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因成像光学系统的制造组装精度等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曝光头的光打印机,有使用了LED头的电子照相打印机、使用了液晶线形头的电子照相打印机。这些打印机将以页为单位记载的打印数据变换成光写入数据来进行打印。特别是,进行彩色打印时,将RGB等以各种颜色坐标系记载的数据变换成能够用打印机进行打印的CMYK。而且,为了表现浓淡,进行半色调处理,以CMYK大小的网点来表现图像。
作为上述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公知有下述曝光头,即,在多个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上排列LED等发光元件,并将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用透镜进行成像,从而在感光体(潜像担载体)上形成潜像斑点。特别是,还公知有将排列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分成几个发光元件组并在每个发光元件组中对应设置一个透镜的曝光头。
这里,作为透镜有时使用光学倍率为负的透镜(倒立成像光学系统),并使用多个这样的透镜来构成透镜阵列(MLA)。将对应于一个发光元件组而形成在潜像担载体上的一组潜像斑点称作潜像斑点组。另外,也有时使用光学倍率为正的透镜(正立成像光学系统)。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即,通过配置附加了比预先原本需要的数量更多的发光元件(以下,有时将附加的发光元件称作冗余像素),通过这些冗余像素使潜像斑点在潜像担载体上重叠,从而即使因透镜的倍率误差等而导致潜像斑点的间隔偏离也能够抑制图像上产生条纹的技术。在该例中,形成重叠的潜像斑点的多个发光元件被赋予相同数据,当接通时则均接通当关断时则均关断。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7388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式中,若潜像斑点的位置偏差在一像素以内则无碍,但是若偏离一像素以上,则会使原本不应该重叠的潜像斑点重叠。其结果,有时对应的发光元件上会重叠被接通时的斑点和被关断时的斑点,导致形成与期望的图像不相同的图像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样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问题的产生,还考虑了不在潜像担载体上重叠所述附加的发光元件(冗余像素)的光,而是在潜像斑点组间的间隔超过一像素以上时驱动冗余像素。此时,会增加与冗余像素量相应程度的曝光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因此,存在向曝光头发送的图像数据不足的问题。
另外,这样的冗余像素在1200dpi且与A3纸幅对应的曝光头中,达到100像素以上的情况也不少。例如,在1200dpi的情况下A3纸幅(约16.5英寸)中为19800像素,因此若一个透镜被分给100个发光元件,则需要排列198个透镜。此时,倍率误差超过1%就会偏离一像素以上的冗余像素的宽度。即,如果不将一半以上的透镜的倍率误差抑制在1%以下,则不能使冗余像素在100像素以下。因此,在透镜的制造组装精度降低时,存在图像质量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这样的问题点而形成,其目睹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因成像光学系统的制造组装精度等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征在于,具有:潜像担载体,其形成潜像;曝光头,其具有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发出通过第一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地光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发出通过第二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发光元件相邻的位置处使所述潜像形成在所述潜像担载体上的第二发光元件;和图像处理部,其具有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入部、和向输入的所述图像数据赋予对形成在所述潜像担载体上的所述潜像的位置偏差进行修正的修正数据的数据赋予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数据由排列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像素形成,并且包括用于所述潜像的位置偏差修正的第三发光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所述数据赋予部赋予的所述修正数据排列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方向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所述数据赋予部赋予的所述修正数据被赋予到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二方向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所述数据赋予部赋予的所述修正数据被输入到所述第三发光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一成像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倍率为负。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由排列在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像素形成图像数据的步骤;使第一发光元件发出通过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而在潜像担载体上成像的光的步骤;使第二发光元件发出通过第二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并且在所述潜像担载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发光元件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潜像的步骤;和将对所述潜像担载体上形成的所述潜像的位置偏差进行修正的修正数据赋予到所述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图。
