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是第1实施例的两轮
摩托车侧视图,图2是图1中沿箭头2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5的3-3
线的发动机上部的部分纵向剖视图,图4是沿图5的4-4线的发动
机上部的部分横向剖视图,图5是沿图3的5-5线所看到的汽缸盖
底视图,图6是进气口附近汽缸盖的部分横向剖视图,图7是阀门
休止机构的放大纵向剖视图,图8是从上方看的销钉保持器的立体
图,图9是从下方看的销钉保持器的立体图,图10是滑动销立体
图,图11是进气阀及排气阀的开阀升程特性图,图12是沿图5的箭
头12方向看的汽缸盖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液压控制阀结构的剖
视图,图14是表示缸体以及曲轴箱液压路径的纵向剖视图。
首先,在图1及图2中,该两轮摩托车的车体框架21有:向上方
开口形成大致U字形的左右一对主框架22…,设置在两主框架22…
前端上的前管23,连接在两主框架22…后部之间向下方开口形成
大致U字形的连接框架24,连接在两主框架22…的后端朝着后方侧
且沿斜上方延伸的座位支撑管25,支撑前轮WF的前叉26由前管23
可操纵方向地支撑,在前叉26上连接着转向把27。另外,支撑后
轮WR的后叉28可上下摆动地支撑在一侧主框架22的后部,在座位
支撑管2 5以及后轮WR之间设置有一对缓冲装置29、29。
发动机E支撑在主框架22…以及连接架24上,该发动机E的动力
通过组装在发动机E上的变速器以及链传动装置30传递到后轮WR
上。
在左右主框架22…以及连接架24上于发动机E的上方位置搭载
着燃料箱31,在座位支撑管25上安装着前后直排型座位32,在发
动机E的前方配置着散热器33。
下面参照图3及图4,发动机E是多缸,例如4缸四冲程发动机,
在该发动机E的缸体36上沿着车体框架21宽度方向配置而形成在两
轮摩托车行驶方向前方位置朝上方倾斜的多个,例如4个汽缸孔
37…。即,形成汽缸孔37…的圆筒状汽缸套38…以沿着车体框架
21宽度方向相间隔的位置固定在缸体36上,各汽缸套38…一部分
突入结合在缸体36下部的上部曲轴箱39内。
在缸体36的上部结合有汽缸盖40,在该汽缸盖40与缸体36结
合面上设置有与各汽缸孔37…分别对应的凹部41…,在各汽缸孔
37…中分别可滑动地嵌合的活塞42…的顶部与汽缸盖40之间形成
有带有上述各凹部41…的燃烧室43…。
下面参照图5,汽缸盖40上设置有朝向燃烧室43开口多个,例
如一对第1及第2进气阀口441、442,和朝向燃烧室43开口的多
个,例如一对第1及第2排气阀口451、452,第1进气阀口441及第1
排气阀口451配置在相对燃烧室43的中心大致对称的位置,第2进
气阀口442及第2排气阀口452也配置在相对于燃烧室43的中心大致
对称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6,在汽缸盖40上设置有与第1进气阀口441相连的
第1进气通路461,与第2进气阀口442相连的第2进气通路462,与第
1及第2进气通路461、462同时连接的开口于汽缸盖40的一个侧面
40a上的进气口47,各进气口47…开口的汽缸盖40的上述一个侧
面40a配置在朝着两轮摩托车行驶方向后方一侧。
另外,在汽缸盖40的各个燃烧室43…的每个上设置有连接第1
排气阀口451的第1排气通路481连接第2排气口452的第2排气通路
482,共同连接第1及第2排气通路481、482,开口于汽缸盖40的另
一侧面40b的排气口49,设置在各燃烧室43…的每一个上的各排气
口49…开口的汽缸盖40的另一侧面40b配置在朝着两轮摩托车行驶
方向的前方一侧。
在各进气口47…上连接设有与这些进气口47…共同的汽化器50
的进气装置51。另外,朝着两轮摩托车行驶方向前方的状态下,
将带有配置于后轮WR右侧的排气消声器52的排气装置53连接在上
述各排气口49…上。
如图3及图4所示,第1进气阀口441及第1进气通路461之间的连
通、切断以及第2进气阀口442及第2进气通路462之间的连通、切
断均由第1及第2进气阀561、562切换,第1排气阀口451及第1排气
通路481之间的连通、切断以及第2排气阀口452及第2排气通路482
之间的连通、切断均由第1及第2排气阀571、572切换。
第1及第2进气阀561、562由在封闭对应的进气阀口441、442的
阀体部58上一体连接设置着阀杆59的根部来构成,而第1及第2排
气阀571、572则通过在封闭对应的排气阀口451、452的阀体部60上
一体连接设置着阀杆61的根部来构成。
第1及第2进气阀561、562的阀杆59…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设置
于汽缸盖40上的导向筒62…上。另外,第1及第2排气阀571、572
的阀杆61…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设置于汽缸盖40上的导向筒63…
上。
在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59上,从导向筒62向上方突出部的中间
部上通过图中未示的分成两半的栓销固定着挡圈64,通过设置于
