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
背景技术:
上充泵是核电站中知名度仅次于主泵的重要水泵。当核电站一回路绝对压力高于一定值时,上充泵就必须运行。在主泵没有投入运行的情况下,上充泵仍需要为主泵提供机械密封的轴封水;当一回路出现如破口等失水事故时,上充泵必须保证一回路在小流量下正常并联运行,进行高压安全注入。
上充泵安注工况温度为100℃以上,对泵汽蚀性能有一定要求;同时,上充泵的扬程达1000m以上,轴向力非常大。现有的常用节段式多级泵在汽蚀性能、扬程与材料特性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叶轮首级采用双吸结构,并且采用中间体结构。双吸结构有效提高了上充泵的汽蚀性能,而采用中间体结构,使各级叶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不需要采用平衡盘或平衡鼓结构就能实现泵腔内巨大的轴向推力基本达到平衡,提高了上充泵的安全性能。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段式离心上充泵,由外壳体、叶轮、端盖、轴承、轴、首级双吸叶轮、导叶、叶轮卡环、机械密封、推力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为节段式双壳体多级离心泵,泵的进出口轴线重合且与泵主轴垂直。
所述的叶轮首级采用双吸结构,水由进口流进后,分两路流入首级叶轮,经由两条过水流道进入下一级;
所述的首级吸水室在于在靠近叶轮一侧和远离叶轮一侧有压盖,去除压盖能保证双吸叶轮的拆装;
所述的首级吸水室同时具有泵进水段出水段,进水段与出水段中线重合,且垂直于主轴;
所述的首级吸水室开有一个泵出口槽;
所述的中间体结构有3条回水流道,其中两条为进入叶轮下一级的流道,另一条为连接出口的回水流道,这种结构能有效地平衡轴向力,使泵安全可靠。
以上为本发明以图1为实施例所作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离心式上充泵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全性能高,在不拆管路的情况下即可对泵进行拆装检修,完全满足了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核电站用离心式上充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一个实施例的首级吸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同一个实施例的中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首级双吸叶轮,2.隔板,3.第四级叶轮,4.中间体,5.前口环,6.导叶,7.后口环,8.外壳体,9.第五级叶轮,10.尾架,11.轴承,12.端盖,13.叶轮卡环,14.主轴,15.静压水润滑轴承,16.”O”型密封圈,17.密封室,18.轴承,19.平面推力块,20.推力盘,21.推力盘挡套,22.轴承室,23.机械密封,24.吸水室压盖,25.叶轮压盖,26.双吸室,27.进水段,28.吸水室压盖槽,29.叶轮压盖槽,30.吸水室,31.出水段,32.叶轮过水流道,33.出口过水流道,34.实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上充泵由外壳体(8)、叶轮(3、9)、端盖(12)、轴承(18)、主轴(14)、首级双吸叶轮(1)、双吸室(24)、中间体(4)、导叶(6)、叶轮卡环(13)、机械密封(23)、推力盘(20)等组成。上充泵共有12级,4级吸入口指向联轴器,8级与吸入口相反,中间采用中间体(4)连接,上充泵用4级叶轮的轴向力与轴头力相平衡。
如图2所示双吸室(1)主要由进水段(8),吸水室(11),出水段(12),叶轮压盖槽(10),吸水室压盖槽(9)组成。进水段与出水段轴线重合,与泵主轴垂直。
吸水室为双蜗壳形式,以保证双吸叶轮两个方向进水;为了方便首级双吸叶轮的装拆,在双吸室(26)开装有叶轮压盖槽(29)和吸水室压盖槽(28),吸水室压盖(24)与叶轮压盖(25)用螺钉与双吸室(26)连接;在双吸室(26)开有泵出口槽,一端与末级叶轮回水流道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段(31)相连接。
如图3所示的中间体有3个过水通道,即两个叶轮过水流道(32)和一个出口过水流道(33),水由第四级叶轮(3)通过叶轮过水流道(32)流入第五级叶轮(9);最后水由末级叶轮经由中间体(4)流向出口。中间体(4)的左侧有八级叶轮,右侧有四级叶轮,中间体左右的叶轮采用背靠背的安装方式,使径向力减小,提高泵运行的安全性能。
以上为本发明以图1为实施例所作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