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耳机的全自动收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声耳机的全自动收送装置,适用于各种具有听、说功能的电器,特别是便携式手提电话、电脑、收录机、CD机和收音机等。
迄今为止,出现于市场上的手提电话、电脑、收录机、CD机和收音机等,当采用耳机作为外设信号听、说工具时,都是机体与耳机分离,耳机及耳机线置于机体之外,使用时方将耳机插头接入机体的插口内,不用时耳机线缠绕于机体上,这样极易造成耳机线的损伤,也不便于携带使用。目前已获得专利权的置于机体内的耳机收送装置,均是采用机械式的片状卷簧的回弹力或手力作为收回耳机线的驱动源,而送出则纯靠手力拉出,这种装置仅具备半自动的功能,回收不稳,使用不便,而且极易造成耳机线的断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传声耳机的全自动收送装置,不仅能安全、平衡地全自动收回或送出耳机线,而且结构薄小,能置于机体内与主机配套,便于携带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听、说功能的可调耳机不仅能使受话器贴合不同脸型,而且能置于口腔附近,提高受话效果,主要用于具有受话功能的便携式手提电话、电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传声耳机的全自动收送装置,适用于各种具有听、说功能地电器,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
A.一个直流电源:
由置于电器壳体内的电池或外接直流电压组成,其输出端具有正、负二个电极,在两电极之间,存在一定的直流电压,该电压施加于直流电机上,为直流电机提供动力;
B.一个直流电机:
具有正、反向均能运转的特性,有一定的额定电压、功率和转速,为本装置提供驱动源,机体上有两个接线端,变换施加在两个接线端的电压极性,可控制电机的运转方向,在其转轴上,还固定着一个齿轮,经此输出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C.一个转换开关组:
连接在电源和电机之间,控制电源电压施加在电机接线端上的极性,以实现电机正或反向运转,包括控制电机正向运转的正向开关和反向运转的反向开关,正、反向开关可分别为一常开二常合和一常合二常开的三联开关;
D.一个卷线轮:
a.由上、下两轮连接而成,上轮可为一圆周上有齿的薄圆轮和凸出轮面一定高度具一定厚度和直径的内、外两条隔离筋组成,中心有一安装圆孔,位于内隔离筋的内侧;
b.下轮可为一圆周上具有相同齿的薄圆轮,中心有一阶梯圆孔,以便上轮内隔离筋的阶梯形头部插入连成一体,两轮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
c.在内、外隔离筋形成的空间内,存在两个相隔一定角度的型腔,分别用于固定耳机线的线卡和传输信号的弹性金属压针塑料体,还存在三个空心螺钉柱,螺钉经此将上、下两轮连成一体,在外隔离筋上沿轴向有一切口,使得耳机线从中穿出,缠绕在外隔离筋的外表面和上、下两轮轮面形成的凹槽内,在外隔离筋上还存在两个相隔180°的定位销,与下轮的两个定位孔配合,使上、下两轮圆周齿对齐,在内隔离筋上沿轴向存在另一切口,以便传输信号的弹性金属压针从中穿出,和安装在固定轴上的金属圆环接触;
E.一个中间齿轮组:
由一个或数个同轴或不同轴的齿轮组成,存在于电机齿轮和卷线轮之间,分别与电机齿轮啮合,实现第一级减速增矩传动,与卷线轮的圆周齿啮合,实现最后一级减速增矩传动,其作用是将电机输出的高转速低扭矩经各级传动后,变为低转速高扭矩传递到卷线轮上,使得卷线轮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扭矩完成收送耳机线的工作,相互啮合的两齿轮可以是圆柱齿轮,此时两齿轮转轴相互平行,也可以是圆锥齿轮,此时两齿轮的转轴相互垂直;
F.一个信号传输系统:
a.由连接在耳机线头端的耳机、耳机线、注塑在耳机线尾端的线卡、与耳机线尾端连接的弹性金属压针和安装在固定轴上的金属圆环组成;
b.弹性金属压针: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头端可呈圆弧状,圆弧长度可为四分之一圆周长,尾端与头端同侧有一弯脚,与耳机线尾端连接,N个弹性金属压针尾部被注塑有一块塑料体,之间沿轴向相隔一定矩离使得相互间绝缘;
