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179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0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1940.4

申请日:

2003.01.30

公开号:

CN1521373A

公开日:

2004.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56

主分类号:

E04B2/56

申请人:

澳大利亚宏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法福修佳

地址: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学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这种板组件包含多个主平面和多个支撑平面,一个主平面在两个支撑平面之间,每个支撑平面可以支撑一个或多个建筑砌块,并且在每个支撑平面上有排水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板组件包 含多个主平面和多个支撑平面,一个主平面在两个支撑平面之间,每 个支撑平面支撑一个或多个建筑砌块,并且在每个支撑平面上设有排 水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面 从所述每一个主平面的下边缘向外延伸出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 个主平面的上和/或下部分都与一个相应的所述支撑平面相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面 为支架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排水孔是位于 所述支撑平面上的狭长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平面 和所述支撑平面之间有一个隔离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分 包括一个通过隔离墙与所述支撑平面分开的窄台肩。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组件包 含多个板件,每个板件具有至少一个主平面,一个上边缘,一个下边 缘,并且每个板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与另一板件的相邻边连接 在一起。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板组件包 括至少一个支撑平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板组件包 含多个板部件,每个板部件具有至少一个主平面,一个上边缘,一个 下边缘,并且每个板部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与板组件中另一板 件部分的相邻边整体结合在一起。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 撑平面由心棒加工成形。
12: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这种板组件包 含多个板件,每个板件的相邻端都彼此连接,然后固定在建筑物上, 所述每个板件具有一个主平面,和一个上边缘,一个下边缘和一个支 撑建筑砌块的支撑面,每个板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与所述板组 件中另一板件的相邻边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面上设有排水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板 件在所述主平面和所述支撑平面之间有一个隔离部分。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 分包括一个通过隔离墙与所述支撑平面分开的窄台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 有一个建筑砌块易于接合的接合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 与所述主平面完全平行。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 相对于所述主平面侧向偏移了一段距离。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缘 有一个灰浆面,灰浆可以粘在上面,从而把相邻的建筑砌块连接起来。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开在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隔离墙之间的拐角部分。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是狭长孔。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 砌块的上表面有一个狭长的通槽。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浆面 的下部分适于插入建筑砌块上表面的槽中。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 述板件的所述主平面的上部分与相邻板件的所述隔离墙的后表面接 触并连接。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 板件通过焊接、卷边、铆接或螺栓连接方式之一连接在一起。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 板件的结构与所述板组件中的其它板件不同。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 砌块的上,下表面上分别有一个狭长的通槽。
2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支撑 平面延伸出一组导轨段,所述导轨段适于插入建筑砌块上相应的槽 中。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段 是由一组上下交替伸出的长条板组成的。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件 是由向下伸出的导轨段开始,上,下伸出的导轨段相互交替伸出,中 间的三段导轨连续向下伸出,最后以向上伸出的导轨段结束,整个板 件的导轨数为偶数的板件。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件是 由向上伸出的导轨段开始,上,下伸出的导轨段相互交替伸出,中间 的三段导轨连续向下伸出,最后以向下伸出的导轨段结束,整个板件 的导轨数为偶数的板件。
31: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向 下伸出的导轨段开始,上,下伸出的导轨段相互交替伸出,中间的三 段导轨连续向下伸出,最后以向上伸出的导轨段结束,整个板件的导 轨数为偶数的板件和由所述的向上伸出的导轨段开始,上,下伸出的 导轨段相互交替伸出,中间的三段导轨连续向下伸出,最后以向下伸 出的导轨段结束,整个板件的导轨数为偶数的板件以焊接、卷边、铆 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之一交替连接而形成。

说明书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业,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已开发了一种抗震砖轨系统,这种系统包括一种可以支承一组砖体的金属轨道。

    这种金属轨道是一种窄长的金属板件,它的一个长边弯成与金属板的主平面成90度并接着向下弯90度,形成一个带裙部的窄支架。

    上面描述的轨道,可以通过把其两边钉在建筑物上相应的垂直排列的固定物上的来固定。这样一面有槽的砖就可以放在支架上,以使支架的裙部可以插入槽中。

    这样,就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把一组砖放在轨道支架上。

    把一组轨道彼此连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组水平延伸的轨道。这样,把相邻的砖用灰浆连接固定,就可以建成建筑物的墙面。

