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鼠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传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空间鼠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鼠标装置依据其运作的原理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其一
是滚球鼠标,另一种则是光学鼠标。其中,滚球鼠标是利用换算滚球在所放
置的桌面或者平面上的移动方向和路径来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所显示的游标的
指向位置;而光学鼠标则是利用所产生的光线在桌面或者平面上所造成的反
射情况来进行其控制。然而,目前的鼠标装置大部分仍然采用传统的机械式
按键结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已逐渐采用触摸感应按键来替代传统的机械式按键。
其中,电容式触摸按键的设计也是触摸感应按键技术中的一项热点。
现在普遍使用的电容式触摸按键系统都是使用塑料作为触摸面板的材
料,一般都不含金属成分,以免引起错位的触发。所述塑料面板下具有PCB
板(印制电路板)感应盘,通过触摸在PCB板感应盘正上方的塑料面板,就可
触发按键,以实现触控操作。然而,对于现有的电容式触摸按键系统,如果
面板材料采用金属材料或面板材料含金属成分,则触摸在面板的任何位置都
将触发按键,这就无法识别某一次的触发是属于哪一个按键,从而将引发触
摸操作错误,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如何在空间鼠标的触摸按键结构中实现采用金属材料或含金属成
分的面板,且达到准确识别触摸的目的,就成为了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含金属成分的面板的空间鼠标及其控
制方法,以提高触摸识别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鼠标,包括:触摸按键结构和控
制装置,
所述触摸按键结构包括:金属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上具有多个金属
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触摸面板间通过绝缘层隔离,所述触摸面板接地;所
述触摸面板下的侦测板,所述侦测板上具有多个与按键位置对应的电极,所
述侦测板与所述触摸面板间绝缘隔离,所述多个按键及对应电极间的区域构
成平板电容;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侦测板上的各电极相连,检测各电极上的电荷转移
情况以获得对应的电荷样本值,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
产生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空间鼠标的操作,其中,所述检测包括:
当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记录从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
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
以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作为所述电
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本值;
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多个单位电容,分别与触摸按键结构中的各电极对应连接;
多个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单位电容对应连接,检测对
应单位电容两端电压,在所述单位电容两端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计数
信号;
计数单元,连接多个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对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
出的计数信号进行计数,并将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出的计数信号的计数
值发送至识别分析单元;
识别分析单元,以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出的计数信号的计数值作为
各电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本
值;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将所述识别
信息发送至操作控制单元;
操作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为被触摸按键的预
设功能产生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空间鼠标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空间鼠标还包括:位于多个按键下方的光源,所述光源与
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透明绝缘材料;
所述控制装置在各按键的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应阈值且大于触摸感应
阈值时,开启所述按键下方的所述光源。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感应阈值调整单元,接收识别分析单元
计算的电荷样本值,并根据预定时间内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调整触摸感
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将调整后的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发送至所
述识别分析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空间鼠标的触摸按键
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控制装置记录从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
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
以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作为所述电
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本值;
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
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识别为被触摸按键的预设功能控制空间鼠
