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石收集系统或类似系统的收集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落石收集系统或类似系统的收集网。所述收集网具有由相互连接的环或类似物组成的网,以及支撑所述网的承载件。所述网在至少二个相对侧边的外侧边均被至少一个周边缆索和/或一个张紧缆索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背景技术
根据欧洲专利EP-A-0679437的一种普通的收集网,在其第一个例子中各个环是由绕成几圈的绳组成的。然后这些环被其它的环所围绕,直到形成所谓的环-网。
这种网在实际中已被证明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岩石或碎石落入到网中时,具有特定尺寸的网可以吸收一定量的能量而不会破裂,被网挡住的落石也不会再掉出去。发明内容
本发明地问题是在现有收集网的基础上,发展上文所描述的普通收集网,使其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而设计和制造费用相对较低。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可以在现有收集网结构上装上本发明的结构,使其能够同样地吸收更多的能量。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在由于超负荷而引起周边缆索或张紧缆索损坏(破裂)的情况下,整体系统仍可以完成它的保护任务。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网外侧和/或网内部将网和承载件相连的附加连接件,使得当岩石或类似物落入到网中时所产生的能量可被吸收。这样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收集网的一个实施例可知,通过这些附加连接件可以吸收更多由于落石冲击所产生的能量,最大可超过30%,且网不会破裂。这些连接件易于制造,只要很少花费或工作就可以将其一方面连接到承载件上,另一方面连接到网上。
作为一种制动装置这些连接件已被证明非常有效,在相应的拉伸负载下,可以使连接件具有给定的拉伸效果。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在附图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其它优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沿水平方向长条形设置的收集网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收集网的局部视图;
图3是收集网的一个变型的局部视图;
图4是具有附加连接件的图1所示收集网的局部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具有长条形结构的收集网10。收集网10具有一由相互连接的环12′组成的网12。在这种情况下,网12在其纵向外侧上由周边缆索14,15支撑,而在两较窄的外侧上则由支撑件16,17支撑。支撑件16,17固定在以普通方式近似垂直向上延伸的悬垂物、岩石壁11上面,并处于和外侧倾斜的位置。在两个外部支撑件16,17之间的岩石上等间距地固定了两个附加支撑件18,19,所述附加支撑件设置成和外部件平行,并能夹持网的前端和底端。支撑件16到19还可由保持缆索21所固定,保持缆索一方面固定在支撑件的前端,另一方面固定在岩石面上。这些支撑件倾斜地向后伸出,两根保持缆索21从支撑件上向后分别延伸到左端和右端,使得这些支撑件以静态观点来看以最优方式固定在岩石面11上。另外,在外部支撑件16,17上还设有侧向张紧缆索22。
这种形式的收集网10通常可以放置在铁道线、公路等上面,具有收集岩石23,碎石,木头例如树干、树枝,泥土,和/或其它类似物的功能,使得这些物体无法落到收集网下面的铁路或公路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外部和/或内部将网12与承载件相连接的附加连接件25,因此,当有岩石23或类似物落入到网12上时,所产生的能量会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件16到19被用作承载件。然而,连接件25也可以固定在保持缆索21上,使之与锚固件或其它类似物分开。
在每一支撑件16到19的每一外侧端和底端上都设有尺寸相同的连接件25。每一位于外部的支撑件16,17的顶端和底端方向都设有一连接件25。因此,在网12的各部分上,支撑件之间都设有4个这样的连接件。当然,承载件可以装有多于4个连接件,可以是8个单独的连接件。
这些设置可以保证,在网12的不同部分都具有能吸收更多能量的能力。因此和传统网相比,这种收集网可以收集更大重量的岩石,和/或吸收更多的能量。
每一连接件25上都有利地设置了至少一个制动件27,27′,当岩石或类似物落到网中时,所产生的张力和其它能量会被网成适当比例地吸收。在美国专利US-A-5207302中描述了这样的制动件。这种制动件可以有利地由例如由弯曲金属管(金属杆)组成的环所形成,金属管一端和支撑件所夹持的缆索相连,另一端和固定在网上的缆索相连。金属管的相邻部包括一夹紧环28。保持缆索21上也装有这种制动件29。
