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12655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7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2784.1

申请日:

2002.07.02

公开号:

CN1473248A

公开日:

2004.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H57/02

主分类号:

F16H57/02

申请人:

爱信AW株式会社;

发明人:

奥野光贵; 早渕正宏; 西田正明; 糟谷悟; 池宣和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1.07.02 JP 201506/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将变速器箱体(1)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装置中,在变速器箱体的上部中箱体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详细讲是在比轴线方向的中央位置向前后方向偏离的位置上设置通气口(10),通过向与该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机构(2)向外部气体开放。这样,通过将通气口的位置向变速器箱体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前后方向偏离、和将通气机构的方向朝向与其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组合,当通气口位置向离开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侧朝下,相反当通气口位置向接近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侧朝上,这样在变速器在轴线上前倾、后倾时都可以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将变速器的箱体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 通,其特征是,在变速器箱体(1)的上部中的箱体轴线方向中间位置上, 设置向箱体内空间开口的通气口(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 口,位于比所述箱体内空间的轴线方向中央位置向前后方向偏离的中间 位置上,通过向与所述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机构(2)向外部 气体开放。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变速器箱体,具有由将其周壁的上部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从该周壁向外方 凸出、在内部设置槽状空间(12s)的壁所构成的增强棱(12),在该增 强棱的侧壁(12a)上设置向所述槽状空间开口的通气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口,位于收容在变速器箱体内的变速机构的非转动部件(42) 的外周侧。
5: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机构,包括连接所述通气口的通气管(22)。
6: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与所述变速器箱体一体设置并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 隔离、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室(3)。
7: 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机构,包括与所述变速器箱体独立的通气室,通过所述通气口 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通气室,具有前后方向长的空间,其一端部侧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变速器 箱体内空间连通,另一端部侧通过通气管向外部气体开放。
9: 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通气室,具有限制该室内的流体流动的迷宫式结构(32)。
10: 一种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将变速器的箱体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 通,其特征是,所述通气装置,具有: 在从收容变速机构的变速器箱体的前部(1A)到后壁(1b)之间的 中央位置向一方向偏移的位置上与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口,和 与该通气口连通、从所述中央位置向另一方向延伸到至少以同量距 离偏移的位置的通气机构。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 速器,是使箱体轴线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地载置在车辆上的纵向配置的变 速器。

说明书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防止变速器中的箱体内空间的压力封闭的通气装置,特别涉及改善搭载在车辆上的变速器在倾斜状态下地通气能力的技术。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为防止变速器箱体内空间的压力封闭的通气装置,特别是在搭载在4WD越野车等车辆上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车用纵向配置式变速器中,由于考虑到在车辆行驶时变速器箱体会产生大的前后倾斜,所以为防止通气孔吹油,在变速器箱体内形成迷宫式结构,形成为经过配置在变速器箱体前侧上部的通气活塞、通过通气管从迷宫式结构的出口侧向外部释放的构成。

    然而,近来要求提高上述那样的4WD越野车的行驶性能,需要也能适应在45°坡路等苛刻状况下行驶的通气装置。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通气装置中,在坡路上行驶时,其中在下坡路行驶时,仍然有可能出现由于变速器内部的转动部件形成对油的搅拌而引起通气孔吹油的情况。作为对这种通气孔吹油的对策,虽然并不是不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改变通气装置,但这样的大变更,必然引起成本大幅度上升。另外,作为对通气孔吹油的对策,不能出现伴随变速器外形的大型化引起不易在车辆上搭载的情况。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变速器箱体作最小限度的改变就可以实现即使车辆在急坡路行驶时也能防止通气孔吹油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另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在变速器的外形实质上不会大型化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上述急坡路中的通气孔吹油的防止。发明内容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在将变速器的箱体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装置中,具有在变速器箱体上部中箱体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朝向箱体内空间开口的通气口的特征的构成实现。

    在该构成中,通过使与通气装置连接的通气口位于变速器箱体上部的轴线方向的中间部位,在变速器前后方向两种倾斜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位极端前后倾斜变动引起的油侵入通气口的情况。因此,在变速器前倾、后倾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侵入通气口引起的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构成中,如果采用上述通气口位于比上述箱体内空间的轴线方向中央位置向前后方向偏离的中间位置上、并通过向与上述偏离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通气机构向外部气体开放的构成会更加有效。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通气口的位置向变速器箱体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前后方向偏离、和使通气机构的方向朝向与其相反方向的组合,当通气口位置向离开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端朝下,相反当通气口位置向接近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端朝上,由于这两种作用相互补充,当变速器前倾、后倾时都可以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在上述构成中,可以采用上述变速器箱体,具有由将其周壁的上部向前后方向延伸并从该周壁向外方凸出、在内部设置槽状空间的壁所构成的增强棱,在该增强棱的侧壁上设置向上述槽状空间开口的通气口的构成。

