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04127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18011.3

申请日:

2002.04.16

公开号:

CN1422878A

公开日:

2003.06.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F 220/12登记生效日:201612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杭州余杭亚太化工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凯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工业开发区变更后权利人:324012 浙江省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绿荫路10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220/12合同备案号:2015330000166让与人:杭州余杭亚太化工有限公司受让人:杭州凯斯特化工有限公司发明名称: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申请日:20020416申请公布日:20030611授权公告日:20050803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506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20/12; C08F212/08

主分类号:

C08F220/12; C08F212/08

申请人:

杭州余杭亚太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锁云; 韩晓红

地址:

311106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工业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翟中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消失模型材料的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至少由混合单体、去离子水、分散剂、发泡剂、引发剂、改性助剂构成。优点:一是分子结构不同,StMMA共聚树脂(MMA∶St=70∶30)碳含量为69.6%,并且StMMA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在浇注温度下,一般氧以CO气体形式逸出。因此,每个氧原子要消除一个碳原子,进一步减少残碳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解决了在EPC工艺中用EPS模型浇注黑色金属时出现的碳缺陷问题,解决了EPS模型材料造成的钢铸件“增碳”问题;二是StMMA树脂具有优良的阻隔性,使之有可能用更细(0.17-0.20mm)珠粒,生产薄壁(2.0-2.5mm)铸件。因此,既可以制作壁厚的铸件,又可以制作壁薄的铸件;三是StMMA分解物主要气体,能很快通过涂层逸出,浇注后用过砂子很干净,流动性好,完全可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重量分数)至少含有混合单 体100、去离子水150~300、分散剂0.3~0.6、发泡剂8~15、引发剂 0.3~0.8、改性助剂0.02~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混合单体由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构成;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BPO,TBPO,TBPB;发泡剂为C 4 -C 6 低沸点烃类化合物;改性助剂主要有 二乙烯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DMAE),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 等;分散剂为纤维素醚,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纤维素醚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 MMA∶ST=(5~95)∶(95~5)。
4: 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其分子结构, 5、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如权利要求1~3所 述,引发剂、改性助剂、发泡剂、混合单体混合,加入分散剂及去离子 水进行聚合后,用水水洗后、废水排掉,干燥聚合物、混合后,再筛分 得可发性树脂球粒,最后包装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 合反应温度为65~95℃,时间15~20小时,压力3~6Kg;。水洗是指将 残留单体洗净;干燥温度小于40℃;混合时加入≤1%的抗静电剂或表 面活性剂;筛分是指标样筛分。
5: 引发剂 0.3~0.8、改性助剂0.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混合单体由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构成;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BPO,TBPO,TBPB;发泡剂为C 4 -C 6 低沸点烃类化合物;改性助剂主要有 二乙烯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DMAE),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 等;分散剂为纤维素醚,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纤维素醚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 MMA∶ST=(5~95)∶(95~5)。 4、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其分子结构, 5、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如权利要求1~3所 述,引发剂、改性助剂、发泡剂、混合单体混合,加入分散剂及去离子 水进行聚合后,用水水洗后、废水排掉,干燥聚合物、混合后,再筛分 得可发性树脂球粒,最后包装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 合反应温度为65~95℃,时间15~20小时,压力3~6Kg;。水洗是指将 残留单体洗净;干燥温度小于40℃;混合时加入≤1%的抗静电剂或表 面活性剂;筛分是指标样筛分。
6: 发泡剂8~15、引发剂 0.3~0.8、改性助剂0.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混合单体由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构成;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BPO,TBPO,TBPB;发泡剂为C 4 -C 6 低沸点烃类化合物;改性助剂主要有 二乙烯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DMAE),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 等;分散剂为纤维素醚,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纤维素醚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 MMA∶ST=(5~95)∶(95~5)。 4、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特征是:其分子结构, 5、一种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如权利要求1~3所 述,引发剂、改性助剂、发泡剂、混合单体混合,加入分散剂及去离子 水进行聚合后,用水水洗后、废水排掉,干燥聚合物、混合后,再筛分 得可发性树脂球粒,最后包装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聚 合反应温度为65~95℃,时间15~20小时,压力3~6Kg;。水洗是指将 残留单体洗净;干燥温度小于40℃;混合时加入≤1%的抗静电剂或表 面活性剂;筛分是指标样筛分。

