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16400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7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00848.9

申请日:

2009.01.13

公开号:

CN201351353Y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日:20090113授权公告日:20091125终止日期:201201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5/02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赖英光

发明人:

赖英光

地址:

523129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迎宾大道愉苑花园御庭居3座8A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连 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地板,该新型复合地板包括有面层、填充层,其中,所述的面层为软木片、木片、竹片、或金属薄片,填充层贴合于面层下表面,由添加有石粉或木粉的塑料材料制成。另外,填充层的下表面可贴有与面层相同之材质的稳定层。本实用新型将木质或竹质或金属质的面层与填充层结合在一起,使得地板在保持档次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木(竹)材的消耗,有利于环保;另外,这种结构的复合地板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弯折和耐冲击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舒适性较好,铺设也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面层(10)、填充层(20),其中,所述的面层(10)为软木片、木片、竹片、或金属薄片,填充层(20)贴合于面层(10)下表面,由添加有石粉或木粉的塑料材料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填充层(20)的下表面贴有与面层(10)相同之材质的稳定层(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层(11)下表面贴合有基座层(30),基座层(30)的材质为木材的高密度板、塑料、混合有木粉或石粉的塑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10)上表面淋涂有耐磨漆(4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层(11)或基座层(30)背面涂有不干胶(50)。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层(30)的相邻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长条状的第一、二延伸侧(31)、(32),第一、二延伸侧(31)、(32)的外端分别设有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基座层的另外相邻两侧成型有与第一、二延伸侧(31)、(32)配合的第一、二凹进侧(33)、(34),第一、二凹进侧(33)、(34)的内端设有与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对应的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相邻两块基座层(30)之间通过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的相互配合而形成定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一连续的凸条,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连续的凹槽。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多个圆形凸柱,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多个圆形凹孔。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多个矩形凸块,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多个矩形凹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延伸侧(31)、(32)连为一体,第一、二凹进侧(33)、(34)亦连为一体,第一、二延伸侧(31)、(32)以及第一、二凹进侧(33)、(34)的长度分别与所处基座层(30)侧面的长度一致。

