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程控八音琴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拨动梳状音键而奏鸣的小型自动乐器,也即俗称的八音琴,特别是一种可自行编曲的程控八音琴。背景技术
现有的八音琴根据其音乐编制部件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圆筒式和圆盘式,前者其圆筒表面预先设置有凸起(一体冲压而成或是另外的凸销),圆筒在动力源经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其上的凸起逐次拨动与之表面垂直设置的梳状音板上对应的振动音键,从而发出连续的音乐;后者其圆盘表面预先设置有凸起(一体冲压而成或是另外地凸销),圆盘在动力源经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其上的凸起通过一组拨轮拨动与之表面垂直设置的梳状音板上对应的音键,从而发出连续的音乐。然而,无论是圆筒还是圆盘,其上设置的凸起是固定不可变的,也是有限的,因此其预先编制的音乐长度有限,奏出的音乐隔不长的时间就会周而复始地重复,而且用户自己也无法变更乐曲内容,只能被动地听,而对应制造厂商来说,需要制造各种不同的音乐编制部件才能适合市场对不同乐曲的需求,有时还需要为此更换音板。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持续地奏出长时间不重复音乐的程控八音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乐编制部件上的凸起可以控制伸缩的程控八音琴,从而可使其奏出长时间不重复音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上述程控八音琴工作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程控八音琴包括有一可在动力源经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的音乐编制部件,其上设置有凸销,一梳状音板与该音乐编制部件的表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凸销之下设置有可驱动其伸出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的驱动机构、维持其凸出于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的保持机构及可使其缩入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的回复机构。
所述的音乐编制部件可以是一圆筒,所述的梳状音板的音键末端与凸出于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的凸销相互接合;
所述的音乐编制部件也可以是一圆盘,在该圆盘与梳状音板之间还设置有同轴的齿轮状拨轮组,各拨轮的轮齿分别与梳状音板的各音键末端相接合;
所述的凸销驱动机构可以是一带有输出顶杆的继电器;
所述的凸销凸出保持机构可以由所述的带有输出顶杆的继电器通过持续通电的方式直接充当,也可以是设置在凸销尾部的轴向棘轮开关式部件;
所述的凸销回复机构可以是一套在凸销外的回复弹簧。
所述的继电器可以由一带有微电脑芯片的控制电路控制。
控制上述程控八音琴工作的方法为:首先使电机通电并驱动音乐编制部件转动,在转速未达到匀速前,凸销驱动机构不动作;当音乐编制部件的转速达到匀速状态时,而且刚好转到合适位置时,控制凸销驱动机构动作,使对应的凸销伸出音乐编制部件的表面,同时控制凸销保持机构动作,使凸销保持凸出于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的状态,当该凸销在音乐编制部件转动下拨动对应的音键后,再控制凸销驱动机构及凸销保持机构解除对凸销的锁定,使凸销在其回复机构的作用下缩入音乐编制部件表面,然后,在经过一个对应音乐编制部件一定转动角度的延时后,再次控制控制凸销驱动机构动作,重复上述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而通过控制音乐编制部件上的凸起伸缩实现了音乐的动态编制,使其能持续地奏出长时间不重复音乐,也可以提供给用户自行编曲的功能,实现用户与八音琴之间的互动性,而由于本发明保留了传统八音琴的机械奏鸣机构,因此又具有传统八音琴纯真悦耳的特点。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圆筒式音乐编制部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音筒在凸销外伸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音筒在凸销回缩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继电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图5、图6中棘轮开关式凸销回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圆盘式音乐编制部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局部)。