该挡圈64及汽缸盖40之间的螺旋状阀门弹簧651,将第1进气阀561
朝关闭第1进气阀口441的方向施加偏压。另外,在第2进气阀562
的阀杆59上,从导向筒62向上方突出部的前端部上通过图中未示
的分成两半的栓销固定着挡圈64,通过设置于该挡圈64及汽缸盖
40之间的螺旋状阀门弹簧652,将第2进气阀562朝关闭第2进气阀
口442的方向施加偏压。
在第1排气阀571的阀杆61上,从导向筒63朝上方突出部的中间
部上通过图中未示的分成两半的栓销固定着挡圈66,通过设置在
该挡圈66与汽缸盖40之间的螺旋状阀门弹簧671将第1排气阀571朝
关闭第1排气阀451的方向施加偏压。另外,在第2排气阀572的阀
杆61上,从导向筒63朝上方突出部的前端部上通过图中未示的分
成两半的栓销固定着挡圈66,通过设置在该挡圈66与汽缸盖40之
间的螺旋状阀门弹簧672将第2排气阀572朝关闭第2排气阀452的方
向施加偏压。
驱动各燃烧室43…的第1及第2进气阀561…、562…的进气侧阀
门驱动装置68I有:设置着分别与第1排气阀561…对应的第1进气
侧阀门驱动凸轮691…以及分别与第2排气阀562…对应的第2进气
侧阀门驱动凸轮692…的凸轮轴70;与第1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
691…从动滑动并支撑在汽缸盖40上的有底圆筒状阀门挺柱
711…;及可与第2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2…从动滑动并支撑在汽
缸盖40上的有底圆筒状阀门挺柱712…。
凸轮轴70具有与第1及第2进气阀561…、562…中的阀杆59…的
轴线延长线相垂直的轴线,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汽缸盖40和结合
在该汽缸盖40上的保持器55之间,因此阀门挺柱711…可以在与第
1进气阀561…中的阀杆59…的轴线同轴的方向滑动,自由滑动地
嵌合在汽缸盖40上,该阀门挺柱711…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与第1进
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1…滑动接触。另外,阀门挺柱712…与第2进
气阀562…中的阀杆59…的轴线在同轴方向上滑动,而可自由滑动
地嵌合在汽缸盖40上,因此该阀闭挺柱712…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与
第2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2…滑动连接。
而且,第2进气阀562的阀杆59…的前端通过垫片72与阀门挺柱
712的封闭端内表面相接触,第2进气阀562在发动机E的动作中,
由第2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2…平时进行开闭动作。
另一方面,在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59…以及阀门挺柱711之间
可以在从阀门挺柱711向第1进气阀561开启的方向作用压力、不作
用压力之间切换,在发动机E的特定运转区域,例如低速运转区域
让压力处于非作用状态,没有阀门挺柱711的滑动动作,从而设置
成让第1进气阀561处于休止状态的阀门休止机构73I。
图7中,阀门休止机构73I设有:可滑动地嵌合在阀门挺柱711
上的销钉保持器74;在阀门挺柱71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油压室75并
可滑动地嵌合在销钉保持器74上的滑动销76;在将油压室75的容
积缩小的方向上对滑动销76施加偏压弹力,从而设置于滑动销76
与销钉保持器74之间回位弹簧77,防止围绕滑动销76的轴线旋转
而设置在销钉保持器74及滑动销76之间的止挡销78。
参照图8及图9,销钉保持器74一体地设有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
阀门挺柱711内的环状部74a,沿着该环状部74a的一条直径线而连
接在环状部74a的内周之间的跨接部74b,在环状部74a的内周及
跨接部74b的两侧面之间是实现轻量化的减重孔。这种销钉保持器
74由铁或者铝合金通过通过熔模铸造或者煅造制成或者由合成树
脂形成,在金属制的销钉保持器74的外周面,即,环状部74a的外
周面和阀门挺柱711的内周面上加以渗碳处理。
在销钉保持器74的外周,即,环状部74a的外周上设置环形槽
79,在销钉保持器74的跨接部74b上设置有一端开口于上述环形槽
79上,同时,另一端封闭的有底滑动孔80,所述一端有与沿着环
状部74a的一条直径线的轴线,即阀门挺柱711的轴线相垂直的轴
线。另外,跨接部74b的中央下部设置成让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59
的前端部穿过的插通孔8 1的内端开口于滑动孔80上,在跨接部74b
的中央上部让把滑动孔80夹在上述插通孔81之间的延长孔82以可
以收容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59前端部的方式与插通孔81同轴设
