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计算机主板和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性连接结构领域, 涉及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包含有该内存紧固装置 的计算机主板以及包含有该计算机主板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经常出现死机、 蓝屏或是无法正常启动、 启动后无法进入操作系统, 出现这 些故障的原因很多, 但是大部分是内存故障, 包括内存损坏、 不兼容、 内存连接座和内存之 间连接出现问题。
内存和主板不兼容是由于内存本身和主板本身决定的, 在电脑安装的初期即可检 测出来, 这样的问题反而容易发现并解决。
而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连接出现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内存故障最常见的形式, 也 是导致维护成本最高的因素。
目前已经形成行业规范的内存连接座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所述内存连接座包括内 存插槽 11、 位于内存插槽 11 两侧的槽臂 12、 位于插槽 11 两端的扣臂 13、 以及和所述扣臂 13 铰接并用于固定内存的钩形扣件 14、 位于内存连接座底部并且贯穿内存插槽 11 的针脚 15 以及与所述针脚 15 连接并位于所述槽臂 12 的穿孔 121 内的弹性簧片 16( 图未示 ), 所 述槽臂 12 上端设置有散热孔 122。
目前已经形成行业规范的内存条的结构如图 2 所示, 所述内存 2 包括线路板 21、 内存颗粒 22 和电子元器件 23, 内存颗粒 22 和电子元件器 23 焊接与线路板 21 的一侧或两 侧, 在线路板 21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的卡口 211, , 在线路板两侧的下端设置多个 用于与弹性簧片 16 接触的金手指 212, 在内存线路板 21 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区分内存插接 方向的豁口 213。
在内存 2 完全插接进内存连接座的插槽 11 中时, 内存 2 和内存连接座 1 的连接结 构的正面视图如图 3 所示, 内存连接座上的钩形扣件 14 的 “勾手 141” 与内存线路板 21 两 端的上部卡口 211 的下端 2111 扣接, 所述内存线路板 21 下端与所述插槽 11 的底部 111 接 触 ( 图中虚线所示 )。
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一 . 内存连接座的插槽进灰, 导致内存的金手指和内存连接座弹性簧片粘上灰 尘。 内存连接座上的弹性簧片和内存上的金手指之间存在有灰尘之后会改变内存和内存连 接座的电气连接性能, 导致电脑出现故障。而内存连接座容易进灰的主要原因在于 : 一方 面, 内存连接座和 CPU 散热风扇非常接近, CPU 散热风扇的转动加快了 CPU 连接座周边的空 气流动, 随着空气流通量的增大, 空气中所携带的灰尘在内存周边沉积也越来越严重, 大量 的灰尘附着在内存连接座和内存的连接处, 使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短 路等现象 ; 另外一方面, 在内存连接座上的导电簧片所在的穿孔上端的散热孔是开口的, 如 图 1 所示, 导致灰尘很容易通过散热孔和穿孔进入内存插槽和内存之间, 使内存和内存连 接座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等现象。二 . 内存松动, 内存松动之后, 使得内存的金手指与内存连接座的针脚之间接触 不良, 电气连接性能降低, 导致内存在处理计算机数据时出现紊乱, 导致出现死机、 蓝屏、 重 启等故障。导致内存松动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搬动震荡, 使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出现松 动, 而另外一方面内存连接座和内存之间的刚性连接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内存出现 松动的原因之一。
目前的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的固定结构, 如图 3 所示, 在该结构中, 所述的 “耳 扣” 与所述内存以及所述内存与所述内存连接座插槽底部之间都是刚性连接, 实际上这样 的刚性连接是很难真正起到固定作用的, 真正能固定内存与内存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的只有 通过软性或弹性连接才不会因抖动而松动。
