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控制方法、信息处理 设备和信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控制系统,其中例如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接口相互连接。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有其中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接口相互连接的信息控制系统。
在这种信息控制系统中,在完成信息装置控制一侧的控制装置被称为“控制器”,在由控制装置完成的被控制一侧的信息装置被称为“目标”。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信息控制系统中,当控制器使用以统一形式提供给目标一侧的所谓“通过命令(pass throurgh)”作为控制命令来控制目标时,存在下述的不便性。因为该通过命令使得作为发行设备的控制器不能够将信息保持在目标中的子单元上,当该通过命令被发行到具有多个子单元的目标时,通过该期望子单元是不能够由当前通过命令控制的。
而且,在上述信息控制系统中,当目标具有要被控制地多个部分时,除了要有多个控制器之外,还存在下述的不便性。当具有要被控制的多个部分的目标是由多个控制器控制时,不可能确定目标中哪一个被控制的部分应当是由哪个控制器所控制。由于这个原因,该目标按照控制器侧的期望进行操作是困难的。
正如上述,当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命令之判定发行者是未知时,已经接收该命令的目标没有办法确定如何处理该命令。
考虑上述各点提出了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信息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控制系统,其中,即使有在信息装置中多个要被控制的部分和多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侧也能够使信息装置进行适当地操作。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适用于这种情况,即具有要被控制的多个部分的信息装置被连接到多个控制装置,所述多个控制装置能够经过通信装置控制该信息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预定的通信格式,用以形成网络,并且控制装置控制信息装置中要被控制的各部分。要被控制的各部分在以后可称为“被控制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如下。当控制装置从用于选择信息装置提供给控制设备的被控制部分的装置中选择其希望控制的被控制部分时,所选择信息本身和在已经选择被控制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被传递到信息装置。已经接收所选择信息和控制装置上识别信息的信息装置在其中引起所选择被控制部分上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的识别信息相互对应,并且将这两个识别信息作为控制对应表保留起来。当控制装置每次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都要重复地进行选择、传递和保留。当信息装置已经从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信息装置通过查阅控制对应表来控制对应于原始发行控制请求识别信息的要被控制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适用于这种情况,即其经过通信装置被连接到多个控制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形成网络的规定通信格式,并且由控制装置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要被控制的多个部分,它们能够由控制装置控制;传输装置,其用于将选择装置提供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能够选择其希望控制的被控制部分;接收装置,其用于接收由选择装置选择的信息本身和已经选择了要被控制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保留装置,其用于将选择的被控制部分上之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上之识别信息保留作为控制对应表,在该控制对应表中,这两种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和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中,在控制装置每次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都重复地进行选择装置的提供,由接收装置完成的接收和由保留装置完成的保留,并且当接收装置从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通过查阅已被保留的控制对应表,其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该要被控制的部分对应于控制清求发行者上的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系统如下配置。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以及控制请求装置,用于实现控制要被控制的所选择部分的请求。信息装置包括:多个要被控制的部分,其能够由控制装置控制;传输装置,用于将选择装置提供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能够选择其希望控制的要被控制的部分;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选择装置完成选择的信息本身和已经选择了要被控制的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保留装置,其用于将选择的被控制部分上之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上之识别信息保留作为控制对应表,在该控制对应表中,这两种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和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中,在控制装置每次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都重复地进行选择装置的提供,由接收装置完成的接收和由保留装置完成的保留,并且当接收装置从控制装置中已经接收控制请求时,通过查阅已被保留的控制对应表,其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该要被控制的部分对应于控制请求发行者上的识别信息。
因此,本发明具有下述功能。
因为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都具有对相关装置之特殊性的信息,因此各个装置能够获得对该装置的特权。
控制装置获得要被控制的部分上的信息,并且从信息装置的信息中选择具有用户希望控制的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而且,从要被控制部分上的信息中,控制装置选择用户希望控制的要被控制的部分。
选择器识别信息被传输到信息装置,以及信息装置获得选择识别信息。信息装置将选择器识别信息和选择识别信息引入相互对应,并且将这两个识别信息保留作为控制对应表。
当此后发行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要被控制之部分的请求时,已经接收该请求的信息装置将查阅已经发送该请求之装置上的识别信息和在其中保留的控制对应表。由此信息装置产生在被与其对应的要被控制的部分上的该控制请求的效果。
控制装置控制信息装置,或者当选择它时,解释由用户做的操作和完成经过通信装置的控制。
信息装置在其中保留控制对应表,因此当已经接收控制要被控制之部分的已经从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请求时,信息装置将查阅控制对应表,由此适当地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