c.金属圆环:由与弹性金属压针的圆弧同直径的圆环和沿径向弯折一定长度后,再沿轴向弯折一定长度的丁字脚组成,N个金属圆环的丁字脚轴向长度均相差一定值,使得各金属圆环被安装在固定轴的不同高度,而外露出的长度却相同,N值是这样确定的:当耳机只有接听功能时N=2,当同时具有接听和受话功能时N=4;
d.金属圆环是这样被安装在固定轴上的:与电器后壳体连成一体的一固定呈凸形的圆台,由大、小二个薄圆盘组成,大圆盘的外径与卷线轮的中心安装圆孔相同,卷线轮安装在其上,且相互间动配合,小圆盘的外径与金属圆环的内径相同,而厚度也一样,金属圆环紧配合在其上,在小圆盘上还分布有N个凹槽,使得金属圆环丁字脚的径向弯折长度能置于其中,与凹槽相连的是穿透大、小圆盘厚度的小通孔,使得金属圆环丁字脚的轴向弯折长度能穿于其中,且露出于电器后壳体另一侧一定值,以便与电器线路板连接,与小圆盘相接触的是独立的呈凸形的圆台,其形状与固定凸形圆台同,可由绝缘塑料注塑而成,一金属圆环被紧配合在该独立凸形圆台的小圆盘上,且丁字脚穿过其上的一小通孔和与之接触位于其下的固定凸形圆台的小通孔,而露出于电器后壳体另一侧一定值,其它N-1个金属圆环均由此法安装在N-1个独立的凸形圆台上,与第N-1个独立凸形圆台接触的是一压板,压板由上、中、下三个连成一体的薄圆盘组成,下圆盘的外径与卷线轮的中心安装圆孔相同,且二者动配合,中圆盘的外径大于卷线轮中心安装圆孔,厚度可为0.5毫米,以限制卷线轮作轴向串动和与电器前壳体摩擦碰撞,上圆盘外径可与下圆盘同,其厚度可与电器前壳体的壁厚相同,使得上圆盘能被安装在电器前壳体的壁孔内,以增强压板承受卷线轮径向压力的能力,在压板、N-1个独立凸形圆台上还存在着两个相矩180度的定位通孔,与固定凸形圆台连成一体的两个定位销穿于其中,使得压板的下圆盘、N-1个独立凸形圆台和固定凸形圆台的大圆盘具有相同的外径和同心度,同时也增加了固定轴的承载强度,压板、N-1个独立凸形圆台通过一锁紧螺钉与固定凸形圆台连成一体而成为固定轴;
e.N个金属压针是这样与金属圆环接触的:其可呈圆弧状的头端被置于固定凸形圆台或独立凸形圆台的小圆盘和与之相邻的两大圆盘所形成的凹槽内,并以一定的弹性压力接触在金属圆环的外圆周表面上,当卷线轮绕固定轴转动时,其头端围绕金属圆环作360度转动,并与金属圆环始终保持接触,如此传输电器线路与耳机间的信号,使得在收送耳机线的过程中,均可持续不间断地接听和受话;
f.金属压针和金属圆环可由细金属丝机械弯折或由薄金属片冲压而成,其外表面可被电镀一层高导电率的金属,以增加两者间的信号传输性能和耐磨能力;
G.一个压线轮机构:
a.由压线轮、压线轮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滑动块、滑动块在其内导轨上滑动的箱体和置于箱体内并与滑动块顶触的压缩弹簧组成,其作用是(1)作为被动轮配合主动轮卷线轮收送耳机线,(2)触碰行程开关,自动停机,(3)作为导线架的安装支架;
b.压线轮:由外径相同的带实心轴的实心轴轮和带空心轴的空心轴轮相互装配而成,其装配方式:当采用金属材质时,可紧配合压入,当采用塑料材质时,可用超声波焊接或胶水粘合,两轮圆周上有细牙,以避免收送耳机线时打滑,压线轮的厚度小于卷线轮缠绕耳机线的凹槽厚度,以便压线轮能进入该凹槽内,与耳机线接触,作为被动轮,随主动轮卷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中的耳机线作一定压力的接触,配合卷线轮收送耳机线;
c.固定架:呈方形框架结构,下边被夹于实心轴轮和空心轴轮之间,空心轴轮的空心轴与位于下边右端的圆孔动配合,使得压线轮可绕该孔中心转动,固定架的左边向下有一延长脚,当卷线轮收或送出耳机线至极限长度时,该延长脚触碰行程开关,使线路断开,电机停止运转,固定架可由塑料注塑或金属板材冲压成形;
d.滑动块:其截面可呈工字形,左端与固定架的左边平齐,右端可呈圆弧状,该圆弧的直径大于卷线轮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以便滑动块能充分接近卷线轮,减小机构尺寸,滑动块可被注塑在固定架的下边、左边和延长脚上,在收送耳机线的过程中,缠绕在卷线轮上的耳机线的直径在不断变化,由此带动与耳机线接触的压线轮随滑动块在箱体内作径向移动;
e.箱体:其外形截面可呈长方形,由前、后壳组成,可与电器的前、后壳体注塑成一体,内有一截面也可呈长方形的空腔,空腔中有数个安放压缩弹簧的空心槽,滑动块就在空腔与空心槽形成的内壁导轨上作径向移动,在箱体的上、下侧壁上,均开有一条通槽,使得安装在箱体内的固定架的左边和延长脚分别从通槽穿出,随压线轮作径向移动,箱体近压线轮的这端,呈与滑动块一样的圆弧状,以便接近卷线轮,减小机构尺寸,箱体的前、后壳在近圆弧状一端均有一空心螺钉柱,锁紧螺钉从中穿过,将两壳体锁成一体,保证箱体内导轨形状正确不会卡死滑动块;