    在该构成中,通气口的高度可以设定成位于比变速器箱体的一般周面更上方的位置上,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由于油位变动而引起的油侵入通气口的情况。并且不需要为此改变变速器箱体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如果采用上述通气口位于收容在变速器箱体内的变速机构的非转动部件的外周侧的构成会更有效。

    依据该构成,变速机构的非转动部件,可以作为对由其它转动部件搅动的油的遮蔽部件作用,所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油侵入通气口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任一构成中,也可以采用上述通气机构具有连接上述通气口的通气管的构成。

    在该构成中,由于上述相互补充的防止通气孔吹油的作用,可以通过将直接安装在通气口上的通气管作为通气机构获得,在实际上不变更变速器箱体的情况下,可以构成在变速器前倾、后倾时都可以防止通气孔吹油的通气机构。

    或者,在上述任一构成中,也可以采用上述通气机构具有与上述变速器箱体一体设置并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隔离、通过上述通气口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室的构成。

    在该构成中,通气室可以作为阻碍经过通气口侵入到通气机构中时的油的流动的缓冲空间而发挥作用,在变速器前倾、后倾时,均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通气室与变速器箱体成一体,所以通气室的附设对变速器箱体的外形的影响可以限制到最小限度。

    或者,在上述任一构成中,也可以采用上述通气机构具有与上述变速器箱体独立的通气室,通过上述通气口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

    在该构成中,通气室可以作为阻碍经过通气口侵入到通气机构中时的油的流动的缓冲空间发挥作用,在变速器前倾、后倾时均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通气室与变速器箱体独立构成,所以通气室的附设,实际上不需要对变速器箱体结构进行变更。

    另外,在包括上述通气室的构成中,如果采用上述通气室具有前后方向为长的空间、其一端部侧通过上述通气口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另一端部侧通过通气管与外部气体连通的构成会更有效。

    在该构成中,由于通过将通气室设为在前后方向长,而可以作为倾斜方向长的缓冲空间发挥作用,在变速器前倾、后倾时均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在具有上述通气室的任一构成中,如果采用上述通气室具有限制该室内的流体流动的迷宫式结构会更加有效。

    在该构成中,即使变速器的前后倾斜极端大,经过通气口有油侵入到通气机构中,也会由于通气室的迷宫式结构、在通气状态下阻止油向外部排出,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发明,是在将变速器的箱体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装置中,其特征是,上述通气装置,包括在从收容变速机构的变速器箱体的前部到后壁之间的中央位置向一方向偏移的位置上、与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口、与该通气口连通并从上述中央位置向另一方向延伸到至少以同量距离偏移的位置的通气机构。

    依据该构成,通过将通气口的位置向从自变速器箱体前壁到后壁间的中央位置向一方向偏离、和将通气机构向与其相反方向偏离的组合,当通气口位置向离开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侧朝下,相反当通气口位置向接近油位的方向偏离时,通气机构的前侧朝上,由于这两种作用相互补充,当变速器前倾、后倾时都可以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上述构成,如果上述变速器是使箱体轴线朝向车辆前后方向载置在车辆上的纵向配置的变速器时特别有效。附图说明

    图1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气装置的变速器箱体的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2表示实施例1的通气装置和变速机构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截面,与图1相同部分的侧面图。

    图3表示实施例1的变速器箱体的俯视图。

    图4表示通气装置放大后实施例1的变速器箱体的部分侧视图。

    图5表示通气装置放大后实施例1的变速器箱体的部分俯视图。

    图6表示实施例2的通气装置的变速器箱体的放大部分的侧视图。

    图7表示实施例2的变速器箱体的放大部分的俯视图。

    图8表示实施例3的通气装置的变速器箱体的放大部分的侧视图。

    图9表示实施例3的变速器箱体的放大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的轴方向截面图所示,把变速器的箱体1内空间和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装置,在轴线方向前侧(图中左侧)连接了未图示的变矩器壳体,而于在后侧(图中右侧)连接了同样未图示的延伸壳体和4轮驱动用传动系的变速器箱体1的上部中箱体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置与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口10。该通气口10,位于比箱体内空间的轴线方向的中央位置稍微偏向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上,通过向与该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前方延伸的通气机构2,被引导到车辆的适当位置上,并由未图示的通气阀等送排气部件向外部气体开放。

