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12663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7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5695.0

申请日:

2002.07.29

公开号:

CN1472966A

公开日:

2004.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H04Q3/00; H04M3/42

主分类号:

H04Q3/00; H04M3/42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祖健; 林霖; 张晓进; 杨国道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园科发路华为用服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丽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解决了信令转接点(STP)在实现信令点或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时,到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只能运用16条链路传送有序消息,且不能实现各链路负荷均衡的问题,运用该发明可以充分利用STP到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所有链路,且各链路的消息流量均衡。将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OPC)按照在数据表中设置的信令分段点码分段,把分段之后的消息分别传送给两个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作负荷分担,可以按消息的链路选择码(SLS)值的奇偶性选择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传送消息;可以按消息的SLS值的大小选择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传送消息;也可以不考虑SLS,直接按OPC的分段选择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传送消息。

权利要求书

1: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对发送到信令转接点的有序消息 选择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进行动态负荷分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A.在数据表中,根据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数目做数据配置,确 定信令分段点码; B.比较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与信令分段点码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 将待转发的消息分为两段; C.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发往主用和备用信令点或主用和备用子系 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发往备用和主用信令点或备用和主用子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A中,当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为两个时,将数据表中 的信令分段点码设置为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码的一半;所述的步骤B中,将 起源信令点编码小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一段,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大于 或等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二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是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 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全部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是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 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全部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链路选择码(SLS)值的奇偶性进 行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 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 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奇数的消息 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 用子系统。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奇偶性进行主备用信令点 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 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 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 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大小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 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小值的消息 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 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 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大小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 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 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 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 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SLS值为小值的消息是指SLS值为0~7的消息,SLS值为大 值的消息是指SLS值为8~15的消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当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为三个,包括两个主 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和一个公用的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时,将数据表中 的信令分段点码设置为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码的1/3;所述的步骤B中,将 起源信令点编码小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一段,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大于 或等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二段;所述的步骤C中,将第一段待转发的 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公用的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 全部发送到其对应的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说明书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令系统,特别是指信令系统的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模块中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背景技术

    在信令系统,特别是七号信令系统中,信令转接点(STP)到目的信令点(SP)的链路数由发送到STP的消息的链路选择码(SLS)确定。根据SCCP协议国际规定,SLS用4个比特表示,所以SLS值的范围是0~15,因此,STP到SP的链路数最多为16条。当消息流量大时,16条链路制约了带宽,满足不了STP的性能要求,需要将链路数增加以满足需求。

    目前已有的双信令点和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地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是在SCCP模块中实现的,STP与SP可以是直联的,也可以是非直联的。根据全局码(Global Title,简称GT)翻译结果的不同,STP所连接的可能为信令点(定义为DPC+GT或DPC+NEW GT),也可能为子系统(定义为DPC+SSN),但是SCCP的双信令点与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是相同的,因此以下仅以SCCP的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进行说明。

    SCCP处理的消息按照顺序分类分为无序消息和有序消息,转发的无序消息可以重新选择SLS发送出去;而转发的有序消息要求含有相同SLS的消息按照进入的顺序发送至SP,所以需要将这相同的SLS从同一条链路依次发送,这时消息中的SLS不能改变。

    由于无序消息和有序消息自身的特点,在实现SCCP信令点或者子系统负荷分担的时候,现有的方法只能实现无序消息的完全负荷分担,使链路数增加到32条,且实现流量均衡;对于有序消息,只能实现部分负荷分担,达不到增加链路数的目的,也不能实现流量均衡。

    对于无序消息,可以通过轮选的方法实现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

    参见图1,当STP 101转发无序消息到某个目的子系统时,首先发送到主用子系统(DPC1+SSN)102,SLS的值为0;当第2条到该目的子系统的消息转发时,选择备用子系统(DPC2+SSN)103,SLS的值为0;当第3条到该目的子系统的消息转发时,选择DPC1+SSN 102,SLS的值为1;当第4条到该目的子系统的消息转发时,选择DPC2+SSN 103,SLS的值为1;......;这样一直到SLS的值到达15后,再重新按上面方法循环,得到发往某信令点的消息在32条链路均匀负荷分担。以上SLS的值是由以下两个式子得出的。

