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便携终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2176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8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5372.4

申请日:

2003.07.08

公开号:

CN1487761A

公开日:

2004.04.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Q 7/32申请日:20030708授权公告日:20060208终止日期:201207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Q7/32; H04M11/00; H04N5/225; H04B7/26

主分类号:

H04Q7/32; H04M11/00; H04N5/225; H04B7/26

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发明人:

田中聪; 太田雄一; 下山田和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2.09.30 JP 284733/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德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在因落下而施加强烈冲击时,能够防止摄像机的变形破损。使容纳在摄像机部壳体13内的摄像机模块14的各个表面用冲击吸收性优良的材料所形成的缓冲材料18、19来保持摄像机部壳体13,由此,能够防止摄像机模块14的变形破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 表面上具有用于进行处理操作的第一操作部;第二壳体,其表面上具 有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第一显示部;多个连接部,可旋转地 连接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该终端装置能够使该第一、第二壳体 的各自表面重合地成为关闭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 在该多个连接部之间与该第一、第二壳体独立地设置具有摄像机 的摄像机壳体,配置在该摄像机壳体内部的摄像机模块的至少两个表 面与缓冲材料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缓冲材料具有在摄像部的至少一部分上的防尘功能。
3: 一种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 表面上具有用于进行处理操作的第一操作部;第二壳体,其表面上具 有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第一显示部;多个连接部,可旋转地 连接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该终端装置能够使该第一、第二壳体 的各自表面重合地成为关闭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 在该多个连接部之间与该第一、第二壳体独立地设置具有摄像机 的摄像机壳体,该摄像机部壳体的转轴部外径小于上述第一壳体和第 二壳体的转轴部外径。
4: 一种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 表面上具有用于进行处理操作的第一操作部;第二壳体,其表面上具 有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第一显示部;多个连接部,可旋转地 连接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该终端装置能够使该第一、第二壳体 的各自表面重合地成为关闭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 在该多个连接部之间与该第一、第二壳体独立地设置第三壳体, 配置在该第三壳体内部的模块的至少两个表面与缓冲材料相接触。

说明书


折叠式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摄像功能的便携终端装置,特别是,涉及两个壳体能够转动地联结,能够开闭这些壳体的带摄像功能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终端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具有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和便携电话机等各种形式,在社会中最广泛使用的是便携电话机。在便携电话机中,虽然是用铰链联结部来可折叠地联结显示部和操作部所在的各自壳体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但是由于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显示比较大的显示画面,从而广泛地为市场所接受。在现有技术中提示了在便携电话机中搭载摄像机,并发送或者接收静止画面或者活动画面的服务,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320463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个例子。其是这样的结构:在壳体背面搭载摄像机,一边在LCD(液晶显示器)上确认图像,一边拍摄外部被摄体(他人)。该构成把重点放在拍摄他人,因此,当拍摄摄影者自己时,因为看不到监视器画面而难于进行拍摄。

    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65780号公报、特开平11-69214号公报所公开的搭载摄像机的折叠便携电话机中,摄像机通过铰链联结部而被安装成旋转式。因此,能够从打开LCD侧壳体的状态下以单指触动使摄像机转向自己或外部被摄体,并且,可以一边在LCD上确认想要拍摄的图像一边进行拍摄。由此,一边进行通话一边使摄像机向着自己的方向来进行拍摄、发送,并在LCD上显示对方的图像,从而也能够使用所谓的电视电话功能。

    虽然上述附带摄像功能的便携终端装置已被实用化为各种形式,但是搭载在便携终端装置上的摄像机是把摄像机单元焊接到电路板上,从而对于由落下所产生地冲击没有进行特别的考虑。

    在上述特开平11-69214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为仅在单侧设置铰链联结部。因此,产生如下问题:不但支撑两个壳体的表面上的扭转刚性和弯曲刚性变低,而且,由于摄像机部分是悬臂梁状态,从而对于由落下等冲击所引起的变形破损而言,是脆弱的。

    在特开平10-65780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是:虽然由于铰链联结部处于两端的两个位置上,比上述特开平11-69214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更坚固,但是,由于容纳摄像机的壳体部分大于铰链联结部的外径,在落下时,摄像机壳体首先冲击到障碍物上,不仅加到摄像机和摄像机壳体以及加到除摄像机和摄像机壳体外的便携电话机部分上的惯性力都施加到了摄像机壳体和铰链联结部上,从而存在引起摄像机壳体和铰链联结部损伤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拍摄自由度高、坚固耐用、易于操作的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课题是:对于便携终端装置在使用时向下坠落等冲击,降低施加到摄像机壳体内的摄像机模块的加速度。

