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旅游用具-帐篷,特别是一种能适应多种恶劣气候、地形和多种地质,并具有多种变化功能的组合式帐篷。 现有的旅游帐篷结构大都是这样的:底层用塑料布或充气垫作地铺,帐篷面用帐杆支撑并通过绳子和木桩固定。这种结构的帐篷有如下缺点:
(1)铺值与地面接触,因此不适合在碎石、荆棘遍地的野外使用。而沙滩上尖锐的螺壳、石块也同样会使塑料布穿孔或气垫漏气,致使塑料布或气垫失去防雨、防潮功能。即使不下雨,铺值设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也会使人感到坐卧不适。
(2)用绳子和木桩固定的帐篷,打桩系绳比较麻烦,想移动帐篷的方值更显得困难。要使帐篷适应风雨天气,绳子、帐篷面、支撑杆的用料和打木桩、系绳的方式都须非常讲究。但帐篷整体仍然十分受力,难以适应强风大雨天气。
(3)为了防止风雨侵入,大多帐篷仅开一些小窗小门,篷内光线暗淡,通风性能差,难以适应炎热高温的天气。
本发明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风、防雨、防潮和多变形等性能,躺卧舒适、便于携带、能适合多种户外生活使用的旅行帐篷。
本发明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把帐篷设计成篷床组合结构,使床面离地,这样就能适应多种不利的地面环境。可拆卸折叠的床的床腿连在帐篷支撑架上,共同构成帐篷骨架,此腿是一种能起到三角支撑作用的稳固结构,其用料少,并能折叠,如再取用一些轻质材料制成,便可达到轻便稳固的目的。帐篷上设有变形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架把帐篷调节成多种形状,其中有能起到防风作用的形状。在支撑架和腿部之间设有一个连接它们的升降枕,此枕使用时与床面一起组成铺值共同分担重量,还可起到升降帐篷适应气候的作用。帐篷面设有分离式活动遮蔽面。通过遮蔽面的多种组合把帐篷门、窗调节成各式各样,达到调节光线,流通空气的作用。另外,以这些活动地侧面为接口,可十分方便地与同类型帐篷组合成大帐篷。
与帐篷配套使用的还有多用拐杖。它平时可充当普通拐杖使用,在使用帐篷时,它可以与支撑架组合在一起对帐篷起到稳固作用,还能使帐篷能适应一些地质松软或坚硬的地面。
帐篷拆卸后,可折叠成十分利于携带的形状,这样就可达到所要求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方便,加工简便,原料要求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对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一是本发明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双组合)。
图二是具体结构剖面图。
图三是变角扣示意图。
图四是元宝式螺帽的螺丝示意图。
图五是床腿正面示意图。
图六是床腿反面示意图。
图七是多用拐杖示意图。
图八是骨架、帐篷面展开俯视图。
图九是折叠横梁示意图。
图十是床面(吊床,俯视图)。
参照图二,帐篷的床腿〔1〕、升降枕〔2〕和拱篷〔3〕连成一体。一个横杆折叠床面〔4〕使用时安装在床腿〔1〕上,拆卸下来可作普通吊床使用。拱篷〔3〕的支撑架由两行多节管〔5〕和数根折叠横梁〔6〕通过折叠横梁〔6〕两端的夹子〔7〕连接而成。多节管〔5〕和折叠横梁〔6〕最好选用沟形管,它们的关节部位是变角扣或螺丝〔8〕,它们都具有使拱篷变化形状的功能,其中有能起到防风作用的流线形。升降枕〔2〕与拱篷〔3〕结构相似,使用时它由支撑杆〔9〕支撑,可绕床腿上端转动升降拱篷,这样能适应多种气候。例如,拱篷下降能进一步减小刮风时所受的压力,拱篷升高又能使拱篷内部变得宽敞流通,使之能适应炎热的天气。
参照图三,变角扣把两根沟形管连在一起,它最好呈扁园形,上设有许多变角卡〔10〕,每个变角卡可把变角扣所连接的两根沟形管〔5〕变换一角度,从而达到调节拱篷形状的目的。变角扣可用螺丝代替,也可把变角扣和螺丝混合使用。螺丝的螺帽最好选用元宝式(如图四所示)。
参照图五、六,床腿是仿臂制成的,分上臂〔11〕和前臂〔12〕,两臂通过转轴〔13〕连结。前臂〔12〕在上臂〔11〕一侧,它可绕转轴〔13〕转动,当它转到与上臂〔11〕成固定角度时可由前臂卡〔14〕卡住。这个卡既可设在上臂,也可设在前臂,但最好是把上臂做成阶梯形,这样既稳固又有利于折叠。床腿在使用时,转轴〔13〕,前臂卡〔14〕、上臂受力处(斜下沟〔15〕)三点实际上是一个隐蔽三角支撑架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支撑架能很好地起到稳固作用。前臂〔12〕还使床腿与地面的接触面增大,并使床面(见图二〔4〕)对床腿所产生的力矩(以前臂末端为转动轴,床面受力后对床腿的拉力斜向下)大大减小,这是前臂使床腿所受力的力臂大大减小的结果,因此增加了腿部的稳定性。在上臂的另一侧还可设置和上臂〔11〕结合方式与前臂〔12〕相同的足尖〔16〕,使用足尖〔16〕时,把它安插在地上阻止左右两侧的床腿在受力后相互靠拢,并对帐篷起到固定作用。前臂〔12〕和足尖〔16〕朝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转动就可与上臂〔11〕折叠。上臂〔11〕上方有一斜下沟〔15〕,用来安装床面〔4〕的折叠横杆〔17〕(如图二所示)。
床腿斜下沟〔15〕上方连着升降枕的枕杆〔18〕,下方连接着支撑杆〔9〕,升降枕的高度通过枕架变角卡〔19〕调节。同侧的腿由可折叠腿梁〔20〕连接,它的折叠处为活页〔21〕(如图二所示)。
参照图一,图中帐篷前后两面被分离成数块可活动的遮蔽面〔22〕,每一侧最好为三块,遮蔽面上有许多绳带〔23〕可把三块遮蔽面组合成各式各样的门窗,既可达到调节光线,流通空气的作用。把遮蔽面打开,就可以这些活动面为接口,与其它一些同类帐篷组合成双人、三人、四人……大帐篷。
参照图七,一个多节折叠拐杖,其设有把手〔24〕、挂勾〔25〕。当地质松软或坚硬难以安插足尖时,可把拐杖挂勾安装在腿梁〔22〕(见图二)就可代替足尖的作用。另一方面拐杖的把手可打开呈三个折叠足,将其插在地上另一端支撑拱篷,对拱篷起到稳固作用。
参照图八、九、十,帐篷拆卸后的几个部分。它们按箭头所示方向折叠,就可以叠成一个非常易于携带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