三 . 内存金手指氧化, 由于内存连接座的弹性簧片和内存金手指的表面都是裸露 在空气中的, 不能做充分的防护措施 ( 比如喷涂防护剂 ), 只能在其表面镀金, 但时间长了 表面还是会缓慢氧化, 且多次插拔后镀金层也会被划伤, 氧化也会加速。金手指或 / 和弹性 簧片被氧化后, 会严重影响电气连接性能, 影响数据通信, 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工作的不稳 定和不可靠。尤其是在不规范维修的情况下, 很多维修人员经常用手擦拭金手指上面的灰 尘, 而人手上一般有汗液, 当人手指在擦拭金手指上面的灰尘的同时也会将汗液残留在金 手指上, 因为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分和水, 一方面会加速金手指的氧化过程, 另一方面盐 分中的离子也会改变金手指和簧片之间的导电系数, 导致电气连接性能降低, 使得计算机 的工作稳定性大大降低。 在这三大原因中, 内存松动会直接或者间接引起内存进灰和内存金手指氧化, 所 以要解决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的电性连接故障, 重要的是解决内存松动的问题。
发明人检索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的专利文献、 以及 CNKI 所公开的科技文 献都没有在现有技术中找到一种巧妙的解决内存松动的技术, 现有技术要么过于复杂, 要 么需要对现有的内存连接座或者内存结构进行改动, 这种不规范化的设计适用性很差, 要 么其技术方案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解决内存松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能有效解决内存松动问题, 或者现有技 术过于复杂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内存紧固的方法和装置, 该方法和装置基于目 前现有的内存和内存连接座结构, 适用性较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
本发明是根据如下原理设计的 : 一种内存紧固的方法, 通过内存连接座向内存施 加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将内存固定于内存连接座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的 作用力为弹性应力。
所述弹性应力的作用面分布在内存连接座和内存接触处。
所述的弹性应力由设置在内存连接座和内存接触处的弹性部件施加。
所述弹性部件可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或其他弹性装置。
较优的是采用弹性橡胶, 因要考虑到绝缘的问题。
所述内存连接座包括内存插槽, 所述的弹性部件设置在内存插槽内底部, 并与所 述内存插槽底部固定连接。所以,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包括用于插接和固定内存的内存连接座, 其 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填充于所述内存连接座和内存之间的空 隙。
所述内存连接座包括内存插槽、 位于内存插槽两侧的槽臂、 位于内存插槽两端的 扣臂以及与所述扣臂铰接并用于固定内存的钩形扣件,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内存插槽 的内底部, 用于填充内存插槽的内底部和内存之间的缝隙。
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内存插槽的内底部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为材质为弹性绝缘橡胶。
因橡胶在受热之后会膨胀, 所以在设计弹性部件时, 需考虑弹性部件的热膨胀系 数, 所述弹性部件的表面积比所述内存插槽底部表面略小。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绝缘橡胶条, 所述绝缘橡胶条平铺于所述内存插槽内底部。
所述弹性部件与内存接触的表面为平面, 其表面积比所述内存插槽底部表面积小 0 ~ 20%。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多个绝缘橡胶块, 所述多个绝缘橡胶块间断分布于所述内存插 槽内底部。
所述绝缘橡胶块设置间断分布后, 两绝缘橡胶块之间有缝隙, 当内存通电工作后, 发出的热量使橡胶块膨胀, 而该缝隙满足了所述绝缘橡胶块膨胀的需要, 不至于因绝缘橡 胶块膨胀后将内存顶起, 使内存松脱。
所述绝缘橡胶块为正方体, 其宽度与所述内存插槽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 所述绝缘橡胶块为圆柱体, 与内存接触的上底面为圆形平面, 该圆柱体的 圆柱面与所述内存插槽两侧的槽臂接触。
所述弹性绝缘橡胶块的体积热膨胀范围为 0 ~ 20%。
