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04069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3244.8

申请日:

2009.09.23

公开号:

CN101664090A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090923授权公告日:20130220终止日期:2016092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23F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变更后权利人:闽小记茶业(福建)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外大街9号正仁大厦8层变更后权利人:355300 福建省柘荣县双城镇砚树洋登记生效日:201502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090923|||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发明人:

温 凯; 孙丽娟

地址:

100062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外大街9号正仁大厦8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原料重量配比为:南瓜叶粉30-70份,菊花粉10-30份,甜菊叶粉8-21份,枸杞粉10-21份;将南瓜叶、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然后配料匀堆、造粒、烘干、杀菌、包装、装合、喷码喷印、即得成品。本发明实现了南瓜叶资源的综合利用,袋泡茶有效保留了原料中的天然有效成分,加工技术提高了活性物质溶出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南瓜叶原料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清香风味。本发明袋泡茶经冲泡后,汤色澄清透明,清雅纯正,茶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其特征在于原料为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 枸杞粉;原料重量配比为:南瓜叶粉30-70份,菊花粉10-30份,甜菊叶粉8-21 份,枸杞粉10-21份;加工方法工艺步骤为:将南瓜叶进行蒸汽杀青,干燥精制, 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将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分别得 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配料匀 堆、造粒、烘干、杀菌、包装、装合、喷码喷印、即得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为采 用机器筛选,过60目药典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是将 充分混合的原料用纯净水拌合,使含水率15~20%,用制粒机制成0.2~0.4mm的 微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指 含水率控制在7%~8%。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采用 意大利IMA袋泡茶包装机,将茶叶原料、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 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制作成成品茶包,每包5g。

说明书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袋泡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国内袋泡茶的消费量占国内茶叶消费量的5%还不到,袋泡茶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南瓜营养价值丰富,在民间药食两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是对于南瓜叶的研究和报道目前还是很少。南瓜叶除了很少量被食用和作为饲料以外,绝大部分被随意丢弃而白白浪费。南瓜叶中含有丰富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对于维持血管正常的渗透压,防止血管脆化,对多种炎症、冠心病、心绞痛等均有良好保健。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还是一种良好的活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调整免疫和内分泌作用,还有抗癌、抗炎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实现对南瓜叶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保健食品,不仅是对廉价资源的利用,更有利于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尚无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南瓜叶袋泡茶原料为: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 

    本发明南瓜叶袋泡茶原料重量配比为:南瓜叶粉30‑70份,菊花粉10‑30份, 甜菊叶粉8‑21份,枸杞粉10‑21份。 

    本发明南瓜叶袋泡茶生产工艺步骤为:将南瓜叶进行蒸汽杀青,干燥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将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分 别得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配料匀堆、造粒、烘干、杀菌、包装、装合、喷码喷印、即得成品。 

    所述筛选是采用机器筛选,过60目药典筛; 

    所述配料匀堆是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混合在一起,机器搅拌; 

    所述造粒是将充分混合的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原料用纯净水拌合,使含水率15~20%,用制粒机制成0.2~0.4mm的微粒; 

    所述烘干是用水分分析仪检测,控制含水率在7%~8%; 

    所述包装是采用意大利IMA袋泡茶包装机,将茶叶原料、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制作成成品茶包,每包5g; 

    所述装合是将成品茶包送进另一包装车间装合。 

    本发明对废弃的南瓜叶进行加工,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附加值。本发明南瓜叶袋泡茶有效保留了原料中的天然有效成分,营养损失少,原料利用率高,所采用的加工技术提高了活性物质溶出率,尤其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南瓜叶原料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清香风味。本发明袋泡茶经冲泡后,汤色澄清透明,清雅纯正,茶味醇爽甘甜,长期饮用能起到软化血管、维持血管正常的渗透压,预防冠心病、心绞痛,调节机体免疫、抗癌、抗炎等多种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配方和实例对本发明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南瓜叶进行蒸汽杀青,干燥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将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得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所述筛选是 采用机器筛选,过60目药典筛。分别称取南瓜叶粉30kg、菊花粉30kg、甜菊叶粉21kg、枸杞粉21kg。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原料都混合在一起,机器搅拌,造粒,将充分混合的原料用纯净水拌合,使含水率15~20%,用制粒机制成0.2~0.4mm的微粒,放入烘干机器进行烘干,使用水分分析仪检测,含水率控制在7%~8%。采用意大利IMA袋泡茶包装机,将茶叶原料、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制作成成品茶包,每包5g;将成品茶包送进另一包装车间装合,进而到喷码车间喷印日期,塑封车间采用专用热封膜封装,最后装箱入库。 

    实施例2 

    将南瓜叶进行蒸汽杀青,干燥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将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得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所述筛选是采用机器筛选,过60目药典筛。分别称取南瓜叶粉60kg、菊花粉24kg、甜菊叶粉15kg、枸杞粉12kg。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原料都混合在一起,机器搅拌,造粒,将充分混合的原料用纯净水拌合,使含水率15~20%,用制粒机制成0.2~0.4mm的微粒,放入烘干机器进行烘干,使用水分分析仪检测,含水率控制在7%~8%。采用意大利IMA袋泡茶包装机,将茶叶原料、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制作成成品茶包,每包5g;将成品茶包送进另一包装车间装合,进而到喷码车间喷印日期,塑封车间采用专用热封膜封装,最后装箱入库。 

    实施例3 

    将南瓜叶进行蒸汽杀青,干燥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将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得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所述筛选是采用机器筛选,过60目药典筛。分别称取南瓜叶粉50kg、菊花粉15kg、甜菊叶 粉8kg、枸杞粉10kg。将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枸杞粉原料都混合在一起,机器搅拌,造粒,将充分混合的原料用纯净水拌合,使含水率15~20%,用制粒机制成0.2~0.4mm的微粒,放入烘干机器进行烘干,使用水分分析仪检测,含水率控制在7%~8%。采用意大利IMA袋泡茶包装机,将茶叶原料、外袋纸、滤袋纸、标签纸、棉线、铝镁丝全自动送入机器,制作成成品茶包,每包5g;将成品茶包送进另一包装车间装合,进而到喷码车间喷印日期,塑封车间采用专用热封膜封装,最后装箱入库。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瓜叶袋泡茶及其生产方法,原料重量配比为:南瓜叶粉30-70份,菊花粉10-30份,甜菊叶粉8-21份,枸杞粉10-21份;将南瓜叶、菊花、甜菊叶和枸杞分别精制,粉碎,筛选,得南瓜叶粉、菊花粉、甜菊叶粉和枸杞粉;然后配料匀堆、造粒、烘干、杀菌、包装、装合、喷码喷印、即得成品。本发明实现了南瓜叶资源的综合利用,袋泡茶有效保留了原料中的天然有效成分,加工技术提高了活性物质溶出率,最大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