    在此所谓的箱体1内空间,是指由在输入轴贯通的状态下关闭变速器箱体1和变矩器壳体的前壁(通常由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开口部的油泵构成)1A、在输出轴贯通的状态下将变速器箱体1与延伸壳体、4轮驱动用传动系隔开的后壁(通常由与变速器箱体1成一体的后壁构成)1b将前后方向包围、用变速器箱体1的周壁11将四周方向包围、收容未图示的变速机构的各转动部件以及这些转动部件附属的摩擦部件的空间。该空间由于是用于变速机构的润滑油空间,成为内装变速机构的油密状的密闭空间,实行与外部气体实质的隔绝。因此,油密空间的箱体1内空间的前后方向的有效长度,如图1中符号L所示,是以前壁作为一侧端、后壁作为另一侧端的箱体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该长度的中央就是箱体1内空间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变速器箱体1,由于将其周壁11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从周壁11向外方伸出,在内部具有形成为槽状空间C的壁所构成的增强棱12,在增强棱12的侧壁12a上设置有向槽状空间C内开口的通气口10,在该通气口10的横方向上,安装着弯管形的通气活塞21。

    上述通气口10,进一步,为了防止由于变速器箱体1内的变速机构的转动部件、例如行星齿轮的各构成要素、离合器鼓、单向离合器的转动座圈等的转动而刮搅的油的直接侵入,以收容在变速器箱体1内的变速机构的非转动部件、例如向制动缸活塞、单向离合器的固定座圈等那样的支撑在箱体1上而不能转动的部件作为遮蔽部件,配置在其外周侧上。在这种方案中,如图2所示,对于在变速器箱体1周壁的内周花键12s上锁止支撑其外周侧的、配置在箱体轴线方向中央部的制动摩擦部件41,为进行挂接操作的制动缸活塞42的延伸管部从内装在箱体后壁上的油压伺服气缸延伸出来,其前端在花键12s上锁止嵌接,到达制动摩擦部件41的端部之后,在与延伸管部的外周侧挡接的轴方向位置上设置通气口10的开口位置。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通气机构2,在该实施例中,包括通气口10的通气活塞21、在该通气活塞21上连接其一端、而另一端连接在车辆侧的配管上并最终连接在上述通气阀等给排气装置上的通气管22。通气活塞21,在止漏状态下可自由转动地铰链结合在通气口10的水平轴线周围,其前端侧插入到通气管22中,成为可止漏的软管接头状。通气活塞21和通气管22之间的连接部,通过嵌接在通气管22的外周上的管箍23的螺钉螺紧而防止脱落。通气管22,沿增强棱12大致水平向前方延伸,在连接在变速器箱体1的前侧上的变矩器壳体的外周位置上终结,在其终端部上安装与车辆侧配管连接的接头24。

    在这样构成的通气装置中,当搭载变速器的车辆在急坡路上行驶时,在变速器箱体1向前下或者后下倾斜时,由于与通气装置连接的通气口10,在变速器箱体1的上部的中间位置,所以变速器在前后方向倾斜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位变动引起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的情况。因此,在变速器前倾和后倾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所引起的通气孔吹油的发生。具体讲,当变速器箱体1前倾时,由于通气口10处在向后方偏离规定量的位置上,即使前侧油位增高,该偏离量确保其具有余量,可以防止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相反,当变速器箱体1后倾时,由于通气口10的上述偏离量虽然与前倾时相比减少了对油位上升的余量,但这时,通气管22的前侧比通气口10的位置要高,即使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也可以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

    并且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从变速器箱体1的一般周壁11、由在其最上部向外方凸出的壁所构成的增强棱12的侧壁12a上设置通气口10,所以相对于油位的通气口10的位置,在不改变变速器箱体1的形状的情况下被提高了,可以更加降低从通气口10吸入油的可能性。另外,通过在增强棱12的侧壁12a上横向配置通气口10,通气活塞21以及通气管22不会凸出到变速器箱体1的最大直径之外,将变速器搭载在车辆上的方便性不会因为采用了这种通气装置而有所损坏。

    以下说明图6以及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在通气机构2上付随了通气室3这一点上不同。在该实施例中的通气机构2包括,与变速器箱体1一体设置并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隔离的、通过通气口10(参见图7)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的通气室3。通气室3,如图7中平面形状所示,为前后方向长的空间,其一端部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后侧)通过通气口10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另一端部侧(前侧)通过通气活塞21以及通气管22,以和上述实施例同样的路径对外部气体开放。换言之,是相对于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在通气口10和通气活塞之间介入设置了通气室3的结构。