    由于砖放在轨道上并由各自的轨道支撑,这样,当发生地震砖体受到扭力时,轨道可以起到加强墙体强度的作用。

    上面描述的砖轨系统存在着轨道系统的腐蚀问题,并且由于轨道会存水,还存在着砖体损坏的问题。

    在较冷的天气里水会结冰,这会损坏砖体。

    更严重地化学腐蚀,例如轨道系统的腐蚀,会导致严重的损坏,因而也会损害结构的稳定性。

    现有的砖轨系统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把一组轨道连接在一起所需要的工作量问题。

    这是因为相邻的轨道必须严格对正才能形成一个带有裙部的通道,这样它的裙部才能插入砖槽中,它的支架部分才能支撑砖体的另一面。

    欧洲专利申请01/90377公开了一个更早的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砌块支撑板系统。这项专利所公开的发明存在着几个问题,其中包括:

    每个支撑板由一组带有相应支架的窗体组成。结果放在这些支架上的建筑砌块的重量会造成这些支架的弯曲。另外,建筑砌块的后面通常会积聚水蒸汽,并且这些水蒸汽无处可去。

    为了解决建筑砌块后面水蒸汽的积聚问题,通常会在建筑砌块和支撑板之间放一层防水布。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必须把防水布完全铺平在支撑板上而不留任何折痕。这需要相当高的操作技巧。

    除了如上所说的问题,每个支架之间必须水平对齐,否则相邻的建筑砌块就会对不齐,这对要建造安全的墙体会造成很大的问题。通常需要相当高的操作技巧才能确保砖体之间完全对正并且使在灰浆后能积聚水蒸汽的缝隙最小。通常如上所说的支撑板在发生问题并需要维修之前只有10年的寿命。

    英国专利GB2231890公开了一项有关砖体覆层系统的发明,这一系统和如上所述的欧洲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系统非常相似。由于这种相似性,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缺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板组件,以对现有的系统至少提出一种替代方案,并且这种替代方案不会具有现有系统的全部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这种板组件由多个在固定到建筑物之前已彼此沿相邻的侧边连接在一起的板件组成。每一个板件都有一个主平面,一个上边缘,一个下边缘,板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与另一板件的相邻边互相连接,并且每一个板件都有一个支撑建筑砌块的支撑平面和一些排水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这种板组件由多个板部件组成。每一个板部件都有一个主平面,一个上边缘,一个下边缘,板部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与板组件中的另一板部件的相邻边整体组合在一起,并且每一个板部件都有一个支撑建筑砌块的支撑平面和一些排水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板件。这种板件有一个主平面,一个上边缘,一个下边缘,板件的上下边缘中至少有一边适于与另一板件的相邻边连接,另外板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建筑砌块的支撑平面和一些排水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墙体的板组件。这种板组件由多个主平面和多个支撑平面组成,一个主平面在两个支撑平面之间,并且每一个支撑平面都可以支撑一个或多个建筑砌块并具有一些排水孔。

    优选的是,支撑平面从每个主平面的下边缘向外伸出。

    优选的是,每一主平面的上和/或下部分都和相应的支撑平面相邻。

    优选的是,支撑平面为支架形式。

    优选的是,排水孔开在支撑平面上。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排水孔开在与支撑平面分开的另一板件上。

    优选的是,支撑平面包括一个处在每个板件上较下边缘位置处的支架。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主要描述当水平布置板组件时,并且其起主要作用的边为上下边缘时的情况。

    优选的是,每个支架都与主平面成直角。

    优选的是,每个支架的宽度都可以比它要支撑的建筑砌块的宽度要窄。

    每个板件或每个板组件都可以在主平面和支撑平面之间有一个隔离部分。

    隔离部分可以包括一个通过隔离墙与支撑平面分开的窄台肩。

    优选的是,隔离墙有一个建筑砌块易于接合的接合面。

    优选的是,隔离墙与主平面完全平行。

    隔离墙相对于主平面可以向侧向偏移。

    窄台肩可以防止建筑砌块接触到主平面。

    优选的是,下边缘有一个灰浆面,灰浆可以粘在上面,从而把相邻的建筑砌块连接起来。

    优选的是,灰浆面从支撑平面向下延伸。

    优选的是,排水孔靠近支撑平面与隔离墙之间的拐角部分。

    排水孔可以是狭长孔。

    优选的是,灰浆面与支撑平面成直角。

    灰浆面的下部分可以很适于插入建筑砌块上表面的槽中。

    优选的是,建筑砌块包括瓷砖、砖、Besser砖、木料、金属以及其它任何可以做成建筑物墙面的材料。

    优选的是,主平面的上部分与隔离墙的后面接触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相邻的板件通过卷边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板组件由多个相似的板件组成。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板组件中至少包括一种与其它板件结构不同的板件。

    一种板组件包括三种相类似的板件。

    应对“包含、具有、包括”等词概括性地理解,也就是说还可以加入其它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例子和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板组件的墙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板组件中的一个板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板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板组件中的上板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板组件中的下板件的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板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例的板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板组件主视图;

