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芳香灸治疗多种疾病的灸用药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芳香灸治疗多种疾病的灸用药物,具体地说它是用具有芳香味的天然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灸用药物。
芳香疗法是祖国医学具有特色的治病方法之一,它是以香散郁气,以香气驱睡气,以香养生气,以香除病气,以香养身的自然疗法。从战国时代开始,从马王堆古尸的发现,均有记载古人用的香囊、薰炉装的药物均属于香药,用于防治疾病,避秽消毒,净化环境。近百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天然香药和人工合成的香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已被认识和利用,为人类的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传统的灸疗也是我国医学具有特色的治病方法之一,它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天然艾叶制成灸用药条,进行穴位薰灸,但是其不足之处是烟雾大,污染环境,气味难闻,药用成份较单一,治疗范围窄。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将芳香疗法的具有芳香味地天然药物制成灸用药物的芳香灸疗治疗多种疾病,从而发挥了芳香药物的医用价值,也为多种疾病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治疗药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用芳香灸治疗多种疾病的灸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粉碎加工而成条、棒状体:甘松 20-30份 薄荷 20-30份 木香 10-20份乳香 10-20份 降香 5-10份 小茴香 20-30份桂枝 20-30份 白芷 20-30份 丹参 2-5份当归 2-5份 甘草 2-5份 紫苏 20-30份麝香 0.001-0.002份藏香 0.3-0.5份榆树皮 100-150份木屑 100-150份。
本发明的药物是从香药中经过筛选和临床实验而作出的配方。
其中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薄荷:宣散风热、清头目、利咽、驱虫消毒;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乳香:调气活血、消瘀散结、解毒定痛;降香:降气温中、暖肾纳气;小茴香: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桂枝:温经脉,助阳气、通络止痛;白芷:祛风燥湿、消肿痛;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毒;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消肿止痛;藏香:芳香开窍;榆树皮:安神健脾、清湿热、杀虫;木屑:助燃。
本发明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是:疏风散热、化痰止咳、清热理气、行血止带、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调气解郁、醒神开窍、通络止痛。本发明的药物使用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病症,选择相应治疗的穴位2-3个,用本发明的药物制成的灸条、棒,对准穴位薰灸10-15分钟,每天1-2次。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统计:见表1
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统计:
表1病种选用穴位治疗时间治疗结果有效率1失眠百会、三阴交10次基本痊愈98%2贫血脾俞、心俞肝俞、足三里10次3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5%3月经不调归来、血海三阴交10次2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8%4外阴白斑外阴病变处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10次2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8%5咳嗽肺俞、膻中、列缺3次2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0%6面神经麻痹地仓、颊车、四白、合谷5次2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8%接上表7黄褐斑隔俞、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15次6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5%8脑血管性偏瘫哑门、合谷、太冲、环跳、足三里、风市、绝骨、三阴交、手三里15次6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0%9风温性关节炎阿是穴、阳陵泉5次60次明显见效基本痊愈95%10肿瘤阿是穴、绝骨、足三里40次明显见效65%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a)、选择芳香天然药物采用芳香灸疗法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它具有治疗、保健、康复、养生多种功效; b)、芳香灸疗是一种集中药、经络、穴位、热疗、香气烟薰疗法于一体的疗法; c)、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无任何副作用; d)、气味芳香,操作简单,易普及,易推广,适用于医院、家庭使用。实施例1
将甘松20g、薄荷30g、木香10g、乳香20g、降香5g、小茴香20g、桂枝30g、白芷20g、丹参2g、当归5g、甘草4g、紫苏30g、麝香0.001g、藏香0.3g、榆树皮100g、木屑150g、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至100目,加工成条状。实施例2
将甘松25g、薄荷25g、木香15g、乳香15g、降香8g、小茴香25g、桂枝25g、白芷25g、丹参4g、当归3g、甘草2g、紫苏20g、麝香0.0015g、藏香0.4g、榆树皮130g、木屑140g、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至100目,加工成条状。
将甘松30g、薄荷20g、木香20g、乳香10g、降香10g、小茴香30g、桂枝20g、白芷30g、丹参5g、当归2g、甘草5g、紫苏25g、麝香0.002g、藏香0.5g、榆树皮150g、木屑100g、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粉碎至80目,加工成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