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斗前缘护套.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18048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8004

申请日:

1986.11.21

公开号:

CN86108004A

公开日:

1988.06.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E02F9/00

主分类号:

E02F9/00

申请人:

工程设备公司

发明人:

林登·T·库尔蒂斯; 威廉姆·G·弗朗克林; 约翰·R·奥尔茨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9171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刘志平;刘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挖掘铲斗前缘上装有一个或多个护套,每个护套有一个圆钝头前部和一个后部,后部分成隔开的两个支臂。有孔通过支臂,最好是同心的。环安放在孔内,可滑动;它的内边缘与位于两臂之间的铲斗前缘焊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护套,有一个护套主体,护套主体的前部为圆钝形,后部分成两个臂,形成一个开口空槽,至少在一个臂上开有孔,通向所说的开口空槽,一个可滑动的环装在所说的孔内,而且基本上整个环都装在孔里,所说的环内端安放在伸入开口空槽内的铲斗前缘上,铲斗前缘向前延伸,与环内端相接,在所说的前缘和环上有一条焊缝,形状类似于位于孔内铲斗前缘部分的所说环的内边。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护套,包括一对由壁所限定的孔,每个孔开在相应的支臂中,并在所说的铲斗前缘的相对两侧彼此对中。还包括有两个环,每个相应的孔内放一个环,其端部与所说的壁和所说的铲斗前缘相接。
3: 根据权利2所述的一种护套,用于坚固的挖掘铲斗前缘,该前缘有一个外表面和内表面,它们彼此平行,在所说的前缘表面之间还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导向边缘,所说的向前部分基本上对称于中心平面,所说的两条支臂是一体式的,从所说的向前部分,彼此平行地向后延伸,两支臂的表面基本上和前缘外表面和内表面以及横向延伸的导向边缘相接,两个环装在孔内壁内,可移动,并与所说的平面垂直,环内端与铲斗前缘相接。
4: 根据权利3所述的一种护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孔和环从平行于所说的平面来看,基本上是椭圆的。
5: 根据权利1、2、3或4所述的一种护套,其特征是至少有一个环的内壁是锥形的,一端较厚。
6: 根据权利5所述的一种护套,其特征是,锥形内壁较厚的一端与铲斗前缘相接。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铲斗前缘护套。

    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护套,它有一个整体护套体。该护套体有一个圆钝头的前部和一个后部。后部分成两条分开的支臂,形成一个开口空槽。至少在一个所说的臂上有一个孔,通向所说的空槽。一个可滑动的环装在所说的孔内,而且基本上整个环都装在孔里。环的内端固定在铲斗前缘上面,前缘伸入所说的开口空槽内,和环内端邻接。在前缘和环上有一条焊缝,形状类似于位于孔内铲斗前缘部分的所说环的内边。

    参照附图,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铲斗部分平面图,装有普通的铲齿和本发明的护套。为了缩小图的尺寸去掉了铲斗的其他部分。

    图2是根据图1线2-2所指示的平面画出的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平面图。其他部分已去掉。

    图5根据图4线5-5所指示地平面作出的剖面图。

    进行各种挖掘、采矿和挖掘操作时通常需要一个厚壁金属铲斗,并且一般包括一个横向下平面6,通常情况下它基本上是水平的。它的侧面7向上弯曲,至少部分地起到了包围的作用。

    铲斗的特征是有一个前缘8,在它上面装有许多铲齿9。它们通常在铲斗的宽度内彼此相隔开,并向前突出很大的一段距离。尽管铲齿9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一般说来,如齿形没有特殊要求的话,也就只有图上所示的这些部分。铲齿分开安装在铲斗上通常是为了易于挖入被挖物中。齿上的齿刃或帽通常是可拆的,因为它们易于受到严重的磨损,以及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挖掘经常需要更换齿帽。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铲斗没有进一步保护的必要,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被挖物的撞击,各个齿9之间的铲斗前缘8受到严重的擦伤、磨损和发生碎裂。

    为了避免某些这样的磨损而且恢复到更好的工作状态,在已经受到磨损的铲斗前缘部分特地安装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护套11。供给了许多这样的护套,在每两个相邻齿9之间的铲斗前缘上都安装一个护套。有时也安装在铲斗侧边的前沿上。

    每一个护套11有一个较钝的向前部分12,长度比齿9的长度短得多,宽度略小于相邻齿之间的宽度,但占有足够大的齿间剩留的空间。护套11通常是用高合金铸钢做的,并在纵剖面上形成大体上类似于泪珠的形状,如图2所示。护套有前缘13,它比护套体的其余部分可以略为锐利些,先增大或展宽,而后由大变小,护套向后分开为两条支臂14和15,由此两支臂限定形成一个空槽16。配合尺寸要保证能让前缘8装进去。配合不需要特别紧,最好是比紧配合松一些。这样,护套两臂能很容易装到铲斗前缘部分上去。并在相邻齿9之间近似地对中。

    两支臂之间的槽沟的上下界面最好基本上是平的,并彼此平行,而护套的外界面最好是圆锥形的,后部薄些。

    根据本发明的特意设计,臂14和15上有两个孔21和22。孔在横向轴线23上(图3)通常是做成同轴线的。每个孔在平面图内实质上不是圆的,而是椭圆的。长轴在横向方向上,如图4所示。

    每个孔内装入一个环24,它的厚度接近相邻支臂的厚度。其平面轮廓同样是椭圆形的,而且比孔的轮廓线略小些。环24的横剖面,如图4所示,最好是圆锥形的。靠近外端或顶部小,底部或接近铲斗前缘处大。因而环内壁26是圆锥形的。环的尺寸应保证能让它容易进入孔21内,并能让它容易移动,使之与邻近的铲斗前缘8相接。在安装任何一个环时,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或费多大的力。

    环入位并与铲斗前缘和孔21的内壁相接后用焊缝27把它固定在铲斗前缘上面的位置处。一般情况下,环和护套11没有焊接在一起。每个护套的两个环焊到所处位置上后,在实践中发现护套固定得很好,起到了保护暴露的铲斗前缘的导向边缘的作用。铲斗总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边缘很均匀,并且被挖物导向性很好。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铲斗前缘31(图5)变形了或被磨损了,在每个孔33和34内固定的环32则是一个有效的定位器。铲斗前缘有严重磨损时该环也不会完全伸出护套外表面36。即使如此,焊缝37也会把另件保持在应有的位置上,不过,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采用附加焊缝38。

    采用这种装置时发现,环的横向椭圆形状能有效地防止铲斗前缘上的护套扭转,并能增加环形连接面的焊接面积。

    在任何情况下,安装护套不会对普通齿9的挖掘能力有任何不良影响,相反能预防或补偿铲斗前缘插入开口空槽部分的过渡磨损,因而改进了总的使用性能。

    尽管护套的尺寸没有限制,用低合金钢制造的护套的重量一般在250至300磅的范围内。

铲斗前缘护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铲斗前缘护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铲斗前缘护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铲斗前缘护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铲斗前缘护套.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挖掘铲斗前缘上装有一个或多个护套,每个护套有一个圆钝头前部和一个后部,后部分成隔开的两个支臂。有孔通过支臂,最好是同心的。环安放在孔内,可滑动;它的内边缘与位于两臂之间的铲斗前缘焊接在一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