本信息控制系统具有这种配置,即信息装置能够保留控制对应表。因此,通过为来自多个控制装置之控制请求而查阅控制对应表,信息装置检测要被控制的部分,该要被控制的部分是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以及确定所检测的被控制部分是控制装置希望控制的,并且使得被控制部分适当工作。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适用的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的配置图;
图2是表示通过IEEE1394系统总线进行的数据传输周期之结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3是表示CSR结构中地址空间的结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主CSR的位置、名称和功能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5是表示通用ROM格式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6是表示总线信息块、根目录和单元目录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7是表示PCR的结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8A到图8B是表示oMOR、oPCR、iMPR,和iPCR的结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插头、插头控制寄存器和传输信道之间关系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描述符分级结构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描述符数据格式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图11中生成ID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图11中列表ID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4是表示AV/C命令的堆栈模型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在命令和FCP响应之间关系的解释示意图;
图16是更详细地表示图15中在命令和响应之间关系的解释示意图;
图17是表示AV/C命令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8是表示AV/C命令的特殊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19是表示AV/C命令的命令和响应的特殊例子的解释示意图;
图20是表示信息装置通知装置的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的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远程控制器的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控制对应表的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控制流的例子的示意图;和
图25是表示通过命令的格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控制方法能够控制网络中一个希望要被控制的部分,该网络是通过将具有多个要被控制的部分的信息装置与用于经过通信装置控制信息装置的控制装置相连接而形成的,即使用于控制要被控制部分的装置(例如用于要被控制部分的控制命令等)不具有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发行者最终发行目的也是如此,该信息发行者最终发行目的是被控制的控制目标(例如,要被控制部分的ID(识别信息)等)。
该信息控制系统的配置包括:具有多个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用于将信息装置连接到控制装置的后面要说明的接口;以及每个都属于其相关用户的多个控制装置。
在该信息控制系统中,每个都具有下面要说明结构的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通信装置相互连接,该通信装置能够双向传输信息,由此形成网络。诸如数据或者控制信号的各种信息是通过该网络发送或者接收的。
在该信息控制系统中,进行这样的配置,当在希望被控制的信息装置的被控制部分已经经过控制装置被选择之后。该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请求时,通过提供具有下面要说明结构的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系统完全安装有能够控制所选择要被控制部分的结构。能够进行控制的该结构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开始,假设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安装有装置专用信息存储器,其保留有专用于相应装置的信息。作为该装置专用信息存储器的例子,引用在P1212中规定的配置ROM,P1212是作为通信格式标准的用于微型计算机总线控制和状态寄存器(CRS)结构的草案标准。在该装置专用信息存储器中,保留下面3个信息项目。第一,卖主姓名,其是表明已经制造该信息装置的制造者名称的有关卖主的信息,第二,模型名称,其是有关信息装置模型的信息,第三,用于识别该装置的信息,例如是信息装置上图象信息的图标。
例如,根据IEEE1394格式,在装置的配置ROM(只读存储器)中存储有专用于该装置的信息。
而且,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都假设安装有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用于从上述的装置专用信息存储器中获取装置专用信息。作为该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的例子,引用异步读请求。其在用于高性能串行总线的作为通信格式标准的P1394标准中进行了规定。
而且,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都假设安装有这种装置,其在初始化使用上述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所连接的网络的时候,用于获得有关这些装置的信息。
这使得在初始化该网络时每一个所连接的节点能够通过读配置ROM而获取有关任何所连接装置的信息。
而且,控制装置安装有信息装置通知装置,其将由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获得的信息通知想控制要被控制部分的用户(以后简单称为“用户”)。作为该信息装置通知装置的例子,引用GUI(图形用户界面)。
而且,控制装置安装有信息装置选择装置,其用于从由信息装置通知装置给出的关于信息装置之信息中选择具有用户希望控制的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
这使得控制装置通过GUI和使用远程命令器能够选择监视器上的图标。由此,控制装置能够选择具有用户想控制的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
另外,信息装置包括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其用于将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通过通信装置通知控制装置。作为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的例子,引用AV/C命令中规定的面板(panel)(AV/C面板子单元模型和命令集)。 这使得信息装置能够将用于获得要被控制部分上的信息的信息提供给控制装置。
例如,在界面是以IEEE1394格式为基础和装置是使用AV/C命令可控制的情况下,装置具有说明装置的功能的“子单元类型”的信息。
在这种连接中,词“单元”意思是数字装置本身,而词“子单元”意思是负责数字装置之功能的部分。因此,子单元的组合形成单元。其是通过单元内部被分成什么功能被适当确定的。
例如,关于数字装置,调谐器子单元(接收功能)和监视器子单元的组合被认为是数字电视(DTV)单元具有的。而且,对于电视集成视频带式记录器单元,考虑调谐器子单元(接收功能)、监视器子单元和带式记录器/播放器子单元(记录功能/播放功能)的组合。而且,对于硬盘(HDD)单元,考虑硬盘记录器/播放器子单元(记录/播放功能)的组合。而且,对于数字通用盘(DVD)单元,考虑数字通用盘记录器/播放器子单元(记录功能/播放功能)的组合。在这种方式中,合适的子单元是按照这些功能性单元确定的。
注意,上述子单元是虚拟的功能性单元,因此不总是与实际电路结构一致。还注意,一些电路会落在任何子单元类别之外,例如不需要由AV/C命令控制的解码器块。