    而且,第二课题是:当便携终端装置落下时,减小施加到摄像机壳体上的力,提高摄像机壳体的耐冲击性。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课题,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电话的构造如下:在壳体内表面与摄像机模块之间配置安装缓冲部件,由此来缓解由于下落等而施加到摄像机上的冲击。

    而且,上述第二课题能够这样实现: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其中用左右两个位置的铰链来联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这两个位置的铰链联结部之间配置摄像机,在该便携终端装置中,使摄像机的壳体外径小于铰链联结部的外径,在落下等时,防止便携终端装置的其他部分的惯性力施加到摄像机壳体上,从而防止摄像机和摄像机壳体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部的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和断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部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机模块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的摄像机部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图和上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旋转轴X-X附近的构造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打开时的状态。图1(a)是正视图,图1(b)是侧视图,图1(c)是背视图。在第一壳体1中设置有操作键(全部被设在第一壳体中)4、送话器5、从外面看不到的内置电池、电池容纳盖9、天线11以及进行发送、内置的接收处理和便携电话机整体控制的电路板等。在第二壳体2中设置有受话器6、主显示部7、副显示部8和两个背面按钮10等。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各自一端在宽度方向(X-X方向)上相邻并部分延伸,其中内包着形成转轴的铰链(图6所示的左铰链34a和右铰链34b)。通过上述铰链,以左铰链联结部3a和右铰链联结部3b作为转轴(图中用X-X表示)在夹角0至180度左右的范围内可转动地联结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在图5(a)中表示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绕上述转轴X-X转动而被关闭的状态下的正视图。第一壳体1的铰链联结部在上述左铰链联结部3a和右铰链联结部3b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侧延伸,而第二壳体2的铰链联结部向外侧延伸,摄像机12可以上述转轴X-X为转轴转动地设置在上述第一壳体1的铰链联结部之间。

    下面使用图2来对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机12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2(a)是摄像机12的外观斜视图。图2(b)是与摄像机12的X-X轴正交的中央面的断面图,13是摄像机部壳体,14是摄像机模块,15是保护板,16是摄像机模块基板,17是挠性基板,18是第一缓冲材料,19是第二缓冲材料,20是设在摄像机部壳体13中的摄像机开口部,21是在摄像机模块中包含的光学镜头。

    在图3中表示了摄像机12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4中表示了摄像机模块14的简要构成图。

    摄像机12,在具有摄像机开口部20的摄像机部壳体13内容纳有焊接安装了摄像机模块14的摄像机模块基板16和挠性基板17等部件,在该摄像机开口部20中安装了用于保护这些部件的保护板15。摄像机模块14的结构是:密封光学镜头21的镜头镜筒22通过镜筒固定粘接剂24而固定在配置有红外线遮光板23的陶瓷基板25上,该陶瓷基板25用焊锡27固定在挠性基板17上。挠性基板17通过部件台阶而与摄像机模块基板16坚固粘接。

    在上述光学镜头21的光轴线上,在陶瓷基板25的内表面上焊接着摄像元件26,在挠性基板17上焊接着图像处理电路28。而且,通过在该摄像机模块14内的红外线遮光板23周边的镜头镜筒下表面与陶瓷基板之间以及摄像元件26和图像处理电路28周边的陶瓷基板内表面与挠性基板17的上表面的空间中填充粘接剂,能够提高摄像机模块14的机械强度。上述填充用粘接剂为了防止由热膨胀引起的变形,而使用刚性低的材料。

    而且,摄像机模块14在各面上被由冲击吸收性优良的橡胶等材料所形成的第一缓冲材料18和第二缓冲材料19所围绕,通过上述缓冲材料18、19来把摄像机模块14固定在摄像机部壳体13中。当第一缓冲材料18配置在摄像机模块14的上部侧面及上表面与摄像机部壳体13的内表面之间时,至少在其一部分上,压缩在摄像机模块14与摄像机部壳体13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分别包含摄像机12的光轴的两个正交平面大致对称存在,故不会产生松懈。

    而且,当第二缓冲材料19配置在摄像机模块基板16与摄像机部壳体13之间时,至少在其一部分上存在压缩在摄像机模块基板16与摄像机部壳体13之间的部分,故在摄像机12的光轴方向上不会发生松懈。而且,第一缓冲材料18还设置有间隙,以便于当扣合摄像机部壳体13的上壳体外壳131和下壳体外壳132时,上壳体外壳131的扣爪131t向内侧变形。