f.压缩弹簧:可由细钢丝绕制而成,动配合在箱体的空心槽内,与滑动块顶触,其受压产生的弹力使压线轮与耳机线始终具有一定压力的接触,保证耳机线收送顺利,不会打滑;
H.一个导线架:
其上部可为一方形柱,中心存在一方形槽,使得耳机线恰好能从中穿过,与方形柱连成一体的是两条截面可呈方形的导向脚,导向脚的厚度小于卷线轮缠绕耳机线的凹槽厚度,以便导向脚能进入凹槽中,两导向脚之间的间隔,使得耳机线能从中穿过,导线架的方形槽位于压线轮与卷线轮的耳机线接触点的正上方,且与两者的中心线垂直,使得耳机线能从方形槽中顺利出入,导线架连接在压线轮机构固定架的上、右两边上,且随压线轮机构作径向移动,保证方形槽始终处于压线轮与卷线轮耳机线接触点的正上方;
I.一个行程开关组:
由两个常闭型开关组成,分别位于固定架延长脚的两侧,且被压紧在由电器前、后壳体的凸出筋组成的型腔内,两个开关分别被连接在由直流电源、转换开关、直流电机组成的本装置控制线路上,当卷线轮的耳机线收或送至极限长度时,延长脚触碰收或送行程开关的触点,而使线路断开,电机自动停止运转;
J.一个电器壳体组:
a.由数个依次侧壁凹凸相扣合的前、后壳体组成,可采用塑料注塑成形,起包装、固定和支承作用,各壳体通过凹凸侧壁及位于壳体四角的空心螺钉柱定位,并由锁紧螺钉锁合成一体;
b.在电器壳体的外侧有数条凸筋,用于夹放于其中的耳机;
K.一个控制线路:
由电机正、反向线路和保护线路组成,正向线路由直流电源、正向开关、直流电机和收行程开关组成,反向线路由直流电源、反向开关、直流电机和送行程开关组成,保护线路当同时按正、反开关时,正、反向线路均断开,电机不转,各件之间均采用导线锡焊连接。
上述各组件的装配关系是:
a.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置于电器壳体内,其正、负两极分别与正向开关、反向开关、电机的两接线端及收、送行程开关线连接;
b.转换开关安装在电器壳体侧壁上;
c.直流电机机体被压紧在电器前、后壳体形成的腔体内;
d.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与中间齿轮组啮合,中间齿轮组的其它齿轮与卷线轮的圆周齿啮合,中间齿轮组位于电机和卷线轮之间,当齿轮的材质为塑料时,可分别被注塑在具有滚花纹的转轴上,当为金属材质时,可分别被热套在光滑的转轴上,中间齿轮组的各转轴两端可分别动配合在铜质粉末含油轴承内,含油轴承再被压紧在电器前、后壳体侧壁上的安装孔内;
e.卷线轮通过中心安装圆孔动配合在固定轴上;
f.固定轴的一端与电器后壳体连成一体,另一端通过压板安装在电器前壳体的安装孔内;
g.信号传输系统中的耳机线的尾端线卡被固定在卷线轮内、外隔离筋形成的型腔内,耳机线的头端穿过位于外隔离筋上的切口,缠绕于卷线轮的凹槽中,并进一步穿过导线架两导向脚的间隔和方形槽,露出于电器壳体外与耳机连接,耳机线的尾端与金属压针的弯脚连接;
h.金属压针的塑料体被固定在卷线轮内、外隔离筋形成的另一型腔内,金属压针的圆弧状头端则穿过卷线轮内隔离筋上的切口,与安装在固定轴上的金属圆环以一定的压力接触;
i.金属圆环的丁字脚露出于电器后壳体之外,与电器线路板相连;
j.压线轮机构与中间齿轮组分置于卷线轮两侧,其中压线轮以一定的压力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中的耳机线正接触,箱体与电器壳体可分别被注塑成一体;
k.导线架位于压线轮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中的耳机线接触点的正上方,与压线轮和卷线轮的中心线垂直,并可与压线轮机构的固定架的上边和右边连成一体,耳机线从导线架中穿过,露出于电器壳体外;
l.行程开关组的收和送行程开关分别位于压线轮机构延长脚的左、右两侧,且被压紧在电器前、后壳体的凸出筋组成的型腔内;
m.电器的前、后壳体依次通过侧壁凹凸相扣合,并由位于四角的空心螺钉柱定位,再由锁紧螺钉锁合成一体;
n.耳机被夹放在位于电器壳体外侧的数条凸出筋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措施来实现的:
连接在耳机线头端的耳机;当具有听、说功能时,其构造包括:
L.听话器:
由注塑或冲压成形相互扣合的前、后盖和置于其中的发声元件组成,后盖背部为一空心螺栓;
M.耳机壳体:
a.由上、下两个连成一体,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空心柱体组成,上柱体内有内螺纹,在上、下两柱体相贯处,沿上柱体的轴向有一凹槽,在下柱体的侧壁上有一小孔;
b.听话器的空心螺栓螺旋入上柱体的内螺纹,其旋入深度根据受话器与不同脸型的贴合程度调整,并由位于螺栓和上柱体间的锁紧螺母锁紧,以免听话器脱落;
N.耳机线:
从下柱体的小孔中穿入,被注塑在耳机线头端的头端线卡被固定在下柱体内的上方,耳机线的两条听话器线就从头端线卡起穿过上柱体内的凹槽,进入听话器的空心螺栓内,与发声元件焊接,另二条受话器线则从头端线卡起向下与受话器相连。
O.延长杆:
a.其外截面可呈方形,内有二条大、小不同的滑动槽,头部呈阶梯状,且插入下柱体的阶梯孔内而连成一体,连接方式可用胶水粘合或超声波焊接;
b.在下柱体与延长杆之间,存在一垫片,阻止头端线卡掉入延长杆内;
c.大滑动槽的下端呈半圆状,其二侧各紧贴有一条具有一定弹性的薄金属片导体,薄金属片导体的上端与二条受话器线连接,其下端呈半圆状,并相连着一小插脚,小插脚穿过延长杆下端壁上的小孔,再弯折于另一小孔内,使得薄金属片导体能被固定在延长杆中,薄金属片导体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铜片或不锈钢片冲压而成,其外表可被电镀有一层高导电率的金属材料,以增加信号传输效果和耐磨力;
d.延长杆下端靠听话器一侧的壁上有一凹口,以便滑动杆向听话器一侧弯转90度时不受阻挡;
e.在另一侧壁上,有一与延长杆连成一体并向内弯折一定矩离的弹性挡板;
P.滑动杆:
a.截面可呈方形,下端与受话器相连,上端则有一固定圆轴和位于圆轴中部的组合柱体,固定圆轴和组合柱体分别动配合在延长杆内的大、小滑动槽内,使得滑动杆能压入拉出;
b.固定圆轴的外表层为一金属导体,并连着一细长金属导体,圆轴表层金属导体被安装在固定圆轴上,并与延长杆大滑动槽内的薄金属片导体以一定的压力接触,细长金属导体同时被安装在滑动杆体内,其下端与受话器的受话元件线连接,由此传输耳机线的二条受话器线与受话器之间的信号,圆轴表层金属导体及细长金属导体可由铜片或不锈钢片冲压成形,其外表可电镀有一层高导电率的金属材料,以提高信号传输效果和耐磨能力;
c.组合柱体外形的一段可由数个相隔一定角度的曲面柱体或平面的棱柱体组成,其余则为与滑动杆体相交的圆柱体,该组合柱体的作用在于当滑动杆被拉出至延长杆的最下端,并向听话器这侧弯转某一角度时,已被组合柱体向外推开的弹性挡板以一定的回弹力压在组合柱体的侧平面上,使得滑动杆能被固定在该角度位置,被固定的弯转角度可为30度、60度和90度;
Q.受话器:
a.在受话器壳体与滑动杆之间存在一填充体,经此三者连成一体,连接方式可用胶水粘合或超声波焊接;
b.受话元件固定在受话器壳体内,其振动片则置于听话器一侧,使得说话声波能直接垂直传递到振动片上,增强受话效果,减少来自其它方向的噪声干扰;
c.靠近振动片的受话器壳体上存在数个通槽或通孔,以便声波能不受阻挡传递到振动片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1.操作方便,使用时只要按下转换开关,耳机线就会自动收回或送出。
2.耳机线收送速度快,平稳顺利,不会乱缠。
3.信号传输系统稳靠耐磨,并具有良好的接听受话效果。
4.在收送的任何长度均可停留,并可接听受话,也可边收送,边接听受话。
5.收或送至极限长度时,能自动停止,可防止将线拉断。
6.结构简单,薄而小巧,可与电器配套使用。
7.耳机线收于机体内,安全可靠,不会受损,便于携带使用。
8.机体外侧存在夹放耳机的凸筋,便于耳机的安放取用。
9.具有听说功能的可调耳机,其显著效果是:
a.听话器的伸出长度可调,可适合胖瘦不同的脸型,并与脸蛋保持紧密贴合。
b.受话器的伸出长度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均可调整,方便实用。
c.受话器在伸出压入过程中,均有良好的信号传输和接听受话效果。
d.受话器可弯转至口腔附近,能提高受话效果。
e.受话器的振动片朝向口腔,可减少来自其它方向的噪声干扰。
f.结构小巧质轻,便于携带使用。
现以用于手提电话(简称手机)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装置用于手机的正视图,且处于送线至极限长度位置;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卷线轮的上轮正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卷线轮的下轮正视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信号传输系统在卷线轮上轮中的安装图;
图9是金属圆环在固定轴上的安装图;
图10是金属圆环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
图12是独立凸形圆台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压线轮的装配图;