图13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中:1-基板;2-发光元件;3-发光元件组(斑点组);4-透镜(ML);5n-透镜阵列(MLA);12-数据展开部;13-页存储器;14-冗余数据插入部;16-偏移数据保存部;17-冗余像素数据保存部;30-图像形成部(打印机);31-主控制器(MC);33-引擎控制器(EC);34-头控制器(HC);35-头控制模块;36-引擎部(EG);37C、37M、37Y、37K-MLA头;39-图像处理部;39a-颜色变换模块;39c-筛选处理模块;39b、39d-表(table)存储器;39e-页存储器;41(Y、M、C、K)-感光体;50-中间转印介质;101(Y、M、C、K)-曝光头;P-记录介质;Y、M、C、K-图像形成站。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图。图14表示光学倍率为负的透镜(ML)与发光元件(点)之间的配置关系。图14中的ML4中,在感光体的轴向(X方向,第一方向)与感光体的转动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上配置了2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通过这些发光元件在感光体上形成潜像。
在发光元件2上,为了简化而附加了“1~N”的序号。Y方向的图示第一列的发光元件行3a从X方向的图示左侧向右侧配置有“2、4、…N”的发光元件。排列在Y方向的第二列的发光元件3b配置有1、3…的发光元件。这里,在X方向上配置2个以上的透镜4来构成透镜阵列(MLA)。另外,也能够在X方向与Y方向上配置2个以上的透镜来构成透镜阵列。这里,“2,N”的发光元件是透镜(ML)的X方向端部的发光元件。
图15是使用了光学倍率为负的透镜阵列的曝光头的说明图。用于沿感光体的轴向形成一行的潜像的发光元件数(点数)增加时,在感光体的轴向上需要长的透镜阵列。这种情况下,通过连接一定长度的多个透镜阵列,能够形成长的曝光头。
图15(a)表示上述曝光头的示意整体结构,另外,图15(b)示意性表示了图15(a)的一部分。图15(a)表示了长的曝光头10,5n是长的曝光头的一部分透镜阵列。图15(b)是放大表示透镜阵列5n的图。
在图15(b)中,曝光头在基板1上配置有2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3是由配置在一个透镜4a上的2个以上的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元件组。发光元件组3在感光体的轴向X与感光体的转动方向Y上配置了2个以上的发光元件。4是透镜,其在感光体的轴向(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X与感光体的转动方向(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Y上配置2个以上,从而构成了透镜阵列。
在图15(b)的例子中,透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为4a、4b、4c。从感光体的转动位置观察时,该透镜的第二方向的排列以ML(n)为基准能够表示成ML(n+1)、ML(n-1)。透镜4a的L表示一个透镜内的、配置在X方向上的发光元件的一行的宽度,dp表示发光元件(点)间隔,p表示在Y方向上相邻的透镜4a与透镜4b各自的X方向的起始点间的距离。
如图15(a)所示,在感光体的轴向上连接多个MLA时,若透镜阵列的制造组装精度下降,则会产生MLA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间距的偏差或者错位(位置偏移)。因此,存在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劣化的问题。
图6~图1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作用的说明图。图6(a)的“A”22与“B”23是想要输出的图像,一个格子24对应一个像素。将图6(a)的纵向Y设为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横向X设为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该图像由主扫描方向上33像素、副扫描方向上16像素构成。
图6(b)表示没有透镜倍率的误差等而处于理想的配置的潜像斑点6的位置。在该图中,各发光元件组由11个发光元件构成,被划分为3个发光元件组。根据对应于各发光元件组的潜像斑点组A、B、C输出图6(a)的图像。
如上所述,有时会因为倍率误差等而导致潜像斑点6的配置从理想位置偏离。图7(b)表示了这样的例子,对应于潜像斑点组B的透镜的倍率的绝对值偏向小的方向,所以潜像斑点间的间距会缩小。这种情况下,在潜像斑点组A与B、B与C的相邻部分处,潜像斑点中会产生间隙7a、7b,因此输出的图像中会出现白色的条纹。图7(a)示意表示了在图7(b)的状态下形成图像时的输出。在对应于潜像斑点6的间隔变宽处的位置处,图像中出现了白色的条纹25、26,图像被分裂。
在图8(b)中,为了抑制如图7(a)的白色的条纹25、26的产生,发光元件组B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增加了2个。8a、8b是附加的发光元件形成的潜像斑点。这样,通过附加发光元件,如图8(a)所示那样抑制了图像被分裂的情况。但是,图像27的右端与原本应位于的位置P相比偏向了左侧。这是因为,原来为33个的发光元件被增加了2个而变成了35个,但是被赋予的数据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下面,根据图9~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9是基于像素插入方法1的作用的说明图。在图9的例子中,赋予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插入了2个像素的信息,主扫描方向终端部27的像素数据被重复追加2个。在主扫描方向终端部27中,进一步向端部追加像素的点开启(on)的两个像素数据,图像覆盖到P的位置处。因此,不会产生如图8(a)所示的位置偏差。另外,也不会在图像的中途出现条纹。
