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类处理装置及纸张类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鉴别纸币或有价证券等纸张类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融机构等所使用的自动交易装置或一般的兑换机或自动售货机中,都安装有鉴别纸币或有价证券的鉴别装置。
特别是在特开2003-17818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用证券发售装置发行有价证券的技术:该证券发售装置,具备有:为了防止有价证券的伪造或篡改而在有价证券内埋入IC芯片、由非接触式读取该IC芯片中存储的ID信息的读取装置;和向存储了特定未发售的有价证券地ID信息的证券信息数据库查询读取到的ID信息、来判定有价证券的真伪的判定装置;根据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用证券发售装置发行上述有价证券。
但是,按现状,带IC芯片的纸币或有价证券等基本上还没有流通。因此,即使埋入了IC芯片的有价证券或纸币开始流通了,但到广泛分普及到使用者还要花费时间。因此,如果按过早的时限仅以不带IC芯片为由就把未加IC芯片的纸币或有价证券判定为非法,对使用者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纸币或有价证券的鉴别的可靠度,还要求希望尽快采用使用IC芯片的鉴别。
另外,在使用IC芯片的鉴别中,首先使IC芯片起电,让其电信息发送出去,有时还根据发送出来的信息向上级局查询等,与使用纸币或有价证券等的表面(印刷或磁)的鉴别相比有可能更费时间。但是,为了等待这个时间,要把纸币或有价证券等的传送速度大大地降低,这就会拖延交易处理,对使用者不方便。
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上所述,正在谋求解决提高鉴别的可靠性与使用者的方便性之间可能相互矛盾的课题。
【发明内容】
正在谋求的改善,例如,根据有价证券或纸币的种类等,通过采用切换是否把采用IC芯片的鉴别作为认定真伪的要件的装置,例如,可以根据带IC芯片的纸币的流通状况,优先提高关于高额有价证券或纸币的安全性。
另外,在采用IC芯片的鉴别中,鉴于也有花费时间的情况,例如先把IC芯片的ID信息读取出来,再向中心查询该ID信息,同时,在向中心查询期间取得IC芯片以外的鉴别结果,并比较该鉴别结果与查询到的结果,由此,在不会太大地降低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使用IC芯片的鉴别来提高鉴别精度。
这样,例如可以既考虑到了使用者的方便性,又能够进行采用了IC芯片的电信息的鉴别。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交易装置(ATM)的外观示例图。
图2是纸币周转装置(BRM)的断面示例图。
图3是自动交易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鉴别模式选择表的示例图。
图5是在IC鉴别后利用普通鉴别的流程图。
图6是在普通鉴别后利用IC鉴别的流程的变型例。
【具体实施方式】
用千元(日圆)面值和万元(日圆)面值的纸币作为有价证券或纸币等纸张类的例子进行说明。由于千元(日圆)面值和万元(日圆)面值的纸币上的印刷等的外观设计是共同的,只是流通开始时期不一样,所以既有带IC芯片的也有不带IC芯片的。在纸张类的其他例子中,有五千元(日圆)面值的纸币(官方纸币、银行证券、可兑换纸币、不可兑换纸币)、日圆以外的纸币、票据、支票、股票、债券、船载货物证券、仓库证券、货物兑换券、商品券等。用金融机构所使用自动交易装置(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自动柜员机)和被内装于其中的纸币周转装置(Bill Recycle Module=BRM)作为具备鉴别单元的装置进行说明,也可以把ATM和BRM统称为纸币处理装置或纸张类处理装置。所谓周转是指将进款收纳的纸币,再用于其后的付款。可是,本发明中,周转并不是必须的条件。另外,也可以进行外观图或框图或流程图的各要素的取舍选择和重新组配。此外,本发明不是仅限定适用于本实施例,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施。