置。
另外,在阀门挺柱711的封闭端相对部分的销钉保持器74的跨
接部74b上一体设置有与延长孔82的轴线同轴的圆筒状收容筒部
83,在阀门挺柱711的封闭端一侧封住延长孔82的端部的圆盘状垫
片84的一部分嵌合在收容筒部83中。而且,阀门挺柱711的封闭端
内表面中央部上一体设置着与上述垫片84相接触的凸部85。
在销钉保持器74的滑动孔80中可自由滑动地嵌合着滑动销76。
而在销钉保持器74由合成树脂制成时,也可以只将与滑动销76相
接触的部分用金属制成。
在滑动销76的一端与阀门挺柱71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与环形
槽79相通的油压室75,在形成于滑动销76的另一端与滑动孔80的
封闭端之间的弹簧室86内收容着复位弹簧77。
参照图10,将同轴连通上述插通孔81及延长孔82的收容孔87
以可以收容阀杆59的前端部的方式设置在滑动销76的轴线方向中
间部上,该收容孔87的插通孔81一侧的端部开口于插通孔81相对
的形成于滑动销76下部外侧面上的平坦接触面88上。而接触面88
由于沿着滑动销76的轴线方向形成得比较长,因此收容孔87开口
于接触面88的弹簧室86一侧的部分上。
这种滑动销76以在油压室76的液压而作用于该滑动销76一端侧
的液压力与通过复位弹簧77作用于滑动销76的另一侧的弹簧力相
均恒状态沿轴线方向滑动,在油压室75的液压为低压的非动作
时,使穿过插通孔81的阀杆59的前端部收容在收容孔87以及延长
孔82中,朝图7的右侧移动,在油压室75的液压处于高压的动作状
态下,使收容孔87偏离插通孔81及延长孔82的轴线,使阀杆59的
前端与接触面88相接触而移动到图7的左侧。
而滑动销76在移动到将其收容孔87与插通孔81及5延长孔82同
轴相连的位置时,借助于第1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1作用的推压
力与阀门挺柱711的滑动对应地使销钉保持器74及滑动销76与阀门
挺柱711一起移动到第1进气阀561一侧,而阀杆59的前端部由于只
收容在收容孔87及延长孔82中,因此没有从阀门挺柱711及销钉保
持器74朝第1进气阀561作用阀门开启方向的推压力,因此,第1进
气阀561仍休止。另外,滑动销76在移动到阀杆59的前端部与其接
触面88相接触的位置时,由来自第1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1作用
的推压力,相应于阀门挺柱711移动而朝销钉保持器74及滑动销76
的第1进气阀561一侧移动,而在第1进气阀561上作用阀门开启方
向的作用力,因此,与第1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1的旋转相对
应,第1进气阀561进行开闭动作。
然而,在销钉保持器74内一旦滑动销76绕轴线旋转,收容孔87
与插通孔81及延长孔82的轴线便会产生偏斜,另外,由于不能使
阀杆59的前端部与接触面88相接触,因此用止挡销78可阻止滑动
销76绕轴线旋转。
止挡销78是以将滑动孔80一端侧的部分夹在相互之间地安装在
与销钉保持器74的跨接部74b同轴设置的安装孔89、90上的,该
止挡销78与开口于油压室75一侧并设置在滑动销76一端侧的切口
91相贯通。即,止挡销78可朝滑动销76的轴线方向移动,穿过该
滑动销76地安装在销钉保持器74上,借助止挡销78与切口91内端
封闭部接触,而限制朝滑动销76的油压室75一侧的移动端。
螺旋弹簧92将销钉保持器74压在让安装于销钉保持器74中的垫
片84与设置于阀门挺柱711的封闭端内表面中央部的突部85相接触
的一侧,该螺旋弹簧92外周在避开与阀门挺柱711内表面上相接触
位置处围绕着阀杆59而设置于销钉保持器74与汽缸盖40之间,在
销钉保持器74的跨接部74b上一体突出设置着将螺旋弹簧92的端部
定位于与阀杆59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的一对突起93、94。
而且,两突起93、94以小于螺旋弹簧92线径的突出量一体地突
出设置于销钉保持器74上,以阀杆59的轴线为中心形成圆弧状。
另外,在两突起93、94的一方93上形成有阻止与止挡销78的
第1进气阀561一侧端部相接触使止挡销78移向进气阀561一侧用的
阶梯部95。
在滑动销76上,设置有防止因该滑动销76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而
使弹簧室86加压或减压,让该弹簧室86与收容孔87相连通的连通
孔96;在销钉保持器74上,设置有防止销钉保持器74及阀门挺柱
711之间空间中的压力因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让上述空间与弹簧室86
相连通的连通孔97。
在汽缸盖40上,设置有可自由滑动支撑阀门挺柱711的嵌合该
阀门挺柱711的支撑孔98;在该支撑孔98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围绕
阀门挺柱711的环状凹部99。另外,无论在该阀门挺柱711的支撑
孔98内如何移动,在阀门挺柱711上都设置有将环状凹部99与销钉