另外,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被假设按下面安装有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当基于由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提供的信息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控制装置将作为控制请求的用户选择操作信息通过通信装置通知给信息装置。已经接收它的信息装置根据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解释已经完成了什么种类的操作以实现被控制部分的选择。就是说,假设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具有这种用于实现被控制部分之选择的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还应注意,以后信息装置响应用户操作来更新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作为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的例子,引用通过命令,其是AV/C命令中规定的(AV/C面板子单元模型和命令集)。
而且,假设当控制装置将用户给出的控制请求通过通信装置作为控制请求传输给信息装置时,已经接收该控制请求的信息装置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就是说,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被假设具有这种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作为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的例子,引用通过命令,其是AV/C命令中规定的(AV/C面板子单元模型和命令集)。该通过命令以统一的形式给予具有多个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
而且,控制装置被假设具有这种结构,当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或者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被执行时,控制装置本身对选择请求或者控制请求的控制装置识别信息(以后称为“选择/识别信息”)通过通信装置完成。作为选择/识别信息的例子,引用源ID,其是由从包含在异步分组的1394分组头中第33位开始数起的两个连续位表示的。
另外,信息装置被假设为安装有下面的保留装置。保留装置能够保留下面处于相互对应关系的两种识别信息。一个是要被控制的所选择部分上的识别信息(以后称为“被选择部分之部分识别信息”),信息装置能够通过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获得该信息。另一个是选择器/识别信息,信息装置从控制装置中接收该信息。导致以这种方式保留的相互对应的内容以后称为“控制对应表”。
而且,信息装置配置成具有这种控制装置,当从该控制装置接收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时,通过查阅控制对应表控制被控制部分,对应于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的发行者。
另外,控制装置配置成具有这种结构,其能够在任何时间将信息装置选择装置提供给用户。
而且,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具有这种结构,当通过信息装置选择装置选择信息装置时,该选择的信息被传输到信息装置,从而该调用是由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构成的。
由于每个信息装置和控制装置具有上述的结构,所以该信息控制系统具有下述优点。特别是,即使在有多个要被控制部分的情况下,并且即使用于控制要被控制部分的装置(例如对于要被控制部分的控制命令等)没有保持关于为控制目标的要被控制部分之最终目的的信息(例如要被控制部分的ID),仍有可能实现希望被控制的要被控制之一个部分的控制。
正如上述,在该信息控制系统中,信息装置具有这种结构,其能够保留控制对应表。结果,信息装置在从多个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能够查阅该控制对应表。因此,信息设备能够检测与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要被控制部分,并且决定所检测部分是控制装置希望控制的部分。因此信息装置能够使该被控制部分进行适当的操作。
[基本操作]
以这种方式配置的信息控制系统按如下述工作。
当信息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经过通信装置被连接形成网络并且该网络被初始化时,使用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它们中的每一个装置都获取形成网络的其它装置的信息。
当用户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信息装置时,用户调用信息装置通知装置。使用信息装置选择装置,并目选择用户希望控制的信息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调用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用户使用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利用该结果,选择用户希望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的被控制部分。
与此同时,执行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使得选择器识别信息被提供给信息装置。与此同时,执行被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使得信息装置获得所选择部分识别信息。与此同时,信息装置使选择器识别信息和所选择部分识别信息相互对应。然后,信息装置保留这两种识别信息作为控制对应表。
此后,当发行控制要被控制部分的请求通过控制装置由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发行时,这跟随随后的操作。已经接收该控制请求的信息装置查阅已经发行该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之装置上的识别信息和控制对应表。然后,信息装置给出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对已经发现具有对应关系的部分的一个结果。
[特定配置例子]
图1是表示本发明适用的信息控制系统配置图。
该信息控制系统包括:作为其控制装置,具有IEEE1394接口12的控制装置1(DTV1)(10)和控制装置2(DTV2)(20)。其还包括具有IEEE1394接口9的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其使用IEEE1394接口方法作为通信装置18和19。另外,尽管没有表示,但控制装置2(DTV2)(20)与控制装置1(DTV1)(10)具有相同的结构,其将在下面说明。
现在,给出在本信息控制系统中利用的IEEE1394接口的说明。
图2是表示通过IEEE1394类型总线连接的装置之间数据传输之周期结构图。IEEE1394中,数据被分成分组,并且是以125μs长度周期为基础时分传输的。该周期是从具有周期主功能的节点(连接到总线的任何一个装置)提供的周期开始信号产生的。等时(isochronous)分组保证了其传输所必须的和从每个周期开头测量的带(尽管其是时间长度单位但仍然被叫做“带”)。因此,在等时传输中,保证了在固定长度的时间内数据的传输。但是,在已经发生传输错误的情况下,没有用于保护数据的结构,结果数据丢失了。在每个周期时间长度期间进行的不用作为等时传输的并且其中因此已经保证总线作为仲裁结果的节点发出异步分组的异步传输中,有可能执行确认/重试处理,结果保证了可靠传输。但是,传输计时将不变成确定的。
为了规定的节点进行等时传输,该节点一定要与等时功能相容。另外,与等时功能相容的至少一个节点一定要具有周期主功能。而且,连接到IEEE1394串行总线9-1到9-4的节点的至少一个一定要具有等时资源管理器功能。
IEEE1394是以在ISO/IEC13213中规定的具有64位地址空间的CSR(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结构为基础。图3是表示CSR结构的地址空间的结构图。上面的16位是表示各个IEEE1394上节点的节点ID。剩余的48位用于指明给予各个节点的地址空间。上面的16位还进一步被分类为用于总线ID的10位和用于物理ID的6位(窄意义上的节点ID)。由于其中每一个位是“1”的值被用于特定的目的,所以上面的16位能够指定1023条总线和63个节点。