图1是ATM1的外观图。图面的左方是使用者侧。ATM1具有:显示向使用者显示向导的显示器(也叫做显示部)2、按钮或触摸板等由使用者根据显示部2的显示进行的操作输入的键(也叫做操作部)3和投入纸币和/或排出纸币的进出款口4。在进出款口4的上部设置有活门,将使用者把纸币投入到该活门的内侧叫做进款(纳入),把使用者从该活门的内侧取出纸币叫做出款(排出)。
图2是BRM20的机构图,图面的右方是使用者侧。在进出款口4的内部设置有中隔板28,用该中隔板28分隔为进款部和出款部。进款部和出款部作成进出款口4在不为一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分体的。BRM20,除进出款口4之外,还拥有:检查判断千元面值或万元面值等币种或有新旧型区别等纸币的种类或真伪(包含:测定值达到基准,由此,就推断为肯定,下同)的鉴别部21;按顺序保管通过鉴别部21的纸币、且具有按正向顺序或逆向顺序调出功能的暂时保管库22;收容被沾污了或旧型、且在付款中不用的纸币的拒收库23;收容付款用的千元面值的千元库24;收容付款用的万元面值的万元库25;切换传送方向的门26a~26e;以及用传送带和传送辊夹住纸币进行传送的传送路径27。鉴别部21,具有读取纸币表面上的模样或磁性字符等表面信息的表面信息读取部30。表面信息读取部30,包含用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光学信息来观察纸币的印刷面的模样等的分光部、和检测磁墨水的磁墨水读取部。另外,也可以把拒收库23、千元库24和万元库25统称为纸币收容库。作为例子列举出了千元面值用的千元库24和万元面值用的万元库25,当然也可以准备五千元面值的纸币收容库等。
BRM20,特别是,具有读取存储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内部的存储器内的电信息的IC读取部(也叫做电信息读取部)29。IC读取部包含有:电磁波的照射·接收用的天线;执行电磁波的照射的照射部;和解析来自IC的响应的接收部。在IC的内部存储器中,作为电信息(以数字信息为主)存储有被加密过的固体识别(ID)信息等。一旦照射具有特定波长·周期·振幅的特殊电磁波,IC就用该电磁波在IC内起电,发射存储的信息。在被加了密的情况下,既可以在IC内部进行解密,也可以在接收侧进行解密。IC通常被在半导体芯片上所形成的外壳包封(将其叫做IC芯片),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也可以不是从天线照射电磁波的非接触型的读取,而是使用了接触型的电极的读取。但,在本实施例及变型例的说明中,以使用非接触型的IC芯片为例。
IC读取部29的设置,不限于鉴别部21的内部,例如,也可以像29a那样至少在进款部附近设置一个,在暂时保管库22的内部29c等设置一个。像29a或29b那样,在把IC读取部设置在比表面信息读取部30更靠近进款部侧(从进款部传送纸币的情况下的上流侧,即由上述传送部传送被进款部所接收到的纸张类时,按进款部、IC读取部29a和29b、表面信息读取部30、暂时保管库2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先于由表面信息读取部30进行的纸币的读取、读取IC的电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抢先进行向上级局查询所读取到的电信息(后述)等。特别是,在将IC读取部设置在纸币的传送速度不是那么快的进款部附近的情况下,由于纸币的传送速度较为缓慢,所以即使在向IC的电磁波的照射及其响应(电信息的读取本身)花费时间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读取,同时,可以先于读取表面信息读取电信息。即使在将IC读取部29设置在暂时保管部22的内部的情况下(29c),由于纸币的传送速度较为缓慢(实质上传送被抑止),所以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读取IC的电信息。