保持器74的环形槽79相连通的连通孔100及释放孔101。该释放孔
101,在阀门挺柱711移动到图7所示的最上方位置时,让环状凹部
99与比销钉保持器74更靠下方的阀门挺柱711内部相连通,在阀门
挺柱711随着从图7所示的最上方位置向下方移动,切断与环状凹
部99相连通的位置处设置在阀门挺柱711,从该释放孔101向阀门
挺柱711内喷出润滑油。
另外,在汽缸盖40上设置有与各燃烧室43…的每个环状凹部
99…相连通的液压油供给路径103…。
驱动各燃烧室43…的第1及第2排气阀571…、572…的排气侧阀
门驱动装置68E设有:设置有与第1排气阀571…相对应的第1排气
侧阀门驱动凸轮1051…以及与第2排气阀572…相对应的第2排气侧
阀门驱动凸轮1052…的凸轮轴106;可与第1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
1051…从动滑动的支撑在汽缸盖40上的有底圆筒状阀门挺柱
1071…;与第2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1052…从动滑动的支撑在汽缸
盖40上的有底圆筒状阀门挺柱1072…。
凸轮轴106具有与第1及第2排气阀571…、572…的阀杆61…的
轴线延长线相垂直的轴线,与进气侧阀门驱动装置68I的凸轮轴70
相同,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汽缸盖40与结合在该汽缸盖40上的保
持器55之间,阀门挺柱1071…以可与第1排气阀571…的阀杆61…
的轴线同轴方向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汽缸盖40上,该阀门挺柱
1071…的封闭端外表面与第1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1051…相滑动连
接。另外,阀门挺柱1072…以可与第2排气阀572…的阀杆61…的
轴线同轴方向自由滑动地嵌合在汽缸盖40上,该阀门挺柱1072…
的封闭端外表面与第2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1052…相滑动连接。
第2排气阀门572的阀杆61…的前端通过垫片108与阀门挺柱
1072的封闭端内表面相接触,第2排气阀门572在发动机E的动作
中,由第2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1052…平时进行开闭动作。另外,
第1排气阀门571的阀杆61…与阀门挺柱1071之间,可以在从阀门
挺柱1071向第1排气阀571的阀门开启方向作用推压力与不作用推
压力之间进行切换,在发动机E的特定运转区域,例如低速运转区
域,使推压力处于非作用状态,尽管阀门挺柱1071有滑动动作,
将阀门休止机构73E设置成休止第1排气阀571的状态,该阀门休止
机构73E具有与进气侧阀门驱动装置68I的阀门休止机构73I相同
的结构。
然而,第1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691及第1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
1051在阀休止机构73I、73E的非动作状态,即让第1进气阀561及
第1排气阀571开闭动作的状态下,如图11的点划线表示的曲线所
示,总开放角比较大,同时第1进气阀561及第1排气阀571同时开
启状态的重叠角度设定得比较大,反之,第2进气侧阀门驱动凸轮
692及第2排气侧阀门驱动凸轮1052,如图11的实线表示的曲线所
示,总开放角比较小,同时第2进气阀562及第2排气阀572同时开
启状态下的重叠角度设定得比较小。
根据这样的进气侧及排气侧阀门驱动装置68I、68E,在发动机
E的特定运转区域中的低速运转区域,随着阀门休止机构73I、73E
处于非动作状态,第1进气阀561…以及第1排气阀571…分别休
止,只有第2进气阀562…以及第2排气阀572…开闭动作。这时,
第2进气阀562…以及第2排气阀572…由于在同时开启的状态下重
叠的角度比较小,提高了燃烧室43…中的实际压缩比,随着仅从
第2进气通路462…向燃烧室43…流入混合气而产生涡流,从而能
够降低燃料费用并且增大输出力矩。另外,在发动机E的高速运转
区域,通过让休止机构73I、73E处于动作状态,第1进气阀561…
以及第1排气阀571…变为开闭动作,由于发动机E的运转中第2进
气阀562…以及第2排气阀572…常时开闭动作,因此可以提高高速
运转区域中的输出。进而可以提高从低速运转区域到高速运转区
域的广泛的运转区域中的输出,同时降低燃料费用。
如上所述,在发动机E的低速运转区域,第1进气阀561…处于
休止状态,在该休止状态下,与该休止的进气阀561…相对应的进
气通路,即第1进气通路461…中滞留有燃料,在将全部进气阀
561…、562…朝开闭动作的高速运转区域切换时,滞留的燃料会流
入燃烧室43…中,使燃烧室43…内的燃料浓度暂时变浓,从而出
现可以导致发动机E输出降低或者产生未燃烧碳氢化合物的可能
性。
对此,在发动机E的运转中,如图6所明确示出的那样,在汽缸
盖40上设置着连接在与始终开闭动作的第2进气阀562…相对应的
第2进气通路462…以及与休止的第1进气阀561…相对应的第1进气