标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
应阈值且大于触摸感应阈值时,开启对应的按键下方的光源。
可选地,所述触摸感应阈值和所述接近感应阈值均关联于预定时间内电
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公开的空间鼠标及其控制方法至少具有
以下优点:
1)本技术方案的空间鼠标具有金属触摸面板,通过将所述金属触摸面板
接地且将金属触摸面板上的多个按键通过绝缘层隔离,使得所述多个按键得
以互相区分。并且,由于金属触摸面板接地,只有当用户手指按到金属按键
时才会触发按键,相邻两键之间不会有任何响应,感应范围的约束效果也较
好,避免了相邻按键在触摸识别时的干扰。
以及,当发生触摸动作时,计算由于触摸产生的电荷转移量来作为识别
触摸的标准。因此,使得对于触摸动作的触摸识别更准确。
并且,上述空间鼠标的触摸识别实质上实现了零压力的触摸按键结构,
提升了用户在使用空间鼠标时的体验。
2)可选方案中,所述空间鼠标还可以包括位于各个按键下方的多个光源,
当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检测到各按键的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应阈值且大于
触摸感应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其光源的开启,使得用户在黑暗的
环境中能够看清各个按键,从而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体验,进一步地提高了用
户的使用感受。
3)可选方案中,所述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感应阈值调整单元,
使得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能够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所
述空间鼠标处于复杂的环境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到接近感应事件与触摸
感应事件的触发,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间鼠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空间鼠标中触摸按键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触摸按键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空间鼠标进行触摸识别的一种实现过程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空间鼠标进行触摸识别的一种实现示意图;
图6在图5所示触摸识别过程中,电荷向控制装置中的单位电容转移的
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分别对于空间鼠标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间鼠标包括触摸按键结构和控制装置。
参考图2和图3,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金属触摸面板
100,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上具有多个金属按键1~5,所述金属按键与所述
金属触摸面板100间通过绝缘层200隔离,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接地;
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下的侦测板,所述侦测板上具有多个与按键位置
对应的电极A~E,所述侦测板与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间绝缘隔离;所述多
个按键及对应电极间的区域构成平板电容。
上述触摸按键结构的实施例中,通过绝缘层将各按键与金属触摸面板100
隔离,形成了各自键位独立的多个按键。而通过将金属触摸面板100接地,
只有当用户手指按到金属按键时候才会触发按键,相邻两金属按键之间不会
有任何响应,感应范围的约束效果也较好。
并且,当用户手指触摸在金属按键上时,电荷就会有一部分通过人体逃
逸,并经由金属按键对应的电极进行电荷转移,从而通过检测电荷转移来实
现对所述金属按键的触摸识别。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触摸按键结构实质上实
现了零压力的触摸按键结构,用户无需用力按压所述金属按键就可被较为准
确地检测到触摸行为,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按键的触摸面可以与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
平齐,也可以高于或低于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按键和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可以采用同
一种材料,以节约制造成本及优化制造流程。例如,所述金属按键和所述金
属触摸面板100的材料均可以为铜。在实际制造时,可以先形成金属触摸面
板100,并在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上按各按键的大小及键位分布进行打孔,
打孔的孔径大小应大于各按键的大小。随后,再形成各金属按键,并将各金
属按键与金属触摸面板100进行对位后固定,在各金属按键与金属触摸面板
100的间隙内填充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200以进行隔离。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各金属按键可以为实心金属盘。则所述实心金属盘
的形状可以为任意适合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的形状,例如圆形或方形,此处并
不以此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各金属按键也可以为金属字符,则所述金属按键可
同时实现触摸检测及提示按键功能,无需再在金属触摸面板100上重新丝印
按键字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0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或者也可以为
其他已知的各种绝缘材料。所述电极为铜箔,或者也可以为其他已知的各种
导电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金属触摸面板100上的按键为5个仅为举例,并不
应对其实现方式加以限制。所述按键的个数及功能的分配都可以依据实际所
需实现的触摸功能而相应设置,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触摸面
板100上的按键可以为8个、20个或者更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某一按键(例如,按键1)的触摸功能
