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蝇纱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蝇纱窗结构,可向公众提供成套组装件。
本革新即使不专用,但在自行安装修理纱窗附件方面可获得特别的应用,上述纱窗的目的在于防止昆虫进入室内。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防蝇纱窗,其还用作室内防晒纱窗。防蝇纱窗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的性能良好,它由制作厂商按尺寸定做,单独供应给安装人员。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高于其它的种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种防蝇纱窗实际上是以部件分散开的方式出现在市场上的。特别是,它采用下述的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装配概念,该概念为:即使采用公知的技术可提供满足一般需要的产品,但是其质量显然不能与照尺寸定作的种类相比拟。在上述两种类型的防蝇纱窗中,包括一般地结构部件,该部件为箱形,一般为铝型材,在其内侧以同轴方式设置下述的网帘卷轴,该卷轴与相应的预加有应力的回收弹簧相连接。上述箱形件的端部一般借助适合的尺寸较小的板关闭,并且以两种方式供给,该两种方式为固定式和活动式。因此,其它变化类型也是已知的,与上述防蝇纱窗的类型完全类似。
上述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采用用于将相应的网帘防蝇纱窗打开和收卷的手动装置,而上述方案中的另一部分采用马达驱动。作为实例,第一种收卷装置是通过扭力对螺旋弹簧施加预应力,该扭力的打开力(重新设定形状)可将事先绕好的网帘重新卷绕到卷轴上。正如我们所知,该卷轴一般由金属管构成,该金属管设置于与固定件相连接的结构,即箱形件内侧,这样其可按照安装人员的需要以不同的尺寸,或按尺寸定作的形式或标准形式将整套件装在盒中供给。最后应指出,一般可发现上述两种防蝇纱窗,即成套组件和按尺寸定作的形式之间,在框架方面存在有区别,但是,上述卷绕结构几乎没有差别。
在这方面,N°1104369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已有技术方案,它包括收卷管,该收卷管通过两个支轴固定,该两个支轴固定于可拆卸的框架上,上述两个支轴具有使该支轴与框架相连接的柄,该柄的直径小于收卷管的直径,并且该柄保持在收卷管的端部上,在该柄上上述收卷管可产生旋转,但不发生滑动,收卷管的长度小于网帘的宽度,收卷管按对称方式设置,从而可使网帘的两端处于自由状态,另外,以螺旋方式卷绕的柱状弹簧的一端与支承收卷管的支轴中的一个相固定,上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下述部件(head)固定,该部件插入收卷管中,在该管中,上述部件可自由滑动而不发生旋转。
N°204668号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门和窗的隐蔽的网帘卷轴上进行卷绕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下述的结构,该结构为:将驱动弹簧加在一对,而不是一个卷轴的内侧,该弹簧分别位于每一操作侧边,这样由弹簧驱动的概念仍然保持不变。
N°1234337号专利对上述装置的几个部件进行了可行性的改进,该部件指箱形件,用于夹持驱动弹簧端部的穿线件,以及卷轴支承件的横向箱形件关闭件。
申请号为N°TV91A000025的发明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下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目的在于解决前述技术方案中的显著缺点,提供了一种特别用于网帘防蝇纱窗的收卷装置,该装置包括箱形件,该箱形件可固定于卷轴的支承壁,该收卷装置包括:
管形件,该管形件的端部通过至少一个空转轴上的一对部件支承,上述至少一个空转轴位于上述箱形件的相对一体的支承支轴上;
螺旋扭力弹簧,与管形件按同轴方式设置,其中该弹簧的一端与可沿纵向自由滑动的,箱形件支承件相接合,上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下述支承芯部支轴成整体接合,该支轴与构成预加应力键的箱形件相接合;
与上述螺旋弹簧同轴设置的杆,其一端插入箱形件内部的支承件中,从而可沿纵向自由滑动,其另一端与下述支承芯部支轴接合,该支轴与构成预加应力键的箱形件相接合。
在卷轴式防蝇纱窗组装中,一般采用具有标准尺寸的,限定在杆中的预先装配好的箱形件提供给用户,从而可使用户购买所需尺寸的杆,测定所需阻挡的光量,最后将上述杆切断成所需的尺寸进行装配。关于预装配箱形件,组件套将板加在铝型材端部一侧,在该板中嵌合有弹簧卷绕支轴键,同时其另一侧最好不加支轴支承板,因为该端部根据箱形件所要装入的孔的尺寸而去掉。在组装中除了提供较小尺寸的板以外,还另外单独地供给操纵杆,以及下述的附件,该附件中包括插入夹框中的衬垫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欧洲专利申请N°84201860.8的专利申请中描述了一种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于任何窗口中的,用于任何一种可滑动网帘的支承结构,该结构上连接有下述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对网帘的打开和拉力进行快速调节。上述申请的特征在于:第一,它设有作用于相应的箱形件的侧边的特定的钩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可调节的齿,在装配过程中,上述钩装置通过安装人员进行操作。实际上,在卷轴内侧,上述齿与收卷装置的支承支轴件的实心齿形轮相接合,以便根据窗的高度确定网帘的最佳回收拉力。上述申请说明书中所给出的其它教导包括:为了箱形件安装好时可将其拆卸下来,限定了板的厚度,从而在上述板和卷轴之间具有可使上述卷轴自由绕卷的足够距离。另外,每个夹框内侧不嵌合拉紧索的特定的钩,而是嵌合刷型衬垫,该衬垫将网帘的表面压靠于与上述夹框相对的侧壁上。最后,上述申请的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另一特征在于:可将操纵杆从网帘的钩杆上拆下,待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为鸠尾型榫槽接合。
然而,上述欧洲专利申请给出的技术方案也具有缺点,难于实施,进而难于在实际场合使用。另外,照现在状态,上述装置的结构复杂,在箱形件内侧设有网帘调节机构,该机构需要特定的步骤,并且会大大增加结构的重量。第二,不可能提供下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使箱形件以最佳方式与相应的窗口内侧箱形件相配合。作为非最后缺点的第三点,为了使操纵杆的,以及网帘的侧边的所谓导向夹框固定于墙上,在相应的底部开设有可见的孔以便可使螺钉伸入,一旦该螺钉拧入,则会妨碍网帘沿上述边的滑动,这样至少会产生磨损。简言之,上述的缺点是:在与功能性无关的情况下进行不正确的安装,因而所获得的功能较差。
一种涉及可收缩的防蝇纱窗的实用新型,特别是涉及上述自行装配申请的改进方案涉及箱形件和相应的安装附件,它可预先设定尺寸,其包括网帘收卷组,该收卷组包括:
管形件,该管形件的端部通过至少一个空转轴上的一对部件支承,上述至少一个空转轴位于与箱形件成整体连接的支承件上;
螺旋扭力弹簧,其与管形件按同轴方式设置,其中该弹簧的一端与可沿纵向自由滑动的箱形件的支承机构相接合,上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下述支承芯部支轴成整体接合,该支轴件与构成预加应力键的箱形件相接合;
与上述螺旋弹簧同轴设置的杆,其一端插入箱形件内侧的支承件中,从而可沿纵向自由收卷,其另一端与下述支承芯部支轴成接合,该支轴与构成预加应力键的箱形件相接合;
在上述防蝇纱窗上设有:
准直装置,它使上述与箱形件相配合的部件与箱形件的整个宽度对准,每个准直装置由成整体成形的箱形结构形成,其底部包括垂直壁固定舌形部,该舌形部与下面的相应夹框相连接;
至少一个夹框,其包括相对的两个“C”形部,其中一个“C”形部与下述的网帘底部的竖直滑座相对,该滑座设有与多个衬垫相接合的纵向槽,从而可形成与上述舌形部相接合的支座;
成整体的异形件,它沿顶边开设有槽,该槽沿整个长度范围延伸,它用于固定上述网帘的下端部,其中至少一个上述异形件的侧边设有作为拉紧操纵杆的纵向附件;
用于箱形件的端部,以及卷轴支承件的至少一个关闭装置,它设置于和弹簧驱动键相接合的侧边相对的侧边上,上述关闭装置沿卷轴支承件的周围设置,上述卷轴为空心状,其上卷绕有网帘的底部。
如申请号为TV93A000004的意大利专利中请所描述的,上述组件套防蝇纱窗用的另一附件为可拆卸附件,该附件呈十字形,它设有用于支承卷轴的另一端以及操纵杆的部件,该操作杆与待切的上述箱形件外侧并列,上述支承件可由下述有关板代替,该板仅仅用于支承卷轴,该卷轴与箱形件的新端牢固嵌合。
在市场上实际上还有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防蝇纱窗,它主要以分散方式供给,它仅仅包括一个框架,在该框架上设有固定防护网帘。实际上,该技术方案是与前述的技术方案是有区别的,因为它并不能实现网帘收卷,在此情况下,网帘永久性地成平直状态而保持固定,它沿框架外缘与框架相嵌合。然而,除了该产品的上述特征外,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
照尺寸定做的防蝇纱窗中的网帘借助按钮在两侧边拉紧,该网帘的底部与相垂直的夹框相接合,并可在该夹框的内部产生滑动,该夹框沿侧向形成有可关闭的孔;
在(装配式)防蝇纱窗中,网帘并不完全拉紧,其底部可自由沿侧向夹框插入,或通过设置于箱形件中的复杂的调节装置保持在拉紧状态;
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替换方式,人们还知道下述的夹框,该夹框可沿纵向设有软毛刷,上述软毛刷相对固定,在该网帘保持拉紧状态,它们压靠于该网帘上,并将网帘夹于中间。上述功能没有实际的效果,如与小刷的实际效果比较是次要的。特别是,上述夹框对操纵杆的端部的摩擦产生限制,按照此方式操作,可便于滑动,并减小噪音。
然而上述解决方案并不能保证网帘固定于各种防蝇纱窗上,由于作用于其表面上的稍小的压力,该压力由阵风的一般作用力确定,则上述网帘会发生变形,而从夹框的位置回收。上述变形形成临时的侧向开口使令人厌烦的昆虫进入,进而使防蝇纱窗变得无用。
市场需要使得这方面的操作人员注意到上述的问题,从而主要提出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采用偏心杆装配件,其中每个夹框上面和下面连有一个杆,该杆压靠于网帘上,并夹住最小的部分。上述方案的缺点是显然的,其一是操作不方便,因为每次使网帘运动要依靠人工来实现,在另一方面,在靠近夹紧的缝合部处会对网帘产生较高的磨损,并将其撕裂,直至断开。作为非最后方面的第三个缺点是:由于没有较多的部件,从而实现起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成套形式防蝇纱窗的第二种解决方案实际上已在市场上出现,它采用照尺寸定作防蝇纱窗中一般采用的夹框,在安装过程中将其上设有按钮的网帘的底部插入。在上述场合,一种方式是沿网帘的底部设置人工用的按钮,该按钮仅仅涉及几个缝合部。因此,形成特别薄弱区域会使在上述按钮的接合区域断开,上述薄弱区域还会对滑动造成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避免上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按照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改进方案来实现的,该方案是借助下述改进的防蝇纱窗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该结构形成组件套供给用户,主要包括箱形件,在该箱形件的内侧预先插设有网帘卷轴和预加有荷载的相应回收弹簧;上述箱形