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03120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3678.3

申请日:

2010.10.09

公开号:

CN101963454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6B 2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柳丹变更后权利人: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登记生效日:20111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B 9/30申请日:20101009|||公开

IPC分类号:

F27B9/30

主分类号:

F27B9/30

申请人:

柳丹

发明人:

柳丹; 谭映山

地址: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所述的干燥通道为一层,且干燥通道底部设有分风器,分风器通过连通管与供热主管连通,连通后的分风器与连通管之间设有分风阀,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侧壁上设有排湿口,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连接至排湿主管上,排湿主管与位于干燥通道外侧的排湿风机相连接,排湿风机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采用本方案后具有结构合理、增大产量、降低损耗的优势,且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干燥通道 (1) 为一层, 且干 燥通道 (1) 底部设有分风器 (2), 分风器 (2) 通过连通管 (4) 与供热主管 (5) 连通, 连通后 的分风器 (2) 与连通管 (4) 之间设有分风阀 (3), 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 (1) 侧壁上设有排 湿口 (6), 排湿口 (6) 通过排湿管 (8) 连接至排湿主管 (9) 上, 排湿主管 (9) 与位于干燥通 道 (1) 外侧的排湿风机 (10) 相连接, 排湿风机 (10) 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 (1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分风器 (6) 为多个, 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位于干燥 通道 (1) 前段的分风器 (2) 向后水平打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位于干燥 通道 (1) 后段的分风器 (2) 向前水平打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干燥通道 (1) 内设有传动辊 (16), 传动辊 (16) 为多个, 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 (1) 内, 装配后的传动辊 (16) 上设有垫板 (14)。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供热主管 (5) 安装在干燥通道 (1) 底部外侧。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其特征在于 : 排湿主管 (9) 安装在干燥通道 (1) 顶部外侧。

说明书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窑炉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背景技术 :
     目前国内小规格陶瓷外墙砖, 如: 45mmx95mm、 95mmx95mm 等规格, 其生产过程中, 有道工序是对陶瓷外墙砖坯体进行干燥, 常见的干燥设备包括 1 ~ 3 层干燥器, 采用小辊 距、 小辊棒传送坯体, 一般使用辊棒直径为 φ30 ~ φ35mm 左右, 辊距为 40 ~ 45mm 左右。 由 于辊棒小, 负载能力小, 抗弯强度差, 干燥器不能太宽, 也不能太长。干燥器太宽的话, 辊棒 弯曲, 砖坯运行不整齐, 造成砖坯凌乱, 后道工序很难处理, 产品干燥损耗大。 同样干燥器太 长的话, 砖坯运行到后段, 加剧了砖坯凌乱状态, 严重影响后道工序。因此这种干燥器限制 了生产线的产量提升, 是陶瓷生产厂家产量的瓶颈。此外, 由于受辊距和辊棒的限制, 这种 干燥器不能生产更小规格的陶瓷外墙砖, 如 45mmx45mm。 另外, 因受辊距的限制, 坯体在运行 中, 容易在干燥器内掉落, 增加了产品干燥损耗率。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结构合 理、 损耗低, 且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干燥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 道, 所述的干燥通道为一层, 且干燥通道底部设有分风器, 分风器通过连通管与供热主管连 通, 连通后的分风器与连通管之间设有分风阀, 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侧壁上设有排湿口, 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连接至排湿主管上, 排湿主管与位于干燥通道外侧的排湿风机相连接, 排湿风机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
     所述的分风器为多个, 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
     所述的位于干燥通道前段的分风器向后水平打入。
     所述的位于干燥通道后段的分风器向前水平打入。
     所述的干燥通道内设有传动辊, 传动辊为多个, 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内, 装配后的 传动辊上设有垫板。
     所述的供热主管安装在干燥通道底部外侧。
     所述的排湿主管安装在干燥通道顶部外侧。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 热风通过安装于干燥通道底部外侧的供热主管, 再 通过连通管进入分风器内, 由分风器对干燥通道内的砖坯进行干燥, 通过砖坯与热风的交 换蒸发出砖坯内的水份。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 由排湿管输送至安装于干 燥通道顶部外侧的排湿主管内, 最后通过排湿风机抽送于排湿烟囱排出窑炉外。采用本方 案后具有结构合理、 增大产量、 降低损耗的优势, 且具有节能减排、 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工成 本的优点。附图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的侧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分风器安装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的传动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 1 至附图 4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 : 本实施 例所述的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 所述的干燥通道 1 为一层, 且干燥通道 1 底部设有 分风器 2, 分风器 6 为多个, 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 且位于干燥通道 1 前段的分风 器 2 向后水平打入, 位于干燥通道 1 后段的分风器 2 向前水平打入。安装后的分风器 2 通 过连通管 4 与供热主管 5 连通, 供热主管 5 安装在干燥通道 1 底部外侧, 连通后的分风器 2 与连通管 4 之间设有分风阀 3, 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 1 侧壁上设有排湿口 6, 排湿口 6 通 过排湿管 8 连接至排湿主管 9 上, 排湿主管 9 安装在干燥通道 1 顶部外侧, 排湿主管 9 与位 于干燥通道 1 外侧的排湿风机 10 相连接, 排湿风机 10 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 11。干燥通 道 1 内设有传动辊 16, 传动辊 16 为多个, 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 1 内, 装配后的传动辊 16 上 设有垫板 14, 砖坯 15 由垫板 14 承托着向前运行。 采用了上述方案后, 热风通过安装于干燥 通道 1 底部外侧的供热主管 5, 再通过连通管 4 进入分风器 2 内, 由分风器 2 对干燥通道 1 内的砖坯 15 进行干燥, 通过砖坯 15 与热风的交换蒸发出砖坯 15 内的水份。热交换后的潮 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 6, 由排湿管 8 输送至安装于干燥通道 1 顶部外侧的排湿主管 9 内, 最后通过排湿风机 10 抽送于排湿烟囱 11 排出窑炉外。干燥后的坯体由垫板 14 承托着向 前运行, 直接进入窑炉烧成。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 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 原理所作的变化,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345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3454ACN101963454A21申请号201010503678322申请日20101009F27B9/3020060171申请人柳丹地址52822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工业大道东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72发明人柳丹谭映山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所述的干燥通道为一层,且干燥通道底部设有分风器,分风器通过连通管与供热主管连通,连通后的分风器与连通管之间设有分风阀,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侧壁上设有排湿口,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连接至排湿主管上。