该内存紧固装置还包括弹性垫片, 填充于所述钩形扣件和内存之间的空隙, 且与 所述钩形扣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 其特征在于, 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机主板包括如上 所述的用于插接内存的内存紧固装置, 该内存紧固装置连接于主板上。
该计算机主板与计算机内存配合, 设置于计算机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 包括计算机主板和内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主板 为如上所述的计算机主板。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
1. 通过在内存连接座的内存插槽底部设置弹性绝缘橡胶条, 在不改变原有的内存 连接座和内存结构的情况下, 使得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存在一个弹性应力, 该弹性应力 抵消了内存在振动时的冲击力, 保证了内存与内存连接座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设计巧妙、 结 构简单, 适用范围广。
2. 设置弹性绝缘橡胶块间断分布于内存插槽内底部, 有效的避免了该弹性绝缘橡 胶块在受热过程中膨胀导致内存松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存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存的正面视图 ; 图 3 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存插接于内存连接座内时正面视图 ;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内存紧固装置正面视图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内存紧固装置的侧面视图 ;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内存紧固装置的俯视图 ; 图 7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的内存紧固装置的俯视图 ; 图 8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的内存紧固装置的正面视图 ; 图 9 为本发明实施例 3 的内存紧固装置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该内存紧固装置是在目前现有的内存连接座基础 之上改进的技术。本发明的巧妙之处在于, 不需要使现有的规范化的内存连接座和内存结 构发生改变即可实现紧固内存的目的, 而且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成本非常低, 但是效果却非 常好, 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现原理 : 目前现有的内存插接于内存连接座的内存插槽内, 并通过钩形扣件卡扣住内存的 卡口使内存固定。在装配内存时, 通过人手向下挤压内存, 使内存插进内存插槽, 当内存的 最下端刚好与内存插槽的底部接触时, 内存连接座的钩形扣件刚好卡扣住内存的卡口中, 在没有扳开钩形扣件的情况下, 由于有钩形扣件在内存脱落的方向将内存抵挡住, 所以内 存也不容易脱落。
在现有技术中, 钩形扣件和内存插槽以及内存的线路板都是塑料的, 具有一定的 刚性, 所以当内存连接座的钩形扣件刚能卡扣进内存的卡口的时候, 内存下端也必须刚好 与内存插槽的底部接触, 否者就会导致内存无法插进入内存插槽, 或者插进去后内存在内 存插槽内还可上下移动, 在计算机遭受震动时, 在内存插槽内可移动的内存很容易松动, 所 以这不仅给内存连接座和内存设计时带来很大的精确困难, 同时, 即使内存的尺寸刚好满 足内存插槽的设计尺寸的时候, 这种刚性连接在计算机振动的时候也容易使钩形扣件向外 松开 ( 由于钩形扣件与内存之间的作用力不是很大, 其摩擦力也很小 ), 从而进一步带动内 存条松脱 ( 因没有钩形扣件的扣压 )。
本发明借助弹性装置具有阻尼作用的原理 ( 弹性装置产生的弹性应力能够抵消 振动时产生的冲击力 ) 发明了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内存松动乃至脱落的方向在于朝内存插槽的外部, 因内存插槽底部已经将内存阻 挡住, 而钩形扣件由于常常容易向外松开, 所以要紧固内存不仅需要阻止内存的松脱还要 阻止内存的松动, 内存松脱的主要原因在于钩形扣件的向外松动, 而内存松动的主要原因 还在于内存连接座和内存的接触处有缝隙。
所以, 本发明不仅要解决内存连接座的钩形扣件与内存摩擦力过小的问题, 还需 要解决内存连接座与内存接触处之间存在的缝隙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 发明在原有的内存连接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存紧固装置, 具体为 :
实施例 1
