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的导光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08196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5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6441.9

申请日:

2008.12.22

公开号:

CN101752129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H 13/83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3/83申请日:20081222|||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83; H01H9/18

主分类号:

H01H13/83

申请人: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千龙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深坑乡北深路三段14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主要是于一橡胶膜上对应于各按键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凸起的弹性支持部,该弹性支持部顶侧与按键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且该橡胶膜于各弹性支持部周缘表侧或顶侧分布有凸出或凹陷于表面的扩散反射单元,并于各扩散反射单元表面则设有可反射光线的反光层,当光线经由外部组件反射回橡胶膜表面之时,利用该扩散反射单元的凸出或凹陷形状,配合该反光层的反光特性,可有效提供光线再反射的机会,藉以提升各按键部位以及周侧的背光亮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设置于键盘的按键与电路板间的橡胶膜,于该橡胶膜上对应于按键位置设有至少一凸起的弹性支持部,该弹性支持部顶侧与按键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且该橡胶膜于各弹性支持部周缘表侧布设有扩散反射单元,并于该扩散反射单元表面则设有一反光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部顶侧设有一抵触单元,该抵触单元顶侧与按键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且该抵触单元的底部设有一电触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膜于弹性支持部以外的部位亦布设有扩散反射单元。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部具有透光性,且该弹性支持部上的扩散反光单元设置于内表侧。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部具有透光性,且该弹性支持部上的扩散反光单元设置于内表侧。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凸出于表面的凸面。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凸出于表面的凸面。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凸出于表面的凸面。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凸弧面。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凸弧面。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半球体。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半球体。