    通气室3,利用上述实施例中变速器箱体1的增强棱12的前侧部分设置,具有相当于增强棱12的从变速器箱体一般周面11的凸出量的高度、和相当于增强棱12的宽度的宽度所构成的、在附视图中为大致长圆形的空间。但是由于通气管22的拉回的关系,相对于增强棱12的中心线多少向图中左方向偏移配置。通气室3的底壁30,在不妨碍变速器箱体1内的机构配置的情况下在和变速器箱体1的一般周面11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形成,在底壁30的后部设置通气口10。另外,通气室3的上面被开放,用螺钉固定盖子31将其封闭。而且,在该盖子31的前侧,和上述实施例中在通气口10上安装通气活塞21的同样方法安装了通气活塞21。通气室3,采用限制室内流体流动的迷宫式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构成迷宫式结构的相互错位的2个纵壁32,具有为与盖子31螺钉固定的壁厚。在该实施例中,通气口10相对于变速器箱体1的前后方向位置、通气管22的相对方向、以及通气活塞21以后的配管,由于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依据该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理由,当变速器在前后方向倾斜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位变动引起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的情况,可以防止由此引起的通气孔吹油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在该实施例中,通气室3被设置在通气口10和通气活塞21之间,作为扩大了流路面积的缓冲空间发挥作用,并且该空间通过迷宫式结构具有阻止油流动的效果,可以更加可靠防止通气孔吹油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利用从变速器箱体1的一般周壁11、在其最上部向外方凸出的增强棱12的内侧构成通气室3,所以在没有大幅度改变变速器箱体1的形状的情况下,就可以更加提高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效果。而且这时,也可以最小限度限制通气室3、通气活塞21以及通气管22从变速器箱体1的最大外径凸出,将变速器搭载在车辆上的方便性不会因为采用了这种通气装置而有所损失。    

    最后说明图8以及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相比,通气室3另外单独构成。在该实施例中的通气机构2,包括与变速器箱体1独立的通气室3,通过通气口10(参见图9)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这时,通气室3,如图9中的平面形状所示,为前后方向为长的空间,其一端部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后侧)通过通气口10与变速器箱体内空间连通,另一端部侧(前侧)通过通气活塞21以及通气管22,以和上述2个实施例同样的路径向外部气体开放。

    通气室3沿变速器箱体1的增强棱12的前侧部分的一侧配置。在该实施例中,通气室3由于与变速器箱体1独立,因此减少了对形状的限制,可以采用单纯的箱形框体33构成,并由在其后部侧壁上配置短管34,通过在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位置上形成的通气口10与增强棱12内空间连通。另外,通气活塞21被安装在框体33的前壁上,这时的通气活塞21,与上述实施例2的情况相比,通气管22的安装方向上更具有余地,成球状连接。而且这时,通气室3也采用限制室内流体流动的迷宫式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构成迷宫式结构的相互错位的4个纵壁32,分别从框体33的两侧壁延伸到相反侧壁附近形成。在该实施例中,通气口10相对于变速器箱体1的前后方向位置、通气管22的相对方向、以及通气活塞21以后的配管,由于和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依据该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相同的理由,变速器在前后方向倾斜时都可以防止由于油位变动引起油侵入到通气口10中的情况,可以防止由此引起的通气孔吹油的情况发生。而且,该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2相同,通气室3被设置在通气口10和通气活塞21之间,作为扩大了流路面积的缓冲空间发挥作用,并且该空间通过迷宫式结构,具有阻止油流动的效果,可以更加可靠防止通气孔吹油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通气室3与变速器箱体1独立形成,所以和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实际上不需要改变变速器箱体1的形状。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通气口10的位置和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设置在增强棱12的侧壁上,通气室3和实施例2的情况相同,具有阻止油流动的效果,所以成为对变速器箱体1外形的影响比上述两实施例大、并且兼有两者的防止通气孔吹油的效果的通气装置。

    以上,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理解,以3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在本发明各个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变更成各种具体的构成。特别是,有关相对于变速器箱体1的通气口10的位置设定,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只是例示出从中央位置向后方多少有一些偏移而进行设定的情况,但如果通气机构2采用向变速器箱体1的后方延伸的构成,则很显然,相对于变速器箱体1的通气口10的位置,应该从中央位置向前方多少有一些偏移进行设定,这样的构成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广泛适用于一般的变速器中,特别是自动变速器、其中在搭载在4WD越野车等车辆上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的纵向配置式自动变速器中使用是很有效的。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速器的通气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将变速器箱体(1)内空间与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装置中,在变速器箱体的上部中箱体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详细讲是在比轴线方向的中央位置向前后方向偏离的位置上设置通气口(10),通过向与该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通气机构(2)向外部气体开放。这样,通过将通气口的位置向变速器箱体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前后方向偏离、和将通气机构的方向朝向与其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组合,当通气口位置向离开油位的方向倾斜时,通气机构的前侧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