说明书


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消失模型材料的可发性共聚树脂(简称StMMA)制备方法,属消失模铸造材料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工艺中采用的消失模铸造(即EPC工艺)是一种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由于采用易气化的泡沫塑料作模型,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泥芯,因而无飞边毛刺,无拔模斜度,减少了由型芯块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接近熔模铸造。因为消失模铸造采用干砂造型,根除了由于型砂中的水、粘结剂及其他添加剂带来的缺陷,铸造废品率显著下降。尤其是这种新工艺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就可获得高质量的铸件。其次,消失模铸造容易实现消洁生产。浇注时模型分解产生的有机物少,有机物的排放量只占浇注铁水重量的O.3%,而自硬砂有机物占到5%。同时产生有机物的时间短,地点集中易于通过负压抽吸集中处理排放,实现对环境的无公害排放。此外旧砂回收率为97%以上,省去了砂型铸造配砂和旧砂回收利用的操作系统,减少了石英粉危害:三是为铸件结构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原先由多个零件加工组装的构件,可以通过分片制模然后粘结起来整体铸出,原先需加工形成的孔、洞可以直接铸出,因而大大节约了加工装配工时和费用,同时也减少加工装备投资。一般说采用EPC工艺,设备投资可降低30~50%,铸件成本可降低10~30%。但,其存在的不足是:一是模型浇注黑色金属时出现地碳缺陷问题;二是由于EPS分子中含有热力学稳定的富碳的苯结构,使之很难分解;三是由于EPS分解速度比较慢,是一种无序的断裂方式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长时间与熔融的金属液接触使具有苯环结构中碳氧键裂解,形成氢和碳,增加了碳被型腔捕集的机会,而在砂子中含有一些粘稠状的残留物,为砂子的再利用带来了问题。由上知:用EPS模型主要缺点是易引起铸铁及铸钢件的碳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果避免EPS模型浇注黑色金属时出现的碳缺陷难题。

    大家知道,在消失模铸造工艺中,模型制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已为人们所共识,选择什么样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以获得密度低、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模型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前提。为此,本发明在对消失模铸造模型材料的设计上力求达到:一是气化温度和发气量低;二是气化迅速、完全、残留物要少;三是密度小、强度和表面刚性好,以使模样在在制造、搬运和干砂填充过程中不易损伤,确保模样尺寸和形状稳定;四是品种规格齐全,以适应不同材质及结构的铸件和制模需要。为了实现上述技术要求,本发明在对背景技术中------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基础上,经过数年的反复论证、试验、研究,开发出既能够继承EPS优点,又能够彻底有效地避免EPS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共聚树脂(StMMA),以实现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其技术方案:①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重量分数)至少含有混合单体100、去离子水150~300、分散剂0.3~0.6、发泡剂8~15、引发剂0.3~0.8、改性助剂0.02~0.1。②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其分子结构,③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如权利要求1~3所述,把0.3~0.8引发剂、0.02~0.1改性助剂、8~15发泡剂、100混合单体混合,加入0.3~0.6分散剂及150~300去离子水进行聚合后,用水水洗后、废水排掉,干燥聚合物、混合后,再筛分得可发性树脂球粒,最后包装成成品。

    表1,是EPS、StMMA的性能对照表。从表1中可以得知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如下:一是分子结构不同,EPS分子中有8个碳,碳含量为92%,而StMMA共聚树脂(MMA∶St=70∶30)碳含量为69.6%,并且StMMA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在浇注温度下,一般氧以CO气体形式逸出。因此,每个氧原子要消除一个碳原子,进一步减少残碳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解决了在EPC工艺中用EPS模型浇注黑色金属时出现的碳缺陷问题,解决了EPS模型材料造成的钢铸件“增碳”问题;二是克服了用EPS模型材料浇注钢铸件时因表面严重增碳所造成的铸件缺陷;三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EPS为80~100℃,StMMA为1 00~105℃;四是EPS适用范围小,StMMA适用范围大(见表2);五是EPS颗粒大,只能用于制作壁厚的铸件,无法制作壁薄的铸件,而StMMA树脂具有优良的阻隔性,使之有可能用更细(0.17-0.20mm)珠粒,生产薄壁(2.0-2.5mm)铸件。因此,既可以制作壁厚的铸件,又可以制作壁薄的铸件;六是StMMA分解物主要气体,能很快通过涂层逸出,浇注后用过砂子很干净,流动性好,完全可重复使用。