为启动空间鼠标,则当所述按键1被触摸后就可以将所述空间鼠标启动;反
之,若所述按键1未被触摸,空间鼠标则不会被启动。这样,用户在实际操
作中,只有通过触摸按键1才能实现对所述空间鼠标的启动,触摸其他按键
不会对空间鼠标的启动造成干扰,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户在实际应用中产
生的误操作,并且有效地减小了误操作造成的能量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间鼠标的启动功能按键采用的是金属
触摸按键结构,但是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
以采用其他按键结构,例如空气按键、机械按键等等,该按键结构与控制装
置连接,当控制装置检测到具有空间鼠标启动功能按键结构被触发(按下)
时,同样会产生启动空间鼠标的控制信号,以启动所述空间鼠标。
通过上述触摸按键结构的说明可以看到,当要对所述触摸按键结构进行
操作时,用户的手指对电荷累积区域中电荷量的影响并非是直接触摸带电荷
的电极来实现的,而是接触了金属按键。
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理在于,当各电极在充电后各自产生了源电场,
所述源电场为静电场,且在各电极表面形成电荷累积区域。当用户的手指接
触到金属按键时,会使得所述电场分布产生变化,引发电荷累积区域中电荷
的转移,从而电荷累积区域中电荷量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某个电极的电荷累积区域中发生了剧烈的电荷量变
化,一般就可以认为所述电极对应的按键发生了触摸操作。从而,基于此情
况就可通过对电荷累积区域进行电荷补充的方式来获得按键在面临触摸时对
应的电荷累积区域的电荷量样本值,并确定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
情况为触摸事件的发生。
相应地,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与所述侦测板上的各电极相连,检测各电
极上的电荷转移情况以获得对应的电荷样本值,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识别,
并根据识别结果产生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空间鼠标的操作,其中,所述
检测包括:
当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记录从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
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
以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作为所述电
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本值;
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单位电容、多个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计数单
元、识别分析单元、操作控制单元,其中,
多个单位电容,分别与触摸按键结构中的各电极对应连接;
多个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单位电容对应连接,检测对
应单位电容两端电压,在所述单位电容两端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计数
信号;
计数单元,连接多个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对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
出的计数信号进行计数,并将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出的计数信号的计数
值发送至识别分析单元;
识别分析单元,以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输出的计数信号的计数值作为
各电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本
值;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将所述识别
信息发送至操作控制单元;
操作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识别信息,并根据所述识别为被触摸按键的预
设功能产生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空间鼠标的操作。
相应地,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
包括:
步骤s1,当空间鼠标的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控制装置
记录从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
步骤s2,以各电极上转移的电荷总量对应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的次数作
为所述电极对应的按键在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触摸时的电荷样
本值;
步骤s3,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
步骤s4,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识别为被触摸按键的预设功能控
制空间鼠标的操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按键1的触摸功能预设为启动空间鼠标,那
么当按键1对应的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则所述按键1被识别为被
触摸按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单元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实现对空间鼠标的操
作,即将所述空间鼠标进行启动。
其中,在进行所述触摸识别之前,还需要进行一些初始化过程,包括:
检测背景环境信号,屏蔽第一频率(本实施例中为80KHz)至第二频率(本
实施例中为120KHz)范围外的信号,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频率至第二频率范围
内的信号后,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触发所述触摸识别过程。
图5示出了本发明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现示意图,所述空间鼠
标的触摸按键结构中,金属触摸面板和按键的材料均为铜,按键和金属触摸
面板间的绝缘层的材料为玻璃,侦测板上与按键位置对应的电极为铜箔。
当手指触摸或临近触摸铜薄膜上某一按键时,电荷就会有一部分通过人
体逃逸,并经由所述按键位置对应的铜箔产生电荷转移。为了获悉所述电荷
