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圣费尔南多地震以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生命线地震工程的重要性,感到以往的地震工程学过于偏重建筑物、桥梁、堤坝等结构物,并开始以系统的观点对生命线地震工程进行研究。1971年Martin Duke在考察了圣费尔南多在地震造成的城市输电系统、交通系统、供水系统和煤气系统的工程震害,以及这些工程系统的地震灾害(包括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后,认为这些工程系统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生命线工程的定义。地下供水管道做为城市生命线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腐蚀问题外,最大的天敌是地震。地震不仅直接破坏地下管线的正常功能,而且可产生灾害(水灾、火灾、爆炸等)给国计民生带来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我国开展生命线地震工程学的研究是在唐山大地震和海城大地震之后,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地下管线进行的。早期主要集中在震害调查,管道抗震设计和抗震措施方面。通过先前的诸多地震震害调查表明,地震对生命线系统可造成严重破坏。地下供水管道接口连接处为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应力集中现象,出现裂缝,最终导致供水管线失效而破坏。地下管线是社会的基本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命线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灾减灾方面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震不仅直接破坏地下管线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在两组管线连接处用橡胶环改善原有的柔性连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橡胶环能够很好的抵抗地震作用,有效地降低在地震作用下地下管线所承受的水平和竖向应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在两连接管接口上加入橡胶环连接,将橡胶环直接埋入管径的接口处;其管接口的承接口内设有凹槽,管接口的插接口外设有凹槽,插接口与承接口的凹槽内装设有橡胶环,连接管插接口插入另一连接管扩孔的承接口内呈柔性连接状。
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在两连接管插入的箍状接口上加入橡胶环连接,将橡胶环直接埋入管径的接口处;其接口内设有凹槽,两连接管插接口外设有凹槽,两连接管与接口的凹槽内装设有橡胶环,两连接管插接口相对插入一箍状接口内呈柔性连接状。
所述的一种地下用硬质塑料供水管的柔性管接口,其所述的两连接管接口或箍状接口上加入的橡胶环为一条或多条。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橡胶环的加入可以增加管的整体位移能力,能够缓解因温度效应引起的管道轴向应力,而不需要加设伸缩节,也减少了渗漏的机会;
2.本发明的改进方法在管线接口处利用柔性材料的橡胶,有效的抵抗管线在地震中所受的水平和竖向应力;
3.本发明改进方法用橡胶环直接埋入原直径管线的接口处,可以很好的增加管线地密闭性,新型柔性接口的抗震性能较好,震害率相对较低;
4.新型柔性接口能有效地增强接口的紧密度,增强管线接口处的抗渗漏能力;
5.本发明的新型柔性接口改进方法能够很好的增加供水管线整体的延性;
6.新型柔性接口能够提高管线的整体抗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承接口实施例1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接口实施例1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管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实施例1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为两管直连式构成:
在两连接管接口上加入橡胶环连接,将橡胶环直接埋入管径的接口处;其管接口的承接口内设有凹槽,管接口的插接口外设有凹槽,插接口与承接口的凹槽内装设有橡胶环,连接管插接口插入另一连接管扩孔的承接口内呈柔性连接状。
实施例2
为两管加一箍式构成:
在两连接管插入的箍状接口上加入橡胶环连接,将橡胶环直接埋入管径的接口处;其接口内设有凹槽,两连接管插接口外设有凹槽,两连接管与接口的凹槽内装设有橡胶环,两连接管插接口相对插入一箍状接口内呈柔性连接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符合国家规范、适用于现代工程的柔性接口UPVC(硬质聚氯乙烯)供水管线改良方法。
在两组管线连接处用橡胶环改善原有的柔性连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柔性接口。柔性接口橡胶环能够很好的抵抗地震作用,有效地降低在地震作用下地下管线所承受的水平和竖向应力。连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橡胶圈安装的质量。连接时,插口和承口须清理干净,特别是小颗粒杂质,会影响橡胶圈的密封效果。清洗后须将插口和承口表面附着的水拭干,以免增大插口插入承口时的阻力;在将橡胶圈放入承口凹槽内时,须将橡胶圈完全填入凹槽内;在将插口插入承口前,须将插口正对承口,否则在插入时会导致橡胶圈局部或完全脱离橡胶圈凹槽,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在插口插入承口时,施力须平衡,否则会导致橡胶圈局部或完全脱离橡胶圈凹槽;直管安装时由于直管自身对称,故只需要施加一组拉力便可达到效果;弯头和三通由于自身不对称,须施加左右两组拉力,以保证拉力的均衡;橡胶圈不宜重复使用。因为前次安装过程中橡胶圈表面可能已被划伤,其密封效果将大大降低;尽量避免使用弯头,以便减少加固措施;直线管段安装时,须确保整段的直线度,避免由于管线不直,水压在接口位置产生额外的径向分力;沟槽内须铺设混凝土垫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检查垫层铺设的质量,如设计无相关说明时,应主动提出加铺垫层,一般垫层厚度不少于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