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炉盖板 本发明涉及用于尤其是在可逆式炉卷带材热轧机(Steckelwalz-werken)中可使用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炉盖板,在所述加热炉中使一条热轧的带料在来回往复的运输中分别反向地在加热炉内的一个加热炉卷筒上卷绕和退绕,必要时该带料加热,该炉盖板包括安装在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可活动的炉盖板上的导向台,该导向台用于使所述轧制带料穿入和/或导向。
由于所使用的可逆式炉卷带材加热炉(Steckelofen)的热负载特别地高,该炉子的可调整的盖板过去都设有气动操作装置。通常是将该盖板直接固定在炉子上。但这样就使装在盖板上的导向台难于更换了。对于此过程来说也就是说必须使炉子完全冷却下来。但是这样就要求一个费事的而且持续时间长地工作过程,因为很长的冷却时间同时还有特别困难的工作条件一起发生。这种情况就造成工作成本高,而且相应设备的停机时间相对较长。
EP 0936276 A2提出了一项建议作为补救,以便面对已知的困难时尤其是用在可逆式炉卷带材热轧机中对于带料卷取机加热炉进行改善。
由上述文献获知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包括一个上部的外壳部分和一个下部外壳部分,它们可以相互固定连接,还有一个在外壳中的炉子卷筒,它具有用于容纳轧制带料的机构。所述外壳具有一个与下部外壳单独分开的底部部分,其中外壳底部部分可相对于下部外壳活动。因此外壳底部部分可以活动,尽管炉子内部还热的时候。底部侧面的外壳部分的设计和布置应使得该外壳可以与活动的辊道辊轮一起运动或者拆除。因而其结果使更换时间例如由以前的30小时缩短到大约5小时。
从上述的背景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改进结构型式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以及尤其是该加热炉的炉盖板,通过该炉盖板可以缩短装调时间。
对于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炉盖板来说,所述任务按本发明如下来解决:炉盖板和配属于该炉盖板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是单独的结构体;炉盖板布置在一个辊道框架的位于加热炉下方的一个部分上;而且每个盖板分成至少两个相互可折叠的元件;而且这两个盖板元件通过一个盖板轴承连接起来并可以摆动地安装。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所述在导轨上的辊道框架连同炉盖板可以从加热炉的辐射部位中移动出来。
这可以很有利地使盖板固定在位于加热炉的下方的可移动的辊道上,为了进行维护使盖板从炉子的辐射部位中移出来。这样就可以没有问题地对炉台和盖板进行维护。也可以通过采用液压油缸使盖板及其运动机构的操纵更容易。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还规定,盖板轴承装配在辊道框架上的传动侧和操纵侧的至少一个托架上。
为了保证盖板轴承在炉子下方的一个精确位置,在重新使用时使辊道框架的活动部分移动到可调节的支承点上。在轧制方向上的准确定位可以在这里通过在支承点处的一种导向来实现。
而且为了承受住带料运动时所产生的力,按照本发明则通过夹紧油缸使辊道框架制动。
其它的设计方案则规定,炉盖板的可摆动的盖板元件分别配置有一个最好是设置在操纵侧的液压油缸。
最后所述炉盖板的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该炉盖板布置在托架上,其高度可以调节。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特征和优点从以下对于在一个附图中简明示出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附图示出:
图1:在图4中X-X截面表示在一个辊道之上的一个带料卷取机加热炉,该加热炉具有用于使轧制带料自由通过的完全关闭的盖板;
图2:按照图1所示的加热炉,但具有部分打开的并向辊道倾斜向前降落的盖板的部分;
图3:按照1所示的加热炉,但具有用于卷取轧制带料在穿入操作时完全关闭的并且倾斜调整的盖板;
图4:辊道框架和位于其后面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垂直于其运行方向的一个截面图。
图1在对应于图4中X-X平面的纵向剖面表示所述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该加热炉尤其可以在可逆式炉卷带材热轧机中使用。在所述带料卷取机加热炉中使一条轧制带料11在两个带料卷取机加热炉和位于其间的轧机机座之间来回往复运输中分别反向地在炉子卷筒12上卷绕和退绕。带料卷取机加热炉使轧制带料保持在轧制温度上,或者对该带料加热。在盖板的单独的可活动部分2’、2”上设有用于使轧制带料11穿入和/或导向的导向台6、6’。
按本发明的炉盖板2、2’、2”和所属配置的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是单独的结构体。这些结构体都布置在辊道框架4的一个位于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下方的部分4’上。盖板可以分成至少两个相互可以折叠的元件2’、2”,该元件通过一个与辊道框架4的部分4’固定相连的、设计成盖板轴承的铰链7相互铰接连接。因此就可以在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的外壳中设计一个下部开孔,该开孔对于在例如修理作业或检查作业时可以有利地保证到达炉子的内部。
在按图1所示的盖板2的位置中可以使轧制完的轧制带料经过带料卷取机加热炉或它的下部开孔从设备中移出来。前面的盖板部分2’通过液压油缸3’倾斜向前抬起,与此相反后面的盖板部分2”仍保留在水平位置上。这两个盖板部分2’、2”一起在一个旋转点上与盖板轴承7相连接并进行支承。后面的盖板部位2”配有液压油缸3”用于实现摆动。盖板轴承7本身安装在辊道框架部分4’上驱动侧和操纵侧(操纵侧设置在图4中平面X-X的左边)的至少一个托架8、8’上。
辊道框架4的部分4’借助于移动滚轮14并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液压油缸可以在轧道5、5’上从辊道框架4中移向侧面,并且可以从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的辐射部位中移出,如由图4可见到的那样。用附图标记6表示位于上面的导向台。图1至4表示了布置在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内部的、可用电动机驱动的炉子卷筒12连同它们的卷取机轴承13、13’。
另外由图4可见盖板轴承7、盖板轴承7的托架8以及用于实现盖板部分2、2’摆动运动的液压油缸3。用附图标记9、9’表示在炉子基础上用于辊道部分4’的支承点。辊道本身在其驱动侧和操纵侧设有托架8、8’,该托架用于安放盖板轴承7。液压油缸3或3’或3”按同样次序配置于盖板或它的部分2’、2”,如由图3可见到的那样。液压油缸3’、3”同样也固定在辊道框架部分4’上,并可以与这个部分一起侧面地从辊道中移出来并置于一个维护位置上。为了保证侧向可移动的元件在所述带料卷取机加热炉1下方的一个精确位置,将辊道框架部分4’推移到可调节的支承点9上。
一旦辊道框架部分在轧制方向上在支承点9、9’上实现了准确的定位,那么就通过夹紧油缸10、10’使辊道框架部分4’制动住。
如图3所示,在穿入操作时通过盖板后部元件2’、2”的液压抬起使到达的轧制带料11如此向上抬起,从而使得该带料嵌入到炉子卷筒12的穿入间隙15中,并在该卷筒旋转运动时获得并一起运行。
按本发明结构种类的炉盖板固定在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可移出的辊道上,它并不复杂并特别合理,并且大大改善了带料卷取机加热炉的可维护性。
附图标记列表
1.带料卷取机加热炉
2.炉盖板
3.摆动用的液压油缸
4.辊道框架/辊道框架部分
5.导轨
6.导向台
7.盖板轴承
8.托架
9.支承点
10.夹紧油缸
11.轧制带料
12.炉子卷筒
13.卷取机轴承
14.移动滚轮
15.穿入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