由低48位定义的大约256的地址空间外的由高20位定义的空间被分成下述内容。初始寄存器空间(初始寄存器空间)用于特定2046字节寄存器,用于CSR特定IEEE1394寄存器等,私人空间,初始存储器空间等。在由高20位定义的空间是初始寄存器空间的情况下,由低28位定义的空间被用作为配置ROM(只读存储器),用于特定应用的初始单元空间,插头控制寄存器(PCR)等等。
图4是表示主CSR的偏移地址、名称和功能的图。图4中的“偏移”表示从初始寄存器空间开始的地址“FFFFF0000000h(在结尾具有“h”的数字是由十六进制循环表示的内容)的偏移地址。具有偏移地址220h的带宽可获得寄存器表示能够被分配给等时通信的带。仅仅被操作为等时资源管理器的节点的值才被处理为有效。尽管每个节点具有图3之CSR,但对于带宽可获得寄存器,只有具有等时资源管理器才被处理为有效。换言之,带宽可获得寄存器基本上仅仅由等时资源管理器掌握。在带宽可获得寄存器中,在没有带被指定给等时通信的情况下,保留有最大值。每当为其指定任何带时,该值减小。
对于对应于偏移地址224h到228h的信道可获得寄存器,其每位对应于从#0到#63的每一个信道数。在该位具有“0”值的情况下,其表示相关的信道已经被指定。只有操作为等时资源管理器之节点的信道可获得寄存器才是有效的。
回到图3,在初始寄存器空间的地址200h到400h中,指定有基于通用ROM(只读存储器)格式的配置ROM。图5是表示通用ROM格式的示意图。作为IEEE1394访问单元的节点在其中能够具有多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独立地工作,同时能够共同地使用地址空间。单元目录能够表示用在该单元中的软件的版本和位置。尽管总线信息块和根目录的位置被做成固定,但其它块的位置是由偏移地址指定的。
图6是表示总线信息块、根目录和单元目录的细节的图。在总线信息块内的“公司ID”中,存储有表示装置制造商的ID号。在“芯片ID”中存储世界唯一ID,其是专用于该装置的,在其它装置的上面没有其复制。根据IEC61833标准,在满足该IEC61833标准的设备之单元目录中,在“单元特定ID”的第一个8比特组、第二个8比特组和第三个8比特组分别写入00h,A0h和2Dh。而且,在单元转换版本(单元sw版本)中,在其第一个8比特组和在其第三个8比特组的LSB(最低有效位)分别写入01h和1。
为了经过接口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节点具有在图3的初始单元空间内之地址900h到9FFh中的IEC61883规定的PCR(插头控制寄存器)。概念“插头”是通过使接口具有这种寄存器被具体化的,该寄存器用于形成具有与模拟接口逻辑相似性的信号通路。图7是表示PCR结构的图。PCR具有表示输出插头的oPCR(输出插头控制寄存器)和表示输入插头的iPCR(输入插头控制寄存器)。另外,PCR具有表示关于专用于每个设备之输出插头之信息的寄存器oMPR(输出主插头寄存器)和表示关于专用于每个设备之输入插头之信息的寄存器iMPR(输入主插头寄存器)。尽管每个装置具有这种可能性,即既没有多个oMPR又没有多个iMPR,但其根据其容量能够具有对应于其各个插头的多个oPCR和iPCR。图7中表示的PCR具有31个oPCR和31个iPCR。等时数据的流动是通过操作对应这些插头的寄存器来控制的。
图8A到图8D是表示oMPR、oPCR、iMPR和iPCR的结构的图。图8A表示oMPR的结构;图8B表示oPCR的结构;图8C表示iMPR的结构;和图8D是表示iPCR的结构。在每个oMPR和iMPR之MSB侧,“数据速率容量”的2位区域中被存储了表示用于相关装置能够发送或者接收的等时数据之最大传输速率的代码。oMPR中的“广播信道库”规定了用于广播输出的信道数目。
oMPR之LSB侧“输出插头数目”的5位区域在其中存储了表示由相关装置掌握的输出插头数目即oPCR数目的值。iMPR之LSB侧“输入插头数目”的5位区域在其中存储了由相关装置掌握的输入插头数目即iPCR数目的值。“非持续扩展字段”和“特续扩展字段”的区域是用于今后扩展。
每个oPCR和iPCR中的MSB“在线”的区域表示插头使用的状态。具体地说,其值1表示相关插头是在线的(ON-LINE),其值0表示相关插头是离线的(OFF-LINE)。每个oPCR和iPCR中的“广播连接计数器(广播连接计数器)”的值表示出现(1)或者不出现(0)广播连接。每个oPCR和iPCR中具有6位宽度的“点对点连接计数器”的值表示由相关插头掌握的点对点连接的数目。
每个oPCR和iPCR中具有6位宽度的“信道数目”的值表示相关插头所连接的等时信道的数目。oPCR中具有2位宽度的“数据速率”的值表示从该插头输出的等时数据分组的实际传输速率。存储在oPCR中具有4位宽度的“附加ID”中的代码表示等时通信的整个带宽。oPCR中具有10位宽度的“有效负载”的值表示包含在等时分组中能够由相关插头操作的数据最大直。
图9是表示在插头、插头控制寄存器和等时信道之间关系的图。AV装置91到93通过使用IEEE1394串行总线相互连接。对于oPCR[0]到oPCR[2],其传输速率和oPCR的数目是由AV装置93的oMPR确定的,其信道由oPCR[1]指定的等时数据被发送到IEEE1394串行总线的信道#1。对于iPCR[0]和iPCR[1],其传输速率和iPCR的数目是由AV装置91的iMPR确定的,AV装置91通过具有输入信道#1之传输速率的iPCR[0]读出被发送到IEEE1394串行总线之信道#1的等时数据。类似地,AV装置92发出等时数据给由oPCR[0]指定的信道#2。AV装置91从由iPCR[1]指定的信道#2中读该等时数据。
这样,数据传输在通过IEEE1394串行总线相互连接的装置之间进行。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利用了AV/C命令集,该命令集是被规定为用于控制通过IEEE1394串行总线相互连接的设备的命令。该系统被配置为控制各个装置,或者估计使用AV/C命令集的每个装置的状态。下面,说明该AV/C命令集。
首先,参考图10到13说明本实施例系统中使用的AV/C命令集中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的数据结构。图10表示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的数据结构。该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是通过分级结构的列表形成的,如图10所示。该“列表”例如表示如果相关项目是调谐器则能够接收的信道,和表示如果相关项目是盘则记录在盘中的音乐等。在分级结构最上层的列表被叫做“根列表”。例如,列表0形成对于其下部列表的根列表。列表2到列表(n-1)也形成根列表。根列表有很多的对象。“对象”在这里意味着例如当AV装置是调谐器时在数字广播中的每个信道等。一层分级中的所有列表都共享公共信息。
图11表示用在现有系统中的“通用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的格式。“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41”具有其中说明了关于功能的属性信息的内容。其不包括描述符长度字段本身的值。“生成ID”表示AV/C命令集的版本。如图12所示,目前其值是“00h”(“h”表示十六进制表示)。该“00h”意味着数据结构和命令集是“AV/C通用规范的版本3.0。另外,如图12所示,除了值“00h”外的所有其它值都被保留为以后规范。
“列表ID的大小”表示列表ID中字节的数目。“对象ID的大小”表示对象ID中字节的数目。“对象位置的大小”表示用在涉及进行控制时的列表(字节的数目)中的位置。“根对象列表的数目”表示根对象列表的数目。“根对象列表id”表示用于在各个独立分级中标识最高根对象列表的ID。
“子单元从属长度”表示在随后“子单元从属信息”字段中的字节数目。“子单元从属信息”是说明专用于相关功能之信息的字段。“制造商从属长度”表示在随后的“制造商从属信息”字段中的字节数目。“制造商从属信息”是说明相关卖主(制造者)之说明信息的字段。应注意,当描述符没有“制造商从属信息”时,该字段不存在。
图13表示图11表示的列表ID的指定范围。正如图13所示,范围“0000h到0FFFh”和“4000h到FFFFh”每一个被保留为用于以后规范的指定范围。“1000h到3FFFh”和“10000h到最大列表ID值”是准备用于标识关于子单元类型的从属信息。
下面,参考图14到19说明本实施例系统中使用的AV/C命令集。图14表示AV/C命令集的堆栈模型。正如图14所示,物理层81、链路层82、事务层83和串行总线管理84基于IEEE1394。FCP(功能控制协议)85基于IEC61883。AV/C命令集86基于1394TA规范。
图15是表示图14的FCP85的命令和响应的图。FCP是用于控制在IEEE1394下AV设备的协议。正如图15所示,控制侧是控制器,而被控制侧是目标。FCP命令或者其响应的传输是使用在IEEE1394标准之下的异步通信期间的写事务在节点之间进行的。接收数据的目标将确认(ACK)信号返回控制器以证实其接收。
