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舞琴是用于文体领域的新型乐器和表演竞赛器材,用它可以开拓出“琴舞”、“琴操”、“琴技”、“琴拳”等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比赛、健身项目。 传统的舞蹈(广义地说,它包括自由体操、技巧、杂技、武术表演等)是演员根据创作者设计的“舞谱”,以人体形态美给观众以视觉效果;传统的乐器演奏是演奏者按作曲者创作的乐谱操作乐器,以产生音乐,给听众以听觉艺术效果。舞蹈往往要有专门的音乐伴奏。迄今为止,这两种表演艺术形式还不能合二为一,由同一表演者完成,因此演员的才能不能得到即兴地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文体表演的装置,它既是表演者演奏音乐的键盘乐器,又是表演者表演舞蹈的舞台。表演者依据特殊创作的“舞乐谱”或者即兴地把器乐和舞蹈艺术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
中国专利申请号85106070的舞琴提出了一种适用机械触点式键盘的舞琴,本发明则提出了一种静态键盘和新颖地声-光色彩演奏系统和能产生滑音和颤音的感情处理装置以及演奏的专用器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文体表演的装置,它可以通过一种“光-色彩演奏系统”来实现由演员随意组合的多种光色彩艺术效果,该光色彩与乐曲音符同步变换,最终实现由同一演员完成的具有形、声、光、色的多重艺术,以充分发挥人的技艺才能。
本发明的舞琴包括一个既能供表演者在其上面表演舞蹈,又能供表演者用脚、手、身体的其他部位或手捶装置触击以产生相应于表演内容的开关信号的静态地键盘;一个类似的静态墙键盘和一个多功能电子琴电路。当演员在地键盘上表演时,用脚、手、身体的其他部位或专用的手捶装置和鞋触击地键盘或墙键盘上的键,以产生相应的开关信号。该开关信号被送到电子琴电路中的键电路,电子琴电路的输出信号被送到放大电路和扬声器,从而奏出相应的乐曲。
本发明的舞琴还可以包括一个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一个光色彩信号处理电路和一个光驱动电路。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把开关信号分离为音阶声信号和光色彩信号,光色彩信号经过光色彩信号处理电路整形、展宽后送给光驱动电路,驱动红、绿、蓝三种光源,根据三基色原理,得到与舞蹈表演和音符相关的多种动态彩色光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舞琴电路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舞琴的实施例之一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静态键盘上的一个键的色区示意图;
图4是一个键的另一实施例;
图5是静态键的电原理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的电极形状图;
图7为滑音及颤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舞琴专用的手捶的剖面图;
图9为舞琴专用的舞鞋的底面示意图;
图10为地键盘上61个键的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原理图;