    附表说明:

    表1是EPS、StMMA的性能对照表。

    表2是产品质量指标及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消失模铸造模型的成型工艺方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重量分数)至少含有混合单体100、去离子水300、分散剂0.3、发泡剂8、引发剂0.8、改性助剂0.1。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构成,其MMA∶ST=5∶95;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BPO,TBPO,TBPB;发泡剂为C4-C6低沸点烃类化合物;改性助剂主要有二乙烯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DMAE),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等;分散剂为纤维素醚,主要有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纤维素醚等。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重量分数)混合单体100、去离子水150、分散剂0.6、发泡剂15、引发剂0.3、改性助剂0.02。其MMA∶ST=95∶5。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重量分数)混合单体100、去离子水225、分散剂0.45、发泡剂11.5、引发剂0.55、改性助剂0.06。其MMA∶ST=50∶50。

    实施例4: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如权利要求1~3所述,首先把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改性助剂、发泡剂加入到由甲基丙烯酸甲脂(MMA)、苯乙烯(ST)构成的单体中构成混合均匀的混合单体;其次把去离子水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并在搅拌下加入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纤维素醚溶介混合均匀后,密封聚合釜、通N2气排除釜中空气(氧气)后加入上述混合单体,聚合反应温度60~95℃、15~22小时、压力3~6Kg,反应结束后将残留物用水洗净、脱水,干燥温度≤40℃条件下干燥即得可发性树脂球粒。分散剂一次性加入聚合反应中;水洗是指将残留单体洗净;干燥温度小于40℃;混合时加入>1%的抗静电剂或表面活性剂;筛分是指标样筛分。

    实施例5:消失模铸造模型的成型工艺:

    1、原始珠粒选用:根据铸件材质及对铸件的质量要求来选择品种,再根据铸件的最小壁厚来选用珠粒规格。

    2、预发泡:消失模式铸造用珠粒的预发泡常采用间歇式预发机。间歇式预发机有两种即间歇式蒸汽预发泡机和真空式预发泡机。

    3、干燥、熟化:一般需用流化床干燥处理,干燥风温为25~35℃,使珠粒含水率降至2%以下;经预发后的珠粒内部呈减压状态。为了使其稳定,通常须存放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这段时间称为熟化。

    4、成型发泡:消失模泡沫塑料一般采用蒸缸成型或压机成型两种工艺;压机有平板机和自动机等,大多采用立式平板机。

                      表1 EPS、StMMA的性能

                    表2产品质量指标及应用范围    指标        EPS            StMMA  外观  无色半透明珠粒  半透明乳白色珠粒  珠粒粒径  (mm)  1′(0.60-0.80)2′(0.40-0.60)3′(0.30-0.40)  4′(0.25-0.30)5′(0.20-0.25)  表观密度  (g/cm3)  0.55-0.67  发泡倍数  (≥)  50  45  应用范围  铝、铜合金、灰铁  灰铁、球铁、低碳钢及  合金钢、碳钢、不锈钢铸件注:1.每一粒径范围的过筛率≥90%    2.发泡倍数系指在热空气中用3′料测试条件分别为    EPS/100℃;StMMA/120℃;

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可发性共聚树脂及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一种用于制造消失模型材料的可发性共聚树脂制备方法,至少由混合单体、去离子水、分散剂、发泡剂、引发剂、改性助剂构成。优点:一是分子结构不同,StMMA共聚树脂(MMASt7030)碳含量为69.6%,并且StMMA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在浇注温度下,一般氧以CO气体形式逸出。因此,每个氧原子要消除一个碳原子,进一步减少残碳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解决了在EPC工艺中用EPS模型浇注黑色金属时出现的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