1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陷于表面的凹坑。

1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陷于表面的凹坑。

1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陷于表面的凹坑。

1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弧面。

1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弧面。

1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凹弧面。

1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半球形凹孔。

2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半球形凹孔。

2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反射单元为半球形凹孔。

说明书

按键的导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尤指一种可增进按键部位的背光亮度,并提升光线再利用效率的橡胶膜导光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应用于电子产品按键部位的背光结构,有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一不透光的按键51、一导光组件5,以及一发光组件52,其中发光组件52配置于按键51背面,而发光组件52所产生的光线透过围绕于按键51周围的导光组件5朝向按键51的前方透出,藉由导光组件5的导光能力以及重新配置发光组件52位置的手段,可使光线均匀地散布于按键51周侧,以达光线均匀化且避免局部亮点的目的。
但此种结构设计,其发光组件52的光线皆被导光组件5导向按键51周侧,而非导向按键51内部,且特别在按键51的附近,由于作为按键支撑及电接触作用的结构设计特别复杂,致使导光组件5的导光作用受到明显的阻碍,如此一来,按键51中央仍有光线不足而产生明显阴影的困扰,同时,由于发光组件52设置数量较多而直接增加制造成本,且其整体电路设计复杂性提高、耗能增加,并不合乎经济效益。
另有如图2所示的传统结构,其主要是于一按键6下方横设一桥板62,于该桥板62下方另平行间隔设置一表侧与电路板63相结合的底板61,于该桥板62与电路板63(底板61)之间留有一光源传导空间661,且于该光源传导空间661旁侧设有一发射光源66,而该桥板62对应于各按键6的部位分别嵌设有至少一导光部65,且该导光部65底端并可向下延伸至光源传导空间661内;使用时,该发射光源66所产生的光线进入光源传导空间661,经由导光部65底端导引折射而可向上射至按键6,藉以形成背光的照明光线。
如图3所示,为另一种应用于键盘结构的传统式背光模块,其主要包括:一基底71,一导光板(LGP)7贴设于该基底71上方,一漫射层73附接于该导光板(LGP)7上侧,以漫射该传输通过该导光板(LGP)7的光线,于该漫射层73内设有数个穿孔731,一由光线传输材料所形成的键盘矩阵电路层74贴设于该漫射层73的上侧,一由光线传输材料所形成的膜层75设置于该键盘矩阵电路层74上表侧,且该膜层75于对应各穿孔731位置上设有数个钟形件751,一覆盖件76安装于膜层75上表侧,数按键77设置于覆盖件76上对应于各穿孔731位置,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LED)72设置于该基底71上临导光板(LGP)7旁侧;使该发光二极管(LED)72的光现经由导光板(LGP)7横向传输,并向上导入漫射层73,利用该穿孔731将光线向上发散,并通过键盘矩阵电路层74以及钟形件751,最后可于按键77及其周侧形成较佳的背光照明效果。
然而,上述图2、图3所揭示的各结构其皆是利用导光组件将光线向上导引,其设计重点均在于如何将光源的光线有效率地经由导光组件加以导引并均匀扩散,但在实际应用中,于导光组件周边有许多组件(例如:外壳、按键)都有光线反射的特性,均会将来自导光组件或光源的光线再一次向按键周边反射损失,且以目前业界对此光线损失却未再善加利用,而任其随意漫射,形成背光模块的光线照明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鉴于已知的按键导光机构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其可提升各按键周侧部位的背光照明效果,以避免背光不足而产生亮度不均的情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点是:至少包括一设置于键盘的按键与电路板间的橡胶膜,于该橡胶膜上对应于按键位置设有至少一凸起的弹性支持部,该弹性支持部顶侧与按键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且该橡胶膜于各弹性支持部周缘表侧布设有扩散反射单元,并于该扩散反射单元表面则设有一反光层。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橡胶膜于弹性支持部以外的部位亦均布有扩散反射单元。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弹性支持部具有透光性,且该弹性支持部内表侧设置有扩散反光单元。
如此,可提升各按键周侧部位的背光照明效果,以避免背光不足而产生亮度不均的情形;并可有效提升光线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耗费。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按键部位的背光结构说明图。
图2是另一已知按键部位的背光结构说明图。
图3是又一已知按键部位的背光结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4a是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线散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及光线散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线散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及光线散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a、1b、1c.....橡胶膜            11、101...弹性支持部
12....抵触单元                      13....电触部
15、16、17、18....扩散反射单元      151、161、171、181...反光层
2、63....电路板                     21....电导通接点
3、51、6、77...按键                 4.....壳盖
5.....导光组件                      52....发光组件
61....底板                          62....桥板
65....导光部                        661...光源传导空间
66....发射光源                      7.....导光板
71....基底                          72....发光二极管
73....漫射层                        731...穿孔
74....键盘矩阵电路层                75....膜层
751...钟形件                        76....覆盖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4至图6所示,可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要是于一橡胶膜1上设有至少一呈钟形凸起的弹性支持部11(各弹性支持部11分别对应于各按键3的位置),于各弹性支持部11顶侧设有一抵触单元12,该抵触单元12的顶面与按键3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而该抵触单元12的底部则设有一电触部13(如:碳胶触点),另于该橡胶膜1顶面及各弹性支持部11外周缘表侧的至少一部份,可分布有至少一扩散反射单元15,在本实施例中,该扩散反射单元15为凸出于表面的凸面、凸弧面或半球体,且于该扩散反射单元15的表面设有一可反射光线的反光层151,该反光层151可为一反光涂料。
上述橡胶膜1于实际应用时,可配合一电路板2形成基本应用架构,该电路板2设于橡胶膜1下方,其上设有电导通接点21分别对应于电触部13,而该弹性支持部11具有的弹性机制容许该按键3受外力操作下压时产生变形量,使该电触部13可与电路板2的电导通接点21接触形成电气导通,并于该操作按键3的外力消失时,利用该弹性支持部11变形的弹性驱使电触部13回复至原位,同时,一壳盖4可盖合于橡胶膜1上方各按键3以外的部位(如图5、图6所示)。
使用时,当预设光源体(可为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灯管或其它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受壳盖4内表面或按键3下表面反射时,由于各呈凸面、凸弧面或半球体形状的扩散反射单元15分别设置于各弹性支持部11外周缘表侧及(/或)橡胶膜1顶面,且其表面反光层151具有极佳的反光作用,可使上述向下反射的光线再向上反射并均匀发散至各按键3及其周边部位(如图6所示),藉以提升按键3及其周侧的背光亮度,更可藉以避免阴影的产生。
请参见图7,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橡胶膜1a具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橡胶膜1相同的抵触单元12与电触部13等基本结构,其差异在于:该橡胶膜1a具有至少一弹性支持部101,该弹性支持部101是以具透光性的材质制成,而该凸出于表面的凸面、凸弧面或半球体形状的扩散反光单元16则设置于该弹性支持部101内表侧与橡胶膜1a顶侧,且于各扩散反光单元16表面设有反光层161,而该橡胶膜1a与其它组件的相互结合形态,则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藉此,可产生相同的光线均匀反射效果。
另请参见图8、图9,可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橡胶膜1b亦具有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橡胶膜1相同的弹性支持部11及抵触单元12、电触部13等基本结构,其差异乃在于:该橡胶膜1b顶面及各弹性支持部11外周缘表侧均分布有数个扩散反射单元17,在本实施例中,该扩散反射单元17为凹陷于表面的凹坑、凹弧面或半球形凹孔,且于该扩散反射单元17的表面设有一可反射光线的反光层171,该反光层171可为一反光涂料。
于实际应用时,该橡胶膜1b与其它组件的相互结合形态,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当预设光源体所产生的光线受壳盖4内表面或按键3下表面反射时,由于各呈凹坑、凹弧面或半球形凹孔的扩散反射单元17分别设置于各弹性支持部11外周缘表侧及橡胶膜1b顶面,且其表面反光层171具有极佳的反光作用,可使上述向按键下方投射的光线再向由反光层171处向上反射并发散至各按键3部位(如图9所示),藉以产生相同提升按键3及其周侧亮度的背光效果。
再请参见图10,可知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橡胶膜1c是以前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而加以改变,其具有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橡胶膜1a相同的抵触单元12、电触部13以及透光的弹性支持部101等结构,其差异在于:数个扩散反光单元18分别设置于橡胶膜1c顶侧与弹性支持部101内表侧,该扩散反光单元18为凹陷于表面的凹坑、凹弧面或半球形凹孔,且于各扩散反光单元18表面设有反光层181,而该橡胶膜1c与其它组件的相互结合形态,则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如此,亦可产生相同的光线反射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按键的导光结构确实可由各扩散反光单元的设置而充份善用光反射作用来提升光线利用效率,进而达成增进按键部位背光亮度的功效,实为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发明,依法提出申请发明专利;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亦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按键的导光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按键的导光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按键的导光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键的导光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键的导光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按键的导光结构,主要是于一橡胶膜上对应于各按键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凸起的弹性支持部,该弹性支持部顶侧与按键底面保持对应或接触,且该橡胶膜于各弹性支持部周缘表侧或顶侧分布有凸出或凹陷于表面的扩散反射单元,并于各扩散反射单元表面则设有可反射光线的反光层,当光线经由外部组件反射回橡胶膜表面之时,利用该扩散反射单元的凸出或凹陷形状,配合该反光层的反光特性,可有效提供光线再反射的机会,藉以提升各按键部位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