    图9b为图9a所示的板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a所示的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板件的侧视图;

    图12为图9a所示的板组件中的上板件的侧视图;

    图13为图9a所示的板组件中的下板件的侧视图;

    图14为图9a所示的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与图9a所示的板组件一起应用的建筑砌块放大的前立体示意图和侧视图;

    图16为使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板件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板组件10由一组板件11组成,这组板件11在固定到建筑物支撑构架上之前已经连接在一起了,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卷边、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

    图2表示了组成板组件10的一组板件中的一块板件11。

    每个板件11都由一块长方形的防腐金属板做成的。图2表示了一块已准备固定到建筑物两个垂直梁之间的水平布置的板件。

    板件11有一个上边缘12,一个下边缘13和一个右边缘14。

    板件11有一个主平面15从上边缘12延伸到第一个弯曲处16,弯曲处16以与主平面15成直角的方向延伸出一个窄台肩17。

    窄台肩17从外边缘18以直角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一个与主平面15平行的隔离墙19。

    隔离墙19的垂直长度大约为主平面15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隔离墙19的下边缘以直角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宽的支架20。支架20上开有一组排水孔21,这组排水孔21为狭长孔,排水孔21的内边紧靠隔离墙19和支架20之间的拐角。

    支架20的外边缘以直角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导轨墙22。

    如图1所示,可以把一个板件的上边缘12放在另一板件的隔离墙19之后,从而使上边缘12与窄台肩17的下面接触,这样就可以把一组板件11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通过焊接点23把相邻的主平面15和隔离墙19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由两个或多个板件可以组成一个板组件,并且可以通过把板组件的末端固定在垂直排列的固定物上的方式把板组件固定到建筑物构架上。这样建筑砌块24就可以放在板组件的每一个支架20上,从而建筑砌块上表面26上的槽25就可以在导轨墙22的下边缘13下滑动了。

    这样相邻的一对板件11就会形成可以容纳一组建筑砌块24的通道。由于板件已互相连接在一起,就不需要再通过以钉子固定、铆接或其它的方式连接了。

    当所有的建筑砌块都放在相应的通道中时,一组水平放置的建筑砌块可以通过灰浆27与相邻的另一组建筑砌块连接在一起。

    由于在把板件固定到建筑物构架上之前已先把板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板组件,这样就不会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需要把单个板件对正连接,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工作时间和花费。

    窄台肩17和隔离墙19可以防止建筑砌块的后表面28接触到支撑此建筑砌块的板件的主平面15。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由于主平面15经常接触到建筑砌块24的后表面28而在主平面15上积聚水蒸汽。

    另外任何积聚在主平面15上的水都可以通过窄台肩17流下隔离墙19并通过排水孔21排出去。

    这样就会防止板件上积聚水蒸汽,从而减少腐蚀和发霉问题。另外由于因冰冻和汽化而引起的水的膨胀和收缩现象减轻了,建筑砌块的损坏程度也降低了。

    隔离墙19和窄台肩17可以让相邻的板件搭接并焊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固定到建筑物构架上的平面。

    图4表示了板组件中最上端的不同类型的板件30。最上端的板件30有一个主平面31,并且其上边缘32以90度方向向外弯曲形成一个悬挂墙33,悬挂墙33又从其外边缘34以90度方向向下弯曲形成一墙裙35。

    板件30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板件加到板组件10的最上面,以建成建筑物的墙面。板件的下边缘可以通过以钉子固定、铆接或其它的方式与板组件的上边缘12相连接,并且上边缘12的结构确保墙裙35能插入到建筑砌块的槽中。

    另外一种板组件可以由板件30和一个或多个板件11组成,这种设计的板组件特别适合作为建筑结构中最上面的板件。

    图5表示了另一种用于建筑结构中最下面的板件40。

    板件40包括一个主平面41,主平面41的下边缘以直角方向弯曲形成一个水平墙43,沿着水平墙43的内边缘开有一组排水孔42,排水孔42的布置方式与图2中所示的相类似。

    可以把板件40的上端连接到板组件的最下端,板40也可以是用于建筑物的最下端的板组件的一部分。

    当用如上所述的板件建造墙体时,水平墙43用于支撑落于墙体底部的建筑砌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板组件可能不是以许多板件组成的,而是以一个带有一组支架或架子的板件组成。这种板件和架子可能是通过把由一张金属板以一定间隔距离不断压折而成,从而形成一组支撑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适用于连接在一起组成板组件的板件的性能特征同样适用于由一块金属板组成的板组件。

