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法和系统。背景技术 在 目 前 时 分 同 步 的 码 分 多 址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TD-SCDMA) 的网络规划中, 依据蜂窝通信的特点, 将邻区规划分 为 3 层结构, 具体各层邻区的配置如下 :
1. 对于服务小区, 基于蜂窝结构特点, 第一层邻区最多为 6 个 ;
2. 第一层邻区的外部一层相邻小区为服务小区的第二层邻区, 最多为 12 个 ;
3. 同样原则, 第二层邻区的外部一层邻区为服务小区的第三层邻区, 最多为 18 个。
基于全向基站规则分布的条件得到相邻小区数最大值为 36 个。而实际网络中, 大 部分基站为定向基站, 而且受限于各种地理环境, 实际的相邻小区数目不会超过 30 个。目
前网络中实际可定义的邻区数最大为 32 个, 而外部邻区数及系统间邻区数的配置同样遵 循这一原则。
对于目前的 TD-SCDMA 网络邻区规划, 邻区的配置一般是由仿真工具、 电子地图结 合通信规范来实现的 : 依据电子地图站点的分布, 根据各小区周围小区的距离与覆盖方向 定义相邻小区。
采用现有技术配置邻区的结果往往不准确, 其原因在于 :
1. 电子地图的精度不够, 站点的实际位置有误差 ;
2. 地图中没有建筑物的实际数据, 对信号传播不能真实体现 ;
3. 仿真工具的精确性受到很多因素限制, 各种仿真条件都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 况, 仿真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
4. 对于频繁扩容的网络, 有很多早期定义的邻区关系被无条件的继承而形成了垃 圾邻区数据 ( 即 : 虽然有邻区关系, 但实际上不会发生切换 )。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可以有效提 高邻区配置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法, 该配置方法适用于第一网络基站 和第二网络基站部署于相同的地理位置的情况, 该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采集第一网络中包含邻区信息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并对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 ;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 结合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实际接收灵敏度和接 收电平预算差值, 得到优化的第二网络的邻区关系数据。
较佳地, 所述得到优化的第二网络的邻区关系数据之后, 进一步包括 :
将所述优化的第二网络邻区关系数据与第二网络数据库中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 据进行对比, 确定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中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 和 / 或缺少的必要邻 区关系数据 ;
将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从第二网络数据库中删除, 和 / 或在第二网络数据库中 增加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所述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方法至少包括如下任一种 :
通过基站控制器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
通过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
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 以及
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包含的邻区信息包括 : 邻区接收电平、 邻区测量报告的数 量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所述包含邻区信息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包括通过基站控制器或基站控制器与基 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则所述对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的步骤包括 : 对预定时间段采集的测量报告中, 归属于各个小区的测量报告进行过滤, 查找出 其中的邻区信息 ;
针对每个小区, 计算出各个不同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信号在本小区收 集到的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得到邻小区列表, 该邻小区列表的内容包括 : 邻小区标识、 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以及该邻小区的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 识别码信息在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所述包含邻区信息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包括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的第 一网络测量报告, 则所述对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 数据的步骤包括 :
通过统计驱车道路测试中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电平值的连续变化情况和占用主 服务小区的切换情况, 来确定驱车道路测试中占用主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
和 / 或, 通过对 GPS 数据的处理, 得到各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 确定各个小区的覆 盖边界。
所述包含邻区信息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包括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的 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则所述对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第一网络邻区关 系数据的步骤包括 :
统计各个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 将除了主服务小区之外 其他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进行排列, 并按照排列顺序来定义主服 务小区的邻区关系。
较佳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 结合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实际接 收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差值, 得到优化的第二网络的邻区关系的步骤包括 :