图16是更详细地说明图15所示的FCP命令和响应之间的关系的图。节点A和节点B经过IEEE1394总线相互连接。节点A是控制器,而节点B是目标。在每一个节点A和B中,命令寄存器和响应寄存器每个都准备有512字节。如图16所示,控制器将命令消息写入目标的命令寄存器93,并由此发送相关命令。另外相反地,目标将响应消息写入控制器的响应寄存器92,并且由此发送一个相关消息。对于这两个消息,进行控制信息的交换。由FCP送出的命令集的种类在图17数据字段中的区域“CTS”中说明,这在后面说明。
图17表示以AV/C命令的异步传输模式传输的分组的数据结构。AV/C命令集是用于控制其中CTS(命令集ID)=“0000”的AV装置的命令集。AV/C。命令帧和响应帧通过使用FCP在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为了在总线和AV装置上不引起负担,其被设计为对该命令的响应是在100ms的时间长度内进行。如图17所示,异步分组的数据在水平方向上是由32位(=1 quadlet)构成。图中的上级表示消息头部分,而其下级表示数据块。区域“目的地ID(destination ID)”表示相关目的地。
“CTS”表示命令集的ID。在AV/C命令集的情况下,CTS=“0000”。当分组是命令时,“ctype/response(c类型/响应)”字段表示该命令的功能性分类。当分组是响应时,“ctype/response”字段表示相关命令的处理结果。命令被粗略地分类成下面4种定义。(1)用于控制来自外部的功能的命令(CONTROL(控制));(2)用于从外部询问相关状态的命令(STATUS(状态));(3)用于从外部询问有关出现或者没有出现支持相关控制命令的命令(GENERALINQUIRY(通用查询(出现或者没有出现支持使用的操作代码)))和(SPECIFIC INQUIRY(专用查询(出现或者没有出现支持操作代码和操作数))),和(4)用于请求将要被通知的状态的变化通知外部的命令(NOTIFY
响应依赖于命令的种类被返回。对“控制”命令的响应包括“NOTIMPLEMENT(未完成)”,“ACCEPTED(接受)”,“REJECTED(拒绝)”和“INTERIM(过渡)”。对“状态”命令的响应包括“NOT IMPLEMENT(未完成)”,“ACCEPIED(接受)”,“INTRANSITION(传递中)”或“STABLE(稳定的)”。对“GENERAL INQUIRY(通用查询)”/“SPECIFIC INQUIRY(专用查询)”命令的响应是“IMPLEMENTED(完成)”和“NOTIMPLEMENTED(未完成)”。对“通知”命令的响应包括“未完成”,“拒绝”,“过渡”和“CHANGED(改变)”。
“子单元类型”区域被用来规定装置中的功能以及例如带式记录器/播放器、调谐器等其中指定的区域。如果有多个相同种类的子单元,为了在子单元之间进行区分,则使用子单元id作为标识号来进行寻址。“操作代码”表示命令,而“操作数”则代表每个命令的参数。“附加操作数”是如果需要就加入的字段。字段“填充”也是如果需要就加入的。字段“数据CRC(循环冗余校验)”是用于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校验。
图18A到18C表示AV/C命令的特殊例子。图18A表示“ctype/response”字段的特殊例子。图中的上面表示命令,而下面表示响应。“0000”被指定为命令“控制”。“0001”被指定为命令“状态”。“0010”被指定为命令“专用查询”。“0011”被指定为命令“通知”。“0100”被指定为命令“通用查询”。“0101”到“0111”被保留为今后规定。另外,“1000”被指定为响应“未完成”。“1001”被指定为响应“接受”。“1010”被指定为响应“拒绝”。“1011”被指定为响应“传递中”。“1101”被指定为响应“被改变”。“1100”被指定为响应“完成/稳定”。“1111”被指定为响应“过渡”。“1110”被保留为今后规定。
图18B表示“子单元类型”的特殊例子。“00000”,“00011”,“00100”,“00101”,“00111”,“11100”和“11110”分别被指定为“视频监视器”、“盘记录器/播放器”、“带式记录器/播放器”、“调谐器”、“视频摄像机”、“卖主唯一”和“扩展到下一个字节的子单元类型”。另外,尽管“单元”已经被指定为“11111”,这是用在其被发送到设备本身的情况。其例子是电源的“开”或者“关”。
图18C表示“操作代码”命令的特殊例子。对于每个子单元类型,存在“操作代码”表。这里,表示出当子单元类型是“带式记录器/播放器”时的“操作代码“表。对于每个操作代码,定义了操作数。这里操作代码“00h”、“50h”、“51h”、“52h”、“60h”、“61h”、“62h”、“C1h”、“C2h”、“C3h”和“C4h”分别被指定为操作数“卖主独立”、“搜索模式”、“时间代码”、“ATN”、“打开MIC”、“读MIC”、“写MIC”、“装载媒体”、“记录”、“播放”和“卷带”。
图19A到19B表示AV/C命令和其响应的特殊例子。例如,当将播放装置指令为播放的目标(消费者)时,控制器将诸如图19A所示的命令发送到该目标。因为使用AV/C命令集,所以该命令是CTS“0000”。因为使用用于控制来自外部的装置的命令(控制),所以ctype=“0000”(见图18A)。因为子单元类型是“带式记录器/播放器”,所以预先确定“子单元类型”=“00100”(见图18B)。“id”表示为ID0的情况,并且因此id=000。对于“操作代码”,其是“C3h”,意思是再现(见图18C)。“操作数”是“75h”,其意思是“前进”。当播放时,目标将诸如图193所示的响应发送到控制器。因为响应在这里是意思为接受的“接受”,所以响应=“1001”(见图18A)。除了“响应”,其它的是与图19A中的相同。因此,说明被省略。
再次参考图1,假设控制装置1(DTV1)(10)、控制装置2(DTV2)(20)和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每个都具有作为装置专用信息获得装置的异步读请求。
另外,假设控制装置1(DTV1)(10)安装了如图20所示的GUI作为信息装置通知装置(以后称为“装置GUI”)。图20中,表示出下面的内容是通过网络25连接;公司ADTV1(21);公司ADVD播放器22;公司BDVD播放器22;和公司BDTV2(24)。
另外,假设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安装了如图20所示的GUI作为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以后称为“被控制部分GUI”)。图20中,表示出公司A DVD播放器31包含DVD盘1(32)和DVD盘2(33)。
具体地说,当使用远程控制器41选择了图20中的公司ADVD播放器22时,如图22所示,其如图21所示表示出公司A DVD播放器31具有DVD盘1(32)和DVD盘2(33)作为其附属子单元。
图20中,远程控制器41具有控制按钮42,其包括播放按钮43,停止按钮,快进,倒带等。其还具有所选择对象执行按钮48,用于执行利用上部按钮44、下部按钮45、右按钮46和左按钮47所选择的项目。而且,其还具有如下说明的信息装置通知装置显示按钮49。
另外,还假设控制装置(DTV1)(10)包括显示器15,其是用于显示用作为信息装置通知装置和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的GUI。
而且,由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掌握的被控制部分GUI按下述显示。在装置GUI上选择一个装置,并且该被选择的信息被传输到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然后,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产生被控制部分GUI上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1(DTV1)(10)。因此,在控制装置1(DTV1)(10)的显示器15上显示被控制部分GUI。
控制装置1(DTV1)(10)安装有下述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作为控控制部分传输选择装置和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接收关于远程控制器17之用户操作的信息,解释该操作和将其变换成通过命令。该通过命令从接口12发出。这意味着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具有发出这种命令的功能。
而且,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配置成具有当接收由操作图22所示远程控制器41之信息装置通知装置显示按钮49产生的信号时而显示装置GUI的另一个功能。
另外,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配置成具有更新装置GUI的另一个功能。具体地说,当装置GUI被显示时,如果部分16接收由用户操作远程控制器17导致的信息,则其解释该操作并且更新装置GUI(而不是解释该用户操作和将其变换成通过命令)。