通路461…之间的连通通路109…,在第1进气阀561…休止的状态
下,第1进气通路461…的混合气如箭头110所示,从连通通路
109…流到第2进气通路462…一侧。
而且,连通通路109…在铸造成型后的汽缸盖40上从燃烧室
43…一侧切削加工而成,从第2进气通路462…向着第1进气通路
461…在接近燃烧室43…一侧形成倾斜,连通通路109…朝第1进气
通路461…的开口端配置在尽量接近于燃烧室43…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沿着4个汽缸孔37的配置方向中央一侧相互邻接
的汽缸孔37、37之间的对应位置处,汽缸盖40上设置收容孔
112,汽缸盖40由该收容孔112划分出第1及第2缸盖部421;402。
在该收容孔112上收容着驱动进气侧及排气侧阀门驱动装置
68I、68E的凸轮轴70、106用的链条驱动机构等机构。
参见图1 2,在配置于第1缸盖部401一侧的一对进气口47、47之
间的汽缸盖40一侧面40a上,即开有各进气口47…的开口一侧的侧
面40a上,安装着控制供给到进气侧及排气侧阀门驱动装置68I、
68E的阀门休止机构43I…、43E…中的液压油油压的油压控制阀
113。
在图13中,油压控制阀113以连通、切断朝汽缸盖40的一侧面
40a的液压油吸入通路114的开口端与朝汽缸盖40的一侧面40a的
第1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开口端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安装在汽缸盖
40的一侧面40a上,在带有通入上述液压油吸入通路114的入口
116与通入第1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的出口117的安装于汽缸盖40的
一侧面40a上的腔体118内可自由滑动地嵌合着滑阀阀体119。
腔体118中贯穿设置着上端由帽120封闭的缸孔121,滑阀阀体
119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与帽120之间形成液压油室122的该缸孔
121中。而且,在腔体118的下部与滑阀阀体119之间形成的弹簧
室123中收容着将滑阀阀体119朝上方,即关闭方向施压的弹簧
124。在滑阀阀体119上设置有可以连通入口116及出口117之间的
环状凹部125,如图13所示,滑阀阀体119向上运动时,滑阀阀体
119为切断入口116及出口117其间状态。
在将腔体118安装在汽缸盖40一侧面40a的状态下,在入口116
与液压油吸入通路114之间夹装着滤油器126。另外在腔体118上
贯穿设置连通入口116及出口117之间的节流孔127。并且在滑阀
阀体119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入口116及出口117之间通过节
流孔127连通,由节流孔127节流的液压油从出口117供给到第1液
压油排出通路1151中。
另外,在腔体118中贯穿设置有在滑阀阀体119处于关闭位置时
经环状凹部125连通到出口117的旁通孔128,该旁通孔128连通于
汽缸盖40内的上部。
在腔体118中设置有平时与入口116连通的通路129,该通路
129通过电磁阀130连接在贯穿设置于通入液压油室122的帽120上
的连接孔131上。这样,在电磁阀130开启动作时,将液压油供给
到液压油室122中,通过导入该液压油室122内的液压油的压力而
将滑阀阀体119向阀门开启方向驱动。
另外,在腔体118上贯穿设置着通入液压油室122上的排放喷嘴
132。该排放喷嘴132通入汽缸盖40内的上部,电磁阀130关闭
时,残留在液压油室122中的液压油从排放喷嘴132中排出。
图14中,在上曲轴箱39的下部结合着构成变速箱135的一部分
的下曲轴箱136,曲轴137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两曲轴箱39、136
之间。
另外,在下曲轴箱136的下部连结油底壳138,将留在该油底壳
138内的液压油吸起来的油泵139收容于变速箱135内。而在变速
箱135上设置着突出于上曲轴箱39更靠上方位置的溢出部135a,
在该溢出部135a上将带有与曲轴137平行的轴线的起动马达140配
置于上曲轴箱39上方。
液压油吸入通路114将来自油泵135的液压油导入液压油控制阀
113中,它设置在汽缸盖40、缸体36、上曲轴箱39以及下曲轴箱
136上。
液压油吸入通路114由以下部分构成:以与液压控制阀11 3的入
口116相连的方式开口于汽缸盖40的一侧面40a上的连接口114a,
与该连接口114a相连,同时沿着上述一侧面40a呈直线状延伸而设
置于汽缸盖40上的第1通路部114b,与第1通路部114b同轴连接,
设置于缸体36上的第2通路部114c,与设置于下曲轴箱39的第2通
路部114c同轴连通的直线状第3通路部114d,连接在第3通路部
114d的下端,以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下曲轴箱136上的第4
通路部114e,连接在第4通路部114e的下端呈大致水平延伸而设
置于下曲轴箱136上的第5通路部114f,以及与第5通路部114f大
