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107903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2474.2

申请日:

2009.09.15

公开号:

CN102025138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H 9/02申请公布日:2011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H 9/02申请日:20090915|||公开

IPC分类号:

H02H9/02

主分类号:

H02H9/02

申请人: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敬因; 牛潇晔; 孙燏伟; 龚伟志; 信赢; 王洋

地址: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5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朱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中,电抗系统每相由铁心、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所述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1.01~10。本发明新型的超导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相比将带来多方面益处,对于超导限流器产业化进程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将有可能成为超导限流器进一步推向产业化的突破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 中,电抗系统每相由两个铁心、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励磁绕组 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 1.01 ~ 1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超导故障限 流器为单相或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

说明书


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导故障限流器。背景技术 在利用饱和电抗器原理设计的一些设备中,如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等, 主要由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低温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电抗系统主要由铁心、 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 对于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来说,每相有 2 个 铁心 21、2 个交流绕组 22、23 和一个直流励磁绕组 24,2 个交流绕组以一定的方式串联 后再串接在电网 100 中,使 2 个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场在直流铁心柱上相互抵消,从而减小 交流感应电压对直流励磁绕组的影响,同时保证稳态低阻和限流态高阻的性能指标。 工 作原理如图 3 所示。
     对于 2 个交流绕组串联的超导限流器来说,稳态阻抗为 2 个交流绕组阻抗的串 联,只要有一个交流绕组上的大阻抗,则整个限流器的稳态阻抗就很大。 这就要求限流 器稳态工作时,需要足够大的直流励磁使 2 个交流铁心柱都达到深度饱和状态。 在某一 时刻,直流励磁与一个交流铁心柱的磁通方向相同,则与另一个交流铁心柱的磁通方向 相反,为此直流励磁的静态工作点 H 必须达到 10000A/m 以上,而且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 心柱截面积必须采用一定的倍数,才能使两个交流铁心柱达到要求的饱和深度,从而满 足限流器稳态工作时的低阻抗指标。
     超导限流器电抗系统的材料费用主要有铁心、交流绕组用普通铜导线或铝导线 和直流励磁绕组用超导材料,这三种材料的费用比例大概为 6 ∶ 1 ∶ 11。 而占据材料比 例最大的超导线材的材料成本较高,相对来说整体制造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可以大大降低超导线材的用 量,进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
     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 中,电抗系统每相由两个铁心、接在电网中的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 ;所述 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
     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 1.01 ~ 10。
     本发明是一种同相两个交流绕组并联连接的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尤其 适用于有直流励磁绕组偏磁,使交流铁心柱深度饱和的松耦合结构的饱和铁心型的电磁 设备。
     本发明的优点是 :
     1、改变直流励磁偏磁的静态工作点,进而降低超导材料的用量,从而减小直流 控制系统的功率。
     2、在不降低限流器整体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 截面比,减少铁心材料 ( 硅钢片 ) 的用量 ;同时可以减小限流器的整体体积。
     3、减小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回路的影响,降低了直流控制回路设计制作的难 度;
     4、超导材料用量大大减少,使得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整体制造成本大大降 低。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构成原理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超导故障限流器工作的 B-H 曲线。 图 3 为现有技术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构成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参 阅图 1 所示,其电抗系统由铁心 1、接在电网 100 中的两个交流绕组 2、3 和直流励磁绕组 4 组成 ;所述的两个交流绕组 2、3 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 ( 其中 :为开关 ;DC 为直 流电源 ),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