说明书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铺设于地面使用的地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地板主要分为大理石地板、塑胶地板、木(竹)地板等几类,这几种地板各有优缺点。其中,木(竹)地板的档次感较高,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木(竹)材,容易加剧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不利于环保;其次,木(竹)地板的耐弯折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如不注意的话容易折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木(竹)地板较为坚硬,舒适性不足,且耐冲击性和缓冲性能差;第四,木(竹)地板铺设时施工难度较大,且揭离地面时容易产生碎屑,影响环境卫生。
另外,传统的地板铺设时需要进行地面整平,以及涂抹水泥或胶水等作业,施工比较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业内人士开发出了多种拼接式的地板。
CN201083006Y公开了一种具有架高底座的木地板组合,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这种木地板组合中的各地板具有一个内侧成型有多个连接孔011的底座01,另外还具有多个两侧成型有连接柱021的连接件02;组装时,将连接件02两侧的连接柱021分别嵌入两块相邻地板的底座01上的连接孔011内,即可将相邻两块地板组装在一起。这种地板的组装较为方便,但底座01和连接件02是分立的,需要单独生产连接件02,成本较高,且由于连接件02数量较多,容易遗失而给地板组装带来麻烦。另外,这种地板组装后,各相邻两块地板之间存在较长的接缝,水和其他杂物容易从接缝处渗入地板底部,时间一长,容易滋生细菌并腐蚀地板,不仅需要经常清理,而且还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如果是地垫本体是木质的话,由于其缺乏弹性,连接件02的连接柱021与底座01上的连接孔011配合不牢固,容易出现松脱现象。
CN2523847Y公开了一种具复合砖板的组合地垫,见附图3所示:这种地垫在其底垫03四周的相邻两侧边上,各设有嵌槽状卡接部031和呈倒L形凸出的卡扣部032,相邻两块地垫通过卡接部031和卡扣部032的相互卡扣结合而连接在一起。这种地垫的卡接部031和卡扣部032可与底垫03一体成型,降低生产成本,但也同样存在组装后各相邻两块地垫之间的接缝较长,水和其他杂物容易从接缝处渗入地垫底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地板,它具有较高的档次感,同时又有良好的耐弯折性和耐冲击性能,且使用舒适、铺设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地板不仅组装方便,而且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可防止水和其他杂物渗入地板底部、地板之间连接牢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地板包括有面层、填充层,其中,所述的面层为软木片、木片、竹片、或金属薄片,填充层贴合于面层下表面,由添加有石粉或木粉的塑料材料制成。
填充层的下表面贴有与面层相同之材质的稳定层。
所述的稳定层下表面贴合有基座层,基座层的材质为木材的高密度板、塑料、混合有木粉或石粉的塑料。
所述的面层上表面淋涂有耐磨漆。
所述的稳定层或基座层背面涂有不干胶。
所述的基座层的相邻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长条状的第一、二延伸侧,第一、二延伸侧的外端分别设有第一、二结合部;基座层的另外相邻两侧成型有与第一、二延伸侧配合的第一、二凹进侧,第一、二凹进侧的内端设有与第一、二结合部对应的第一、二被结合部,相邻两块基座层之间通过第一、二结合部和第一、二被结合部的相互配合而形成定位。
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为一连续的凸条,而第一、二被结合部则为连续的凹槽。
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为多个圆形凸柱,而第一、二被结合部则为多个圆形凹孔。
所述的第一、二结合部为多个矩形凸块,而第一、二被结合部则为多个矩形凹孔。
所述的第一、二延伸侧连为一体,第一、二凹进侧亦连为一体,第一、二延伸侧以及第一、二凹进侧的长度分别与所处基座层侧面的长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它将木质或竹质或金属材质的面层与填充层结合在一起,使得地板在保持地板档次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木(竹)材的消耗,有利于环保;(2)、填充层和稳定层的设置,使得复合地板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弯折和耐冲击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舒适性较好,铺设也非常方便;(3)、基座层上设置的延伸侧、结合部、凹进侧、以及被结合部生产时可与基座层一体成型,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使得地板之间的拼装变得非常方便;(4)、相邻的两块地板拼装后,其接缝处的下方被延伸侧挡住,可防止水和其它杂物渗入地板底部的问题,使用效果非常良好;(5)、地板拼装时结合部和被结合部可以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防止地板之间出现松脱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木地板组合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背面局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另一种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截面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基座层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复合地板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图6中B-B向的截面图;
图10为图6中的基座层与另一地板的基座层结合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基座层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基座层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在该实施例中,新型复合地板包括有面层10、填充层20、稳定层11、以及基座层30,其中,面层10为软木片、木片、竹片、或金属薄片(如铜、不锈钢、铝等),面层10上表面采用喷漆方式淋涂有耐磨漆40。填充层20贴合于面层10下表面,其厚度为1~3mm,由添加有30~60%重量份石粉塑料材料(如PVC、PE、塑胶等),填充层20的存在,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耐冲击性。稳定层11贴合于填充层20下表面,其材质与面层10相同,稳定层11使得地板形状稳定,不易变形。基座层30贴合于稳定层11下表面,其厚度亦为1~3mm,由木材的高密度板、塑料、混合有木粉的塑料、或混合有石粉的塑料制成,其作用是提高产品的韧性,增强缓冲效果;为方便施工,基座层30背面还涂有不干胶50,这样,地板铺设时可通过不干胶直接贴附在地面上。此外,基座层30底部还滴有止滑塑胶颗粒,以防止其在地面滑动。
见图6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与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基座层30的相邻两侧下端分别向外凸设有长条状的第一、二延伸侧31、32,第一、二延伸侧31、32的外侧边缘分别成型有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基座层30的另外相邻两侧成型有供第一、二延伸侧31、32搭接配合的第一、二凹进侧33、34,第一、二凹进侧33、34的高度应与第一、二延伸侧31、32一致,以使组合后的两块地板的上下表面能够平齐;第一、二凹进侧33、34的内端设有与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对应的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相邻两块地板的基座层30之间通过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的相互配合而形成定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一连续的凸条,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连续的凹槽。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以及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的长度分别与第一、二延伸侧31、32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延伸侧31、32交汇连接为一体,第一、二凹进侧33、34亦交汇连接为一体,第一、二延伸侧311、321以及第一、二凹进侧33、34的长度分别与所处基座层30侧面的长度一致。这种型式的地板在组装后,相邻的两块地板间的接缝可全部被第一、二延伸侧31、32挡住,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连续凸条状的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并不相连,见附图6和附图7所示:此时,第一接合部311的前后两端平齐于第一延伸侧31的前后两端;第二结合部321的前端与第二延伸侧32前端平齐,但其后端与第二延伸侧32后端相距相当于第一延伸侧31宽度的距离。连续凹槽状的第一被结合部331的长度与其所处的基座层30侧面长度相同,第二被结合部34的长度则短于其所处的基座层30侧面长度,两者之间相差的长度相当于第一延伸侧31的宽度。
见附图8所示:地板在施工时,可首先将地板铺设在地面上,并使各相邻的地板的基座层30通过第一、二结合部311、321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的配合而连接在一起,非常方便。
在附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三中,基座层30与附图6至附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多个圆形凸柱,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多个圆形凹孔。地垫组装时,将圆形凸柱状的第一、二结合部311、321插入圆形凹孔状的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内即可。
在附图12所示的实施例四中,第一、二结合部311、321为多个矩形凸块,而第一、二被结合部331、341则为多个矩形凹孔,其余与附图1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复合地板.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地板,该新型复合地板包括有面层、填充层,其中,所述的面层为软木片、木片、竹片、或金属薄片,填充层贴合于面层下表面,由添加有石粉或木粉的塑料材料制成。另外,填充层的下表面可贴有与面层相同之材质的稳定层。本实用新型将木质或竹质或金属质的面层与填充层结合在一起,使得地板在保持档次感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木(竹)材的消耗,有利于环保;另外,这种结构的复合地板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弯折和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