如图 4-6 所示, 一种内存紧固装置 1, 包括用于插接内存和固定内存的内存连接 座, 所述内存连接座包括内存插槽 11、 位于内存插槽 11 两侧的槽臂 12、 位于内存插槽 11 两 端的扣臂 13 以及与所述扣臂 13 铰接的用于扣接内存的钩形扣件 14, 所述内存紧固装置 1 还包括弹性部件 17, 所述弹性部件 17 设置在所述内存插槽底部 111 并与所述内存插槽底部 111 连接。
所述弹性部件 17 为绝缘弹性橡胶条, 平铺于所述内存插槽底部 111, 所述弹性部 件 17 的与内存 2 接触面为平面, 与内存插槽底部 111 连接面也为平面, 所述弹性部件 17 与 所述内存插槽底部 111 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与内存接触面无粘接材料, 当内存 2 从内存插槽 11 中拔出来后, 不会连带所述弹性部件 17 也被拔出。
所述绝缘弹性橡胶条的宽度和所述内存插槽的宽度相同, 长度与内存插槽的长度 相同, 厚度约为 2mm, 目的是为了保证在设置了绝缘弹性橡胶条后还能够将内存插接进内存 插槽, 同时在扣上钩形扣件之后绝缘弹性橡胶条的弹性力不至于过大, 顶抵内存条, 使内存 条的线路板变形或者损坏。
在设计绝缘弹性橡胶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内存的线路板所承受的扭曲 力、 内存与内存插槽之间的距离以及绝缘弹性橡胶条的弹性系数等, 设计弹性绝缘橡胶条 的厚度。 实施例 2
在上述实施例 1 中, 绝缘弹性橡胶条不仅仅需要在内存发热的状态下紧固内存, 还需要在常温状态下起到紧固内存的作用, 而绝缘弹性橡胶条有一定的热膨胀系数, 当在 常温状态下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的扣合力已经很强了, 在发热状态下, 体积膨胀, 会更一 步增加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扣合力, 当体积膨胀过大时, 会将内存顶起来, 会使内存条变 形, 从而影响内存的工作稳定性, 甚至会损坏内存。 同时在绝缘弹性橡胶条在受热膨胀之后 其体积增大, 而内存插槽的夹接限制了该弹性绝缘橡胶条横向膨胀, 所以当绝缘弹性橡胶 条在受热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后, 其在某一段位置处会拱起, 这样也会是内存条变形或移位。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所述绝缘弹性橡胶条的热膨胀率为 0 ~ 20%。
在该实施例基础之上, 为了减小热膨胀带来的弹性部件将内存向外顶起的作用 力, 如图 7-8 所示, 实施例 1 中的绝缘弹性橡胶条被分割成若干的小绝缘弹性橡胶块 18, 所 述多个绝缘弹性橡胶块 18 间断分布于所述内存插槽 11 的内底部 111, 所述绝缘弹性橡胶块 18 之间存在空隙, 这样在绝缘弹性橡胶块在热膨胀的情况下, 受内存和内存连接座的挤压, 其形变会沿着平行于内存插槽内底部横向进行, 而厚度并不受多大影响。
所述绝缘弹性橡胶块 18 为圆柱体或方体, 较优的是如本实施例所示的采用圆柱 体, 与内存接触的上底面为圆形平面, 该圆柱体的圆柱面与所述内存插槽两侧的槽臂接触。
实施例 3
在实施例 2 的基础之上, 内存由于弹性部件的顶起, 向上推顶钩形扣件, 使内存与 所述钩形扣件的作用力增加, 摩擦力也随着增加, 所以在计算机遭受震动时不容易使钩形 扣件向内存插槽的两边松开, 而另一方面, 所述内存与钩形扣件均为塑料, 其摩擦力还是太 小, 为了增加摩擦力, 同时保护内存不受损伤, 如图 9 所示, 在所述钩形扣件 14 与所述内存 2 的卡口 211 卡接的 “勾手” 141 下部设置弹性垫片 19 与该钩形扣件 14 的 “勾手” 141 连 接, 连接方式为粘接。该弹性垫片 19 与所述内存 2 的卡口 211 接触后能明显增加内存与钩
形扣件之间的摩擦力, 同时还能保护内存 2 的卡口 211 不被钩形扣件损伤。所以所述内存 紧固装置 1 也包括该弹性垫片 19, 所述弹性垫片 19 的平面形状和所述钩形扣件 14 的 “勾 手” 141 与内存接触的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厚度为 0.5mm ~ 1mm。
在本实施例中, 设置弹性部件和弹性垫片之后不仅增加钩形扣件与内存之间的摩 擦力, 使内存避免松脱, 还使内存和内存连接座之间不存在缝隙, 所以能有效的解决内存的 松动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存紧固装置可设置在普通的计算机主板上, 具有该内存 紧固装置的主板也可与普通的内存配合, 设置在普通的计算机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针对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很容易的想到 其他的技术方案, 只要这些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 应等同于本专利的技术方案, 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