图3是ATM1的功能框图。ATM1设置有:处理器36(也叫做处理部或控制部);存储器31(也叫做主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或各种设定的HDD32(虽是硬盘驱动器,但不限于这样的磁盘,也叫做辅助存储部);经线路与上级局连接的发送接收部(也叫做接口、查询部)34;以及包含驱动传送路径27的传送带和传送辊的传送电机等的传送部35。上级局,具有服务器或数据库等并管理着各种信息。
图4是存储在HDD32内的表40之例,该例对每种模式定义是否要利用使用IC芯片的鉴别(也叫做IC鉴别、第二鉴别)。在表40中,举出鉴别模式A~C为例,假设:鉴别模式A41,是对千元和万元双方要求IC鉴别的模式,是在带IC芯片的纸币在市场上充分流通时利用。假设:鉴别模式B42,是对比较高额的万元券要求IC鉴别,而对较低面额的千元券不要求IC鉴别的模式,在带IC芯片的纸币已经流通开来,但依然是过渡期,大多还使用不带IC芯片的纸币时利用。假设:鉴别模式C43,是对千元和万元双方不要求IC鉴别的模式,在带IC芯片的纸币流通前或过渡初期利用。
根据经由发送接收部34的来自上级局的指示、或经由操作部3的来自相关人员的指示输入处理器36来切换、并设定这些模式。所设定的模式被存储在HDD32和存储器31的至少一方。这样,就能够通过对每种款种切换要否IC鉴别,适合于带IC芯片的纸币的流通状况,可以从IC鉴别要求高的纸币开始按顺序进行利用IC鉴别的精度高的鉴别,而不管是真币与否,也不会给所有的不能使用无IC芯片的纸币的使用者带来严重的不便。
以下,根据图1~图4对鉴别纸币的装置的控制,来说明实施例。在图5和图6中,高额纸币和低额纸币,在图4中分别表示是万元面值和千元面值的纸币。在进一步增加模式的划分的情况下,就据此适当来变更流程的步骤。
在实施例中,先检查纸币有无IC芯片,然后根据模式使用普通鉴别。
图5是表示处理器36用存储在存储器31和HDD32内的设定数据和程序来控制ATM1和BRM20的处理流程图。
在检测到由使用者把纸币投入到进出款口4时,关闭活门,并从进出款口4把纸币调到传送路径27上,经由闸门26b用传送部35传送到鉴别部22(S501)。
这时,在设定了鉴别模式C43的情况下(在S502,为“是”),仅进行普通鉴别(S518)。这里,所谓普通鉴别(也叫做第一鉴别),是表示不利用纸币的IC芯片的电信息的鉴别,例如,包含由表面信息读取部30读取并使用纸币的表面上的模样和磁性字符等表面信息的鉴别。用普通鉴别判断为真币的情况下(在S519,为“是”),就不进行使用IC芯片的鉴别而终止鉴别,判断是否有其他的投入纸币(S510)。在普通鉴别判断为伪币的情况下(在S519,为“否”),将该纸币作为进款拒收券,并从鉴别部21经闸门26a送到进出款口4的出款部(S517)。一旦投入到进出款口4的纸币的鉴别结束(在S510,为“是”),就把进出款口4的活门打开,把进款拒收纸币返还给使用者。
另外,在表40中不是鉴别模式C43的情况下,从IC读取部29照射电磁波(在S502,为“否”;S503)。
在IC读取部29,一旦接收到来自IC芯片的响应(在S504,为“是”),就进行普通鉴别(S505),同时,经发送接收部34向上级局(中心)查询所接收到的IC芯片的信息(S506)。如果只用IC芯片的信息就可以得到纸币鉴别所必要的信息,就无须进行这种查询。但是,特别是在纸币上能够抄上文字、花纹的IC芯片比较小,因此,其信息量不能那么大,也没有能够在IC芯片制造后写入币种或纸币编号这样的任意的信息的功能。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与IC芯片的固有编号(例如制造编号)关联起来由上级局来管理纸币的信息,为了对使用了IC芯片的纸币进行鉴别,就要求向上级局的查询。
在上级局,根据接收到的IC芯片的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纸币的信息(币种、纸币编号等),并返送到发送接收部34。在S505的鉴别结果是妥当的情况下(在S507,“是”),将该鉴别结果与从上级局接收返送的纸币的信息进行比较,并判断两者是否一致(S508)。S508的比较结果如果为一致,就鉴别为真券,而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则鉴别为不是真券(即,伪券)。这样,使用IC芯片就提高了鉴别的可靠性。