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 ;
计算出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网络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差值 ;
将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中, 第一网络小区的接收电平减去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
接收电平差值得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 ; 以及
将所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中, 接收电平值满足第二网络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的小 区作为第二网络的邻区。
所述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网络移动终端的接收电 平包括 :
根据公式
下行有效辐射功率=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 基站天线增益 - 基站馈线及连接器损 耗 - 穿透损耗 - 人体损耗
计算得到下行有效辐射功率 ; 以及
根据公式
实际接收电平=下行有效辐射功率 - 路径传播损耗
计算得到移动终端接收的实际电平。
所述第一网络为 2G 网络, 所述 2G 网络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网络 ; 第二网络 为 3G 网络, 所述 3G 网络包括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 TD-SCDMA 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邻区规划的配置系统, 第一网络基站和第二网络基站部 署于相同的地理位置, 该配置系统包括 : 第二网络数据库, 用于存储第二网络中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 ;
采集分析装置, 用于采集第一网络中包含邻区信息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 并对所 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 ;
邻区关系装置, 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分析装置采集的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 结合 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实际接收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差值, 得到优化的第二网络的邻区关 系。
该配置系统进一步包括 :
对比装置, 用于将邻区关系装置得到的优化的第二网络邻区关系数据与第二网络 数据库中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进行对比, 确定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中非必要的邻区关 系数据, 和 / 或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
配置装置, 用于将对比装置得到的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从第二网络数据库中删 除, 和 / 或在第二网络数据库中增加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至少包括如下采集单元中的任意一个 :
设置在基站控制器中, 用于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
通过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 集单元 ;
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 以及
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网络测量报告包含的邻区信息包括 : 邻区接收电平、 邻区测量报告的数 量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包括设置在基站控制器中, 用于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网络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和 / 或通过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第一 网络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还包括 :
过滤单元, 用于对预定时间段采集的测量报告中, 归属于各个小区的测量报告进 行过滤, 查找出其中的邻区信息 ;
列表单元, 用于针对每个小区, 计算出各个不同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信号在本小区收集到的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得到邻小区列表, 该邻小区列表的内容包 括: 邻小区标识、 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以及该邻小区的频点 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在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包括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集 单元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还包括 :
用于通过统计驱车道路测试中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电平值的连续变化情况和占 用主服务小区的切换情况, 来确定驱车道路测试中占用主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单元 ;
和 / 或, 用于通过对 GPS 数据的处理, 得到各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 确定各个小区 的覆盖边界的单元。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包括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第一网络测量报告的采 集单元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还包括 :
用于统计各个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 将除了主服务小区 之外其他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进行排列, 并按照排列顺序来定义 主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的单元。
所述邻区关系装置包括 :
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网络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的 单元 ;