而且,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配置成具有下述功能。当正在显示装置GUI和已经选择装置时,如果部分16已经接收了由图22中远程控制器41之选择对象执行按钮48的操作导致的信号,则其经过接口12将显示被控制部分GUI的请求(以后称为“被控制部分GUI显示请求”)传输到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
而且,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配置成具有下述功能。当已经接收来自控制装置1(DTV1)(10)的被控制部分GUI显示请求时,信息装置1将被控制部分GUI上的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1(DTV1)(10)。
另外,控制装置1(DTV1)(10)包括用于当接收被控制部分GUI上的数据时进行在显示器15上显示的下述单元。用于完成该显示之控制的CPU2(11),用于存储其控制程序的ROM2(14),和用于工作区域的RAM2(13)。
另外,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具有存储如图23所示控制对应表相同形式的控制对应表51的RAM1(5)。图23中,控制对应表51表示DVD盘1(53)对应于公司ADTV 1(52)和DVD盘2(55)对应于公司ADTV2(54)。
而且,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包括下面两个DVD软件播放走带机构(deck)部件。一个是DVD播放走带机构部件1(3),其能够再现其中记录了被控制部分1上之信息的DVD软件4。另一个是DVD播放走带机构部件2(7),其能够再现其中记录了被控制部分2上之信息的DVD软件8。
而且,信息装置(DVD播放器)1包括下面的单元,使得当已经接收通过命令时,装置能够给出通过查阅控制对应表51而对应于命令发行者的的命令对被控制部分的影响。用于完成该目的之控制的CPU1(2),用于存储其控制程序的ROM1(6),和用于工作区域的RAM1(5)。
下面说明该操作。
其控制流程示于图24。
以上述各点为前提,控制装置61和信息装置62通过根据IEEE1394通信格式的通信装置首先被相互连接以形成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信息装置62是DVD播放器,而控制装置61包括DTV1和DTV2。
现在,假设控制装置61发出异步卖请求C1给信息装置62,信息装置62发出异步读请求C2给控制装置61。在时间点T1,控制装置61得到关于连接到网络之信息装置62的装置专用信息,并且将获得的信息保留在图1所示RAM2(13)中。在时间点T11,信息装置62得到关于连接到网络之控制装置61的装置专用信息,并且将获得的信息保留在图1所示RAM1(5)中。
一旦用户通过控制装置61的DTV1控制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就进行下面的操作。在控制装置61的DTV1中,当操作图22所示远程控制器41之信息装置通知装置显示按钮49时,由该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在时间点T2,装置GUI被显示在显示器15上。
在控传装置61的DTV1中,当通过操作图22远程控制器41之上部按钮44、下部按钮45、右按钮46和左按钮47选择在装置GUI上显示的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时,进行下面的操作。对于每个所述选择,由该选择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所示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然后,更新在显示器15上的装置GUI。
接着,在控制装置61的DTV1中,当在选择了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的状态下操作图22的远程控制器41的所选择对象执行按钮48时,在时间点T3,由该选择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所示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然后,被控制部分GUI显示请求C3经过接口12被传输到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
在时间点T12,已经接收被控制部分GUI显示请求C3的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准备被控制部分GUI数据C4。然后,其经过接口9将被控制部分GUI数据C4传输到控制装置61的DTV1。
在时间点T4,基于所接收被控制部分GUI数据C4的控制装置61的DTV1在时间点T4将被控制部分之GUI数据的GUI显示在显示器15上。
在控制装置61的DTV1中,当在时间点T5用户使用图4远程控制器41上的上部按钮44、下部按钮45、右按钮46和左按钮47进行他的选择操作并且选择了被控制部分GUI上显示的信息装置62的DVD盘1时,在每次该选择操作中,由该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所示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然后,对应于该信号的通过命令C5被发给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
对此响应,在时间点T13,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准备被控制部分GUI数据C6。然后其通过接口9将被控制部分GUI数据C6传输到控制装置61的DTV1。
在时间点T6,控制装置61的DTV1更新显示器15上的被控制部分GUI。
在控制装置61的DTV1中,当在点T7选择了要被控制部分GUI上显示的DVD盘1的状态下用户操作图22远程控制器41的所选择对象执行按钮48时,然后,通过该用户操作,由该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所示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然后,对应于该信号的通过命令C7被发给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
在该情况下,不仅表示选择已经进行的信息经过接口12不仅仅被经接口12传输到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而且已经做了选择公司A DTV1之控制装置本身上的识别信息也以这种形式附加到通过命令C7而被传送。
在时间点T14,已经接收通过命令C7的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将两块识别信息的下面内容保留在RAM1(5)中作为图23所示的控制对应表51。一个是关于已经选择了公司A DTV1”(52)之控制装置本身的识别信息,另一个是DVD盘1(53)之正被选择的被控制部分的识别信息。
此刻,假设是关于被控制部分之识别信息的DVD盘2(55)已经由控制装置61的公司A DTV2”(54)选择。然后,在时间点T14,其使得图23所示的控制对应表51被保留在信息装置62之DVD播放器的RAM1(5)中。
接着,在控制装置61的DTV1中,在时间点T8,操作图22所示的远程控制器41的控制按钮42。由该操作导致的信号被传输到图1所示的DTV1的用户操作变换部分16。该信号在此进行解释。然后,对应于该信号的通过命令C8被发给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结果,该通过命令经过控制装置61之DTV1的接口12被传输到信息装置62之DVD播放器的接口9。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此刻操作的控制按钮42是用于播放DVD盘的播放按钮43。然后,被发到信息装置62之DVD播放器的命令是在通过命令之中的播放命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命令C8也具有关于公司A DTV1之进行相关控制的控制装置本身的识别信息。
在时间点T15,已经接收通过命令C8之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能够得到关于其发行者作为公司A DTV1的识别信息。因此,通过查阅图23所示的控制对应表51,该DVD播放器能够知道公司A DTV1(52)对应于DVD盘1(53)。
因此,信息装置62的DVD播放器决定作为通过命令C8之“播放”命令的发行者是DVD盘1。然后,其再现被存储在DVD播放走带机构部件1(3)之DVD盘1中的DVD软件4。
[通过命令]