图15是压线轮机构的固定架、滑动块及导线架的安装图;
图16是图15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8是控制线路图;
图19是具有听、说功能的可调耳机正视图;
图20是图19的侧视图;
本发明当与手机配套使用时,传声耳机的全自动收送装置的构造包括:
A.一个直流电源:
参照图2、图1,由置于手机壳体26、28内的电池31组成,其输出端具有正、负二个电极,在两电极之间,存在一定的直流电压,该电压施加于直流电机3上,为直流电机3提供动力;
B.一个直流电机:
参照图1,具有正、反向均能运转的特性,有一定的额定电压、功率和转速,为本装置提供驱动源,机体上有两个接线端1、2,变换施加在两个接线端1、2的电压极性,可控制电机3的运转方向,在其转轴5上,还固定着一个齿轮4,经此输出电机3的转速和扭矩;
C.一个转换开关组:
参照图2、图1,连接在电池31和电机3之间,控制电源电压施加在电机接线端1、2上的极性,以实现电机3正或反向运转,包括控制电机正向运转的正向开关6和反向运转的反向开关7,正、反向开关6、7可分别为一常开二常合和一常合二常开的三联开关;
D.一个卷线轮:
a.参照图2、图4、图5,由上、下两轮22、21连接而成,上轮22可为一圆周上有齿的薄圆轮45和凸出轮面一定高度具一定厚度和直径的内、外两条隔离筋42、43组成,中心有一安装圆孔44,位于内隔离筋42的内侧;
b.参照图6、图7、图5、图4,下轮21可为一圆周上具有相同齿的薄圆轮47,中心有一阶梯圆孔46,以便上轮内隔离筋42的阶梯形头部插入连成一体,两轮22、21的连接方式是螺钉连接;
c.参照图5、图4、图8、图2、图9,在内、外隔离筋42、43形成的空间内,存在两个相隔一定角度的型腔40、38,分别用于固定耳机线的线卡48和传输信号的弹性金属压针塑料体53,还存在三个空心螺钉柱,螺钉经此将上、下两轮连成一体,在外隔离筋43上沿轴向有一切口41,使得耳机线49从中穿出,缠绕在外隔离筋43的外表面和上、下两轮22、21轮面形成的凹槽19内,在外隔离筋43上还存在两个相隔180°的定位销,与下轮的两个定位孔配合,使上、下两轮圆周齿对齐,在内隔离筋42上沿轴向存在另一切口39,以便传输信号的弹性金属压针52从中穿出,和安装在固定轴63上的金属圆环68接触;
E.一个中间齿轮组:
参照图2、图1,由二个同轴的齿轮25、27组成,存在于电机齿轮4和卷线轮20之间,分别与电机齿轮4啮合,实现第一级减速增矩传动,与卷线轮20的圆周齿啮合,实现最后一级减速增矩传动,其作用是将电机3输出的高转速低扭矩经各级传动后,变为低转速高扭矩传递到卷线轮20上,使得卷线轮20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扭矩完成收送耳机线49的工作,相互啮合的齿轮25和卷线轮20的圆周齿是圆柱齿轮,此时两齿轮转轴29和63(兼作固定轴)相互平行,相互啮合的两齿轮4和27是圆锥齿轮,此时两齿轮的转轴5和29相互垂直;
F.一个信号传输系统:
a.参照图8、图9由连接在耳机线头端的耳机50、耳机线49、注塑在耳机线尾端的线卡48、与耳机线尾端连接的弹性金属压针52和安装在固定轴上的金属圆环68组成;
b.参照图8,弹性金属压针52: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头端51可呈圆弧状,圆弧长度为四分之一圆周长,尾端与头端同侧有一弯脚54,与耳机线尾端连接,四个弹性金属压针尾部被注塑有一块塑料体53,之间沿轴向相隔一定矩离使得相互间绝缘;
c.参照图10、图11、图9,金属圆环68:由与弹性金属压针52的圆弧同直径的圆环71和沿径向弯折一定长度后,再沿轴向弯折一定长度的丁字脚72组成,四个金属圆环的丁字脚72轴向长度均相差一定值,使得各金属圆环68被安装在固定轴63的不同高度,而外露出的长度却相同;
d.参照图9、图12、图13,金属圆环68是这样被安装在固定轴63上的:与手机后壳体28连成一体的一固定呈凸形的圆台64,由大、小二个薄圆盘67、66组成,大圆盘67的外径与卷线轮的中心安装圆孔44相同,卷线轮20安装在其上,且相互间动配合,小圆盘66的外径与金属圆环68的内径相同,而厚度也一样,金属圆环68紧配合在其上,在小圆盘66上还分布有四个凹槽61,使得金属圆环丁字脚72的径向弯折长度能置于其中,与凹槽61相连的是穿透大、小圆盘67、66厚度的小通孔62,使得金属圆环丁字脚72的轴向弯折长度能穿于其中,且露出于手机后壳体26另一侧一定值,以便与手机线路板连接,与小圆盘66相接触的是独立的呈凸形的圆台60,其形状与固定凸形圆台64同,由绝缘塑料注塑而成,一金属圆环68被紧配合在该独立凸形圆台60的小圆盘59上,且丁字脚72穿过其上的一小通孔73和与之接触位