计算出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网络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差值的单元 ;
将第一网络邻区关系数据中, 第一网络小区的接收电平减去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 接收电平差值得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的单元 ; 以及
将所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中, 接收电平值满足第二网络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的小 区作为第二网络的邻区的单元。
所述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第一网络移动终端和第二网络移动终端的接收电 平的单元包括 :
用于根据公式
下行有效辐射功率=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 基站天线增益 - 基站馈线及连接器损 耗 - 穿透损耗 - 人体损耗
计算得到下行有效辐射功率的子单元 ; 以及
用于根据公式
实际接收电平=下行有效辐射功率 - 路径传播损耗
计算得到移动终端接收的实际电平的子单元。
所述第一网络为 2G 网络, 所述 2G 网络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网络 ; 第二网络 为 3G 网络, 所述 3G 网络包括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 TD-SCDMA 网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方案利用 2G 网络和 3G 网络共基站、 小区同覆盖 的实际客观条件, 利用目前成熟的 2G 网络中的测量报告为参考来配置 3G 网络的邻区关系,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极大提高邻区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基于 GSM 测量报告实现 TD-SCDMA 邻区规划的配置流程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 GSM 测量报告实现 TD-SCDMA 邻区规划的配置系 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我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网络 运营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 网络质量与性能都非常优异, 通过对 GSM 网络的研究, 可以为新 建的 TD-SCDMA 网络的规划、 优化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帮助。由于 TD-SCDMA 网络与 GSM 网络 大部分都是共站建设, 即两者基站部署于相同的地理位置, 而且小区覆盖范围基本一致, 因 此这两个网络的实际邻区关系应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对 GSM 网络的实际邻区关 系的规划、 优化来配置 TD-SCDMA 网络的邻区关系。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 GSM 测量报告实现 TD-SCDMA 邻区规划的配置方案中, 利用了 2G 网络 (GSM) 和 3G 网络 (TD-SCDMA) 共 ( 基 ) 站、 ( 小区 ) 同覆盖的实际客观条件, 根据对 GSM 网络相邻小区的实际的测量结果, 通过实际测试电平和接收电平的链路预算对比分析来确 定 TD-SCDMA 网络邻区的配置, 从而提高了邻区配置的准确性, 对提高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 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测量报告在 GSM 网络中是维系网络和移动终端用户通信的基础, 移动终端以每 480 毫秒 (ms) 为周期向系统发送, 测试报告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
(1) 服务小区信息 : 服务小区的上下行接收质量、 电平、 上下行发射功率和 / 或时 间调整 (TA) 值 ;
(2) 邻区信息 : 邻区接收电平、 邻区测量报告的数量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 BSIC) 信息等等。
根据实际需要, 测试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上述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也可以包括以 上未列举的其他内容。测量报告内容来自于实际网络, 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网络中各个角落 不同用户的感受。
发生在一个小区覆盖范围内的测量报告提供了实际的相邻小区的信息, 通过这些 信息确定的邻区关系是最准确, 最客观的。通过分析 GSM 测量报告, 可以得到服务小区的情 况以及各相邻小区的实际情况, 既包含了邻区的电平值, 同时也能够得出实际信号的传播 情况。而依据这些数据确定的相邻小区关系, 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服务小区与相邻小 区关系。通过对大量 GSM 测量报告的分析处理, 就可以实现 :
(1)、 去除那些移动终端侧无法感知的和无法进入候选的已配置邻小区 ;
(2)、 加入那些可用于功率预算切换和紧急切换的潜在邻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 GSM 测量报告实现 TD-SCDMA 邻区规划的配置流程, 其应
用前提是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共用基站, 该流程如图 1 所示,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01 : 采集 GSM 网络中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量报告。
对于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
(1) 通过基站控制器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SC) 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 报告 : 这个方法需要 BSC 具有支持测量报告采集的功能, 该方法最简便易行, 而且取得的数 据最完整 ;
(2) 通过 BSC 与基站 (BTS) 之间的接口 (Abis) 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 : 这 一方法也是一种全面采集测量报告的方法, 但采集过程比较复杂, 需要在 Abis 接口连接用 于采集测量报告的专用设备 ;
(3) 通过驱车道路测试 (Driver Test, DT) 的方法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 : DT 是通过驱车沿一定道路行驶时测量无线网络性能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也能采集到很多 连续的测量报告, 而且能够确定服务小区的连续变化, 确定各小区的服务边界, 但是这种方 法工作量太大, 而且采集的数据不能保证完整, 因为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能实现路测 ;