    如图6中所示,一个板组件50可能由一块带有支架51和导轨墙52的金属板组成。

    根据一种加工如上所述的板组件50的方法,垂直于主平面53的支撑平面可用平面金属心棒来加工成形,然后可以把支撑平面折一下形成导轨墙52。

    金属心棒的数量决定了组成板组件50的支架51/导轨墙52的数量。

    图7为板组件50的侧视图,更清楚地表明支架51和导轨墙52垂直。

    支架51上的狭长孔54开在与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相类似的位置。

    图8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此这种实施方式中六个板件组成了板组件60。

    板组件60的性能特征与图1和图2中所描述的板组件的性能特征本质相同。

    利用如上所述的板件和板组件可以建成具有抗震性和抗其它结构破坏力的建筑,还可以缩短建造这类墙体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时减轻了由于墙体后面水蒸汽的积聚所造成的破坏。另外还可以减少发霉和生苔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对建筑砌块和灰浆的破坏。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每个板件都开有一组排水孔并且需要固定在建筑构架上,那么为了把排水孔对齐就要把相邻的板件对齐,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犯了任何一点错误,都需要把已固定好的板件拆下来并重新对齐。事先把板件组成板组件,就避免了对齐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的板件64带有支架61,并且沿着支架6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着向上和向下伸出的导轨段63和62。

    这样,如图10中所示,从板件的右边开始,第一个导轨墙62垂直向下伸出,紧接着第二个导轨段63垂直向上伸出,其余的依次类推直至板件64的另一端。

    与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支架一样,支架61也具有一组排水孔65。

    如图9a中所示,一组板件以与前面所述相类似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板组件66,并且在板组件66中,从每个支架61的外边缘向上和向下伸出一组导轨段63和62。

    这样如图15中所示的上下表面带有槽68和69的建筑砌块67就可以在如图9b中所示的相邻的支架61间滑动,这样下一层支架上的上伸导轨段63可以插入槽69中,而上一层支架上的向下伸导轨段62可以插入上面的槽68中。

    通常建筑砌块67的长度足够跨越一个导轨段长度的两倍。因此当建筑砌块67放到板组件66上的支架61上时,导轨段62、63不会插满槽68和69。这样当相邻支架上的两个导轨段伸向相反方向时,落在这一段支架上的建筑砌块就没有相应的导轨段来插入定位。当然每个槽68和69都有大约一半的位置有导轨段插入,这足以让相邻的建筑砌块可以对齐,同时导轨段也起到和灰浆一起固定建筑砌块的作用。

    每个建筑砌块都由上下两个导轨段固定到支架上,这样,特别是在地震中,使用这种板组件的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增强了。如果没有导轨段,支架上的建筑砌块就容易移位,这样就需要对由板组件和建筑砌块形成的建筑结构进行大修。如果使用了导轨段,建筑砌块就不容易移位,这样在地震时就会把损坏程度和修理工作量减到最小。

    如图11所示,处在中间位置的板件70在第一个弯曲处71向上与主平面72弯曲成80度,而不是像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那样弯曲成90度。如图12和13所示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板件和图4和5中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板件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图13中,从平面43的外边缘可以向上伸出一组导轨段63,并且可以把这组导轨段插入到图15中所示的建筑砌块中相应的槽中。

    如图16所示的板组件100中的板件有两种,一种是板件A从左至右由向下垂直伸出的导轨段22-A开始,相互交替伸出,但中间的三段导轨(22-A)×3是连续向下伸出,最后由向上垂直伸出的导轨段22-B结束。整个板组件是由偶数个导轨段组成。

    另一种板件B是与以上相反,由导轨段22-B开始,而中间的3段导轨段(22-A)×3的位置与板件A中间的导轨段(22-A)×3相错一段开始而形成。相同数量且复数的板件A与B交替连结而形成的板组件如图16所示。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至少有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即在造墙体时不需要用灰浆就可以把建筑砌块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有一种板件,建筑砌块可以放在上面而不需要用灰浆把建筑砌块连接在一起。这当然可以节省建造墙体的时间和花费。这样在发生地震时就不会发生灰浆的裂纹问题。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不使用灰浆,就可以更换有裂纹的建筑砌块。

    需要理解的是,如果这里参考了公开的现有技术,那么这种参考并不表明我们认为这种公开的现有技术在相应的技术领域、澳大利亚或其它国家中是一般的常识。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建筑墙体的板组件.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建筑物墙体的板组件,这种板组件包含多个主平面和多个支撑平面,一个主平面在两个支撑平面之间,每个支撑平面可以支撑一个或多个建筑砌块,并且在每个支撑平面上有排水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