转移的情况,可以采用电压检测的手段。
参照图6所示,可以将所述触摸按键结构中的各个铜箔与所述控制装置
相连,所述控制装置中包括有多个单位电容,每一铜箔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
中一单位电容对应连接。如前述,当手指触摸或临近触摸铜薄膜上某一按键
时,从人体逃逸的电荷会有一部分经由所述铜箔产生电荷转移。而由于单位
电容与所述铜箔已存在电连接,电荷就会向控制装置中的单位电容转移,此
过程即相当于对控制装置中的单位电容进行充电。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容
易测得,因此可以通过对单位电容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来获得电荷转移的情
况。
具体地,采用电容量较小的单位电容,通常可以采用pF级的电容,例如
0.5pF。这样,单位电容就较容易被从铜箔转移的电荷充满。基于此,通过控
制装置中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将单位电容两端的电压与所述单位电容充
满时两端的电压(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就可获悉所述单位电容是否充满。
由于手指触摸或临近触摸铜薄膜上某一按键过程中,经由所述铜箔转移的电
荷可能大于单位电容充满所需电荷,还可在控制装置中设置多个与单位电容
数量对应的放电电路。在控制装置中的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检测到单位电容
两端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所述放电电路就启动对单位电容的放电。由于单
位电容的电容量较小,因此也较容易被所述放电电路快速放电,进而放电所
需时间很少。从而,可以保证整个触摸识别过程的精确性。在对单位电容放
电后,单位电容又将被经由铜箔转移的电荷充满,随后又将经历再次放电,
此过程一直循环直至手指触摸或临近触摸铜薄膜上某一按键的动作结束。
由于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在单位电容两端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会输出计
数信号,则在上述手指触摸或临近触摸动作结束时,电压检测及比较单元将
输出多个计数信号。基于此,通过控制装置中的计数单元就可记录到相应的
计数信号的计数值,所述计数值就可作为所述触摸按键结构面临触摸或临近
触摸时相应按键的电荷样本值。
在获得各按键对应的电荷样本值后,就可通过控制装置中的识别分析单
元进行分析,将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感应阈值的按键识别为被触摸按键。从
而,完成本次触摸识别过程。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前述实施例一,所述空间鼠标还包括:位于多个
按键下方的光源,所述光源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透明绝缘材料;
所述控制装置在各按键对应的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应阈值且大于触摸
感应阈值时,开启所述按键下方的所述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间鼠标的按键下方增设了光源,当控制装置检测
到某一按键的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应阈值且大于触摸感应阈值时,实际发
生的情况是用户的手指靠近所述空间鼠标时,此时通过控制装置开启光源就
能够使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清各个按键,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体验,进一步
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当所述控制装置在识别获得被触摸按键后,还可以调亮所述被触
摸按键下方的光源,从而当用户触摸某个按键时,可以将该键位处的光线更
明亮,以提示按键,使得用户的操作体验进一步获得增强。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
方法可以实现当用户手指靠近空间鼠标的触摸按键结构以及触摸按键时,对
所述光源进行相应控制。
为方便描述,将用户手指靠近触摸按键结构对应的情况定义为接近感应
事件触发,将用户手指触摸按键时对应的情况定义为触摸感应事件触发;将
所述触摸感应阈值预设为第一预定值,将所述接近感应阈值预设为第二预定
值,所述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均为固定值。
具体地说,当用户手指靠近所述金属触摸面板的某一按键时,电荷就会
有一部分通过人体逃逸。而此时,所述控制装置就会对由此产生的电荷转移
情况进行检测,获得该按键对应的单位电容被充满的次数,将所述被充满的
次数作为用户手指靠近过程中的电荷样本值。从而,所述控制装置就可进行
接近感应事件的判定。通常,为使得接近感应事件的判定准确,所述控制装
置会基于多个电荷样本数据进行判定,以获得判定结果。
例如,连续8次获得的电荷样本值满足:
Tth<CS<Pth (1)
则,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接近感应事件触发,进行上述开启光源的操作。
其中,CS是各次的电荷样本值,Pth是接近感应阈值,Tth是触摸感应阈值。
当然,由于引发上述电荷累积区域中电荷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用
户手指靠近触摸按键结构,可能还会有其他环境干扰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准
确的判定结果,可以综合更多次的判定来最终获得接近感应事件的触发是否
对应了用户手指靠近触摸按键结构的情况。例如,将前述连续8次获得的电
荷样本值满足公式(1)后获得的判定结果作为初步判定结果,若连续5次的
初步判定结果均显示接近感应事件触发,则确定接近感应事件的触发对应了
用户手指靠近触摸按键结构的情况。此时,由所述控制装置开启位于多个按
键下方的光源,以使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清各个按键。而为了保证后续对
用户手指对按键的触摸识别的准确性,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停止对电荷转移情
况的检测,即禁止金属触摸面板对应的感应通道,以使得金属面板的电位重
新固定到接地电位,保证按键功能正常使用。
当用户手指继续靠近金属触摸面板直至最终触摸到金属面板上的一个或
多个按键时,所述控制装置可进行相应的触摸识别,在识别获得被触摸按键
后,调亮所述被触摸按键下方的光源。与前述判定接近感应事件类似,为使
得触摸感应事件的判定准确,所述控制装置也会基于多个电荷样本值数据进
行判定,以获得判定结果。
例如,连续8次获得的电荷样本值满足:
CS<Tth (2)
则,所述控制装置判定触摸感应事件触发,进行调亮所述被触摸按键下
方的光源的操作。其中,CS仍表示各次的电荷样本值,Tth仍表示触摸感应
阈值。
更进一步,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判定结果,可以综合更多次的判定来最终