    SLS(DPC1)=(SLS(DPC1)+1)%16

    SLS(DPC2)=(SLS(DPC2)+1)%16

    这两个式子通过对SLS(DPC1)+1和SLS(DPC2)+1取余来给消息的SLS重新赋值。将首先发送到DPC1+SSN和DPC2+SSN的消息的SLS赋值为0,然后利用以上两式作取余运算将发往主备子系统的消息的SLS重新赋值。

    对于有序消息,现有的负荷分担算法如下:

    根据发送到STP的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奇偶性选择主用或备用子系统进行负荷分担,将消息转发出去。将SLS的值为0、2、4、...、14的消息发送到主用子系统,SLS的值为1、3、5、...、15的消息发送至备用子系统,反之亦然。

    对于以上有序消息的负荷分担算法,因为SLS只有16个值,相应只能对应16条链路,所以按照SLS值的奇偶性分配最多只能使用主用子系统和备用子系统所属信令点的两个8条链路,即只能对应16条链路,而不能全部使用STP到主用子系统和备用子系统所属信令点的32条链路,达不到增加链路数的目的,且各链路的流量不均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涉及信令系统的SCCP模块中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有序消息从STP到目的信令点或目的子系统的所有链路的均匀负荷分担。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对发送到信令转接点的有序消息选择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进行动态负荷分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A.在数据表中,根据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数目做数据配置,确定信令分段点码;

    B.比较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与信令分段点码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将待转发的消息分为两段;

    C.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发往主用和备用信令点或主用和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发往备用和主用信令点或备用和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A中,当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为两个时,将数据表中的信令分段点码设置为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码的一半;所述的步骤B中,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小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一段,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大于或等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二段。

    所述的步骤C,是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全部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C,是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全部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链路选择码(SLS)值的奇偶性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奇偶性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大小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步骤C,还包括根据有序消息的SLS值的大小进行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的选择转发,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所述的SLS值为小值的消息是指SLS值为0~7的消息,SLS值为大值的消息是指SLS值为8~15的消息。

    所述的步骤A中,当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为三个,包括两个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和一个公用的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时,将数据表中的信令分段点码设置为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码的1/3;所述的步骤B中,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小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一段,将起源信令点编码大于或等于信令分段点码的消息分为第二段;所述的步骤C中,将第一段待转发的有序消息全部发送到公用的备用信令点或备用子系统,将第二段待转发的消息全部发送到其对应的主用信令点或主用子系统。

    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数据表中增加信令分段点码,利用信令分段点码将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分段,并将分段后的消息结合其SLS值的情况选择信令点或子系统,从而实现了信令点和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

    运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双信令点和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使从信令转接点到信令点或子系统作负荷分担的链路数增加到32条,并能实现这32条链路的负荷均衡,而且当作负荷分担的两个信令点或子系统在同一实体内,即目的信令点支持多信令点特征时,信令转接点到目的信令点的链路数为32条。

    运用该方法还可以实现多个信令点或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以充分利用信令转接点到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所有链路,并达到各链路的消息流量均衡。当作负荷分担的信令点或子系统为三个时,可以使从信令转接点到信令点或子系统作负荷分担的链路数增加到48条,并能实现这48条链路的消息流量均衡。附图说明

    图1是SCCP的无序消息利用轮选的方法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以实现动态负荷分担的示意图;

    图2是在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中,将SCCP的有序消息按OPC分段和SLS值的奇偶性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以实现动态负荷分担的示意图;

    图3是在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中,将SCCP的有序消息按OPC分段和SLS值的大小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以实现动态负荷分担的示意图;

    图4是在基于双信令点的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中,将SCCP的有序消息按OPC的分段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以实现动态负荷分担的示意图;

    图5是在基于三个信令点的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中,将SCCP的有序消息按OPC的分段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以实现动态负荷分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由于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是基于信令点的,信令点与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相同,因此以下仅以SCCP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2,作负荷分担的子系统是基于双信令点的。在子系统数据表中增加一个配置字段,即信令分段点码opc_code,将opc_code设置为待转发的有序消息的OPC的一半,以使OPC能够被其均分为两段,从而待转发的有序消息也被均分为两段。将OPC<opc_code的起源信令点编码设置为OPC1201,将OPC>=opc_code的起源信令点编码设置为OPC2 202,OPC1 201、OPC2 202可以从消息的路由选择标记(LABEL)中获得。将OPC1 201的消息动态分配给主用子系统(DPC1+SSN)204或备用子系统(DPC2+SSN)205,即沿着图中的实线传递消息;而将OPC2 202的消息动态分配给DPC2+SSN 205或DPC1+SSN 204,即沿着图中的虚线传递消息,二者形成互补关系。