现在说明适用在本实施例之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的通过命令的概况。
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将由用户做的控制请求经过通信装置传输到信息装置作为控制请求。接收该请求的信息装置控制其被控制部分。
作为被控制部分传输控制装置一个例子的通过命令(通过命令)是通过AV/C命令(AV/C面板子单元模型和命令集)规定的。在不指明目的的情况下,通过命令以统一的形式给予具有多个要被控制部分的信息装置。
图25是表示通过命令格式的图。
通过命令用于适当地从控制器将用户的操作传输到目标。通过命令是从控制器被传递的,与目标的状态无关。
图25中,数字71表示作为操作代码(操作代码)的“通过(7C16)”。数字72将说明远程控制器之用户操作状态的状态标志和说明对应于该用户操作之识别代码的操作ID(操作id)表示为操作数(操作数)“0”。数字73将说明操作数据字段之长度的操作数据字段长度表示为操作数“1”。数字74将说明操作数据内容的操作数据(操作数据)表示为操作数(操作数)“2”等。
[IEEE1394串行总线]
下面进一步说明适用于本实施例接口的IEEE1394串行总线(以后称方“1394串行总线”)的概况。
首先,说明其连接的模式。在1394串行总线中,连接模式具有局限性。通过连接如没有回路之树形的各个装置,最大能够将63个装置连接到单个总线上。每个装置的端口将其接收的数据信号连续地传输到其它端口,其结果是数据信号在整个总线上传播。
下面说明电缆(cable)。电缆是由两对不同的信号线TPA、TPB、一对电源VG(地)和VP(电源)构成的。通过TPA和TPB两信号线完成总线的动态配置、获得使用总线的仲裁和数据信号的传播。TPA总是被施加偏置电压,并且通过检测偏置应用,TPB确定出现或者没有出现有效电缆连接。
下面,给出物理层部分的信号的说明。TPA和TPB两信号线每个都有三个值““1”、“0”和“Z”。值“Z”表示高阻抗状态,其中信号线不是由它们所连接端口的任何一个驱动的。称为“选通”的信号是从TPA传输的,而数据是从TPB传输的。在接收一侧,数据和选通被异或以获得时钟信号,并且数据在时钟信号的转变点处被读出。
下面,说明总线的初始化。每个端口检测出现或者没有出现连接对的TPA输出的偏压,由此确定节点是连接的或是断开的。已经检测端口连接状态变化的节点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将总线复位信号传输到所连接的另一个端口。已经接收它的节点将总线复位信号传输到所连接的又一个端口。这是重复的,最后该总线复位信号被传输到所有连接的节点。已经接收该总线复位信号的每个节点清除其原先形式的信息以及其自己的节点ID等。此后,每个节点本身识别其是分支节点或是叶节点。具体地说,其识别连接到总线的每个节点是处于被连接到多个相邻节点之状态的分支,还是每个节点是其相邻节点在数量上仅仅是一个的叶。而且,对于每个节点确定父子关系,和确定树结构中的根节点。
下面,再次说明异步通信。作为用于传递在1394接口中使用的数据分组的方法之一,有异步通信。这是一个单向数据分组传递。发送一侧清楚地在分组头中规定数据分组传递目的地地址并将该数据发送到总线。数据分组传播到总线上的每个节点。对应于在分组头中清楚表示的传递目的地地址的节点接收该数据分组,并且返回一个接收结果(ack(确认))。这一系列传递步骤被称为“异步子动作(subaction)”。
在该连接中,为了开始异步子动作,总线一定要在称为“子动作间隙”的规定时间周期内处于空闲的状态。另外,在接收一侧接收数据分组和返回ack的同时,总线也要处于空闲的状态。该间隔被称为“ack间隙”。因为与子动作间隙相比,ack间隙是足够短的,所以绝不会发生其它子动作被启动。
下面,再次说明等时通信。作为传递用于在1394接口中的数据分组的另一个方法,有等时通信。等时通信是与循环开始分组同步进行的,该循环开始分组是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由循环主机传输的,其一块存在于总线上。当接收循环开始分组时,等时通信发送一侧上的节点在等时间隙过去之后开始仲裁和发送等时分组。在存在任何其它传输节点的情况下,在等时间隙过去之后接着开始仲裁,并且该节点发送该等时分组。
在这种情况下,与子动作间隙相比,该等时间隙被配置成具有足够短的时间周期。因此,即使在该时间周期内有希望进行等时通信的任何节点,也不能进行传输,因为该节点不能检测子动作间隙。换言之,对于每一个循环,优先权是给予传输该等时分组的节点的。等时通信是以这种方式进行,不同于异步通信的情况,在不规定数据传递目的地地址的情况下,数据被传播到总线。每个等时分组具有其分配的从0到63的信道数。因此,节点需要仅仅接收所必须信道数的等时分组。
[修改]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多个控制装置和单个信息装置相互连接形成网络。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发明还能应用于这种情况,其中多个控制装置和多个信息装置相互连接形成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在信息装置中产生的控制对应表可以被传递到在其中使用的另一个信息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控制对应表被使用在信息装置中。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其可以这样配置,控制对应表被传送到某个控制装置,并且其是由其它控制装置指明信息装置处于被占有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在初始化该网络时获得设备专用信息。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其可以按下述配置。在网络初始化时不执行被控制部分信息获得装置,但是其在当作为一个对象的信息装置被信息装置选择装置选择时执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信息装置选择装置使用远程控制器从控制装置的装置GUI所示的信息中选择信息装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通过命令进行该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使用控制装置中的信息装置选择装置选择一个装置,由此进行调用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被控制部分通知装置的调用可以使用通过命令来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IEEE1394格式用作为接口。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它USB(万能串行总线)。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数字电视接收机用作为控制装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数字视频带式记录器、机顶盒或者路由器,只要它具有类似的结构、操作、功能和效果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通信装置具有由通过IEEE1394接口有线连接形成的网络。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控制可以通过使用无线接口的无线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进行。而且,无线通信可以是使用蓝牙方法,控制请求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在大约几米的距离内无线进行。而且,无线通信可以是使用红外线方法,控制请求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基于红外线方法进行,并由此形成无线LAN(局域网)。由此,与相关控制装置相关的被控制部分将被适当地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例子,其中用户采用诸如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控制装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便携式电话。[发明的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如下。当控制装置从用于选择通过信息装置被提供给控制装置的被控制部分的装置中选择希望控制的被控制部分时,所选择的信息本身和已经选择被控制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被传输到信息装置;在本发明中,已经接收该选择信息和控制装置上识别信息的信息装置引起所选择被控制部分上的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相互对应,并且将这两个识别信息保留为控制对应表;每次控制装置选择被控制部分时,都要重复地进行选择、传输和保留;以及当信息装置从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通过查阅控制对应表,信息装置控制对应于该控制请求发行者上之识别信息的被控制部分。