图9为图7的俯视图(放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采用微电机2作为动力源,采用圆筒式音乐编制部件,也即音筒5,梳状音板3固定在底座1上,其各音键31与音筒5的外表面相垂直并相接触,在音筒5的周壁小孔内设置有多排周向排列的凸销4,而在音筒的中央空腔内则设置有一组继电器6,它们的两端穿出音筒5的侧壁并相对底座1固定,各继电器5分别与设置在音筒5上的各周凸销4相对应,用来作为凸销4的伸缩驱动机构,参见图2、图4、图5;
所述的凸销4尾部设置有轴向棘轮开关式部件作为其凸出保持机构,包括套在其外的复位弹簧41和设置在其尾端的棘轮4a及位于其后的拨叉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棘轮4a与凸销4为一体件,其中拨叉42的周壁上设置有纵向凸筋,可滑动地设置在音筒对应周壁小孔的对应纵向凹槽内(音筒周壁由多块外壁板51和内壁板52镶拼而成),参见图4~图7,当拨叉42的尾部受到撞击,则驱动棘轮4a旋转,使凸销4改变其伸缩状态(即由伸出变为回缩或由回缩变为伸出),而拨叉42的尾部再次受到撞击,则凸销4又恢复其原来的状态,其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专利号为87107652(审定公告号为CN1016118B)的中国发明专利《轴向棘轮式拉杆开关》,在此不赘述;
所述的继电器6包括有衔铁61、底座63、线圈绕组64及输出顶杆65,参见图4、图5、图6;每个继电器6对应一个衔铁61、一个线圈绕组63和一个输出顶杆65线圈(图中所示另外一个衔铁及其线圈绕组属于邻近的另一个继电器),如图6所示,线圈绕组63由压板62固定在底座63上,衔铁61的一端铰接在底座63上,另一端抵在输出顶杆65的尾端,并由压盖69限位;输出顶杆65的头部伸出底座63的中心孔外,其尾部套有复位弹簧67,弹簧67的前端顶在位于顶杆中部的挡板66上,后端顶在固定于顶杆尾部的挡销68上,通过挡板66与底座中心孔的肩胛处相抵而使顶杆65限位;
当线圈绕组64得电时,衔铁61被线圈绕组64吸合,驱动顶杆65外伸,敲击凸销4的轴向棘轮开关式保持机构,使凸销4改变其伸缩状态。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的控制方法为:首先使电机2通电并驱动音筒5转动,在转速未达到匀速前,继电器6不动作;当音筒5的转速达到匀速状态时,而且刚好转到合适位置时,控制继电器6得电动作,通过轴向棘轮开关式保持机构使对应的凸销4伸出音筒5的表面并保持,当该凸销4在音筒5的转动下拨动对应的音键31后,再控制继电器5得电动作,通过轴向棘轮开关式保持机构使对应的凸销4缩入音筒5的表面,然后,在经过一个对应音筒5一定转动角度的延时后,再次控制继电器6得电动作,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奏出不间断的音乐。
如图8、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采用微电机2作为动力源,采用圆盘式音乐编制部件,也即音盘7,在音盘7的一面上沿径向设置有多排凸销4,在音盘的另一面固定地设置有一组继电器6,分别与设置在音盘7上每一排的单个凸销4相对应,用来作为凸销4的伸缩驱动机构,参见图9;在音盘7的凸销面与梳状音板3之间还设置有一同轴的齿轮状拨轮组8,各拨轮8的轮齿分别与梳状音板3的各音键31末端相接合;
所述的凸销4尾部设置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轴向棘轮开关式部件作为其凸出保持机构,而所述的继电器6结构也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相似:首先使电机2通电并驱动音盘7转动,在转速未达到匀速前,继电器6不动作;当音盘7的转速达到匀速状态时,而且刚好转到合适位置时,控制继电器得电6动作,通过轴向棘轮开关式保持机构使对应的凸销4伸出音盘7的表面并保持,当该凸销4在音盘7的转动下驱动对应的拨轮8转动一齿距,从而使拨轮8上的齿拨动对应的音键31而发声,此时再控制继电器6得电动作,通过轴向棘轮开关式保持机构使对应的凸销4缩入音盘7的表面,然后,在经过一个对应音盘一定转动角度的延时后,再次控制继电器6得电动作,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奏出不间断的音乐。
上述两个实施例均采用了独立的凸销凸出保持机构,事实上,如果控制部分设计得足够精细,可以由所述的带有输出顶杆的继电器通过持续通电一段时间的方式直接充当,此时,即无需在设置额外的凸销凸出保持机构设置,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