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砖及利用其构筑河道斜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砖,以及利用其构筑河道斜坡的方法,属于河道堤岸防护建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护坡结构多数采用浆砌石。浆砌是砌体之间的缝隙填塞满砂浆的一种砌筑方法,浆砌石护坡较为牢固,但其将整个河岸表面封闭起来,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不利于水体自净,且堤岸无植被,缺乏生态效益。干砌石在夯实的垫层上,以错缝方式铺砌,依靠石块自身重量及石块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但是干砌石护坡容易发生相对滑动,抗冲刷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坍塌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牢固、防滑的护坡砖,以及使用护坡砖构筑生态河道护坡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护坡砖,包括砖体,砖体厚度12~16厘米,砖体地每一侧面都设有梯形槽,其平面俯视形状为梯形;砖体中部设有空洞,空洞的形状为任意形状。
所述梯形的底边朝向砖体中心。
所述空洞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菱形或圆形。
所述砖体由煤矸石或矿渣或粉煤灰免烧压制而成,或由砼体预制而成。
一种构筑河道斜坡的方法:先将斜坡整平,然后将护坡砖平砌于斜坡上,由于梯形槽的存在,两个相邻的护坡砖之间便形成一个“8”字形连接槽,然后向连接槽中压入固定栓,然后以护坡砖中央的空洞为种植区,沿河道斜坡自下至上在种植区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
所述固定栓的高度为18~24厘米,其横截面形状为与“8”字形连接槽相匹配、契合的形状。
本发明采用护坡砖和与之配套的固定栓结合的方式构筑河道斜坡,每个固定栓都卡在相邻两块护坡砖的连接槽处,起到连接和固定的作用。每块护坡砖都有四个固定栓与之相连,增加了牢固程度;固定栓厚度是护坡砖厚度的3/2,可有效防止护坡砖滑动。
通过本发明的护坡砖和方法构筑的河道斜坡,牢固程度高,砖体不易滑动,可进行水交换和水体自净。通孔处种植植被,确保了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美化了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施工,降低了构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河道护坡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1、砖体;2、空洞;3、梯形槽;4、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护坡砖,包括砖体1,如图1所示,砖体1厚度12厘米,砖体1的每一侧面都设有梯形槽3,其平面俯视形状为梯形,梯形的底边朝向砖体1中心;砖体1中部设有空洞2,空洞2的形状为菱形。砖体1由砼体预制而成。
一种构筑河道斜坡的方法:先将斜坡整平,然后将护坡砖平砌于斜坡上,打紧压实,由于梯形槽3的存在,两个相邻的护坡砖之间便形成一个“8”字形连接槽,然后向连接槽中压入固定栓4,然后以护坡砖中央的空洞2为种植区,沿河道斜坡自下至上在种植区内依次种植沉水植物或/和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谷精草或海菜花等,漂浮植物如槐叶萍、浮萍或凤眼莲等,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茭白荀等,和湿生植物如芦竹、细叶莎草、姜花、水生美人蕉等,如图3所示。
所述固定栓4的高度为18厘米,其横截面形状为与“8”字形连接槽相匹配、契合的形状,如图2所示。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砖体厚16厘米,固定栓厚24厘米,其他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