     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 1.01 ~ 10。
     以下分三方面分析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区别。
     (1) 稳态时,直流稳态工作点改变,大大降低了超导带材的用量。
     根据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工作原理,其铁心 B-H 曲线如图 2 所示。 图中 B- 磁感 应强度, H- 磁场强度, Bt、 Bs、 Bz 分别代表限流器稳态工作时最大退磁点的磁感应强 度,静态工作点和最大增磁点的磁感应强度 ;Hk-Hacm、 Hk、 Hk+Hacm 分别为对应的 磁场强度。 在现有情况下,为使通流态交流绕组压降小,并降低励磁直流回路受到的感 应电势,同相两个交流绕组分别套住的两个交流铁心柱均应该是深饱和的。 不仅处于增 磁状态的交流铁心柱铁心要深度饱和,而且处于退磁状态的另一个交流铁心柱铁心也要 具有相当的饱和深度。 这样就迫使交流铁心柱铁心的 B ~ H 静态工作点设置到很深的饱 和区内,如图 2 所示。 两个交流绕组改为并联连接后,只要有一个支路为低阻抗,那么 整个限流器的稳态阻抗就为低阻抗。 由此可知,交流绕组并联连接后,使增磁支路达到 低阻抗,退磁支路达到磁通与直流磁通方向相同,同时满足通过交流绕组的电流波形为 正弦即可。 根据 Matlab 仿真结果,这时限流器的静态工作点 Hk 可以只选在 2000A/m 甚 至更低,但对于直流励磁来说,可能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 另外,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 心柱的截面比也会大大减小,其意味着直流励磁绕组用超导材料大大减少。
     (2) 稳态时,减小了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绕组的影响,降低了直流控制系统的要 求。
     对于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来说,三相交流绕组与负载连接,交流侧 在直流绕组中感应产生的基波和 2、4、5 次谐波电势相位互差 120° 而抵消,感应产生 6、12、 …次谐波的电势,其幅值相对比较小。 工作绕组并联时,每相直流绕组间可以流通偶次谐波电流,直流绕组两端感应产生的偶次谐波电势很小。
     (3) 限流态,相同交流铁心柱,达到相同的限流效果,交流绕组匝数为串联时的 2 倍,即普通铜导线或铝导线用量为串联时的 2 倍。
     交流绕组由串联改为并联后,消弱了限流器的限流能力,因此必须以增加交流 绕组匝数来补偿。 前面第三点已述及,从整体考虑,限流器的成本与体积,交流绕组 铜导线或铝导线用量只占总成本的 1/18,即使交流绕组用量为原来的 2 倍,则也只占到 主材成本的 1/9。 反过来,超导材料用量即使没有数量级的变化,保守说只降为原来的 1/2,暂且不考虑铁心材料的节省,那么三种主要材料的费用比例由原来的 6 ∶ 1 ∶ 11 变 为 6 ∶ 2 ∶ 5.5,则总成本可以下降 25%,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另外在限流态,直流控制系统迅速检测到短路电流并及时切断直流回路,此时 两个交流绕组自然均流,流过限流器单个交流绕组的短路电流将减小,短路电动力和热 稳定将大大降低,增强了限流器的抗短路能力。
     综合上述几方面益处,两个交流绕组并联将是超导限流器推向产业化过程中的 一个新的转折点。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 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在达到相同限流能力和稳态阻抗的前提下,制作了一单相 380V/20A 饱和铁心型 超导故障限流器模型样机,对该模型的两个交流绕组分别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的材料 用量进行了对比。 以下以电压 220V、电流 20A 的试验数据说明串联与并联的差别。
     1、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
     (1) 设计参数 :单个交流绕组匝数 30 匝 ;直流绕组匝数 120 匝 ;直流电流 30A。
     (2) 性能参数 :稳态阻抗 :0.4Ω ;系统预期短路电流 :180A ;限制电流有效 值 :38.9A。
     (3) 主材料用量 :超导带材长度 :19.78m ;硅钢片用量 :2.54kg ;铜用量 : 0.85kg ;
     主材总费用 :2240.7 元。
     2、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
     (1) 设计参数 :单个交流绕组匝数 60 匝 ;直流绕组匝数 60 匝 ;直流电流 30A。
     (2) 性能参数 :稳态阻抗 :0.35Ω ;系统预期短路电流 :170A ;限制电流有效 值 :40A。
     (3) 主 材 料 用 量 :超 导 带 材 长 度 :9.89m ;硅 钢 片 用 量 :2.54kg ;铜 用 量 : 1.7kg ;
     主材总费用 :1311.2 元。
     比较两者可以看出,铁心相同,并联时主材料费用比串联减少了 41.5%,超导 带材比原来节省了 9.89m,节约了 50%,费用节约 989 元 ;而铜材用量只增加了 0.85kg, 费用增加了 59.5 元。
     以上数据仅为 380V/20A 限流器的数据,对于电压等级更高、容量更大的限流器来说,超导材料用量降低为原来的 1/2,其费用尤为可观。
     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的制造成本,主要体现在 :(1) 可 以降低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的截面比,降低铁心材料用量,同时可以减小限流器的 整体体积 ;(2) 改变直流励磁偏磁的静态工作点,进而降低超导材料的用量 ;(3) 与串 联型相比,可以减小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绕组的影响,间接地降低对直流控制系统的要 求。
     本发明新型的超导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相比,将带来多方面益处, 对于超导限流器产业化进程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 ;将有可能成为超导限流器进一步 推向产业化的突破口。