在未接收到来自IC芯片的响应时,判断是否是模式B42(S514);如果是模式B时,接下来进行通常鉴别(S515)。S515的普通鉴别结果,是低额纸币的情况下,判断为真券(在S516,为“是”)。这是做成了这样的机制:对于高额纸币来说要进行充分的鉴别,而对于低额纸币,考虑使用者的方便,只要通过普通鉴别可以得到正当的评价就接受。但也决不是无限制地接受。例如,对使用者每人、每日、每一次的交易可接受的张数设定上限,在超过该上限数的情况下,自动将模式B变更为模式A等,这样就能够提高安全性。因此,对较低面额的有价证券或纸币,即使判断为鉴别中不用IC芯片的情况下,通过对其次数等设定限制,对低额的有价证券或纸币也可以抑制因伪造等而引起的侵害。另外,在S514为“否”时,由于对所有的纸币都是要求IC鉴别的模式A,所以未能进行IC鉴别的纸币不再进行普通鉴别,而作为拒收进款。另外,即使在未被判断为低额纸币的情况下(在S516,为“否”),也判断为伪券,而作为拒收进款。
在对投入到了进出款口4的纸币鉴别结束了的情况下,把在IC和普通鉴别的结果中未被判断为非真币的总计金额等显示在显示部2上,等待使用者对操作部3的确认输入(S511);一旦接收到确认输入(在S512,为“是”),就从暂时保管库22经闸门26a按照币种收纳到千元库24或万元库25内(S513)。另外,把没有IC芯片的纸币收纳到拒收库23内,将其回收起来,由此,防止被回收后而再次流通到市场上,从而能够促进向带IC芯片的纸币的过渡。
另外,在S505向上级局查询过的情况下,按照通信线路的状况也可以预想响应要花费时间。这种情况下,在鉴别部21中剩下的纸币要原地不动地等待查询结果,所以传送就会慢下来。因此,在S505,普通鉴别为妥当(“是”)的情况下,将该纸币从鉴别部21送到暂时保管库22,并将保管的纸币的顺序号与由鉴别部21进行的普通鉴别的结果对应起来存储到存储器31内。而后,一旦接收到来自上级局的返回信息就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31内的普通鉴别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在判断为不一致的情况下,在S510判断为结束了投入纸币的鉴别之后,将该纸币从暂时保管库22送到进出款口4,返还给使用者。这时,使用者确认投入金额(S512)后,把被判断为一致的真券从暂时保管库22中调出来,收纳到纸币容纳库23~25内(S513)时,也可以把被判断为不一致的纸币从暂时保管库22中调出来送到进出款口4。
可是,这样一来,在使用者确认投入金额(S512)之前无法知道投入拒收的纸币的存在以及张数等。即,IC鉴别判断为非真券的保管在暂时保管库22内的纸币未被计算在进款金额内,因为在S512阶段未进行进款拒收而使用者并不掌握,所以不能判断进款金额正确与否。因此,也可以在S511把进款拒收的纸币的存在和张数显示出来。最好是在S512之前暂时把处于暂时保管库22内的IC鉴别与普通鉴别的结果一致的纸币一次性暂时收纳在纸币收纳库23~25内,而把不一致的纸币送到进出款口4。这样,使用者就能够在确认进款金额之前看到或摸到进款拒收的纸币。在S512之前暂时收纳起来的情况下,在S512,由使用者输入了非确认进款金额时,从纸币收纳库中调出暂时收纳起来的纸币并送到进出款口4,返还给使用者(S51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的29a或29b所示,最好把IC读取部29设置在比用来进行普通鉴别的表面读取部30更传送上流侧(从进款部投款时),这是因为取得IC芯片的电信息后能够迅速进行S505。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配置,也可以用软件来实现本实施例。即,也可以由表面读取部30取得纸币的表面信息并将其保存在存储器中,再根据保存起来的信息由IC读取部29读取后执行S506。也可以不停留在表面信息的先行取得,而先于S503执行S506的普通鉴别,并把普通鉴别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内,然后用所保存的结果进行IC鉴别后再执行S507和S508。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先检查纸币有无IC芯片,然后依据模式使用普通鉴别。下面,针对该实施例,来说明首先实施普通鉴别、其后根据模式利用由纸币的IC芯片进行鉴别的变型例。
