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8280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3340.8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号:

CN105200975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2申请日:2015091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2

主分类号:

E02D3/02

申请人:

何联帝; 李小川; 赵都都; 伏杰; 穆朝伟; 代生荣

发明人:

何联帝; 李小川; 赵都都; 伏杰; 穆朝伟; 代生荣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兴东路2号锦翔梧桐坊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代理人:

吴景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在欲安装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上预先安放千斤顶;B.在千斤顶上方安装钢格栅;C.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将土体压密实;D.撤除所述千斤顶并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土体沉降变形,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在欲安装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上预先安放千斤顶;
B.在千斤顶上方安装钢格栅;
C.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将土体压密实;
D.撤除所述千斤顶并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千斤顶下方先安放枕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所述千斤顶的顶托上安放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后,用浮土掩埋可调顶托与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上设有连接螺栓孔,所述步骤C中千斤顶加压完成后对所述水平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孔进行包裹保护。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千斤顶施加的压力以钢格栅不变形为准。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初期支护的混凝土喷射过程。

说明书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浅埋暗挖CRD法施工在地下交通、管道铺设特别是城市地铁、地下管道、地下电力输送等领域广泛应用。采用CRD法进行地下洞室的开挖时,无论是采用机械盾构开挖或人工开挖,洞室的初衬结构都或多或少地会发生沉降现象,会对欲开挖洞室的上方道路、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产生危害,因此,控制沉降是地下通道施工过程中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沉降问题,人们在施工前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比如超前注浆、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等措施,在控制沉降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上述预支护措施在控制沉降方面,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并没有将所有引起沉降的问题全部解决完,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土体尤其是破碎或松散地层仍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导致开挖面不稳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支护措施还需要考虑到避免并控制后续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土体沉降变形,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使其能够 有效避免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土体沉降变形,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在欲安装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上预先安放千斤顶;B.在千斤顶上方安装钢格栅;C.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将土体压密实;D.撤除所述千斤顶并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千斤顶下方先安放枕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在所述千斤顶的顶托上安放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后,用浮土掩埋可调顶托与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上设有连接螺栓孔,所述步骤C中千斤顶加压完成后对所述水平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孔进行包裹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千斤顶施加的压力以钢格栅不变形为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初期支护的混凝土喷射过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千斤顶预压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利用预应力控制了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沉降变形,从另一层面即施工过程中控制沉降,消除了一种人为的沉降因素,又增加了一种控制沉降的新手段,特别是在导洞越多的情况下,效果越明显。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用可调顶托替换千斤顶后的节点支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就是在地下通道开挖过程中,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通过把千斤顶预先安放在钢格栅下端,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给钢格栅欲安装位置下方土体以适当压力,将土体压密实,在钢格栅安装好后,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不至于使钢格栅因安放在虚土或抗压强度较低的土体上而发生较大沉降。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在欲安装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上预先安放千斤顶;B.在千斤顶上方安装钢格栅;C.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将土体压密实;D.撤除所述千斤顶并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
其中,千斤顶下方先安放枕木,以扩大承压面积,保持受力稳定平衡,千斤顶的顶托上安放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千斤顶施加的压力以钢格栅不变形为准;千斤顶加压完成后,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再用浮土掩埋可调顶托与钢格栅底部的水平连接板。最后进行初期支护的混凝土喷射过程。
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后,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可调顶托3下端安置在枕木4上,可调顶托3的上端为所述钢格栅1底部的水平连接板2。
由于钢格栅1底部的水平连接板2上设有用于连接下层钢格栅的螺栓孔,为防止后续混凝土喷射等施工过程中螺栓孔被堵死,在千斤顶加压完成后可对所述水平连接板2上的连接螺栓孔进行包裹保护,比如用布条或 水泥包装袋等物品包裹,待下层导洞开挖时,便于清理和安装下一段钢格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施工中沉降变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挖出侧墙钢格栅作业面之后,在欲安装钢格栅位置的下方土体上预先安放千斤顶;B.在千斤顶上方安装钢格栅;C.待钢格栅安装好后,给千斤顶加压将土体压密实;D.撤除所述千斤顶并用可调顶托替换原千斤顶所在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土体沉降变形,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