    以上所述的动态分配消息有三种方式,分别如图2、3、4所示。

    其中的图4是针对消息按OPC的分段分配消息的,而图2、图3都是针对消息按其SLS值的情况分配消息的。因为整个信令网中消息的SLS值是均匀分布的,所以可以通过将消息按OPC分段结合其SLS值的情况选择主备用子系统来实现在32条链路的均匀负荷分担。

    参见图2,将发送到STP 203的有序消息根据其按OPC分段并结合其SLS值的奇偶性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作负荷分担。当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1 201时,将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 204,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当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2 202时,将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 204。

    也可以将OPC1 201的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204,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将OPC2 202的消息中SLS值为偶数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SLS值为奇数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 204。

    参见图3,将发送到STP 203的有序消息根据其按OPC分段并结合其SLS值的大小选择主备用子系统作负荷分担。当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1 201时,将SLS值为小值,即SLS值为0~7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204,SLS值为大值,即SLS值为8~15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当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2 202时,将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 204。

    也可以将OPC1 201的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204,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将OPC2 202的消息中SLS值为大值的消息发送到DPC2+SSN 205,SLS值为小值的消息发送到DPC1+SSN 204。

    参见图4,按发送到STP 203的有序消息的OPC的分段,将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1 201的消息全部发送给DPC1+SSN 204,将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2 202的消息全部发送给DPC2+SSN 205。

    也可以将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2 202的消息全部发送给DPC1+SSN204,将起源信令点编码为OPC1 201的消息全部发送给DPC2+SSN 205。

    运用以上的三种方法均可以使得OPC1与OPC2的消息在发往主备用子系统时形成互补,刚好用完32条链路,且各链路的负荷均衡。

    如果主用子系统DPC1+SSN和备用子系统DPC2+SSN是在同一实体内,即与STP连接的SP支持多信令点特征,那么运用本发明可以将STP到SP的16条链路增加到32条。

    以上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是基于双信令点的动态负荷分担。通过对子系统数据表的数据配置将OPC分段,并结合有序消息按其SLS值分组的情况,也可以实现有序消息针对多信令点及基于多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以基于三个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为例,其具体配置如下:

    参见图5,为基于三个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这三个子系统组成两个目的子系统,其中一个子系统为这两个目的子系统公用的备用子系统,需要对这两个目的子系统设置两条不同的GT配置。在这个基于三个信令点的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中,只能以将OPC分段的方式把消息发送给主用和备用子系统。主用子系统DPC1+SSN 504和DPC3+SSN 506的备用子系统均为DPC2+SSN 505,即DPC2+SSN 505为公用的备用子系统,因此,发往DPC2+SSN 505的消息包括OPC1 501和OPC2 502的消息,所以将OPC1 501、OPC2 502进行不等分段,以使发往DPC2+SSN 505的消息与发往DPC1+SSN 504和DPC3+SSN 506的消息等量。可以将opc code设置为OPC的1/3,将OPC<opc_code的起源信令点编码设置为OPC1 501,将OPC>=opc_code的起源信令点编码设置为OPC2 502。根据消息选择主备用子系统DPC1+SSN 504和DPC2+SSN 505或DPC3+SSN 506和DPC2+SSN 505,将OPC1 501的消息全部发送给公用的备用子系统DPC2+SSN 505,将OPC2502的消息全部发送到主用子系统DPC1+SSN 504或DPC3+SSN 506。

    本发明的SCCP模块中的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运用在STP系统中,经过实验和模拟,能够实现双信令点或子系统作动态负荷分担时STP到双信令点或子系统的32条链路的消息流量的均匀负荷分担,有效地增强了STP的性能。

    通过对数据表的数据配置将OPC分段,并将分段后的消息结合其按SLS值分组的情况选择主备用信令点或主备用子系统,还可以实现多信令点和子系统的动态负荷分担,能够充分利用STP到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所有链路,并达到各链路的消息流量均衡。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解决了信令转接点(STP)在实现信令点或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时,到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只能运用16条链路传送有序消息,且不能实现各链路负荷均衡的问题,运用该发明可以充分利用STP到目的信令点或子系统的所有链路,且各链路的消息流量均衡。将有序消息的起源信令点编码(OPC)按照在数据表中设置的信令分段点码分段,把分段之后的消息分别传送给两个目的信令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