(4) 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 (Call Quality Test, CQT) 方法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测量报告 : 这种方法灵活, 很容易实现, 但是只能用来取得局部区域的数据, 不适合做全网 的邻区关系确定, 这一方法适合局部优化调整工作。 实际对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过程中, 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获 得最优化的 GSM 网络邻区数据。
步骤 102 : 对采集到的 GSM 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 GSM 邻区关系数据。
对于已经提取的 GSM 测量报告, 进行处理分析, 方法如下 :
(1) 对通过 BSC 和 / 或 Abis 接口采集的测量报告的处理方法如下 :
将预定时间段 ( 例如几天内 ) 采集的测量报告进行整理并存储 ;
对归属于各个小区的测量报告进行过滤, 查找出其中所有和邻区相关的部分 ( 包 括: 邻区接收电平、 邻区频点、 邻区 BSIC 等信息 ) ;
针对每个小区, 计算出各个不同频点和 / 或 BSIC 的信号在本小区收集到的测量报 告中出现的次数, 并按照次数的高低进行排序。由此可以得到一张小区级的实际存在切换 关系的邻小区列表, 该邻小区列表就是所述邻区关系数据。 该邻小区列表的内容包括 : 邻小 区标识、 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频点和 / 或 BSIC 以及该邻小区的频点和 / 或 BSIC 在测量报告 中出现的次数 ( 该次数反映了移动终端在本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切换的次数 )。
(2) 对于通过 DT 采集的测量报告, 包含了更多的测量信息, 通过对该测量信息的 处理, 可以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例如, 通过统计 DT 测试中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电平值的 连续变化情况和占用主服务小区的切换情况, 来确定 DT 测试中占用主服务小区的相邻小 区; 或者, 通过对 GPS 数据的处理, 还可以得到各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 在 GIS 系统中确定各 个占用小区的覆盖边界, 以此发现不合理的越区覆盖, 应用灵活直观。
(3) 对于 CQT 得到的测试报告数据, 统计各个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 平均加权值, 按照实际测得的信号为基准, 将除了主服务小区之外其他小区的移动终端接 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进行排列, 并按照排列顺序来定义主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
步骤 103 : 根据所述 GSM 邻区关系数据, 结合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实际接收 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差值, 得到优化的 TD-SCDMA 网络的邻区关系。
由于 GSM 网络与 TD-SCDMA 网络具有相同的基站地址与覆盖方向, 尽管在每个测量 报告采集点 GSM 网络与 TD-SCDMA 网络的信号不同, 但 GSM 网络小区与 TD-SCDMA 网络小区 的覆盖范围基本是一致的, 因此它们的邻区关系也应是基本一致的, 可以根据 GSM 网络的 邻区关系, 并结合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实际接收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差值, 来定义 TD-SCDMA 网络的邻区关系。
参考链路预算模型中, 下行有效辐射功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
下行有效辐射功率=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 基站天线增益 - 基站馈线及连接器损 耗 - 穿透损耗 - 人体损耗 (1)
注: 其中由于采用码分多址技术, TD-SCDMA 网络的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单用户业 务信道的最大发射功率。
而移动终端接收的实际电平计算如下 :
实际接收电平=下行有效辐射功率 - 路径传播损耗 (2)
对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共站址的小区, 根据以上公式通过计算, 可以得出同 等无线环境下, GSM 网络移动终端和 TD-SCDMA 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差值。实际在网络优化 过程中, 也可以通过 DT 测试测得的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共站址的小区的移动终端接 收电平差值。 然后, 根据这个移动终端接收电平差值和前述 GSM 测量报告中获取的最优化 GSM 网络邻区关系数据来确定 TD-SCDMA 网络的邻区关系。
确定 TD-SCDMA 网络邻区的原则为 : 将 GSM 网络邻区数据中 GSM 小区的接收电平减 去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接收电平差值得到新的邻区数据 ; 将所述新的邻区数据中, 接 收电平值满足 TD-SCDMA 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的小区作为 TD-SCDMA 网络的邻区。
步骤 104 : 将所述优化的 TD-SCDMA 邻区关系数据与 TD-SCDMA 网络数据库中已配 置的邻区关系进行对比, 确定已配置的邻区关系中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 和 / 或缺少的 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将步骤 103 得到的 TD-SCDMA 网络邻区列表和实际配置的 TD-SCDMA 网络邻区关 系数据进行比较, 即可得到邻区增删的优化方案。例如, 实际配置的邻区关系中的邻小区 A 没有出现在所述邻小区列表中, 表明实际没有出现移动终端在邻小区 A 与本小区切换的情 况, 因此可以将邻小区 A 从实际配置的邻区关系中删除 ; 或者, 邻小区列表中出现的邻小区 B 没有出现在实际配置的邻区关系中, 则应该将邻小区 B 添加到实际配置的邻区关系中。
步骤 105 : 将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从 TD-SCDMA 网络数据库中删除, 和 / 或在 TD-SCDMA 网络数据库中增加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 GSM 测量报告实现 TD-SCDMA 邻区规划的配置系统, 其框图如图 2 所示,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共用基站, 该配置系统包括 :
TD-SCDMA 网络数据库 201, 用于存储 TD-SCDMA 网络中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 ;
采集分析装置 202, 用于采集 GSM 网络中包含邻区信息的 GSM 测量报告, 并对所述 GSM 测量报告进行处理分析, 得到 GSM 邻区关系数据 ;