图10是基于像素插入方法2的作用的说明图。在图10的例子中,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均匀地配置追加两个像素数据的位置。即,由于原来的像素数为33,因此将其划分为16像素与17像素这样两个大致均等的区域,并在各自的中央部追加图像数据。设追加的数据是追加的位置的主扫描方向的左边的像素的数据。24X、24Y是被追加的数据的插入部。与图9的在主扫描方向终端部追加时相比,具有整体的位置的平衡破坏少的优点。
在图10的方法中,更一般性地表示插入像素的位置时,具有如下关系。
POSi(i=1,N)=(W/N)·(i-1)+(W/2N)
这里,POSi是第i个插入处的位置,W是主扫描方向的图像的宽度(像素的个数),N是插入的像素的个数。另外,如图10的例子所示,W/N或W/2N不是整数时,通过四舍五入等使其成为近似的整数值即可。
图11是基于像素插入方法3的作用的说明图。在图11的例子中,根据副扫描方向(Y方向)的位置随机决定追加两个像素数据的位置。追加像素数据的位置会成为破坏原来的图案的图案,通过随机地配置这样的位置,防止只在特定的位置处产生被破坏的图案。图11的24a~24n用方框表示被插入的像素。如图11所示,防止了在副扫描方向上被破坏的图案连续的情况。
另外,在图11的方法中,按副扫描方向的各横栅(raster)而追加数据的位置会变化。除了随机决定追加位置的图11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按每个横栅而使追加的位置错开来实现这样的效果。这里,“横栅”指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一行的图像数据,通过在副扫描方向(Y方向)上层叠横栅来构成页数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11的构成的示意图。12是页数据展开部,13是页存储器,14是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5是曝光头控制器。在打印机中的通常的打印处理中,页数据用PS、PCL、ESC/Page等页记录语言(PDL)来进行描述。通过页数据展开部12将该页数据展开为位图图像,并存储在页存储器13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页存储器13与曝光头控制器15之间具有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在从页数据展开部12发送的打印数据上追加几个数据后发送给曝光头控制器15。向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赋予表示应追加几个数据的信息,从而追加适当个数的数据。将该数据按每个横栅向曝光头控制器15发送,与打印引擎的打印动作同步地驱动曝光头,向感光体写入图像数据,从而形成图像。
在这里,简单说明曝光头控制器15。驱动曝光头的多个发光元件的方法有动态驱动等各种驱动方法,需要用于驱动的控制电路。另外,根据曝光头的种类,成像光学系统可以是成正像也可以是成倒像(光学倍率为负),需要与此相应的数据重排功能。
实现这样的数据重排功能的是头控制器。头控制器由图12的图示序号34表示,通常,由于头控制器与其它部分相比必须高速进行移动等理由,因此作为独立的控制器来构成。向头控制器发送在主扫描方向上依次表示潜像斑点的开(on)关(off)的数据。在头控制器中,根据曝光头的构成或驱动电路的构成,对依次排列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数据适当进行重排来生成曝光头的驱动信号。
图2是表示在上述图9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像素插入方法1中的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S1:在页的顶端,来自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其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被更新而设置到图像上端横栅上。
S2:之后,使对主扫描方向的像素的位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复位。
S3:之后,使计数器进一位(计数加1)。
S4:判定计数值是否比图像宽度的像素数小。
S5:比图像宽度的像素数小时,从页存储器读入像素数据。
S6:向头控制器输出数据。
S7:使头控制器的读取位置进一位并进行更新,返回S3执行下一个像素的处理。
S8:在S4的判定中计数值不比图像宽度小时,检查计数值是否比图像的宽度与插入像素数的合计值小。在该判定结果中,当计数值不比插入像素数的合计值小时,由于结束了到主扫描方向的终端为止的处理,因此返回S1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更新,进行下一个横栅的处理。一直到页的终端为止反复进行这些处理来进行图像的打印。S9:在S8的判定结果中,当计数值比插入像素数的合计值小时,不再从页存储器读取新的数据,而是再次向头控制器输出之前刚刚输出的数据。之后,返回S3执行下一个像素的处理。
图3是表示在图10、图11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像素插入方法2和3中使用的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开始页的处理之前,用上述的方法求出应插入像素的位置,并赋给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S11:在页的顶端,来自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其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被更新而被设置在图像上端横栅上。S12:之后,使对主扫描方向的像素的位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复位。S13:之后,使计数器进一位(计数加1)。S14:判定计数值是否比图像宽度的像素数小。该判定结果为否时,返回S11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更新,执行下一个横栅的处理。