图11为光色彩信号处理电路和光驱动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1为本发明舞琴电路系统的方框图。其中,接触式声光彩色静态地键盘1包括有多个键装置,当演员穿着琴鞋23踏击键板时,这些键装置便被接通,由此产生开关信号,产生的开关信号通过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24加到电子琴电路系统25中的键电路上,以产生与接通键装置相对应的音符。接触式静态墙键盘2包括有多个键开关装置,当演员用琴捶敲击键盘键时,被敲击的键便被接通,由此产生开关信号,所产生的开关信号被接送到电子琴电路系统25中的键电路上,以控制自动和弦或低音。来自电子琴电路系统25立体声右声道R及左声道L的立体声音乐信号由立体声高保真(Hi·Fi·)放大器26进行放大,再由立体声高保真(Hi·Fi·)左右声道三分频扬声器12、12′放出。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24把来自地键盘1的信号分为光色彩信号和声信号,声信号被送到电子琴电路25,光色彩信号是一个由演员的脚、手随意将红、绿、兰三基色组合的电脉冲,从彩色母线选通被传送到光色彩信号处理电路27,电路27将色彩脉冲信号整形、后沿展宽和前后沿相加之后又传输到晶闸管三相舞台聚光灯驱动主回路28,由电路28驱动对应的红、绿、蓝三组舞台投影聚光灯29、30、31,同时利用与电路28相连的琴内彩色光源隔离变压器32控制和调节红、绿、蓝三组琴内彩色效果灯33、34、35。图中A~、B~、C~分别为三相电源的一个输入端子,0为零线端。36、37为稳压电源系统。13、14、15、19、21为一组长杆操作装置,其中21为音量控制杆,它通过左右滑动拉杆拉动一个电位器调节Hi·Fi放大器26的放大量,从而控制音乐音量大小。13为音色选择杆,它可旋转选择十二种音色(例如:钢琴、电子风琴、黑管、小提琴等)。14为自动伴奏节拍速度控制器,控制自动节拍演奏速度。15为自动节拍选择器,它可以选择18种不同舞曲的节拍(例如:华尔兹、探戈、桑巴、迪斯科等)。13、14均为拉杆旋转一个波段开关使电子琴变换相应功能。19为滑音及颤音控制器。
此外,在图1中,来自地键盘1的信号也可不经过声/光色彩分离电路,而直接传送到电子琴电路上,此时,也就没有灯光色彩的变化效果。
附图2是根据附图1所示的方框图原理设制而成的舞琴系列之一的舞蹈用琴的外观示意图,其中,1为可给出声/光色彩信号的接触式静态地键盘,2为接触式静态墙键盘,3为采用轻金属管和可快速拆装式结构制成的支架。4、5为供脚踏击奏出旋律的地键盘的第一列键盘,6、7为其第二列键盘,8、9为供舞琴锤击出自动分解和弦音或低音伴奏音乐的墙键盘的键,10为自动模拟打击乐键,11为电子琴功能控制面板,12和12′为立体声Hi·Fi三通道扬声器助音箱,13为音色选择杆,14为自动分解和弦和低音伴奏节拍速度控制器,15为自动节拍选择器,16、17、18分别为13、14、15的转换器接口盒,19为滑音及颤音控制器,20为音量电位器,21为音量控制杆,22为电源总开关,23为导电舞蹈鞋。
图3为接触式静态键盘上的一个键的色区示意图,其中,W为白色区,即红、绿、蓝色灯按三基色原理的一定亮度比例同时发光,R为红色区,G为绿色区,B为蓝色区。
图中,当演员脚穿琴鞋踏击键板时,灯光发出相关的色彩,脚踏在W区内的38时,灯射出白光(红、绿、蓝三组灯同时亮);脚踏在R和G区间的39时,红、绿灯同时发光,舞台为R+G的间色效果;40是用脚前掌或脚尖只踏一个区(图中是B区)时,只有蓝光组灯发光。总之,根据脚踏击不同区域,在一个地键盘上只能发出一个音阶,但却可以分别得到R、B、G、W、R+G、G+B、R+B七种颜色的灯光,可由演员即兴地或根据预先作出的色彩谱来选择跳奏出一种新颖的光色彩音乐艺术效果。
图4所示为将键做成园形的实施例,41、42、43的情形分别对应于图2中38、39、40的情形。
图5为接触式静态键的接触原理图,其中,44为当琴鞋的导电橡胶踏在两电极间时,将其中一对电极连通的情形,图中的公共端COM与W电极连通,通过声/光色彩分离电路,将COM线来的高电平向W线送出一个反映演员踏奏时间的脉冲到电子琴电路系统,以产生一个音阶,同时使舞台灯发出相应的光色(例如白色)。
图6是图5键盘45区域局部放大的电极布置形状图,其中,固定的导电电极是通过在敷铜板上刻蚀交叉间隔的图形而制成或在半透明的键盘底座上镀上这样的透明电极制成,可呈梳形交叉指状。
图7为滑音及颤音产生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原理图,52为电子琴电路中的音阶时钟振荡器的钟频微调电位器,49是电位器的传动臂,50是一个橡皮筋,由弹簧53将橡皮筋50拉紧,51是固定和调整皮筋50的定螺栓。54为皮筋另一侧的调定钉。当演员用手或琴锤弹击或拉或压绷紧的橡皮筋时,一个电位器20(如图所示)便相应滑动以微调电子琴的音阶发生时钟振荡器频率,完成各音阶之间的平滑过渡或产生调频颤音效果。