2、,排湿主管与位于干燥通道外侧的排湿风机相连接,排湿风机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采用本方案后具有结构合理、增大产量、降低损耗的优势,且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1963455A1/1页21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通道1为一层,且干燥通道1底部设有分风器2,分风器2通过连通管4与供热主管5连通,连通后的分风器2与连通管4之间设有分风阀3,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1侧壁上设有排湿口6,排湿口6通过排湿管8连接至排湿主管9上,排湿主管9与位于干燥通道1外侧的排湿。

3、风机10相连接,排湿风机10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分风器6为多个,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干燥通道1前段的分风器2向后水平打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干燥通道1后段的分风器2向前水平打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干燥通道1内设有传动辊16,传动辊16为多个,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1内,装配后的传动辊16上设有垫板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

4、特征在于供热主管5安装在干燥通道1底部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排湿主管9安装在干燥通道1顶部外侧。权利要求书CN101963454ACN101963455A1/2页3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窑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小规格陶瓷外墙砖,如45MMX95MM、95MMX95MM等规格,其生产过程中,有道工序是对陶瓷外墙砖坯体进行干燥,常见的干燥设备包括13层干燥器,采用小辊距、小辊棒传送坯体,一般使用辊棒直径为3035MM左右,辊距为4045MM左右。由于辊棒小,负载能。

5、力小,抗弯强度差,干燥器不能太宽,也不能太长。干燥器太宽的话,辊棒弯曲,砖坯运行不整齐,造成砖坯凌乱,后道工序很难处理,产品干燥损耗大。同样干燥器太长的话,砖坯运行到后段,加剧了砖坯凌乱状态,严重影响后道工序。因此这种干燥器限制了生产线的产量提升,是陶瓷生产厂家产量的瓶颈。此外,由于受辊距和辊棒的限制,这种干燥器不能生产更小规格的陶瓷外墙砖,如45MMX45MM。另外,因受辊距的限制,坯体在运行中,容易在干燥器内掉落,增加了产品干燥损耗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结构合理、损耗低,且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干燥通道。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

6、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所述的干燥通道为一层,且干燥通道底部设有分风器,分风器通过连通管与供热主管连通,连通后的分风器与连通管之间设有分风阀,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侧壁上设有排湿口,排湿口通过排湿管连接至排湿主管上,排湿主管与位于干燥通道外侧的排湿风机相连接,排湿风机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0005所述的分风器为多个,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0006所述的位于干燥通道前段的分风器向后水平打入。0007所述的位于干燥通道后段的分风器向前水平打入。0008所述的干燥通道内设有传动辊,传动辊为多个,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内,装配后的传动辊上设有垫板。0009所述的供热主管安装。

7、在干燥通道底部外侧。0010所述的排湿主管安装在干燥通道顶部外侧。0011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安装于干燥通道底部外侧的供热主管,再通过连通管进入分风器内,由分风器对干燥通道内的砖坯进行干燥,通过砖坯与热风的交换蒸发出砖坯内的水份。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由排湿管输送至安装于干燥通道顶部外侧的排湿主管内,最后通过排湿风机抽送于排湿烟囱排出窑炉外。采用本方案后具有结构合理、增大产量、降低损耗的优势,且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优点。说明书CN101963454ACN101963455A2/2页4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图1的侧。

8、视图。0014图3为本发明的分风器安装示意图。0015图4为本发明的传动辊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外墙砖辊道窑的干燥通道,所述的干燥通道1为一层,且干燥通道1底部设有分风器2,分风器6为多个,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在通道底部,且位于干燥通道1前段的分风器2向后水平打入,位于干燥通道1后段的分风器2向前水平打入。安装后的分风器2通过连通管4与供热主管5连通,供热主管5安装在干燥通道1底部外侧,连通后的分风器2与连通管4之间设有分风阀3,位于辊上方的干燥通道1侧壁上设有排湿口6,排湿口6通过排湿管8连接至排湿主管。

9、9上,排湿主管9安装在干燥通道1顶部外侧,排湿主管9与位于干燥通道1外侧的排湿风机10相连接,排湿风机10出口处还设有排湿烟囱11。干燥通道1内设有传动辊16,传动辊16为多个,均匀装配在干燥通道1内,装配后的传动辊16上设有垫板14,砖坯15由垫板14承托着向前运行。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安装于干燥通道1底部外侧的供热主管5,再通过连通管4进入分风器2内,由分风器2对干燥通道1内的砖坯15进行干燥,通过砖坯15与热风的交换蒸发出砖坯15内的水份。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6,由排湿管8输送至安装于干燥通道1顶部外侧的排湿主管9内,最后通过排湿风机10抽送于排湿烟囱11排出窑炉外。干燥后的坯体由垫板14承托着向前运行,直接进入窑炉烧成。001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1963454ACN101963455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3454ACN101963455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3454ACN101963455A3/3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634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