S15:在S14的判定结果中,计数值比图像宽度的像素数小时,从页存储器读入像素数据。
S16:向头控制器输出数据。
S17:判定计数值是否为插入位置(应插入像素的位置)。若计数值不是插入位置,则转移到S19的处理,更新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转移到针对接下来的像素的S13的处理。
S18:若计数值为插入位置,则再一次向头控制器发送之前刚刚输出的数据。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构成的模块图。在控制部21中,与图1相同之处附加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向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连接了偏移数据保存部16和冗余像素位置数据保存部17。在图4中,由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参照冗余像素位置数据保存部17,向使用了冗余像素的部分插入像素。在曝光头的宽度中使用了几个冗余像素,将所有的位置作为表示在主扫描方向上是第几个像素的信息来保存。而且,在图4的例中,偏移数据保存部16使图像数据整体进行偏移。
曝光头与打印纸张的位置关系有时会因为头的组装精度或打印纸张搬送部件的组装精度而偏离设计位置。另外,有时也会故意使纸张上的图像的位置相对于纸张偏离来进行打印。在本例中,将求出的偏移量作为偏移数据来保存,并在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中参照该数据向头控制器发送图像数据,从而能够响应这样的要求。
图5是表示图4的例子的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的动作的流程图。S20:在页的顶端,来自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其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被重置而被设置为图像上端横栅。
S21:来自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其副扫描方向的位置被更新后设置成下一个横栅。
S22:之后,使对主扫描方向的像素的位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复位。
S23:之后,使计数器进一位(计数加1)。
S24:判定计数值是否比偏移值小。
S25:计数值比偏移值小时,向头控制器发送关断数据(发光元件不点亮),返回S23的计数加1。
S26:S24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判定计数值是否比(偏移值+图像宽度的像素数+插入像素数)小。S26的判定结果为计数值比所述合计值大时,由于达到横栅的终端而结束了处理,因此返回到S21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的更新,执行下一个横栅的处理。
S27:在S26的判定结果中计数值比所述合计值小时,从页存储器读入数据。
S28:向头控制器发送读入的数据。
S29:判定计数值是否是冗余像素插入位置(使用冗余像素的位置)。若计数值不是冗余像素插入位置,则转移到S31的处理,在其状态下更新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转移到下一个像素的处理。
S30:若计数值是冗余像素插入位置,则再一次向头控制器发送之前刚刚输出的数据。
S31:更新页存储器的读取位置,转移到下一个像素的处理。一直到页的终端反复进行这些处理,进行图像的打印。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图。在图12中,30是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具有主控制器(MC)31、引擎控制器(EC)33、头控制器(HC)34、引擎部(EG)36。另外,从省略图示的外部PC等打印服务器向主控制器(MC)31输出图像形成指令。
主控制器(MC)31上设置有:存储透镜阵列的冗余点等的个体信息的存储器32a、颜色变换模块39a、具有颜色变换模块用表数据的表存储器39b。另外,还设置有:筛选处理模块39c、具有筛选处理模块用的表数据的表存储器39d、保存打印图像数据的页存储器39e。另外,在存储器32a中也存储有来自引擎控制器(EC)33、头控制器(HC)34的数据。
说明图12与图1的对应关系。图1的数据展开部12设置在图像处理部39中。页存储器13对应于页存储器39e。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设置在图像处理部39中。该冗余像素数据插入部14起到数据赋予部的作用,向图像数据赋予用于修正形成在潜像担载体上的成像斑点的位置偏差的点数据。曝光头控制器15对应于头控制器34。另外,图4的偏移数据保存部16、冗余像素位置数据保存部17也被设置在图12的图像处理部39中。
在图12中,用光学传感器等测量单元测定发光元件排列的形变,可以将测定结果存储在例如主控制器(MC)31的存储器32a中。包括附加的发光元件的所有发光元件的开关数据的生成等处理由主控制器(MC)31的CPU执行。头控制器(HC)34上设置有头控制模块35。头控制模块35向C、M、Y、K四色的曝光头(MLA头)37C、37M、37Y、37K发送打印数据。引擎控制器(EC)33控制头控制模块35和引擎部(EG)36。引擎部(EG)36上设置有扫描图像来进行浓度测定的图像扫描、浓度测定部36a。
图12中,从主控制器(MC)31向引擎控制器(EC)33发送打印指示,并且在主控制器(MC)31中作成打印图案,向头控制器(HC)34发送保存在页存储器39e中的数据(Video DATA)。引擎控制器(EC)33控制基于引擎部(EG)36的打印,头控制器(HC)34向曝光头37C~37K发送打印数据。打印后,向主控制器(MC)31通知在引擎部36中扫描图像而得到的数据以及进行图像的浓度测定的结果。也可以构成为图像的扫描、图像的浓度测定在图像形成部30以外的其它装置例如头控制器(HC)34中进行。
主控制器(MC)31根据接收到的扫描数据以及浓度测定数据,判断是否构成了想要的打印结果,进行向图像处理部30的反馈控制。向图像处理部30的反馈是改变色变换表、色变换用参数值或者改变筛选表、筛选处理用参数值的处理。