在图示状态,在岩石23落入时,连接件25和制动件27′在网12的中心部分上延伸,即它们的环会因此变得更小。在一个相应的较大负载下,这些环裂开,形成一个预定的断裂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当损坏发生后,如果连接件25破裂,或至少环已被拉伸时,可以毫不困难地用新的连接件替代这些连接件25。实际上,在此收集网上形成有在给定能量水平下的预设的断裂点或损坏点,可以容易地更换。这可以通过从承载件和网上松开所述断裂点或损坏点,用新连接件来适当地固定。
更大的优点在于,网12通过滑动件24以可移动的方式位于周边缆索14,15上。每一滑动件24都套在侧边上的环12′和周边缆索14,15上。
由于这种结构,在本发明的框架中就具有另一个显著的优点,即,当岩石落入网中时,环束象窗帘那样被推动而排成排12″,横向于周边缆索且相对冲击的位置,因此使冲击区域内的网的强度提高。
由于连接件25的存在,成排的环可以相对冲击点的回缩,从而可以达到上述状况。当落下的岩石对网形成冲击并向下拉伸网时,如图1所示,连接件25一起被拉动,直到在第一阶段制动环27′被如图示地拉伸,在第二阶段连接件破裂。这就对需要吸收的总体能量以一个确定的比例进行吸收。
图2显示了一基本垂直设置的收集网30的局部视图。和图1所示的收集网相比,收集网30是设置在一倾斜的斜坡上,用于收集沿斜坡滚下的物体,如岩石31。收集网30固定在基本垂直的支撑件34,38上,此支撑件用作承载件,由保持缆索36固定。网33由依次可相互滑动连接的多个环33′组成,每一环33′都是由绕成几圈的绳所形成。网33的顶端和底端通过基本上水平的周边缆索41,42固定,沿这些周边缆索41,42在环33′上依次设有滑动件44,使得网33可以和窗帘相同的方式滑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件45,其一方面在网外侧的顶部45′和底部分别与网33相连,另一方面在其内部45″将网和支撑件34,38相连。在支撑件的顶端设有二个连接件,在底端也设有二个连接件。在网内部45″延伸的两个连接件具有大致相等的长度,其中的一个固定在网的上半部分,而另一个固定在网的下半部分。在网中被岩石31所碰撞的部分内的连接件45依次地延伸。因此,每一制动件47的环的直径都变小,从例如未张紧状态的25厘米的直径减小到只有几厘米的直径。
在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岩石对网的冲击,网的环束已横向于周边缆索41,42而被排成一排,和窗帘的形式一样。为此,网外侧的各个环依次地通过滑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各个周边缆索41,42上。在本发明中,连接件45可以通过一个确定的阻力来抵消环束的位移。
图3显示了收集网系统50的一部分,系统设有多个连接件52,53,54,56,57,它们位于支撑件51的同一位置上并沿相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件上依次装有制动件55。连接件52,53,54一方面和网50的外侧连接,而连接件56,57固定在网内部。相对于图所在平面,后二个连接件56,57设置在周边缆索59的前面并带动网,而周边缆索依次设置在峡谷一侧的支撑件51后面。制动件55用作冲击吸收器,在每一制动件的相邻端都设有一圆形夹紧环55′。从支撑件51开始每一连接件52,53,54,56,57都有不同的长度,并相应地一方面固定在网58的外侧边,另一方面固定在网58的内部,连接件固定的位置不同,且具有给定的间距。这样,这些连接件在岩石落入时可以依次地吸收能量,或一起吸收能量,直到破裂为止。
在岩石冲击时,网首先在垂直于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被拉伸,在此过程中,横向于纵向延伸方向的各个环列被一个个地在和相对冲击点的方向上被拉伸。当和连接件54相连的外侧的一排环受到拉伸时,位于相对两侧的连接件就在这排环上施加一个抑制作用,直到它们的制动环被拉伸并因此破裂。这样,由于受拉伸的环增加,下一个连接件53就开始起作用了。
图4显示了收集网10的另一个变型的附加连接件25,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撑件18,19的外端或内端,而连接件的另一端25″并不固定在网外侧,而是固定在网内侧。两个连接件从支撑件18,19中分别地伸向内部和外部。这导致和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收集网的强度提高;这样,即便更重的物体也能可靠地被网所收集。
通过上述实施例已经充分描述了本发明。当然还可以用其它实施例类似地描述本发明。
例如,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连接件可由不同材料制成,具有不同尺寸,而且具有不同的相应于图3的长度。这样就能得到不同的吸收能力,抗裂值或制动效果。原则上,可以安装几个相互平行和/或顺序连接的连接件。
图1所示的收集网当然也可象长廊一样地设置成倾斜的斜面上。由间隔开的支撑件所形成的场地的数目、长度和宽度可根据周围情况而任意地调整。
周边缆索也可通过一双缆索导向件而建立,最好在支撑件上设有合适的制动环。
制动件当然也可设计成和上述方式不同的形式,或者设计成已广为人知的摩擦件的形式。
原则上连接件可以固定在网的内部,而不是固定在网外,这一点未做详细说明。连接件还可不仅设置在承载件的端部,还可设置在任意位置上,例如在支撑件的中间。
当网处于未张紧状态时,连接件的长度应使连接件能一定程度地下垂但却没有完全地伸展开。如果只有一块岩石落入网中,这种设置使得网可以如图示在这些连接件延伸前和窗帘的形式一样地移动,而且网只能移动到一个限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