于其下的固定凸形圆台64的小通孔62,而露出于手机后壳体26另一侧一定值,其它三个金属圆环68均由此法安装在三个独立的凸形圆台60上,与第三个独立凸形圆台60接触的是一压板58,压板58由上、中、下三个连成一体的薄圆盘55、56、57组成,下圆盘57的外径与卷线轮20的中心安装圆孔44相同,且二者动配合,中圆盘56的外径大于卷线轮中心安装圆孔44,厚度可为0.5毫米,以限制卷线轮20作轴向串动和与手机前壳体24摩擦碰撞,上圆盘55外径可与下圆盘57同,其厚度与手机前壳体24的壁厚相同,使得上圆盘55能被安装在手机前壳体24的壁孔内,以增强压板58承受卷线轮20径向压力的能力,在压板58、三个独立凸形圆台60上还存在着两个相矩180度的定位通孔,与固定凸形圆台64连成一体的两个定位销69穿于其中,使得压板58的下圆盘57、三个独立凸形圆台60和固定凸形圆台64的大圆盘67具有相同的外径和同心度,同时也增加了固定轴63的承载强度,压板58、三个独立凸形圆台60通过一锁紧螺钉65与固定凸形圆台64连成一体而成为固定轴63;
e.参照图9、图8,四个金属压针52是这样与金属圆环68接触的:其呈圆弧状的头端51被置于固定凸形圆台64或独立凸形圆台60的小圆盘和与之相邻的两大圆盘所形成的凹槽70内,并以一定的弹性压力接触在金属圆环68的外圆周表面上,当卷线轮20绕固定轴63转动时,其头端51围绕金属圆环68作360度转动,并与金属圆环68始终保持接触,如此传输手机线路与耳机50间的信号,使得在收送耳机线49的过程中,均可持续不间断地接听和受话;
f.金属压针52和金属圆环68由细金属丝机械弯折和由薄金属片冲压而成,其外表面被电镀一层真金,以增加两者间的信号传输性能和耐磨能力;
G.一个压线轮机构:
a.参照图1,由压线轮9、压线轮固定架12、注塑在固定架上的滑动块13、滑动块13在其内导轨上滑动的箱体14和置于箱体14内并与滑动块13顶触的压缩弹簧15组成,其作用是(1)作为被动轮配合主动轮卷线轮20收送耳机线49,(2)触碰行程开关17、18,自动停机,(3)作为导线架10的安装支架;
b.参照图14,压线轮9:由外径相同的带实心轴的实心轴轮75和带空心轴的空心轴轮74相互装配而成,其装配方式:采用塑料材质,且用胶水粘合,两轮75、74圆周上有细牙,以避免收送耳机线49时打滑,压线轮9的厚度小于卷线轮缠绕耳机线的凹槽19厚度,以便压线轮能进入该凹槽19内,与耳机线49接触,作为被动轮,随主动轮卷线轮20的转动而转动,并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19中的耳机线49作一定压力的接触,配合卷线轮20收送耳机线49;
c.参照图15,固定架12:呈方形框架结构,下边被夹于实心轴轮75和空心轴轮74之间,空心轴轮74的空心轴与位于下边右端的圆孔动配合,使得压线轮9可绕该孔中心转动,固定架12的左边向下有一延长脚76,当卷线轮20收或送出耳机线49至极限长度时,该延长脚76触碰行程开关17、18,使线路断开,电机3停止运转,固定架12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形;
d.参照图15、图16,滑动块13:其截面呈工字形,左端与固定架12的左边平齐,右端呈圆弧状,该圆弧的直径大于卷线轮20的外径,且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以便滑动块13能充分接近卷线轮20,减小机构尺寸,滑动块13被注塑在固定架12的下边、左边和延长脚76上,在收送耳机线49的过程中,缠绕在卷线轮20上的耳机线49的直径在不断变化,由此带动与耳机线49接触的压线轮9随滑动块13在箱体14内作径向移动;
e.参照图1、图3,箱体44:其外形截面呈长方形,由前、后壳组成,与手机的前、后壳体24、26注塑成一体,内有一截面也呈长方形的空腔35,空腔35中有二个安放压缩弹簧15的空心槽36,滑动块13就在空腔35与空心槽36形成的内壁导轨上作径向移动,在箱体14的上、下侧壁上,均开有一条通槽37、34,使得安装在箱体14内的固定架12的左边和延长脚76分别从通槽37、34穿出,随压线轮9作径向移动,箱体14近压线轮9的这端,呈与滑动块13一样的圆弧状,以便接近卷线轮20,减小机构尺寸,箱体14的前、后壳在近圆弧状一端均有一空心螺钉柱11,锁紧螺钉从中穿过,将两壳体锁成一体,保证箱体14内导轨形状正确不会卡死滑动块13;
f.参照图1、图3,压缩弹簧15:由细钢丝绕制而成,动配合在箱体14的空心槽36内,与滑动块13顶触,其受压产生的弹力使压线轮9与耳机线49始终具有一定压力的接触,保证耳机线49收送顺利,不会打滑;
H.一个导线架10:
参照图15、图17、图16、图1、图2,其上部为一方形柱,中心存在一方形槽78,使得耳机49线恰好能从中穿过,与方形柱连成一体的是两条截面呈方形的导向脚77,导向脚77的厚度小于卷线轮缠绕耳机线的凹槽19厚度,以便导向脚77能进入凹槽19中,两导向脚77之间的间隔,使得耳机线49能从中穿过,导线架10的方形槽78位于压线轮9与卷线轮的耳机线49接触点的正上方,且与两者的中心线垂直,使得耳机线49能从方形槽78中顺利出入,导线架10被注塑在压线轮机构固定架12的上、右两边上,且随压线轮机构作径向移动,保证方形槽78始终处于压线轮9与卷线轮耳机线49接触点的正上方;
I.一个行程开关组:
参照图1、图3、图18,由两个常闭型开关17、18组成,分别位于固定架延长脚76的两侧,且被压紧在由手机前、后壳体24、26的凸出筋32、33组成的型腔内,两个开关17、18分别被连接在由手机电池31、转换开关6、7、直流电机3组成的本装置控制线路上,当卷线轮的耳机线49收或送至极限长度时,延长脚76触碰收或送行程开关17、18的触点,而使线路断开,电机3自动停止运转;
J.一个手机壳体组:
a.参照图1、图2,由四个依次侧壁凹凸相扣合的前、后壳体24、26、28、30组成,采用塑料注塑成形,起包装、固定和支承作用,各壳体24、26、28、30通过凹凸侧壁及位于壳体四角的空心螺钉柱16定位,并由锁紧螺钉锁合成一体;
b.参照图1、图3,在手机壳体的外侧有四条凸筋8,用于夹放于其中的耳机50;
K.一个控制线路:
参照图18,由电机3正、反向线路和保护线路组成,正向线路由电池31、正向开关6、直流电机3和收行程开关17组成,反向线路由电池31、反向开关7、直流电机3和送行程开关18组成,保护线路当同时按正、反开关6、7时,正、反向线路均断开,电机3不转,各件之间均采用导线锡焊连接。
上述各组件的装配关系是:
a.参照图2、图18,作为直流电源的电池31置于手机壳体26、28内,其正、负两极分别与正向开关6、反向开关7、电机3的两接线端1、2及收、送行程开关17、18线连接;
b.参照图1,转换开关6、7安装在手机壳体侧壁上;
c.参照图2,直流电机3机体被压紧在手机前、后壳体26、28形成的腔体内;
d.参照图1、图2,电机转轴5上的齿轮4与中间齿轮组的圆锥齿轮27啮合,中间齿轮组的圆柱齿轮25与卷线轮20的圆周齿啮合,中间齿轮组位于电机3和卷线轮20之间,齿轮4、27、25的材质为塑料,分别被注塑在具有滚花纹的转轴5、29上,中间齿轮组的转轴29两端分别动配合在铜质粉末含油轴承23内,含油轴承23再被压紧在手机前、后壳体24、28侧壁上的安装孔内;
e.参照图1、图2、图9,卷线轮20通过中心安装圆孔44动配合在固定轴63上;
f.参照图9,固定轴63的一端与手机后壳体26连成一体,另一端通过压板58安装在手机前壳体24的安装孔内;
g.参照图8、图2、图1,信号传输系统中的耳机线的尾端线卡48被固定在卷线轮内、外隔离筋42、43形成的型腔40内,耳机线49的头端穿过位于外隔离筋43上的切口41,缠绕于卷线轮的凹槽19中,并进一步穿过导线架两导向脚77的间隔和方形槽78,露出于手机壳体外与耳机50连接,耳机线49的尾端与金属压针52的弯脚锡焊连接;
h.参照图8,金属压针的塑料体53被固定在卷线轮内、外隔离筋42、43形成的另一型腔38内,金属压针的圆弧状头端51则穿过卷线轮内隔离筋42上的切口39,与安装在固定轴63上的金属圆环68以一定的压力接触;
i.参照图9,金属圆环68的丁字脚72露出于手机后壳体26之外,与手机线路板相连;
j.参照图1、图3,压线轮机构与中间齿轮组分置于卷线轮20两侧,其中压线轮9以一定的压力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19中的耳机线49正接触,箱体14与手机壳体24、26分别被注塑成一体;
k.参照图1,导线架10位于压线轮9与缠绕在卷线轮凹槽19中的耳机线49接触点的正上方,与压线轮9和卷线轮20的中心线垂直,并可与压线轮机构的固定架12的上边和右边注塑成一体,耳机线49从导线架10中穿过,露出于手机壳体外;
l.参照图1、图3,行程开关组的收和送行程开关17、18分别位于压线轮机构延长脚76的左、右两侧,且被压紧在手机前、后壳体24、26的凸出筋32、33组成的型腔内;
m.参照图2、图1,手机的前、后壳体24、26、28、30依次通过侧壁凹凸相扣合,并由位于四角的空心螺钉柱16定位,再由锁紧螺钉锁合成一体;
n.参照图1、图3,耳机50被夹放在位于手机壳体外侧的四条凸出筋8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措施来实现的:
参照图19、图20,连接在耳机线49头端的耳机50,当具有听、说功能时,其构造包括:
L.听话器103:
由注塑成形相互扣合的前、后盖105、104和置于其中的发声元件106组成,后盖背部为一空心螺栓100;
M.耳机壳体:
a.由上、下两个连成一体,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空心呈方形的柱体99、92组成,上柱体99内有内螺纹,在上、下两柱体99、92相贯处,沿上柱体99的轴向有一凹槽98,在下柱体92的侧壁上有一小孔96;
b.听话器103的空心螺栓100螺旋入上柱体99的内螺纹,其旋入深度根据受话器81与不同脸型的贴合程度调整,并由位于螺栓100和上柱体99间的锁紧螺母102锁紧,以免听话器103脱落;
N.耳机线49:
从下柱体的小孔96中穿入,被注塑在耳机线49头端的呈方形的头端线卡95被固定在下柱体92内的上方,耳机线的两条听话器线97就从头端线卡95起穿过上柱体内的凹槽98,进入听话器的空心螺栓100内,与发声元件106焊接,另二条受话器线94则从头端线卡95起向下与受话器81相连。
O.延长杆91:
a.其外截面呈方形,内有呈凸字形的二条大、小不同的滑动槽90、89,头部呈阶梯状,且插入下柱体92的阶梯孔内而连成一体,用胶水粘合;
b.在下柱体92与延长杆91之间,存在一方形垫片93,阻止头端线卡95掉入延长杆91内;
c.大滑动槽90的下端呈半圆状,其二侧各紧贴有一条具有一定弹性的薄金属片导体110,薄金属片导体110的上端与二条受话器线94连接,其下端呈半圆状,并相连着一小插脚108,小插脚108穿过延长杆91下端壁上的小孔85,再弯折于另一小孔86内,使得薄金属片导体110能被固定在延长杆91中,薄金属片导体110由具有一定弹性的铜片冲压而成,其外表被电镀有一层真金,以增加信号传输效果和耐磨力;
d.延长杆91下端靠听话器103一侧的壁上有一凹口87,以便滑动杆83向听话器103一侧弯转90度时不受阻挡;
e.在另一侧壁上,有一与延长杆91连成一体并向内弯折一定矩离的弹性挡板84;
P.滑动杆83:
a.截面呈方形,下端与受话器81相连,上端则有一固定圆轴112和位于圆轴中部的组合柱体113,固定圆轴112和组合柱体113分别动配合在延长杆91内的大、小滑动槽90、89内,使得滑动杆83能压入拉出;
b.固定圆轴112的外表层为一金属导体111,并连着一细长金属导体109,圆轴表层金属导体111被安装在固定圆轴112上,并与延长杆大滑动槽内的薄金属片导体110以一定的压力接触,细长金属导体109同时被安装在滑动杆83体内,其下端与受话器的受话元件80线连接,由此传输耳机线49的二条受话器线94与受话器81之间的信号,圆轴表层金属导体111及细长金属导体109由铜片冲压成形,其外表可电镀有一层真金,以提高信号传输效果和耐磨能力;
c.组合柱体113外形的1/4由三个相隔30度角的棱柱体组成,其余则为与滑动杆83体相交的圆柱体,该棱柱体88的作用在于当滑动杆83被拉出至延长杆91的最下端,并向听话器103这侧弯转某一角度时,已被组合柱体113向外推开的弹性挡板84以一定的回弹力压在棱柱体88的侧平面上,使得滑动杆83能被固定在该角度位置,被固定的弯转角度可为30度、60度和90度;
Q.受话器81:
a.在受话器壳体79与滑动杆83之间存在一填充体82,经此三者连成一体,连接方式用胶水粘合;
b.受话元件80固定在受话器壳体79内,其振动片则置于听话器103一侧,使得说话声波能直接垂直传递到振动片上,增强受话效果,减少来自其它方向的噪声干扰;
c.靠近振动片的受话器壳体79上存在三个通槽,以便声波能不受阻挡传递到振动片上。
本发明的操作原理是这样的:
1.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而发声,按下某指定键或任意键(包括正、反向转换开关6、7,此由手机线路板设计者确定),接通手机线路。
2.按反向开关7,耳机线49被送出,持续按着不松开,耳机线49将被送出至最长长度后自动停止,间断性或持续时间短就松开,耳机线49将被送出至一定长度。
3.从手机壳体的夹放筋8中取出耳机50,戴于耳朵内,受话器81紧贴脸面就可与来电者对讲,此时受话器81未接出,如来电者抱怨说话听不清,可不必取下耳机50,直接将受话器81向下拉出,并弯向于口腔附近。
4.通完话不再用时,可将受话器81压回延长杆91内,再持续或间断性按正向开关6,耳机线49就收回至最短长度后自动停止。
5.将耳机50安放在手机壳体上的夹放筋8中。
6.通完话如需要拨打其它电话,可不必将耳机线49收回,直接拨号码键。
7.戴上耳机50后,如发现受话器81未拉出时,不与脸面贴近,或太贴近,则需将耳机后盖上的锁紧螺母102松开,调整耳机后盖空心螺栓100的旋入长度,直至合适,再将锁紧螺母102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