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使用具备光学倍率为负的透镜阵列的曝光头的打印系统中,为了防止因成像光学系统的制造组装精度等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具有向发送至曝光头的数据追加用于修正形成在潜像担载体上的成像斑点的位置偏差的点数据的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具有以下部件的曝光头:在图15(b)中说明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4a;发出通过第一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与第一成像光学系统4a对应地设置的发光元件组3的发光元件2);第二成像光学系统4b;发出通过第二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并且在与第一发光元件相邻的位置处使潜像形成在所述潜像担载体上的第二发光元件(与第二成像光学系统4b对应地设置的发光元件组3的发光元件2)。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中设置有图像处理部,该图像处理部具备: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入部;数据赋予部,该数据赋予部向所述输入的图像赋予用于修正形成在所述潜像担载体上的成像斑点的位置偏差的点数据(在图1中说明的冗余像素数据)。这里,如图8(b)中的说明,为了形成潜像斑点8a、8b而追加的发光元件组B的第一方向两端的发光元件起到作为修正潜像斑点的位置偏差的第三发光元件的作用。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有如下特征。(1)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第一方向)端部追加提供给所述附加的发光元件的数据。(2)或者,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均匀地进行所述数据的追加。(3)另外,也可以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随机位置处进行所述数据的追加。(4)另外,所述被追加的数据的位置根据图像的副扫描方向(第二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5)另外,在插入了冗余像素的位置处进行所述数据的追加。
(6)另外,还使图像数据向主扫描方向上偏移。(7)此时,通过向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端部插入空白的数据,并使非主扫描方向端部的部分的数据沿主扫描方向错开并进行复制,从而使其偏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用四个曝光头对四个感光体进行曝光从而同时形成四个颜色的图像并向一个无端状中间转印传动带进行转印(中间转印介质)的、串联(tandem)式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曝光头为对象。图13是表示作为发光元件使用了有机EL元件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纵剖侧视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同样结构的四个曝光头101K、101C、101M、101Y分别配置在对应的相同结构的四个感光体(潜像担载体)41K、41C、41M、41Y的曝光位置上。
如图13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驱动辊51、从动辊52、张紧辊53,并具备通过张紧辊53而向图示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被循环驱动的中间转印传动带50。相对于该中间转印传动带50,以规定间隔配置41K、41C、41M、41Y。所述符号后附加的K、C、M、Y分别表示黑色、蓝绿色、品红色、黄色。感光体41K~41Y与中间转印传动带50的驱动同步地向图示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各感光体41(K、C、M、Y)的周围设置有带电单元42(K、C、M、Y)、曝光头101(K、C、M、Y)。
另外,还具有向由曝光头101(K、C、M、Y)形成的静电潜像赋予显影剂即调色剂来使其成为可视像的显影装置44(K、C、M、Y)、一次转印辊45(K、C、M、Y)、清洁装置46(K、C、M、Y)。设定各线形头101(K、C、M、Y)的发光能量峰值波长与感光体41(K、C、M、Y)的灵敏度峰值波长大致一致。
通过这样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像形成站形成的黑色、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的各调色剂像,根据施加在一次转印辊45(K、C、M、Y)上的一次转印偏压而按顺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传送带50上,在中间转印传送带50上依次重叠而变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像,并在二次转印辊66中被二次转印到纸张等记录介质P上,通过经由定影部即定影辊对61被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通过排纸辊对62被排出到形成在装置上部的排纸盘68上。
63是层叠保持多张记录介质P的供纸盒,64是从供纸盒63一张一张供给记录介质P的拾取辊,67是规定向二次转印辊66的二次转印部供给记录介质P的定时的门辊(gate roll)对,66是作为在与中间转印传送带50之间形成二次转印部的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辊,69是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传送带5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叶片。
以上,对抑制了本发明的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基于其原理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进行各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