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及其模块.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366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7241.1

申请日:

2010.06.02

公开号:

CN101840278A

公开日:

2010.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33申请日:2010060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33;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3/033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宜伶; 郭文瑞; 陈宗杰; 蒋佩泠; 钟俊甫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陈红;郑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包含笔身、笔头、设置于笔身中的充电电路、设置于笔头且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极、设置于笔身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笔身的保护盖,保护盖可并相对于笔身滑动,以遮蔽第二电极,并在推动保护盖时露出第二电极。一种应用其的触控笔模块亦在此揭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触控笔模块, 应用于一笔记型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一触控笔, 包含 : 一笔身及一笔头, 一充电电路, 设置于该笔身中, 一第一电极, 设置于该笔头, 与该充电电路连接, 一第二电极, 设置于该笔身, 与该充电电路连接, 以及 一保护盖, 设置于该笔身, 并相对于该笔身滑动, 以遮蔽该第二电极, 并在推动该保护 盖时露出该第二电极 ; 以及 一触控笔充电槽, 设置于该笔记型计算机, 包含 : 一第三电极, 设置于该触控笔充电槽的一端, 且对应于该第一电极, 一第四电极, 设置于该触控笔充电槽底部, 且对应该第二电极, 其中该笔记型计算机具 有一电源, 该第三电极及该第四电极与该电源连接, 以及 一挡块, 设置于该第四电极的一侧, 相对于该第三电极, 其中当该触控笔进入该触控笔 充电槽时, 该挡块干涉而推动该保护盖而露出该第二电极, 使该第一电极接触该第三电极, 该第二电极接触该第四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笔还包含一保护盖弹力元 件, 设置于该保护盖与该笔身之间, 以提供该保护盖复归的弹力。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充电电路包含一电容与一电阻。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笔充电槽具有一第一定位 结构, 该触控笔具有对应于该第一定位结构的一第二定位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定位结构为设置于该触控 笔充电槽底部的一凹槽, 该第二定位结构为对应于该凹槽的一卡榫。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笔充电槽的另一端为一开 口端。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定位结构为设置于该开口 端的一凹陷部, 该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于该笔身的一端的 T 形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笔还包含一突出部, 设置于 该笔身相对于该第二电极的一面。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笔还包含一电极弹力元件, 设置于该第二电极与该笔身之间, 以在该挡块推开该保护盖后, 迫使该第二电极与该第四 电极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笔模块, 其特征在于, 该第四电极的高度大于该挡块的 高度。
11: 一种触控笔, 其特征在于, 包含 : 一笔身及一笔头 ; 一充电电路, 设置于该笔身之中 ; 一第一电极, 设置于该笔头, 与该充电电路连接 ; 一第二电极, 设置于该笔身, 与该充电电路连接 ; 以及 一保护盖, 设置于该笔身, 并相对于该笔身滑动, 以遮蔽该第二电极, 并在推动该保护 2 盖时露出该第二电极。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触控笔, 其特征在于, 该充电电路包含一电阻及一电容。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触控笔,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一电极弹力元件, 设置于该第 二电极与该笔身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触控笔,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一保护盖弹力元件, 设置于该 保护盖与该笔身之间, 以提供该保护盖复归的弹力。