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513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5138ACN102025138A21申请号200910092474222申请日20090915H02H9/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地址100176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503室72发明人张敬因牛潇晔孙燏伟龚伟志信赢王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朱丽华54发明名称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中,电抗系统每相由铁心、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所。

2、述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10110。本发明新型的超导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相比将带来多方面益处,对于超导限流器产业化进程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将有可能成为超导限流器进一步推向产业化的突破口。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025152A1/1页21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中,电抗系统每相由两个铁心、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

3、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10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故障限流器为单相或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权利要求书CN102025138ACN102025152A1/4页3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电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导故障限流器。背景技术0002在利用饱和电抗器原理设计的一些设备中,如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等,主要由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低温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电抗系统主要由铁心、交流绕组和直流励。

4、磁绕组组成。对于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来说,每相有2个铁心21、2个交流绕组22、23和一个直流励磁绕组24,2个交流绕组以一定的方式串联后再串接在电网100中,使2个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场在直流铁心柱上相互抵消,从而减小交流感应电压对直流励磁绕组的影响,同时保证稳态低阻和限流态高阻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0003对于2个交流绕组串联的超导限流器来说,稳态阻抗为2个交流绕组阻抗的串联,只要有一个交流绕组上的大阻抗,则整个限流器的稳态阻抗就很大。这就要求限流器稳态工作时,需要足够大的直流励磁使2个交流铁心柱都达到深度饱和状态。在某一时刻,直流励磁与一个交流铁心柱的磁通方向相同,则与另一。

5、个交流铁心柱的磁通方向相反,为此直流励磁的静态工作点H必须达到10000A/M以上,而且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截面积必须采用一定的倍数,才能使两个交流铁心柱达到要求的饱和深度,从而满足限流器稳态工作时的低阻抗指标。0004超导限流器电抗系统的材料费用主要有铁心、交流绕组用普通铜导线或铝导线和直流励磁绕组用超导材料,这三种材料的费用比例大概为6111。而占据材料比例最大的超导线材的材料成本较高,相对来说整体制造的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可以大大降低超导线材的用量,进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0007一种并联型超。

6、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其中,电抗系统每相由两个铁心、接在电网中的两个交流绕组和直流励磁绕组组成;所述的两个交流绕组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0008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10110。0009本发明是一种同相两个交流绕组并联连接的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尤其适用于有直流励磁绕组偏磁,使交流铁心柱深度饱和的松耦合结构的饱和铁心型的电磁设备。0010本发明的优点是00111、改变直流励磁偏磁的静态工作点,进而降低超导材料的用量,从而减小直流控制系统的功率。说明书CN102025138ACN102025152A。

7、2/4页400122、在不降低限流器整体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截面比,减少铁心材料硅钢片的用量;同时可以减小限流器的整体体积。00133、减小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回路的影响,降低了直流控制回路设计制作的难度;00144、超导材料用量大大减少,使得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整体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构成原理示意图。0016图2为本发明超导故障限流器工作的BH曲线。0017图3为现有技术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构成原理示意图。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9本发明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包括有电抗系统、。

8、直流控制系统和低温系统,参阅图1所示,其电抗系统由铁心1、接在电网100中的两个交流绕组2、3和直流励磁绕组4组成;所述的两个交流绕组2、3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在电网中其中为开关;DC为直流电源,且两个交流绕组为同相。0020所述直流励磁绕组的直流铁心柱与交流绕组的交流铁心柱截面比为10110。0021以下分三方面分析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区别。00221稳态时,直流稳态工作点改变,大大降低了超导带材的用量。0023根据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工作原理,其铁心BH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B磁感应强度,H磁场强度,BT、BS、BZ分别代表限流器稳态工作时最大退磁点的磁感应强度,静态工作点和。