    通过上述构成,在便携终端装置因掉落等而受到强烈冲击时,也能够防止摄像机模块14的变形破损,而且,摄像机模块14在摄像机部壳体13中稳定地保持位置。通过在摄像机部壳体13的内表面和摄像机模块14的外周上分别连续紧密地粘接第一缓冲材料18,能够防止尘埃等积炭混入到摄像机模块14中。

    缓冲材料18、19使用蠕变小、形状的通融性优良的、对得到吸收冲击效果的形状产生低反抗性的硅橡胶。而且,缓冲材料18、19的总压缩量为0.1~0.2mm,从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摄像机部壳体13的分割面,上下配置缓冲材料18、缓冲材料19,虽然垂直方向的压力被施加到摄像机模块14上,但是,缓冲材料的配置并不仅限于上下配置,只要是操作性良好,能够使摄像机模块稳定地保持位置和姿势的构成都可以。

    图5表示在把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折叠起来的状态下显示部8朝向外侧的状态。图5(a)是其正视图,图5(b)是其上视图,图5(c)表示从铰链部正面看到的外观详细图。而且,在图6中表示了从上面看的通过转轴X-X的铰链部断面图。而且,图5(c)表示摄像机朝向正面的情况,图6表示摄像机朝向背面的情况。如图5(c)和图6所示的那样,上述摄像机部壳体13的外径小于上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的左铰链联结部3a以及右铰链联结部3b的转动部外径,由此,防止在便携终端落下时摄像机部壳体13直接冲击到障碍物上。

    由此,在落下时施加到摄像机12上的冲击经过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使冲击加速度在中途衰减,与摄像机部壳体13直接受到冲击的情况相比,冲击加速度显著降低。而且,如上述那样,由于通过缓冲材料18和缓冲材料19进行保持,则摄像机模块14受到的冲击加速度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防止摄像机模块14的变形破损。

    下面使用图6来说明转轴X-X附近的构造。通过嵌合和螺栓连接第一壳体前表面1m和第一壳体后表面1k而装配起第一壳体1,通过嵌合和螺栓连接第二壳体前表面2m和第二壳体后表面2k而装配起第二壳体2。在第一壳体的内部容纳金属第一框架32,在第二壳体的内部容纳第二框架,以免产生位置偏移。上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一端具有共同的转轴X-X,成为在左右分别插入、嵌合铰链34a和34b的构造。转轴X-X方向上的第一壳体1的内侧与摄像机部壳体13相嵌合,以可旋转地支撑摄像机12。

    在图6的左侧,挠性基板17的一端通过设在摄像机部壳体13侧面的出口而伸出,与第一壳体内的未图示的电路板相连接。为了防止尘埃从上述挠性基板17的伸出口侵入摄像机12的内部,在上述出口中插入防尘胶塞31。而且,如图2(a)所示的那样,当挠性基板17从摄像机部壳体13伸出时,为了易于伸出,设在摄像机部壳体13的左侧侧面的圆筒部的一部分开有缺口。在摄像机部壳体13的左侧嵌入金属制的圆环30,以使摄像机12能够平滑地转动。

    另一方面,在摄像机部壳体13的右侧侧面嵌入旋转角限制器29的端板。当旋转控制板可旋转地嵌在固定在上述旋转角限制器29端板上的轴的顶端上时,上述旋转控制板与上述第一框架相扣合。上述旋转角限制器29以预定方向为基准,把旋转角限制在0°至180°之间。摄像机12的右侧的旋转中心由第一壳体和摄像机部壳体13右侧表面的嵌合面35所决定。连接内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各个电子电路的挠性基板36通过铰链联结部3b的内部。

    此外,上述实施例以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机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PDA和笔记本个人电脑等其他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

    而且,并不仅限于便携式终端,也可以用于需要对落下等冲击采取对策的其他折叠式终端装置,而且,即使以除具有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部壳体之外的其它具有模块的壳体作为设在折叠的联结部之间的壳体,由于能够缓和由落下等施加的冲击,自然也同样适用。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带摄像机的便携终端装置中,通过用缓冲材料来保持摄像机模块的各个表面,能够防止由于落下等而受到强烈冲击时的摄像机模块的变形破损。

    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摄像机的摄像机部壳体的转轴直径小于壳体的外径,在落下时摄像机部壳体不会直接受到冲击,从而能够防止摄像机模块的变形破损。

折叠式便携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折叠式便携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折叠式便携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式便携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式便携终端.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摄像机的折叠式便携终端装置,在因落下而施加强烈冲击时,能够防止摄像机的变形破损。使容纳在摄像机部壳体13内的摄像机模块14的各个表面用冲击吸收性优良的材料所形成的缓冲材料18、19来保持摄像机部壳体13,由此,能够防止摄像机模块14的变形破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