说明书


触控笔及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笔, 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笔。背景技术 随着 3C(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Consumer) 产业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人 会使用各种电子装置作为生活中的辅助工具。触控笔 (stylus) 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装置操 作工具, 其中以应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的触控笔为例, 其大多以金属材料为笔身材质, 笔 头则以软性导电材料为主, 借此模拟人类手指触控感应。但为了维持相当接触面积以确保 有效感应, 此类产品的笔头较一般原子笔头大, 无法模拟一般原子笔的笔触, 造成使用上的 不便。除此之外, 也会因为每个人静电体质不同, 连带影响到操作时触控感应的敏感度, 无 法落实触控笔的便利性。
     因此, 如何使触控笔模拟原子笔的笔触, 并提升触控笔操作时的稳定性, 便成为一 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以模拟原子笔笔触的触控笔, 并提升触控笔 操作时的稳定性。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 提出一种触控笔模块, 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 包含有触控笔 及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中的触控笔充电槽。触控笔包含笔身、 笔头、 设置于笔身中的充电 电路、 设置于笔头的第一电极、 设置于笔身的第二电极, 及保护盖。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与 充电电路连接。保护盖设置于笔身, 并相对于笔身滑动, 以遮蔽第二电极, 并在推动保护盖 时露出第二电极。 触控笔充电槽包含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一端且对应于第一电极的第三电 极、 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底部且对应第二电极的第四电极, 其中笔记型计算机具有电源, 第 三电极及第四电极与电源连接。触控笔充电槽还包含设置于第四电极一侧的挡块, 其中当 触控笔进入触控笔充电槽时, 挡块干涉而推动保护盖而露出第二电极, 使第一电极接触第 三电极, 第二电极接触第四电极。
     触控笔还包含设置于保护盖与笔身之间的保护盖弹力元件, 以提供保护盖复归的 弹力。充电电路可包含电容与电阻。触控笔充电槽具有第一定位结构, 触控笔具有对应于 第一定位结构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可为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底部的凹槽, 第二 定位结构可为对应于凹槽的卡榫。触控笔充电槽的另一端为开口端。第一定位结构可为设 置于开口端的凹陷部, 第二定位结构可为设置于笔身一端的 T 形结构。触控笔可还包含突 出部, 突出部设置于笔身相对于第二电极的一面。触控笔还包含设置于第二电极与笔身之 间的电极弹力元件, 以在挡块推开保护盖后, 迫使第二电极与第四电极接触。 第四电极的高 度可大于挡块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为一种触控笔, 包含笔身、 笔头、 设置于笔身中的充电电路、 设 置于笔头且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极、 设置于笔身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二电极, 以及设
     置于笔身的保护盖, 保护盖可并相对于笔身滑动, 以遮蔽第二电极, 并在推动保护盖时露出 第二电极。
     充电电路可包含电阻及电容。 触控笔还包含设置于第二电极与笔身之间的电极弹 力元件。触控笔还包含设置于保护盖与笔身之间的保护盖弹力元件, 以提供该保护盖复归 的弹力。
     触控笔内部设置有充电电路, 以透过充电电路提供操作触控笔时所需要的电场变 化, 使得触控笔操作上更为稳定, 并能有效缩减笔头的表面积, 使得触控笔的笔头得以模拟 原子笔的笔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 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 所附附图的详 细说明如下 :
     图 1 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
     图 2 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
     图 3A 及图 3B 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另一实施例于收纳前后不同状态的侧 视图 ;
     图 4A 及图 4B 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又一实施例于收纳前后不同状态的侧 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 210、 310、 410 : 触控笔
     110、 312、 412 : 笔头
     120、 316、 416 : 笔身
     130、 322、 422 : 充电电路
     140、 314、 414 : 第一电极
     150、 318、 418 : 第二电极
     160、 320、 420 : 保护盖
     170、 328、 430 : 保护盖弹力元件
     180、 326 : 电极弹力元件
     200、 300、 400 : 触控笔模块
     220 : 笔记型计算机
     222 : 键盘
     230、 350、 450 : 触控笔充电槽
     324、 424 : 第二定位结构
     352、 452 : 第三电极
     354、 454 : 第四电极
     356、 456 : 挡块
     358、 458 : 第一定位结构
     428 : 突出部
