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迷失的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迷失的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是通过预置命令等待接收发射装置,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号资源进行定位搜寻的控制系统方法,实现“迷失后,可以定位寻找”的技术目的,可广泛应用于物品防盗、陆路交通、野外作业、渔业、航运、航空、旅游、探险、金融、保险等等诸多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各种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无线信号定位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系统方法。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不侵犯单位及个人隐私权的前提下,通过一种预防机制,实现“迷失后,可以定位寻找”的技术目的,是目前使用的多种定位跟踪系统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自2006年初开始,我们对现有的无线信号定位技术进行系统调研,广泛征求了技术专家、法律专家、网络公司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并提出该系统方法。该预防迷失的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是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号系统资源,采取预置一种休眠状态下的命令等待接收发射装置,实现预防功能效果。当该物品或生命个体迷失后,通过启动休眠状态中的信号收发器,令其进入工作状态,再通过与之相对应的无线信号网络系统进行确位搜寻,实现寻找的目的。
该系统方法有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现有无线信号系统资源,在符合法律、法规、无线电管理办法规定和不影响现有信号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技术方案;2.可以使用卫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基站信号、频段信号、激光制导、声纳系统等无线信号进行定位;3.预置一种命令等待接收发射装置,仅仅满足确位需要时启动;4.每个接收发射装置拥有一个独立的系统编码,在启动编码命令发出前,该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不占用网络信号系统资源,启动编码的执行权归无线信号公司,决定权和使用权归用户所有。特殊情况下,由公安执法部门指令启动。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5.该接收发射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技术成熟、相对独立、成本低廉、便于携带、易于隐藏;6.该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是一种预防办法,应用范围广,即可广泛应用于物品防盗、陆路交通、野外作业、渔业、航运、航空、运输、旅游、探险、金融、保险等等诸多领域,还可用于军事目的,如:战场搜寻、防止进入、定点攻击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号系统资源,在符合法律、法规、无线电管理办法规定和不影响现有信号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公开、公平、简便、快捷、安全、准确的预防控制系统方法,实现“迷失后,可以定位寻找”的技术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迷失的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发射装置,便携式精确信号探测仪、预警程序、特种代码编写机、相关协作机制,共五部分组成。
1.无线信号接收发射装置是一种接收处理无线信号、发射无线信号装置。
2.便携式精确信号探测仪是在确定了基本方位后,对无线信号源进行精确定位的仪器。
3.预警程序是根据被系统方法需要而编写的一种计算机应用程序。
4.特种代码编写机是实现产品代码唯一性的系统读入工具。
5.相关协作机制是相关单位协作共事的方式和方法。
以上五项内容共同组成本发明系统方法。
采用上述系统方法,用户只须购买一个廉价的信号接收发射预防装置,即可在携带有该装置的物品或生命个体迷失后,通过对应的编码和寻找程序,进入网络信号服务系统,进行定位搜寻。如:某用户到“联通公司”花50元购买一个无线信号接收发射装置,并与销售单位签订了服务协议,同时,通过短信或其他形式将编码信息发送到指定数据库备案,然后将该装置安装在私家车内。当该车失踪后,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根据用户代码提取编码后,通知联通公司将该编码编入信号系统,同时发出启动指令,根据信号采集确定车辆位置,然后,山指定的搜寻技术人员持精确信号探测仪进行准确定位后,找到该车。在这个假设实例中,用户花最少的钱做了防盗预防,公安机关利用无线信号系统取得了破案成果,保险公司减少了赔付损失,震慑了罪犯,有效降低了车辆物品的被盗机率。
