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装置。
本发明特别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的装置,该设备包括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相反的横向顶部选择区域。
通常,诸如移动式电话或集成器等电子设备由一个其中设置有特定键盘的外壳、一个显示装置和一个控制光标在显示装置上移动的装置组成。
显示装置能显示可能非常不同的字母数字信息,例如符号或字母,但也可以是象形图、图形或图像。
以下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即移动电话上的显示装置显示可能是符号和/或字母等的象形图或字符,它们分布在几条显示行或显示列上,并能代表电话功能用语。
移动电话具有很多功能。为了管理它们,公知的方法是采用下拉式菜单,这种菜单的复杂性增加了功能的数量。因此,选择所需功能时的简单和快速就成了这类设备的人机工程学上的重要特征。
所以,必需能够在显示设备上快速和简单地移动光标,以能够将光标定位在每一字符上,或者定位在功能用语上、或者离开所述功能用语。
因此,作为实例,控制装置应能够允许激活某一选择功能。
选择功能允许光标在显示屏幕上明显地进行导航操作。这种导航操作应包括使得光标在屏幕上移动。它也可以包括使得滚动条在屏幕的菜单列表上滚动,所述菜单列表包括至少某些功能题目,而这些功能能被电子设备激发。
控制装置还能够激发那一确认所选功能的功能。
在公知的方式下,控制装置可包括两个按键。
第一按键具有至少两条臂,每一条臂对应于光标移动的一个方向。它安装成可绕横向轴线倾斜的形式,所述横向轴线位于基本上垂直于两臂连线方向的方向上。
每一条臂都具有一个能够向其施加控制力的顶部选择区域和一个底部触发区域,该触发区域可制成垂直向下延伸的指形并能够与触发元件配合,所述触发元件带有一个电子开关。
因此,当向顶部选择区域之一施加选择力时,第一按键绕着横向轴线倾斜,使得指形件的底部自由端与相应地触发元件配合并激发相应的功能,这可以是选择其题目显示在屏幕上的功能。
与第一按键的方式类似,第二按键具有一个顶部确认区域和一个底部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可制成指形并垂直向下延伸,能够与触发元件配合,所述触发元件带有一个电子开关。它安装成能够在垂直确认方向平移的形式。
因此,当向顶部确认区域施加选择力时,第二按键向下平移,使得指形件的底部自由端与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并激发相应的功能,这可以是对先前选择的功能进行确认。
但是,这种控制装置是体积庞大的。这是因为它需要与每一选择方向和确认选择功能相对应的电子开关。
为了减小控制装置的体积,它可仅包括与上述按键类似的单一的第一按键,不同的是安装成能够在垂直确认方向平移的形式。
通过光标导航来进行选择的功能与前述选择功能相同。对所选功能的确认操作包括向按键的顶壁施加垂直控制力以使之垂直向下平移,使得所有的底部触发区域同时与面对电子开关的触发元件配合。这样,触发元件的同时动作就能确认所选的功能。
这种控制装置的尺寸较小。这是因为它仅需要与选择方向相同数量的开关。那一确认所选功能的附加功能由同时激发那些与每一选择方向对应的开关来实现。但是,其实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以可靠的方式实施这种操作。
在确认操作时,经常发生控制力相对于控制装置中心产生偏离或者偏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平移期间,控制装置稍稍倾斜,就在每一底部与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的时间间隔内产生轻微的位移。因此,代替了确认所选功能的操作,施加确认力将导致意外选择其他功能。
在功能选择时,这种缺乏可靠性的操作是不可接受的。
为了对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的装置,所述类型的装置包括一个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相反的横向顶部选择区域,可以对所述区域施加控制力,并且每一区域都对应于一个底部触发区域,所述触发区域能够与对应的电子开关触发元件配合,在所述类型的装置中,所述控制元件安装成当有一个力施加在顶部选择区域之一或另外一个上时,能够绕着选择轴线倾斜的形式,所述轴线沿着垂直于两个开关的连线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控制元件能够在一个中间空位和两个相反的选择位置之间运动,使得对应的底部触发区域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并激发第一或第二选择功能,在所述类型的装置中,控制元件安装成当向控制元件的第三中央确认区域施加确认力时,能够在垂直于连线以及选择轴线的方向上在垂直确认方向平移,并且在空位和按下位置之间运动,其中两相反的底部触发部件同时与两个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激发该装置的确认功能,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制成两个部件,其第一顶部部件承载着至少所述两个横向确认区域,其第二底部部件承载着至少所述两个底部触发部件并具有中央立柱,所述立柱垂直穿过第一部件并且其顶部自由端面构成了第三中央确认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
第一部件具有四个横向选择区域,它们绕着中央确认区域以90°的角度分布,并且每一区域都对应于一个底部部件,并且四个底部部件由第二部件承载,这样,当向中央确认区域施加确认力时,四个底部部件同时与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激发确认功能。