     460 : 开口端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 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 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 加以改变及修饰, 其并 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参照图 1, 其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触控笔 100 包含笔头 110 及 笔身 120, 笔头 110 设置于笔身 120 的一端。触控笔 100 包含有设置于笔身 120 之中的充电 电路 130、 设置于笔头 110 的第一电极 140、 设置于笔身 120 上的第二电极 150。其中第一电 极 140 与第二电极 150 和充电电路 130 连接, 以借由第一电极 140 与第二电极 150 对充电 电路 130 充电。
     导体材料的第一电极 140 的位置较佳地可以位于笔头 110 的末端, 相当于笔尖的 位置。由于触控笔 100 在操作时可以使用储存于充电电路 130 内的电力提供电场变化, 因 此可以维持一定的敏锐度使操作更为稳定。除此之外, 由于充电电路 130 可以提供操作时 所需的电力, 使得触控笔 100 的笔头 110 表面积可以有效缩减, 进而使笔头 110 能模拟原子 笔的笔触。充电电路 130 举例而言可以为电阻与电容的组合, 并可作为电力储存元件, 借以 储存电力。 触控笔 100 还包含有滑动地设置于笔身 120 上的保护盖 160, 保护盖 160 设置于笔 身 120 上且可相对于笔身 120 滑动。其中保护盖 160 所设置的位置为对应于第二电极 150, 以在不充电触控笔 100 的充电电路 130 时遮蔽第二电极 150, 以保护第二电极 150 并防止电 力流失。当欲充电触控笔 100 中的充电电路 130 时, 可推动保护盖 160, 使得保护盖 160 相 对于笔身 120 滑动而露出第二电极 150。
     触控笔 100 还包含有保护盖弹力元件 170, 保护盖弹力元件 170 设置于保护盖 160 与笔身 120 之间, 以提供使保护盖 160 复归的弹力。 触控笔 100 还包含有电极弹力元件 180, 电极弹力元件 180 为设置于第二电极 150 与笔身 120 之间, 以在推开保护盖 160 后将第二 电极 150 弹出。
     参照图 2, 其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触控笔模块 200 可以应 用在笔记型计算机 220 之中, 触控笔模块 200 除触控笔 210 外, 还包含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 220 中的触控笔充电槽 230。触控笔充电槽 230 可以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 220 的键盘 222 的一侧。触控笔充电槽 230 可以与笔记型计算机 220 的电源连接, 触控笔 210 可以收纳在 触控笔充电槽 230 之中, 并透过触控笔充电槽 230 对触控笔 210 进行充电。
     参照图 3A 及图 3B, 其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另一实施例于收纳前后不同 状态的侧视图。触控笔模块 300 为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中, 其包含有触控笔 310 及位于笔 记型计算机的触控笔充电槽 350。触控笔 310 包含有设置于笔头 312 的第一电极 314、 设置 于笔身 316 的第二电极 318、 滑动地设置于笔身 316 上的保护盖 320、 以及设置于笔身 316 中的充电电路 322。
     触控笔充电槽 350 包含有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 350 一端且对应于第一电极 314 的 第三电极 352, 以及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 350 底部且对应于第二电极 318 的第四电极 354。 其中第三电极 352 与第四电极 354 与笔记型计算机中的电源相连。触控笔充电槽 350 还包 含有挡块 356, 挡块 356 为相对于第三电极 352 设置于第四电极 354 的一侧, 第四电极 354
     位于第三电极 352 与挡块 356 之间。触控笔充电槽 350 相对于第三电极 352 的一端为开口 端 360。
     触控笔充电槽 350 具有第一定位结构 358, 触控笔 310 则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结 构 358 的第二定位结构 324。第一定位结构 358 可以为设置在触控笔充电槽 350 底部的凹 槽, 第二定位结构 324 则为对应于凹槽的卡榫, 其中第二定位结构 324 的卡榫为设置在笔身 316 上, 位于第二电极 318 外侧。
     参照图 3A, 当触控笔 310 未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350 时, 保护盖 320 会遮蔽第二电 极 318, 以保护第二电极 318 并防止第二电极 318 外露, 同时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误触第二 电极 318 而触电。
     参照图 3B, 当触控笔 310 由开口端 360 置入触控笔充电槽 350 时, 触控笔充电槽 350 底部的挡块 356 会干涉保护盖 320, 使得在沿着预定方向置入触控笔 310, 即触控笔 310 由开口端 360 向第三电极 352 滑动时, 保护盖 320 会因挡块 356 的干涉而被推动, 进而露出 第二电极 318。接着, 笔身 316 中的电极弹力元件 326 可以推出第二电极 318, 以确保第二 电极 318 可以与第四电极 354 紧密接触。触控笔 310 上的第二定位结构 324 的卡榫可以与 触控笔充电槽 350 中的第一定位结构 358 的凹槽相卡合, 以将触控笔 310 定位在触控笔充 电槽 350 之中。 当触控笔 310 被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350 中时, 触控笔 310 上的第一电极 314 与 第二电极 318 分别与触控笔充电槽 350 上的第三电极 352 与第四电极 354 相接触。第三电 极 352 与第四电极 354 连接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 第一电极 314 与第二电极 318 与触控笔 310 中的充电电路 322 相连, 使得充电电路 322 可以透过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充电, 并进行 电力的储存, 如此一来, 当触控笔 310 被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350 中时, 便可达到收纳与充 电的目的。