获得触摸感应事件的触发是否对应了用户手指触摸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的情
况。例如,将前述连续8次获得的电荷样本值满足公式(2)后获得的判定结
果作为初步判定结果,,若连续5次的初步判定结果均显示触摸感应事件触发,
则确定触摸感应事件的触发对应了用户手指触摸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的情况。
当触摸完成,用户手指逐渐远离所述触摸按键结构时,电荷样本值(CS)
也开始缓缓升高。当电荷样本值满足:
CS≥(Tth+LTA)×75%时,
则,所述控制装置判定触摸感应终止,恢复所述被触摸按键下方的光源
调亮前的亮度。其中,LTA(Long Term Average)表示没有触发任何条件时,所
述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而判定时的参数75%也可调整为其他数值,例
如87.5%,主要视环境对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的噪声影响而定。
随着用户手指进一步远离所述触摸按键结构,电荷样本值继续升高,当
电荷样本值满足:
CS≥(Pth+LTA)×75%时,
则,所述控制装置判定接近感应也终止,并关闭所有按键下方的光源,
重新处于监控所述电荷样本值的状态,并相应地根据上述触发条件开启或调
亮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触摸感应阈值预设为第一预定值,
将所述接近感应阈值预设为第二预定值仅为举例,并不应用于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所述触摸感应阈值和接
近感应阈值预设成其他的固定值。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前述实施例二,所述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感应阈值调整单元,接收识别分析单元计算的电荷样本值,并根据预定时间
内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调整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将调整后的
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发送至所述识别分析单元。
所述感应阈值调整单元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在预定时间内采集电荷样
本值,并计算得出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将所述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
值输出至感应阈值计算单元;
感应阈值计算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计算得
出所述接收感应阈值和触摸感应阈值;其中,当电荷样本值小于接近感应阈
值且大于触摸感应阈值时,所述接近感应事件触发,当电荷样本值小于触摸
感应阈值时,所述触摸感应事件触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间鼠标的控制装置中增加了感应阈值调整单元,
使得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能够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所
述空间鼠标处于复杂的环境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到接近感应事件与触摸
感应事件的触发,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空间鼠标的控制方法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方
法可以对空间鼠标的触摸感应阈值和接近感应阈值进行自动调整和补偿。
为方便描述,仍然将用户手指靠近触摸按键结构对应的情况定义为接近
感应事件触发,将用户手指触摸按键时对应的情况定义为触摸感应事件触发。
具体地,数据采集单元工作的过程包括: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的间隔
时间采集数据(即采集电荷样本值);将其采集到的多个电荷样本值进行累加
求和;再求其平均后得出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最后将所述电荷样本值
的长期平均值发送至感应阈值计算单元。
感应阈值计算单元,接收所述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并根据接收到
的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计算得出接近感应阈值和触摸感应阈值。
以下结合具体数据对上述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将预定时间设定为1s;将预定的间隔时间预设为
10ms;则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在1s内将会采集到100个数据。数据采集单元进
行工作时,即将1s内采集到的100个数据进行累加求和,计算其平均值后得
出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所述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被发送于感应阈
值计算单元。
而所述感应阈值计算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计算
得出接近感应阈值和触摸感应阈值。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将接近感应阈值
定义为电荷样本值的长期平均值的八分之一;将触摸感应阈值定义为电荷样
本值的长期平均值的十六分之一。因此,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电荷样本值小于
所述感应阈值计算单元得出的接近感应阈值且大于触摸感应阈值时,就会触
发接受感应事件;而当电荷样本值小于所述感应阈值计算单元得出的触摸感
应阈值时,就会触发触摸感应事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
据实际需求调整所述预定时间、预定的间隔时间以及第二预定时间的具体数
值;另外,本实施例的接近感应阈值和触摸感应阈值的计算还可以采取其他
计算方法来确定,本实施例中仅为举例说明,其不应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公开了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明白本
发明的其它方面和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公开的多个方面和实施方式只是用于
举例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真正保护范围和精神应当以权
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