件的一端设有下述的板,该板与弹簧的支轴键相接合,上述箱形件的另一端设有可拆卸附件,该附件由十字件形成,该十字件上设有支承上述网帘卷轴的另一端的装置,沿要切去的箱形件并排并保持平行地设置有滑动操纵杆间隔件,该间隔件沿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上述结构至少设有可与墙壁固定的一对夹框,每个夹框中的网帘底部滑座中沿纵向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刷和一个滑动刷,其中滑动刷具有一定刚度,并且设有下述的稀疏的刷毛,该刷毛可相对上述刷的夹框锚固壁,在最好为90°~180°之间的扇形区域中产生旋转。
按上述方式,通过上述显著的创造性的结构,可获得实现直接的技术进步的效果,以及多项的优点。首先,借助均匀的横向保持件,可沿夹框使网帘的张力保持恒定,或借助沿网帘边缘的刷使网帘固定。因此,可在特定力产生的压力条件下限制网帘的变形,防止网帘底部伸到相应的支座外面。最后,可形成最佳质量的防蝇纱窗,其质量和技术与按尺寸定作的防蝇纱窗接近,但是成本较低。于是,与前述的技术方案相比较,可大大简化生产步骤,可以很容易对所有部件进行装配,使重量降低,相互干扰减少。上述结果可产生较大的商业价值,并可提高使用有效性。
借助附图可从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中得出上述优点和其它的优点,在这里上述附图给出的具体结构不具有限定意义,仅仅为示意性的。
图1为夹框的截面图,沿该夹框接合有相对的刷,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活动刷;
图2表示夹框的作用情况,此时处于网帘保持拉紧状态;
图3也为上述夹框的截面图,但在该图中,在同一网帘上施加有一定的作用力,沿相反方向发生变形。
参照上述附图可知,具体为组件套形式的防蝇纱窗至少设有两个夹框(A),它与下述窗口的墙壁相接触,,每一侧壁一个,在该窗口设置有箱形防蝇纱窗保持件,以便可防止昆虫进入室内。从截面图看,每个夹框(A)基本由相对的两个“C”形部形成,它们具有共同的隔离侧边。在此场合,该稍深的“C”形部包括相互平行并保持对称的两个侧边(1,2),这两个侧边的一端通过底部(3)连接,该底部(3)构成网帘(4)的底部的滑座,并形成与墙的接合部分的嵌合面。
沿侧边(2)整体形成支座(5),其在一侧开口以便以同轴方式接纳柔性支承矩形体(6),在该矩形体(6)上植入有已知的软刷毛(6’)。上述刷(6,6’)为固定式,位于刷(6)后面的刷毛相对支座(5)中的口保持对称,并按下述方式从其中伸出,该方式为:该刷毛永久性地以垂直方式压靠于网帘(4)上。
第2支座(7)开口朝向侧边2,或沿第1侧边(1)设置,沿该第2支座嵌合有活动刷。具体来说,该活动刷包括芯体(8),它与支座(7)同轴设置,其截面基本呈圆形,该芯体(8)上突设有多个刷毛,该刷毛由柔性和刚性毛(8’)构成,这些刷毛(8’)从沿第2支座(7)中开设的非对称孔(7’)伸出。在此场合,上述开口(7’)为扇形,其弧度在90°~180°之间,其中最好在100°~160°之间,从而在上述网帘(4)的静止位置,刷毛(8’)与上述网帘(4)表面相垂直,这样它们相互仅有很小程度的干扰。在此场合,位置可以为图2给出的位置,在该位置,保持平直的刷毛(8’)位于行程端的一侧。当施加下述的作用力时,便将网帘(4)过度拉紧,该作用力沿垂直方向作用于网帘(4)的较宽防护表面上,其方向如箭头(V)所示,上述力还同时使位于夹框(A)内部的底部(4’)回收。上述朝向外部的回收使刚性刷毛(8’)逐渐穿入位于网帘(4)中的底部(4’)的缝合部之间,其穿过力与上述沿(V)方向的作用力基本相等,一旦刷毛(8’)在缝合部之间穿过底部(4’),朝向外部的回收会缩小芯体(8)的旋转角度,直至使刷毛(8’)位于沿与上述侧边相对的侧边的止动位置,从而处于非操作状态(图3)。基于下述的考虑,即刷毛(8’)沿夹框(A)的整个高度延伸,则当其从网帘的缝合部之间穿过并从中伸出刷毛(8’)时,可以以有效均匀的方式减小网帘(4)中的底部(4’)的量,从而可防止形成可改变网帘(4)的防护功能的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