本发明是一种预防性系统方法,随后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表说明
图1,无线信号接收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便携式精确信号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参照说明书附图1,无线信号接收发射装置是一种接收处理无线信号、发射无线信号装置。该装置含待机电源A1、发射电源A2,输入端口B,系统模块C1,收发装置C2,天线D。模块C1包含纳米级电子元件、存储器和微处理器等。数据信息经端口B输入后进入工作状态,正常情况下,系统模块C1处于待机休眠状态,收发装置C2处于被动接收信号状态,当信号基站发出有效的启动信号后,模块C1被唤醒,收发装置C2进入主动接受状态。间隔5分钟后,基站发出“发射信号”工作指令,模块C1启动信号发射功能,同时关闭信号接收功能,打开电容开关泵,发射电源A2向系统送电,发射器根据模块控制程序不间断向基站发出求助信号,每组信号设1-3个字节的连续峰值,间隔10-60秒发送一次,直至耗尽电量。该装置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时,发送信号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收到当初输入的一组特定编码信息后,系统才能进入“主动接收指令”工作状态,当再次收到工作指令后,系统进入发射功能状态,同时接通电源A2并关闭信号接收功能。为了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巧性,电源A1、A2采用长效缓释特制电池(如:氧化银电池等),电路采用简短的低电阻印刷电路,电源并联,单向导电。工作电压为1.5±0.1V,待机工作电流为0.1-0.3uA,待机有效期最长18个月,启动工作电流0.7-0.9mA,发射工作电流2-5mA,发射持续时间5-120小时。装置的抗震性、耐酸碱性、防水性、重复使用性、信号强弱、体积大小等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情况确定。
2.参照说明书附图2,便携式精确信号探测仪是在确定了基本方位后,对无线信号源进行精确定位的仪器。由电源、系统模块、液晶显示器和天线组成,探测范围设定为3-20公里。电源为四节5号干电池串联或4.7-6.0伏锂电池;系统模块由专业公司生产,包括芯片、接收器(2-3个)、放大器、分析软件、信号强弱定向装置等等。当信号通过定向接收天线传入后,经放大器,进入系统进行分析,系统只读取最强信号进行指向并通过液晶显示信号源的方向、强度、频率等具体指标,可以根据信号数据,初步判定信号方位和距离。具体操作时,先将信号指定的编码输入探测仪进行确认,根据信号基站报告的基本位置,开始“点对点”接收信号,按照液晶指示很容易找到目标。
3.预警程序是根据被系统方法需要而编写的一种计算机应用程序。包括待机、识别、指令和运行等,由于程序功能相对较单一,编写比较简单,一般程员可以胜任。
4.特种代码编写机是实现产品代码唯一性的系统读入工具。该代码编写器仅用于该方法所指定的接收发射装置和便携式精确信号探测仪,设计特殊对接端口,可编制16-24位编码,编码可被信号数据库识别,最低安全级为十万亿次。
5.相关协作机制是相关单位协作共事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产品生产、程序编制、编码识别、系统准入、数据管理、频段使用、信号呼叫、基站定位、精确搜寻服务、指导建议、业务拓展等协作内容。如:生产厂家将所产合格产品写入程序并统一编码后,转销售公司销售,客户购买该产品后签订服务协议并将机器代码通过短信或网络途径发送到数据信息中心备案,无线信号资源公司在客户提出搜寻申请后将编码写入系统,实现信号连接,并根据基站信号,向客户报告基本位置范围,客户如需精确搜寻,应通过合法途径向指定的精确搜寻服务公司提出要求并支付搜寻费用。在抗震、救灾、海陆空失事、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协作系统将无偿提供服务。
该预防迷失的定位搜寻控制系统方法,是在现有地非常成熟的无线电技术条件下,站在提前预防和失物找寻的角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效避免了定位跟踪、监听、监录、通讯盗号等一系列做法带来的法律纠纷和社会矛盾。特别是节约利用了无线信号资源,预防为主、寻失为辅,实行生产销售、基站定位、精确搜寻等环节的分置,符合法律条文中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符合社会公德标准,能够满足物主的不同需求和情感需要。由于该系统方法在迷失事件发生前处于休眠状态,在信号系统发出启动指令前不具备入网和发射功能,因此无法检测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安全性,使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不会对其基本信号功能系统造成干扰和影响。当运行功能启动后,因其断开了接收功能,只重复发射1-3个字节的信号,并实行点对点对接联系,可有效避免外界干扰和信号屏蔽,有利于确定方位和准确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