第一部件具有四个横向选择区域,它们绕着中央确认区域以90°的角度分布,并且每一区域都对应于一个底部部件,并且两个相反的底部部件由第二部件承载,另外两个相反的底部部件由第一部件的底面承载,这样,当向中央确认区域施加确认力时,两个由第二部件承载的底部部件同时与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激发确认功能。
控制装置具有用于使两个部件弹性回复到抵靠在形成其空位的顶部挡块上的装置,
第二部件的顶部挡块是第一部件的底面,
弹性回复装置属于对应的电子开关,
控制装置具有引导第二部件垂直平移的装置,以当中央区域受到控制时,帮助其承载的激发部件与相应的触发元件同时配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它具有如前任一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GSM式的移动电话。
下面将参考附图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是根据已有技术制造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看去的分解立体图,特别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造的包含控制元件的部件,
图3是从下方看去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造的控制元件的立体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造的在空闲位置控制元件各部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B是沿着图4A所示4B-4B剖开的控制元件的截面图,
图4C是沿着图4A所示4C-4C剖开的控制元件的截面图,
图5A是控制元件的部件经立体组装后的立体图,有一控制力施加在一个选择区域上,
图5B是沿着图5A所示5B-5B剖开的控制元件的截面图,
图6A是控制元件的部件经立体组装后的立体图,有一控制力施加在另一个选择区域上,
图6B是沿着图6A所示6B-6B剖开的控制元件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变化的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元件的横向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造的控制元件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造的控制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制造的控制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其它部分中,顶部和底部定向将不限于与附图中从顶部到底部的定向一致。
图1表示了一个电子装置10,这里以示例的形式表示了一个GSM式移动电话。电子装置10也可以是一个集成器、一个游戏控制装置或一个PDA(个人数字助理设备)。
电话10具有一个壳体12,该壳体12由顶壳14和底壳16构成。
顶壳14的顶面18具有孔20,这些孔20能够让电话10的键盘24的按键22穿过。按键22能够在空位和触发位置之间垂直移动,在所述触发位置上,每一按键都与元件26配合来触发相应的电子开关28。
这里的键盘24包括12个按键22,这些按键22分布成四行,每行三个按键。
按键22主要包括顶部控制部件30,使用者的手指可以在其上施加控制力。部件30构成了对应按键的背部。
按键22还包括一个刚性的底部触发部件32,该部件32可与对应电子开关28的触发元件26配合。刚性底部触发部件32制成中央杆的形式,该部件32从对应按键22的顶部部件30的底面垂直延伸,直到对应电子开关28的触发元件26的顶壁,作为例子,所述触发元件26可以是一个可弹性变形的拱形盖。
每一电子开关28都主要包括两个属于相应电子控制电路的金属触点36,当对应的按键22处于空位时触点36并不通电相连。
当按键22处于触发位置后,底部部件32使拱形盖26变形,使得其底面的导电部件38与两个金属触点36接触,从而改变了相应的电子控制电路的电学状态以控制电子装置10的功能。
作为例子,所述功能包括接听电话、拨加号码数字、在显示设备52中移动光标或者确认前一次进行的操作。
通常,通过对硬材料、例如塑料进行注塑,将顶部部件30和底部部件32制成单一的元件。
作为例子,开关28的金属触点(未表示)是通过金属喷涂来固定在公共支撑元件34上的,所述元件34基本上位于水平面上并且可以是一层塑料膜。作为例子,那些触点位于印刷电路板的顶面。
电子装置10的外壳12的顶壳14还具有一个窗口50,诸如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52可透过窗口,这里,显示装置大致为长方形。
为了更易于对一定的功能、特别是选择和确认功能进行控制,已知可以采用包含控制元件60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元件60的结构和功能与按键22的结构和功能相似。
控制元件60具有四个相反的横向顶部选择区域62、64、66和68,使用者能够向它们施加控制力,并且每一区域都对应于底部触发部分72、74、76和78,而这些触发部分又能够与电子开关的对应触发元件配合。
这里,控制元件60整体上是环状的。它安装成能够绕两条选择轴A1、A2倾斜的形式,所述选择轴沿垂直于两个相反开关连线的方向延伸。因此,对于每条选择轴A1、A2来说,控制元件60能够在空位和两个相反的选择位置之间移动。
向每一顶部选择区域62、64、66和68施加控制力都能够使对应的底部触发部分72、74、76和78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触发一个选择功能。
这里,根据图1,选择功能使得光标79向后、向前、向屏幕52的左侧或右侧移动,根据控制力所施加的顶部选择区域62、64、66和68,使用者能够选择他想选择的功能。