邻区关系装置 203, 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采集的 GSM 邻区关系数据, 结 合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实际接收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差值, 得到优化的 TD-SCDMA 网络的邻区关系 ;
对比装置 204, 用于将邻区关系装置 203 得到的优化的 TD-SCDMA 邻区关系数据与 TD-SCDMA 网络数据库 201 中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进行对比, 确定已配置的邻区关系数据 中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 和 / 或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
配置装置 205, 用于将对比装置 204 得到的非必要的邻区关系数据从 TD-SCDMA 网 络数据库 201 中删除, 和 / 或在 TD-SCDMA 网络数据库 201 中增加缺少的必要邻区关系数据。
其中,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至少包括如下采集单元中的任意一个 :
设置在基站控制器中, 用于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6 ;
通过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 元 207 ;
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8 ; 以及
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9。
所述 GSM 测量报告包含的邻区信息包括 : 邻区接收电平、 邻区测量报告的数量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若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包括设置在基站控制器中, 用于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6, 和 / 或通过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的接口采集移动终端上报 的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7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还包括 :
过滤单元 210, 用于对预定时间段采集的测量报告中, 归属于各个小区的测量报告 进行过滤, 查找出其中的邻区信息 ;
列表单元 211, 用于针对每个小区, 计算出各个不同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 息信号在本小区收集到的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得到邻小区列表, 该邻小区列表的内容 包括 : 邻小区标识、 邻小区标识对应的频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 以及该邻小区的频 点和 / 或频点基站识别码信息在测量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包括通过驱车道路测试的方法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 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8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还包括 :
用于通过统计驱车道路测试中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电平值的连续变化情况和 占用主服务小区的切换情况, 来确定驱车道路测试中占用主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的单元 212 ;
和 / 或, 用于通过对 GPS 数据的处理, 得到各小区的实际覆盖情况, 确定各个小区 的覆盖边界的单元 213。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包括通过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方法采集移动终端上报的 GSM 测量报告的采集单元 209 ; 所述采集分析装置 202 还包括 :
用于统计各个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 将除了主服务小区 之外其他小区的移动终端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平均加权值进行排列, 并按照排列顺序来定义 主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的单元 214。
所述邻区关系装置 203 包括 :
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GSM 网络移动终端和 TD-SCDMA 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的 单元 215 ;
计算出 GSM 网络移动终端和 TD-SCDMA 移动终端的接收电平差值的单元 216 ;将 GSM 网络邻区关系数据中, GSM 小区的接收电平减去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 接收电平差值得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的单元 217 ; 以及
将所述新的邻区关系数据中, 接收电平值满足 TD-SCDMA 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的 小区作为 TD-SCDMA 网络的邻区的单元 218。
所述分别计算同等无线环境下, GSM 网络移动终端和 TD-SCDMA 移动终端的接收电 平的单元 215 包括 :
用于根据公式
下行有效辐射功率=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 基站天线增益 - 基站馈线及连接器损 耗 - 穿透损耗 - 人体损耗
计算得到下行有效辐射功率的子单元 219 ; 以及
用于根据公式
实际接收电平=下行有效辐射功率 - 路径传播损耗
计算得到移动终端接收的实际电平的子单元 220。
本发明方案弥补了现有 TD-SCDMA 网络邻区配置过程中仅根据电子地图与站点数 据的缺陷, 对 TD-SCDMA 网络邻区配置中无法确定实际的小区邻区关系进行了彻底的改进。 由于目前网络用户很少, TD-SCDMA 网络邻区的设置不能根据实际的测量报告进行全网邻区 的配置。考虑到 TD-SCDMA 网络与 GSM 网络大部分都共站, 而且覆盖范围基本是一致的, 因 此它们的实际邻区关系也基本是一致的, 这样就可以根据共站址 GSM 网络实际测量数据及 GSM 网络和 TD-SCDMA 网络实际接收灵敏度和接收电平预算的差值来定义 TD-SCDMA 网络的 邻区关系。从而提高 TD-SCDMA 网络小区邻区配置的准确性, 增加切换效率, 降低系统的负 荷, 改善系统质量与性能。
如果将以上所述 GSM 网络替换为任一种 2G 网络, TD-SCDMA 网络替换为任一种 3G 网络, 本发明方案同样可以适用。 更一般的情况, 如果有任意两种无线通信网络共基站同覆 盖, 则同样可以依照本发明提出的思想, 基于其中第一种网络的测量报告来进行第二种网 络的邻区规划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