图6是处理器36用存储在存储器31和HDD32内的设定数据和程序来控制ATM1和BRM20的处理的流程图。
由传送部35将投入纸币从进出款口4传送到鉴别部21时(S601),在变型例中,首先实施普通鉴别。
这里,在鉴别结果为不妥当的情况下(在S601,为“否”),从鉴别部21送到进出款口4(参照图5的S517的相关记载),而不是传送到暂时保管库22。
在鉴别结果为妥当的情况下,且在C43中设定有表40的模式的情况下,仅照样对下一张纸币实施普通鉴别,但是,如果既不是模式C又不是模式B(在步骤604,为“否”;且在S605,为“否”;即为模式A)的情况下,就从IC读取部29照射电磁波(S606)。
在模式B的情况下,且在普通鉴别的结果是高额纸币而不是低额纸币的情况下(在步骤605,为“是”;且在S610,为“是”),照射电磁波(S606)。
依据普通鉴别的结果,即便用IC识别部照射,也不能接收来自IC芯片的响应时,也判断为非真券,拒收进款(在S609,为“否”),后续的处理与图5说明过的S510~S513一样。
在向IC芯片照射了电磁波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响应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不能充分提高纸币通过鉴别部21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如图2的29c所示,把IC读取部29设置在暂时保管库22内也很有效。这是因为为了保管在暂时保管库22内,(特别是在为了保管而停止时)暂时保管库22内的纸币的传送速度比鉴别部21内的纸币的传送速度慢,所以,有这样的优点:如果在此照射电磁波就能够赢得得到响应的时间。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根据普通鉴别的结果来利用IC鉴别,所以适宜于将IC读取部29设置在比表面信息读取部30更传送下流侧的配置。
上述的实施例相对于该变型例有如下优点。即,在向上级局查询IC芯片的信息时考虑到花费时间的情况,能够先向上级局发送信息。而且在模式B的情况下,在没有来自IC芯片的响应时,可以特化为低额纸币的普通鉴别,例如,可以集中取得千元券的表面信息,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普通鉴别。
另一方面,变型例相对于实施例有如下优点,即,可以先进行普通鉴别后来判断是否进行电磁波的照射,所以可以防止尽管不需要照射还是进行了照射。例如,将IC读取部29设置在暂时保管部22内时,由于从进出款口4来看,暂时保管部22处于比鉴别部21更传送下流侧,有根据鉴别部21的普通鉴别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应照射电磁波的时间裕量,所以是有效的。
在实施例和变型例中,主要说明了IC鉴别与普通鉴别的先后关系的不同。但是不限定于进行IC鉴别与普通鉴别的先后,例如,也可以做成:先不管模式,实施IC鉴别与普通鉴别,将各自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中,根据表40的模式切换是否利用哪种结果还是两者的结果。这种情况下,IC信息的读取和表面信息的读取也可以是同时的。先利用IC鉴别的结果的情况是实施例,先利用普通鉴别的结果的情况是变型例再者,还可以做成:在IC鉴别的结果和普通鉴别的结果的利用中并不具有特别的先后关系,比较这些结果并判断是否要进行匹配。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和变型例中,在向中心查询IC的响应结果时而使安全性变坏,也可考虑简便的方法:根据普通鉴别的结果为妥当(判断为真券)且有来自IC芯片的响应的事实、不进行向中心的查询而认为最终的鉴别结果为真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