致平行方向延伸而设置于下曲轴箱136上的第6通路部114g,在第
5及第6通路部114d、114g之间安装的过滤器141安装在下曲轴箱
136上,第6通路部114g与油泵139的排出口相连接。
在油泵139的吸入口上连接着配置于油底壳138内的粗滤器
142,通过粗滤器142将吸入油泵139的液压油经过滤器141排出到
液压油吸入通路114中。而且,在油泵139及过滤器141之间连接
着防止液压油油压过高用的限压阀143,在与过滤器141相连的第5
通路部114f的中间部分上连通着将油供给到发动机E的各润滑部用
的油槽144。
而且,在缸体36及汽缸盖40上设置冷却水套145,与液压油吸
入通路114的缸体36及汽缸盖40相对应的部分,即第1及第2通路
114b、114c配置在冷却水套145的外侧。
再看图5及图12,在汽缸盖40的第1缸盖部401上设置将液压油
供给到配置于第1缸盖部401一侧的各燃烧室43…的各阀门休止机
构73I…、73E…的第1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在第2缸盖部402上设
置着将液压油供给到配置于第2缸盖部402一侧的各燃烧室43…的
每一个阀门休止机构73I…、73E…的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1152,设
置在阀门休止机构73I…、73E…的每个汽缸盖40上的液压油供给
通路103…(参照图7)从第1及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1152上
分支出去。
另一方面,在汽缸盖40的一侧面40a上形成有跨在第1及第2缸
盖部401、402之间的安装座146,第1及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
1152以其一端共同开口于上述安装座146上的方式设置于汽缸盖40
中,这些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1152的另一端位于接近收容孔112
的位置。
在上述安装座146上连接着罩147,通过该罩147连通两液压油
排出通路1151、1152。
下面对该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在特定运转区域中
开闭动作的第2进气阀562…对应的第2进气通路462…与上述特定
区域中休止的第1进气阀561…相对应的第1进气通路461…之间连
通的连通通路109…设置在汽缸盖40上,因此在第1进气阀561…休
止时,混合气从该休止的第1进气阀561…相对应的第1进气通路
461…通过连通通路109…流入到与开闭动作的第2进气阀562…对
应的第2进气通路462…一侧。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在第1进气阀
561…休止的状态下,燃料滞留在第1进气通路461…中,在向全都
做开闭动作的运转区域切换时,滞留的燃料也不会流入燃烧室
43…中,从而防止向燃烧室43…中流入混合气而使混合比不稳
定,能够有效地防止发动机输出降低或者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的
产生。
由于能够防止这种在第1进气阀561…休止的状态下燃料滞留在
第1进气通路461…中,即使将进气装置51为在各进气通路461…、
462…中有共同的汽化器50的简单结构,在从第1进气阀561…休止
的状态朝全部进气阀561…、562…开闭动作的状态切换时,也能够
避免混合比不稳定。
而且,连通通路109…由于是在铸造成型后从燃烧室43…一侧
朝汽缸盖40由切削加工而成,因而不需要特殊的办法就能够非常
简单地使连通通路109…形成于汽缸盖40上,而且由于这些连通通
路109…是从第2进气通路462…朝第1进气通路461…沿接近燃烧室
43…的一侧倾斜形成,因此能够将在特定运转区域休止的第1进气
阀561…相对应的第1进气通路461…的连通通路109的开口端配置
在尽量接近燃烧室43…的位置,在特定运转区域休止第1进气阀
561…时,能够将该休止的第1进气阀561…对应的第1进气通路
461…在尽量接近燃烧室43…的位置与第2进气通路462…相连通,
因此能够尽量减少第1进气阀561…休止状态下的燃料滞留量。
另外,第1进气阀561…及第1排气阀571…在特定运转区域休止
的控制油压式阀门休止机构73I…、73E…的液压油油压的油压控
制阀113安装在汽缸盖40上设有多个进气口47…开口一侧汽缸盖
40的侧面40a上。即,油压控制阀113由于是在与汽缸孔37…配列
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亦即,车体框架21前后方向的任何一方,在
本实施例中是后侧方向安装在汽缸盖40的侧面40a上,因此,沿着
汽缸孔37…配列方向的多汽缸发动机E的长度由于将油压控制阀
113安装在汽缸盖40上,而能够避免变大,在以汽缸孔37…的配置
方向是车体框架2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将发动机E搭载在车体框架21
上的两轮摩托车中,可以大大缩短沿着车体框架21的宽度方向的
多汽缸发动机E的长度。