9、最大增磁点的磁感应强度;HKHACM、HK、HKHACM分别为对应的磁场强度。在现有情况下,为使通流态交流绕组压降小,并降低励磁直流回路受到的感应电势,同相两个交流绕组分别套住的两个交流铁心柱均应该是深饱和的。不仅处于增磁状态的交流铁心柱铁心要深度饱和,而且处于退磁状态的另一个交流铁心柱铁心也要具有相当的饱和深度。这样就迫使交流铁心柱铁心的BH静态工作点设置到很深的饱和区内,如图2所示。两个交流绕组改为并联连接后,只要有一个支路为低阻抗,那么整个限流器的稳态阻抗就为低阻抗。由此可知,交流绕组并联连接后,使增磁支路达到低阻抗,退磁支路达到磁通与直流磁通方向相同,同时满足通过交流绕组的电流波形为正。

10、弦即可。根据MATLAB仿真结果,这时限流器的静态工作点HK可以只选在2000A/M甚至更低,但对于直流励磁来说,可能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另外,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的截面比也会大大减小,其意味着直流励磁绕组用超导材料大大减少。00242稳态时,减小了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绕组的影响,降低了直流控制系统的要求。0025对于三相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来说,三相交流绕组与负载连接,交流侧在直流绕组中感应产生的基波和2、4、5次谐波电势相位互差120而抵消,感应产生6、12、次谐波的电势,其幅值相对比较小。工作绕组并联时,每相直流绕组间可以说明书CN102025138ACN102025152A3/4页。

11、5流通偶次谐波电流,直流绕组两端感应产生的偶次谐波电势很小。00263限流态,相同交流铁心柱,达到相同的限流效果,交流绕组匝数为串联时的2倍,即普通铜导线或铝导线用量为串联时的2倍。0027交流绕组由串联改为并联后,消弱了限流器的限流能力,因此必须以增加交流绕组匝数来补偿。前面第三点已述及,从整体考虑,限流器的成本与体积,交流绕组铜导线或铝导线用量只占总成本的1/18,即使交流绕组用量为原来的2倍,则也只占到主材成本的1/9。反过来,超导材料用量即使没有数量级的变化,保守说只降为原来的1/2,暂且不考虑铁心材料的节省,那么三种主要材料的费用比例由原来的6111变为6255,则总成本可以下降25。

12、,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0028另外在限流态,直流控制系统迅速检测到短路电流并及时切断直流回路,此时两个交流绕组自然均流,流过限流器单个交流绕组的短路电流将减小,短路电动力和热稳定将大大降低,增强了限流器的抗短路能力。0029综合上述几方面益处,两个交流绕组并联将是超导限流器推向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0030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32在达到相同限流能力和稳态阻抗的前提下,制作了一单相380V/20A饱和铁心型超导故障限流器模。

13、型样机,对该模型的两个交流绕组分别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的材料用量进行了对比。以下以电压220V、电流20A的试验数据说明串联与并联的差别。00331、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00341设计参数单个交流绕组匝数30匝;直流绕组匝数120匝;直流电流30A。00352性能参数稳态阻抗04;系统预期短路电流180A;限制电流有效值389A。00363主材料用量超导带材长度1978M;硅钢片用量254KG;铜用量085KG;0037主材总费用22407元。00382、并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00391设计参数单个交流绕组匝数60匝;直流绕组匝数60匝;直流电流30A。00402性能参数稳态阻抗035;系统预期。

14、短路电流170A;限制电流有效值40A。00413主材料用量超导带材长度989M;硅钢片用量254KG;铜用量17KG;0042主材总费用13112元。0043比较两者可以看出,铁心相同,并联时主材料费用比串联减少了415,超导带材比原来节省了989M,节约了50,费用节约989元;而铜材用量只增加了085KG,费用增加了595元。0044以上数据仅为380V/20A限流器的数据,对于电压等级更高、容量更大的限流器说明书CN102025138ACN102025152A4/4页6来说,超导材料用量降低为原来的1/2,其费用尤为可观。0045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的制造成本,主要体现在1可以降低直流铁心柱与交流铁心柱的截面比,降低铁心材料用量,同时可以减小限流器的整体体积;2改变直流励磁偏磁的静态工作点,进而降低超导材料的用量;3与串联型相比,可以减小交流感应电势对直流绕组的影响,间接地降低对直流控制系统的要求。0046本发明新型的超导限流器与串联型超导故障限流器相比,将带来多方面益处,对于超导限流器产业化进程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将有可能成为超导限流器进一步推向产业化的突破口。说明书CN102025138ACN102025152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5138ACN102025152A2/2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2513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