     当使用者欲取出触控笔 310 时, 仅需要下压触控笔 310 的笔头 312, 即可使触控笔 310 相对于笔头 312 的另一端翘起, 使第二定位结构 324 的卡榫脱离第一定位结构 358 的凹 槽, 如此便可取出触控笔 310。此时, 保护盖 320 可以借由保护盖弹力元件 328 所提供的弹 力复归而再一次地遮蔽第二电极 318。
     参照图 4A 及图 4B, 其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触控笔模块又一实施例于收纳前后不同 状态的侧视图。触控笔模块 400 为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中, 其包含有触控笔 410 及位于笔 记型计算机的触控笔充电槽 450。触控笔 410 包含有设置于笔头 412 的第一电极 414、 设置 于笔身 416 的第二电极 418、 滑动地设置于笔身 416 上的保护盖 420、 以及设置于笔身 416 中的充电电路 422。
     触控笔充电槽 450 包含有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 450 一端且对应于第一电极 414 的 第三电极 452, 以及设置于触控笔充电槽 450 底部且对应于第二电极 418 的第四电极 454。 其中第三电极 452 与第四电极 454 与笔记型计算机中的电源相连。触控笔充电槽 450 还包 含有挡块 456, 挡块 456 为相对于第三电极 452 设置于第四电极 454 的一侧, 第四电极 454 位于第三电极 452 与挡块 456 之间。其中第四电极 454 的高度略大于挡块 456 的高度。
     触控笔充电槽 450 相对于第三电极 452 的另一端为开口端 460。 触控笔充电槽 450 的第一定位结构 458 为位于开口端 460 的凹陷部, 触控笔 410 的第二定位结构 424 为设置 于笔身 416 相对于笔头 412 的一端的 T 形结构。触控笔 410 还包含突出部 428, 突出部 428
     为设置于笔身 412 相对于第二电极 418 的另一侧面上。突出部 428 较佳地为外露于触控笔 充电槽 450。
     参照图 4A, 当触控笔 410 未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450 时, 保护盖 420 会遮蔽第二电 极 418, 以保护第二电极 418 并防止第二电极 418 外露, 同时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误触第二 电极 418 而触电。
     参照图 4B, 当触控笔 410 置入触控笔充电槽 450 时, 触控笔充电槽 450 底部的挡块 456 会干涉保护盖 420, 使得在沿着预定方向推入触控笔 410 时, 保护盖 420 会因挡块 456 的 干涉而被推动, 进而露出第二电极 418。由于第四电极 454 的高度略高于挡块 456 的高度, 第二电极 418 可以与第四电极 454 紧密接触而不被挡块 456 阻隔。触控笔 410 上的第二定 位结构 424 的 T 形结构可以与触控笔充电槽 450 中的第一定位结构 458 的凹陷部相配合, 以将触控笔 410 定位在触控笔充电槽 450 之中。
     当触控笔 410 被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450 中时, 触控笔 410 上的第一电极 414 与 第二电极 418 分别与触控笔充电槽 450 上的第三电极 452 与第四电极 454 相接触。第三电 极 452 与第四电极 454 连接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 第一电极 414 与第二电极 418 与触控笔 410 中的充电电路 422 相连, 使得充电电路 422 可以透过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充电, 并进行 电力的储存, 如此一来, 当触控笔 410 被收纳在触控笔充电槽 450 中时, 便可达到收纳与充 电的目的。 当使用者欲取出触控笔 410 时, 可以笔身 416 上的突出部 428 作为施力处, 而使触 控笔 410 向着开口端 460 的方向推动而离开触控笔充电槽 450。或者, 使用者亦可以笔身 416 末端的第二定位结构 424 的 T 形结构作为施力处, 向开口端 460 的方向推动触控笔 410, 使触控笔 410 离开触控笔充电槽 450。此时, 保护盖 420 可以借由保护盖弹力元件 430 所提 供的弹力复归而再一次地遮蔽第二电极 418。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 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触控笔内部设置有充 电电路, 以透过充电电路提供操作触控笔时所需要的电场变化, 使得触控笔操作上更为稳 定。 在实际操作中, 本发明的触控笔自身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以改变感应电场, 相较于 传统透过人体静电改变感应电场的方式, 本发明的触控笔不须维持一定的接触面积便能确 保有效感应, 如此可以有效缩减笔头的表面积, 使得触控笔的笔头得以模拟原子笔的笔触。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触控笔及其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触控笔及其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触控笔及其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笔及其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笔及其模块.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包含笔身、笔头、设置于笔身中的充电电路、设置于笔头且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一电极、设置于笔身与充电电路连接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于笔身的保护盖,保护盖可并相对于笔身滑动,以遮蔽第二电极,并在推动保护盖时露出第二电极。一种应用其的触控笔模块亦在此揭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