而且,油压控制阀113是在相互邻接的进气口47、47之间安装
在汽缸盖40的侧面40a上的,相互邻接的进气口47、47之间所空
的空间能够被有效的利用来配置油压控制阀113,因此能够更进一
步地缩短沿着车体框架21宽度方向的多汽缸发动机E的长度。
另外,将来自油泵139的液压油导入液压控制阀113的液压油吸
入通路154设置在汽缸盖40、缸体36以及曲轴箱39、136上,因而
不需要将来自油泵139的液压油导到油压控制阀113的管路,从而
能够形成多缸发动机E的外观舒畅的结构。
而在缸体36及汽缸盖40上由于设置有冷却水套145,在对应于
缸体36及汽缸盖40的部分中,上述液压油吸入通路114配置在冷却
水套145的外侧,因此可以有效地冷却流入液压油吸入通路114中
的液压油。
液压油吸入通路114由于至少是由汽缸盖40的一侧面40a及冷
却水套145之间呈直线状设置于沿着上述侧面40a的汽缸盖40上的
第1通路部114b,与第1通路部114b同轴相连的设置于缸体36上的
第2通路部114c,以及设置于上曲轴箱39上与第2通路部114c同轴
连接的直线状第3通路部114d构成,因此尽量地缩短了从油泵139
到油压控制阀113的液压油路径,能够将液压油吸入通路114中的
油压损失抑制到尽量小。
而且,在沿着4个汽缸孔37…配列方向中央一侧相互邻接的汽
缸孔37、37之间所对应的位置处的汽缸盖40上,设置有容纳驱动
凸轮轴70、106的机构的收容孔112,将该汽缸盖40划分成收容孔
112两侧的第1及第2缸盖部401、402。由此,能够很好地保持沿着
汽缸孔37…配置方向的汽缸盖40,或者说多汽缸发动机E整体的平
衡。
而且在配置于第1缸盖部401一侧的一对进气口47、47之间与安
装于汽缸盖40侧面40a上的油压控制阀113相连,同时将液压油供
给到第1缸盖部401一侧各燃烧室43…的每个阀门休止机构73I…、
73E…中的第1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设置在第1缸盖部401上,在第2
缸盖部402上则设置有将液压油供给到第1缸盖部402一侧各燃烧室
43…的每个阀门休止机构73I…、73E…中的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
1152,第1及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1152的一侧开口于跨接在
第1及第2缸盖部401、402之间形成于汽缸盖40的侧面40a上的安装
座146上,通过该安装座146上连接的罩147来连通第1及第2液压
油排出通路1151、1152。这样,可以很简单地将收容孔112两侧分
别设置于汽缸盖40上的第1及第2液压油排出通路1151、1152连
通,能够有效地将从单一油压控制阀113中排出的液压油供给到各
燃烧室43…的每个阀休止机构73I…、73E…中。
在阀体止机构73I…、73E…中,与阀门驱动凸轮591…、
1051…从动的阀门挺柱711…、1071…内可自由滑动地嵌合着销钉
保持器74…,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该销钉保持器74…中的滑动销
76…随着作用在其两端的油压力以及弹簧的弹力的均衡,而可以
在将阀杆59…、61…的前端部收容于收容孔87…中的位置到将阀
杆59…、61…的前端部与滑动销76…外侧面的接触面88…相接触
的位置之间滑动。这样,通过对作用滑动销76…的一端的油压力
进行控制,便能够对第1进气阀561…以及第1排气阀571…的休止
状态和开闭动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而仅通过在销钉保持器74…中安装止挡销78…这样简单的结
构,由于能够阻止销钉保持器74…内绕滑动销76…的轴线的旋
转,因此,在将滑动销76…进行嵌合而将销钉保持器74…嵌合在
阀门挺柱711…、1071…中的状态下,如果要将该阀门挺柱711…、
1071…安装在汽缸盖40上,使能够将阀门休止机构73I…、73E…
组装在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59…以及第1排气阀571…的阀杆
61…上,其组装作业非常容易。
而在销钉保持器74…中,设置有穿过第1进气阀561…的阀杆
59…的前端部以及第1排气阀571…的阀杆61…的前端部的插通孔
81…,同时,将可自由滑动地嵌合滑动销76…的滑动孔80…夹在
上述插通孔81…之间的延长孔82…以可以收容阀杆56…、61…前
端部的方式与上述插通孔81…同轴设置。这样,在第1进气阀
561…及第1排气阀571…的休止状态下,不仅将阀杆59…、61…的
前端部收容到通孔87…中,而且还收容到延长孔82…中,从而可
以将收容孔87…的长度,即滑动销76…直径设定得较小,与此对
应而可以使销钉保持器74…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阀门休止机构
73I…、73E…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在阀门挺柱711…、1071…的封闭端一侧塞住延长孔
82…一端的端部的垫片84…以可以与阀门挺柱711…、1071…的封
