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端子线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返修两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线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返修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端子线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返修两用模具。
背景技术
电子变压器所用的端子线一端打上铜质端子之后,必须穿插到与之配套的胶壳中去。在生产端子线的工序中,端子线穿插到胶壳的加工全靠手工操作。端子线的端子上方有一倾斜的挂钩,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弹性,当端子往胶壳孔中插入时,挂钩被压下,穿插到位后,挂钩在胶壳孔中弹出并挂在胶壳的挡位上,同时可以听到“咔”的一声响,再往外拉端子线时,端子则被挂钩卡在挡位上,端子线拉不出来,达到这一步,穿胶壳才算合格。
穿胶壳工序虽然很简单,但要全部穿到位也不太容易,一个员工一天能穿1~2万根。人疲劳后容易犯错误,哪怕万分之一的差错率,一个员工一天就有1~2根线穿不到位。普通规模的加工车间中每天约有30万根线需要穿胶壳,按此比例,可能有30到60根线穿不到位,这是不允许的。现在变压器客户对端子线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要求零缺陷。
为了检验端子线的端子穿到位与否,过去比较流行的方法是观察端子挂钩是否完全露出胶壳正面的挂钩孔中。没有完全露出则表示没有穿到位。在检验过程中长期观察,操作者的眼睛容易疲劳,而且端子的挂钩呈银白色,看的时间长了,操作者会感到刺眼,伤害操作者的眼睛。所以,通过观察方法来检验端子线是否到位的检验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检验过程中仍有疏漏。
另外,穿胶壳工序中时有出现端子线穿错的情况,例如:工艺要求黄色的端子线穿在左边,而蓝色的端子线穿在右边。如果穿反了,误将黄色的端子线穿在右边,蓝色的端子线穿在左边,就要返工重穿。返工有一定难度,先用刀片将挂钩弹片压下去,同时用力将端子线的线头从胶壳中拔出。由于胶壳的背面不是平面,胶壳放在桌子平面上不稳定,要一只手用力将胶壳抓住,另一只手拿刀片或锥子压挂钩弹片,而需要第三只手来拉线。所以必须由两个人进行操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穿错端子线的数量比较大的情况,例如几千根线穿错,返工很花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端子线的检验方法,它有效检验端子是否穿插到位,而且省时省力,操作者不易疲劳,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检验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能够检验和返修端子线,检验和返修省时省力,操作者不易疲劳,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检验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的端子线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固定模具步骤,将检验返修两用模具固定于工作台,其中,在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设置型腔,型腔与端子线的胶壳的外形相匹配,在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设置有连通型腔的线槽,线槽用于收纳的端子线的线材;
固定胶壳步骤,将胶壳嵌在模具相应的型腔中,使胶壳正面朝上,端子线的线材置于线槽中,且端子线的线材伸出到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以外;
拉线步骤,用力拉端子线的线材,检查端子是否到位,端子线的线材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不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不合格产品;端子线的线材不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合格产品。
一种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开设有与端子线的胶壳相匹配的型腔。
具体地,所述模具主体开设有线槽,线槽一端连通型腔,线槽另一端延伸到模具主体的边缘,一个型腔对应连通至少一个线槽。
更具体地,所述模具主体开设有多个能与同一型号地端子线的胶壳相匹配的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开设有与不同型号的端子线的胶壳相匹配的型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检验方法包括固定模具步骤,固定胶壳步骤,拉线步骤,用力拉扯固定在模具主体的型腔中的端子线的线材,检查端子是否到位,端子线的线材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不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不合格产品;端子线的线材不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合格产品;本发明有效检验端子是否穿插到位,而且省时省力,操作者不易疲劳,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检验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开设有与端子线的胶壳相匹配的型腔,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端子线插错了或者插上的是不良品需要返修时,将端子线的胶壳放入与之相匹配的模具型腔中,一手持刀片或锥子将端子挂钩弹片压下,使挂钩头部处于胶壳挡位以下,然后另一只手握住与该端子相连接的线材,并往外拉拔,则很容易将不良端子线从胶壳中拔出。然后再将合格的端子线插入胶壳孔中,完成返修作业;通过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能够检验和返修端子线,检验和返修省时省力,操作者不易疲劳,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检验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端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发明实施例二的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变压器的端子线的检验方法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固定模具步骤,将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用螺栓固定于工作台,其中,在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设置型腔,型腔与端子线的胶壳的外形相匹配,在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设置有连通型腔的线槽,线槽用于收纳端子线的线材;
固定胶壳步骤,将胶壳嵌在模具相应的型腔中,使胶壳正面朝上,端子线的线材置于线槽中,且端子线的线材伸出到所述检验返修两用模具以外;
拉线步骤,用力拉端子线的线材,检查端子是否到位,端子线的线材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不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不合格产品;端子线的线材不能够被拉出来的为端子到位的产品,端子线为合格产品。
本发明通过检验返修两用模具作为辅助工具,检验返修两用模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将端子的胶壳嵌在模具的型腔中,端子线的线材置于线槽中,人手只拉线材,不用握胶壳,节省一半能量,只需一个手用力即可拉端子线的线材,操作者还可以换手拉端子线的线材,操作者不易疲劳,操作者亦可两只手同时各拉一根端子线的线材,可节省时间,检验效果良好。
实际证明这种检验方法效果十分理想,操作者手不疼,效率比较高,产品的品质得到保证。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端子线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6所示,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开设有与端子线5的胶壳4相匹配的型腔2。
所述模具主体1开设有线槽3,线槽3一端连通型腔2,线槽3另一端延伸到模具主体1的边缘,一个型腔2对应连通至少一个线槽3。因为一个端子线5可能连接有二个到四个的线材6,模具主体1可根据实际端子线5的线材6的数量而确定设计线槽3的数量,使每一个端子线5的线材6都可以容纳在一个线槽3中,方便拉拔端子线5的线材6。
所述模具主体1开设有多个能与同一型号的端子线5的胶壳4相匹配的型腔2。当然,所述模具主体1开设有与不同型号的端子线5的胶壳4相匹配的型腔2。
本发明通过检验返修两用模具作为辅助工具,检验返修两用模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将端子线5的胶壳4嵌在模具的型腔2中,端子线5的线材6置于线槽3中,人手只拉线材6,不用握胶壳4,节省一半能量,只需一个手用力即可拉端子线5的线材6,操作者还可以换手拉端子线5的线材6,操作者不易疲劳,操作者亦可两只手同时各拉一根端子线5的线材6,可节省时间,检验效果良好。
实际证明这种检验方法效果十分理想,操作者手不疼,检验效率高,产品的品质得到保证。
检验返修两用模具的另一个用途是用来修复穿错了的端子线5的线材6。利用检验返修两用模具作为返修的辅助工具就比较方便。将穿错线的端子线5的胶壳4放进模具型腔2中,胶壳4的正面朝上,一手持刀片或锥子压下挂钩弹片,一手拉端子线5的线材6,很容易将不良端子线的线材6拉出,再重新穿上合格的线材6即完成返修加工,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省时省力,操作者不易疲劳,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