图8为舞琴专用的琴锤的剖面示意图,其中,55为琴锤头部,68为镀铬的琴杆,76为手柄,在琴锤中间装入连接在线路67上的白炽灯泡62,61为透明塑料保护罩,63为灯座60和琴锤台部55的基座,供可拆下更换灯泡或琴锤。58为透明弹性泡沫塑料,57为彩色透明塑料膜,56为软性网状细丝导电层,也可用其它透明软性导电薄膜材料制作,59为将琴锤头部55固定在基座60上的金属箍紧圈,64为带有螺纹的联接器,65为镀铬的锤杆锥体,69为加强圈,70为彩灯开关,71为电池,73为电池室和压紧弹簧,74为后盖,供取换电池用,75为金属圈供挂琴锤之用,也可供在圈上悬挂其它声效装置(如响铃)之用。
图9为专用的舞琴用鞋的底面示意图,其中,黑色部分77、78为紧粘在鞋底上的导电橡胶底电极。
图10为舞琴地键盘上61个键的声/光色彩信号分离电路原理图,其中,Key1、Key2……Key61分别为音调C1、C#1、D1……C6的61个键,键上W、R、G、B、R为色彩敏感区。图中,各个键的工作原理一样,例如:当演员在踏奏Key61键时,加在端K′(接到电子琴琴键电路接口)的高电平便通过色彩敏感区,声信号经过二极管D617、D618、D619、D610中的一个或几个,从端K,送回到电子琴电路,以发出键Key61所对应的音阶,光色彩信号经过二极管D611、D612、D613和D614、D615、D616其中之一或其中几个,传送到色彩母线R、G、B中的对应母线,以将光色彩信号送入光驱动电路,产生与表演内容相关的彩色舞台灯光。
图11为光色彩信号处理电路和琴内、外色彩灯光的光驱动回路,其中,由与非门N11、N12及C11、R11构成一个脉冲后沿触发电路,N13、N14、C12、P1构成一个脉冲展宽及宽度调整电路,R13、C3构成浪涌过压吸收回路,以保护可控硅Tr1。R14为限流电阻,它保护可控硅门极,二极管D620供继电器Re1的线圈的反相电压吸收之用,以保护三极管T1。R12为耦合电阻,继电器Re1起电气隔离作用。来自R母线上的踏奏色彩脉冲经N11整形,倒相后一路通过后沿触发展宽,送入与非门N15,另一路直接送入门N15,两个负脉冲由N15宽度相加后倒相,通过限流电阻R12耦合到输出晶体管T1,以推动继电器Re1,Re1的触点闭合使Tr1触发导通,三相交流电的A相加到红灯LR1]]>、LR2]]>……LR n]]>上,使之发红光。同样,对来自G、B母线的踏奏色彩脉冲也分别经过各自相同的电路被处理,三相交流电的B、C相分别加在彩灯LG1]]>、LG2]]>……LGn]]>和LB1]]>、LB2]]>……LBn]]>上,使各自发出绿光和蓝光。
此外,当演员踏在地键盘上时,R、G、B母线上就必然会有踏奏色彩脉冲信号,琴外大功率彩灯的强光便投射在整个舞琴上,同时,由于可控硅的导通,相应的琴内彩色光源隔离变压器(如图1所示)被短路,对应的琴内色彩效果灯就熄灭。另一方面,当演员未踏在地键盘上时,R、G、B母线上没有色彩脉冲信号,没有可控硅导通,此时,琴内和琴外的彩灯呈串联状态,有一个电流流过,但因为琴外彩灯的功率比琴内彩灯大得多,所以琴外彩灯变得暗淡,琴内彩灯全亮,将整个琴身相映得七彩缤纷。
此外,在图11中,电位器P1、P2、P3为三联同步电位器,用以调节两个音阶转换过程中各灯光色彩变换的衔接时间,调节P1、P2、P3可以得到不同的彩色跳动效果和多种奇妙的混色艺术效果。
图11中,A~、B~、C~为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子,0为零线端。
此外,还应注意:在不离本发明主要构思的前提下,在实施发明时可作出许多改形变化,例如:整个地键盘的形状可为园形、弧形等形状,也可以不设墙键盘,以供在地毯式地键盘上进行体操等各种表演之用。
本发明的地键盘及墙键盘可用半透明的塑料制成,电极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这样,可使琴内彩灯发出的光彩从键盘之后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