闭端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销钉保持器74…中。即,在销钉保持器
74…上由于作用着来自阀门挺柱711…、1071…的推压力,而必须
在阀门挺柱封闭端一侧封闭住延长孔的端部,而由于通过与阀门
挺柱711…、1071…的封闭端相接触的垫片84…封闭住了延长孔
82…的端部,因此使销钉保持器74…的结构单纯化,通过替换不
同厚度的垫片,能够对第1进气阀561…及第1排气阀571…的阀头
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在与阀门挺柱711…、1071…的封闭端相面对的部分上销钉
保持器74…中,一体设置着上述延长孔82的轴线同轴的圆筒状收
容筒部83…,形成圆盘状的垫片84的一部分由于嵌合到收容筒部
83…内,因而能够将比较小型的垫片84…很简单地安装在销钉保
持器74…中。
另外,在阀门挺柱711…、1071…的封闭端内表面上一体设置
有与垫片84…相接触的突部85…,在第1进气阀561…及第1排气阀
571…的阀杆59…、61…轴线延长线上,将来自阀门挺柱711…、
1071…的推压力作用在销钉保持器74…上,使得相对于汽缸盖40
的阀门挺柱711…、1071…的滑动动作完全沿着阀杆59…、61…的
轴线进行,从而能够使阀门挺柱711…、1071…的滑动动作圆滑。
将销钉保持器74…朝着阀门挺柱711…、1071…的封闭端一侧
施压的弹簧弹力的螺旋弹簧92…设置在销钉保持器74…及汽缸盖
40之间,该螺旋弹簧92…外周避开与阀门挺柱711…、1071…的表
面接触的位置包围着阀杆59…、61…配置,在销钉保持器74…上
设置有将螺旋弹簧92…的端部定位于与阀杆59…、61…的轴线相
垂直的方向的突起93…、94…。这样,让螺旋弹簧92…发出弹力
的方向完全沿着阀杆59…、61…的轴线,从而能够通过让螺旋弹
簧92…的外周与阀门挺柱711…、1071…的滑动连接而防止产生摩
擦损耗。
而且,上述突起93…、94…以小于螺旋弹簧92…的线径的突出
量一体突出设置在销钉保持器74…上,即使螺旋弹簧92…收缩,
该螺旋弹簧92…也不会与销钉保持器74…滑动接触,从而通过销
钉保持器74…及螺旋弹簧92…的滑动接触,来防止因销钉保持器
74…与螺旋弹簧92…的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损耗。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第2实施例,与连通发动机E的特定运转区域
中休止的第1进气阀561相对应的第1进气通路461与在上述特定运
转区域中开闭动作的第2进气阀562相对应的第2进气通路462之间
的连通通路149由汽缸盖40铸造成形时的拔模孔来形成。
根据该第2实施例,可以将连通通路149在汽缸盖40铸造成形时
同时形成,减少了汽缸盖40的加工工序,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连通
通路149,而且,连通通路149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的自由度变得
更大。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例,它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基
础上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在与休止的进气阀所对应的进气
通路中不会滞留燃料,防止了在朝着让全部进气阀开闭动作的运
转区域切换时,滞留的燃料流入到燃烧室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
流入燃烧室的混合气混合比不稳定的问题,能够防止发动机输出
的降低或者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产生量增加的问题。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发明,将与多个进气通路相连
接的进气装置由带有单个汽化器的简单结构构成,从而能够避免
从一部分进气阀休止的状态朝全部进气阀开闭动作的状态切换
时,混合比出现不稳定。
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本发明,由于能够在汽缸盖铸造成型时
同时形成连通通路,因此能够减少汽缸盖加工工序。
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本发明,不需要特别的办法就能够很简
单地在汽缸盖上形成连通通路。
而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可以将特定运转区域中休止的
进气阀所对应的进气通路上的连通通路开口端配置在尽量接近燃
烧室的位置上,在特定运转区域中休止进气阀时,让与该休止的
进气阀所对应的进气通路能够在尽量接近燃烧室的位置处与开闭
动作的进气阀所对应的进气通路相连通,从而能够尽量减少进气
阀休止状态下的燃料滞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