控制元件60还安装成能够在垂直确认方向V平移的形式,所述方向V垂直于连线方向以及选择轴A1和A2,并位于空位和按下位置之间。当向控制元件60的中央确认区域70施加一个确认力时,四个底部触发部分72、74、76和78同时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触发该装置的确认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在这种控制装置中明显缺乏功能稳定性,根据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成两个部件80和82的控制元件60,特别要参考图2至图7。
为了更容易理解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作为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将控制选择和确认功能。根据变化形式,该装置还能够控制拨号、接线等。
第一顶部部件80承载着横向确认区域62、64、66和68,它们以90°的角度绕着中央确认区域70分布。另外,第一部件80的底面承载着底部触发部件76和78。
第二底部部件82承载着底部触发部件72和74,并具有中央立柱84,该立柱84垂直穿过第一部件80的小孔86。顶部自由端面构成了第三中央确认区域70。
根据附图,第一部分80的底部具有一个凹槽86,其形状与第二部件82的形状互补。
因此,当向横向确认区域62或64施加力时,根据图5A和5B,第一顶部部件80沿着轴线A1倾斜,这驱动第二底部部件82使得底部驱动部分72或74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从而使光标分别向着显示装置52的顶部或者底部移动。
当向控制元件60的中央确认区域70施加力时,根据图6A和6B,两底部部件72和74向下平移,使得它们同时与两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以触发该装置的确认功能。
为了便于同时将触发部件62、64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当中央区域70被激发时,第一部件80的凹槽86的横向壁88和小孔80的环形壁90形成了在第二部件82垂直向下平移过程中的导向装置。
因此,控制装置就能仅以四个电子开关28实现五个不同的功能。
这种系统的可靠性是最佳的。这是因为中央区域70位于离底部部件72和74距离相等的位置上,因此,当向中央区域70施加力时,两底部部件72和74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它们的自由端仍然保持在水平面内。
因此,在两底部部件72和74与对应的触发元件配合过程中能够防止任何偏移的危险。
这样就允许两部件80和82回复到空位,控制装置60有弹性回复装置,这个装置就是开关28的触发元件26。该触发元件26是弹性拱形盖的形状。因此按下拱形盖时,为了恢复原先形状,每一拱形盖都具有回复到他们的初始位置的趋势。
由于顶部挡块的作用,部件80和82向上回复的距离是有限的。
根据图2至6,第一部件80顶部挡块是抵靠在肋缘92的顶壳14的壁的底面94,所述肋缘92沿着其外部环形边缘延伸,并在第一部件80的空位上接触。
该部件的第二元件82向上抵靠在第一部件80的底面96上,这里底面96对应于凹槽86的顶面。
根据图7所示的变化型式,控制元件60的第一部件80和第二部件82是通过将塑料注入空腔中而制成的,所述空腔成型于连接薄膜98上。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件80的顶部挡块是薄膜98本身。最好是要容纳键盘24的其他按键22的空腔也制在薄膜98上。
上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
根据图8和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控制元件60的形状是带有四条臂的星形。星形的每条臂都对应于光标在屏幕52上的移动方向。
每一臂的自由端都承载着对应的横向选择区域62到68,以使光标在臂的方向上移动。
该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的功能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功能类似。
在变化型式中,控制装置是多功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装置10的操作模式,激发选择区域62至70能够触发不同的功能。
例如,星形控制元件60能够构成键盘的一个部件。
这样,当电话10处于“拨号”模式功能时,按压选择区域62至68以及中央确认区域70,就能够拨电话号码。
当电话处于“导航”模式功能时,按压横向选择区域62至68,就能够在屏幕上移动光标,按压中央区域70就能确认所选择的功能。
根据图10所示的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第一部件80具有两个横向选择区域,例如62和64。第二部件82承载着两个底部部件72和74,以及中央确认区域70,该区域7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设置在中央立柱84的顶部自由端面上。
这种控制装置使得光标能够在屏幕上向两个相反方向移动,并能够确认那个由激发中央区域70所选择的功能。
因此,为了实现三个不同的功能,这种装置仅需要两个电子开关,这两个开关并未在这些图中显示。另外,将控制元件60设计成两部件80、82的形式,并通过在两底部部件62、64与相应的触发元件配合期间防止任何偏离的危险,保证了其功能的可靠性。
上面给出的描述并非限制性的。这是因为还可以设想出许多变化型式。
例如,第一部件可以承载更多的横向区域和对应的底部部件。特别是在控制装置要控制光标在以45°分布的八个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第二部件还可以承载两个以上的底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