因此,根据该信息控制系统,信息装置提供有能够保留该控制对应表的结构,结果是,即使控制装置发给信息装置的控制命令在其中没有作为控制对象的被控制部分之目的地,一旦从多个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信息装置就能够有利地查阅该控制对应表。结果,通过该查阅,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并且能够确定所检测的部分是控制装置希望控制的。因此,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使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而且,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使用作为IEEE1394数字接口的通信装置。因此,通过查阅用在IEEE1394格式中的装置专用信息,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
而且,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使用用于选择被控制部分的装置和用于控制被控制部分的装置,这两者都是基于由AV/C面板子单元模型和命令集定义的通过命令的使用。因此,通过使用通过命令(该通过命令在没有将地址附加到多个被控制部分的情况下以统一的形式给予该信息装置),信息装置一侧能够决定被控制部分和解释用户的操作。这有利于允许控制装置控制或者选择信息装置。
另外,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该信息控制方法包括:能够再现数字通用盘中记录的软件信息的信息装置。因此,相对于作为多个被控制部分的数字通用盘的再现部分,该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另一方面,控制装置能够有利地控制或者选择该信息装置。
另外,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该信息控制方法使用作为通过无线的接口的通信装置。因此,通过无线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进行控制请求,能够有利地使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而且,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使用蓝牙方法的无线通信。因此,在几米左右的距离内通过无线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进行控制请求,能够有地使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而且,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使用红外线方法的无线通信。因此,通过使用红外线方法从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进行控制请求,能够有利地使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另外,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包括:能够再现硬盘中记录的声频/视觉信息的信息装置。因此,通过扩展解码以压缩编码形式记录的声频/视觉信息用于再现,相对于作为多个被控制部分的关于声频/视觉信息之硬盘的再现部分,该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另一方面,控制装置能够有利地控制或者选择该信息装置。
另外,正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方法包括作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的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控制装置。因此,通过从作为多个控制装置的每一个数字电视接收机中进行控制请求,能够有利地使与相关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要被控制的能够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多个部分;传输装置,其用于将选择装置提供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能够选择其希望控制的被控制部分;接收装置,其用于接收由选择装置选择的信息本身和已经选择了要被控制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保留装置,其用于将选择的被控制部分上之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上之识别信息保留作为控制对应表,在该控制对应表中,这两种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和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中,在控制装置每次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都重复地进行选择装置的提供,由接收装置完成的接收和由保留装置完成的保留,并且当接收装置从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通过查阅已被保留的控制对应表,其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该要被控制的部分对应于控制请求发行者上的识别信息。因此,根据该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装置具有能够保留控制对应表的结构。结果,即使由控制装置发出的对信息装置的控制命令没有作为控制目标的要被控制部分之目的地,信息装置一旦从多个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也能够有利地查阅该控制对应表。结果,通过该查阅,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并且能够确定所检测的部分是控制装置希望控制的。因此,可能有利地构成该信息装置使其能够使被控制部分适当地工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控制系统包括下面的控制装置和信息装置。控制装置具有: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以及控制请求装置,用于实现控制要被控制的所选择部分的请求。信息装置具有:多个要被控制的能够由控制装置控制的部分;传输装置,用于将选择装置提供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能够选择其希望控制的要被控制的部分;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选择装置完成选择的信息本身和已经选择了要被控制的部分之控制装置上的识别信息;保留装置,其用于将选择的被控制部分上之识别信息和控制装置上之识别信息保留作为控制对应表,在该控制对应表中,这两种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和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中,在控制装置每次选择要被控制的部分时,都重复地进行选择装置的提供,由接收装置完成的接收和由保留装置完成的保留,并且当接收装置从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时,通过查阅已被保留的控制对应表,其控制要被控制的部分,该要被控制的部分对应于控制请求发行者上的识别信息。因此将产生下面的优点。即使由控制装置发出的对信息装置的控制命令没有作为控制目标的要被控制部分之目的地,信息装置一旦从多个控制装置中接收控制请求,也能够有利地查阅该控制对应表。结果,通过该查阅,信息装置能够有利地检测与控制装置相联系的被控制部分,并且能够确定所检测的部分是控制装置希望控制的。因此,可能有利地构成该系统使其能够适当地操作要被控制的部分。
尽管参考附图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能够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