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0289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43020.6

申请日:

2001.11.29

公开号:

CN1356431A

公开日:

2002.07.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0.6|||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E01C3/00

主分类号:

E01C3/00

申请人:

蒋新明; 郑舟

发明人:

蒋新明; 郑舟

地址:

239000安徽省滁州市公路管理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茂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几乎无须增加成本并能克服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的路基及构筑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底基层或基础层的表面上设置成凹凸状表面或底基层或基础的表面上嵌入如碎石、混凝土预制块状的硬质材料,使其同时嵌入相界的两层面之中的方法,对基础与底基层或基层与底基层之间采用摩阻粗糙处理,以达到对基层的收缩加以约束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基础 与底基层或基层与底基层之间采用摩阻粗糙结构配合过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其特征 在于:至少在底基层或基础的表面上设置成凹凸状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其特征 在于:至少在底基层或基础的表面上嵌入如碎石、混凝土预制等硬质 材料块状体,使其同时嵌入相界的两层面之中。
4: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路基的筑路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用表面设有凹凸状构件的设备、器械或工具对底基层和/或基础 的表面进行压实或铣刨处理,使其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构成凹凸 状; 在上述处理过的底基层和/或基础层的表面上铺筑基层和/或底基 层。
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路基的筑路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在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压实后铺覆如碎石、混凝土预制等其 它硬质材料块状体,进行适当碾压,并保持表面呈局部均匀突起; 在上述层面上铺覆基层或底基层; 使硬质材料块状体同时处于相互交界的面层中。

说明书


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具体讲属于沥青路面的基础结构及其构筑方法。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半刚性基层由于其固有的温缩和干缩特性,在季节变换温度降低或材料水分减少时,产生体积收缩,当收缩量超过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极限拉应变时,必然产生收缩裂缝,并随之导致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随着雨水或雪水的浸入,在大量行车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冲刷和唧浆现象,使路面很快产生结构性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和耐久性,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行车,而且缩短了公路的建设周期,增加了公路的维护费用,使公路的建设投资加大,同时也影响了公路的美观。

    目前,国内外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收缩裂缝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半刚性基层必然会产生收缩裂缝,并且无法克服。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对沥青路面层评定时,对于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也不作为工程缺陷扣分。因此,对于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主要是采取以下几方面地措施加以延缓或减轻裂缝的产生:

    调整半刚性基层材料中集料的级配,如二灰碎石基层,采用加大粗集料含量的办法,以减轻半刚性基层的收缩。

    增加沥青路面的厚度,以延缓或减轻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

    设置级配碎石等结构的中间层或应力吸收膜中间层。

    以上措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减轻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同时还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并导致一些不利因素的产生,比如为延缓或减轻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而采取的加大沥青厚度的方法,不仅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而且随着沥青面层的加厚,伴随着沥青面层对应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增加和提前。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几乎无须增加成本的沥青路面的路基,以克服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上述首要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基础与底基层或基层与底基层之间采用摩阻粗糙结构配合过渡。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采用简易的施工方法即可构筑能够消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

    上述路基的筑路方法之一包括以下步骤:

    用表面设有凹凸状构件的设备、器械或工具对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进行凹凸处理,使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构成凹凸状;

    在上述处理过的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上铺筑基层和/或底基层。

    上述路基的筑路方法之二包括以下步骤:

    在底基层和/或基础的表面压实后铺覆如碎石、混凝土预制等其它硬质材料块状体,进行适当压碾,并保持表面呈局部均匀突起;

    在上述层面上铺筑基层或底基层;

    使硬质材料块状体同时处于相互交界的层面中。

    本发明在几乎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简易方法和措施,消除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得以科学、合理、经济的解决,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并能减薄沥青层面的厚度,节约工程建设投资,降低道路的维护费用,提高道路行车的舒适安全和美观。附图概述

    图1、2是本发明的第1、2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克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至少在基础10与底基层20或基层30与底基层20之间采用摩阻粗糙结构配合过渡。

    增加摩阻力和结合力的结构有两种,其一是至少在底基层20或基础10的表面上设置成凹凸状表面,如图1、3所示;其二是至少在底基层或基础的表面上嵌入如碎石、混凝土预制块等硬质材料块状体,使其同时嵌入相界的两层面之中,如图2、4所示。

    本发明中所述的摩阻粗糙结构,是指通过施工设备在基础和/或底基层上压制或铣刨出凹凸不平的表面,这样基础10与底基层20或基层30与底基层20之间的结合面实际上便构成了彼此约束的配合结构,或者通过在基础10与底基层20或基层30与底基层20之间的结合面处加设硬质块状体50,使其同时嵌入相互结合的基础10与底基层20或基层30与底基层20的交界面处两层之中,同时也能实现彼此约束交界层的配合结构,最终实现增加结构层间的摩阻力和结合力,克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本发明中所述的路基是指沥青面层以下的所有结构层。

    实施例2

    构筑克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用表面设有凹凸状构件的设备、器械或工具对底基层20和/或基础10的表面进行压实处理,使其底基层20和/或基础10的表面呈凹凸状;该过程中可以使用突块震动压路机或其它轮面上有突起部分的压实机械以及其它机械或工具对基础10或底基层20的表面进行碾压或铣刨,使基础10或底基层20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凹凸状表面的较好的方式可以按图3所示的网格或交错的沟槽状布置。

    在上述处理过的底基层20和/或基础10的表面上铺筑基层30和或底基层20。

    最好是对基础层和底基层同时进行上述过程的处理,以达到最佳的交界层的收缩约束条件。

    实施例3

    构筑克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在底基层20和/或基础10的表面压实后铺覆如碎石、混凝土预制块等其它硬质材料块状体50,进行适当压碾,并保持表面呈局部均匀突起;

    在上述层面上铺覆基层30或底基层20;

    使硬质材料块状体50同时处于相互交界的层面中。

    本发明并不要求路基严格按照上述的路基结构构筑,即本发明并不严格要求自下而上将路基断然分割成基础10、底基层20、基层30三个层面,然后再在其上铺设沥青面层40,因为,有时路基可以相对简易一些,若将基础10、底基层20、基层30简化为单一混合层面时,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即对于所述混合层面的基础来讲,应对其实施铺设硬质块状物料或压碾或铣刨成凹凸不平的结合层面,以有效阻止混合层面的收缩变形。

    本发明同样包括以下范畴,采用碎石等自身表面较为粗糙的结构作为底基层20,使底基层20与基层30间的摩阻力和结合力增大,从而达到克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之前,半刚性基层材料所固有的收缩的特性被认为是不可克服的,然而通过本发明采用的筑路方法构筑的路基并在其上铺设沥青面层的公路,由于对路基不同层面收缩实施了有效的约束,阻止其收缩,使半刚性材料不产生收缩变形,让它的收缩仅以收缩应力的形式存在于材料内,这样,半刚性基层无收缩变形,就不会产生收缩裂缝,同时也不会出现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实施例2、3中的方法单独或配合使用。

    从经济、易操作的角度出发,采用加大基层与底基层间以及底基层与基础层间的摩阻力和结合力的方式,以达到对基层的收缩加以约束的目的。

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服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路基及其筑路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几乎无须增加成本并能克服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的路基及构筑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底基层或基础层的表面上设置成凹凸状表面或底基层或基础的表面上嵌入如碎石、混凝土预制块状的硬质材料,使其同时嵌入相界的两层面之中的方法,对基础与底基层或基层与底基层之间采用摩阻粗糙处理,以达到对基层的收缩加以约束的目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