂,神经剧痛缓解并逐步消失;皮损消退,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至今未再复发。00232、陈XX,72岁,患糖尿病,5天前,右侧腰部皮肤出现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经服本发明中药8剂,局部疱疹干燥结痂脱落,15天后皮肤完全平复,疼痛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无后遗神经痛。00243、邱XX,女,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放疗半年,3天前腰两侧皮肤出现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伴有疼痛进行性加重,要求中医治疗,经服本方12剂后,诸症状消失,血查疱疹病毒指标呈现阴性,至今未再复发。说明书CN1020852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