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乘厅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使用的乘厅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为了提高电梯的乘厅门的刚性而在门板的背面设置加强体的乘厅门。现根据图6~图10,说明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的结构。
图6是表示电梯的乘厅的出入口部的主视图。在出入口部,利用由2块门板11构成的乘厅门对跟前的乘厅地板16与电梯的轿厢室升降的升降通道之间进行分隔。在出入口部的周围,设有由出入口柱14构成的框架。
图7是表示图6的右侧面的剖面的模式图。门板11,与设在下部地门槛15的槽嵌合,能向与图7纸面的垂直方向移动。
图8是表示门板11的背面、即升降通道侧的面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与门板11的外观面相反侧的面上,为了增加门板11的刚性而固定有加强体12。图9是沿图8的点划线II-II’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门板11与加强体12被金属粘接剂13粘接。作为金属粘接剂,一般使用非热可塑性粘接剂。这样,在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中,通过使门板11与加强体12固定成一体化而提高刚性。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对于利用加强体12而可提高门板11的刚性的反面,在火灾发生时等情况会产生门板11因高热而变形的问题。
图10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因高热使门板11产生变形后状态的模式图。如图10所示,在安装电梯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门板11从电梯的乘厅地板16侧被加热,门板11、加强体12产生热膨胀。这时,因门板11与加强体12的热传导率、形状不同等主要原因而使两者的热膨胀的程度不同,由于利用金属粘接剂13使门板11与加强体12完全一体化,故产生门板11翘曲的结果。
因此,如图10所示,在出入口部处出入口柱14与门板11间的间隙变大,并且2块门板11间的间隙也变大,因该间隙而使火灾引起的烟雾、火焰进入电梯的升降通道、升降机,故产生电梯不能维持耐火性能的问题。而且,有可能因升降通道中烟雾、火焰的进入而延烧引起建筑物的其它楼层的火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场合,也能抑制因高热而发生门板的翘曲、变形,从而能抑制烟雾、火焰泄漏的电梯的乘厅门。
发明的概要
本发明的电梯的乘厅门,是具有用于提高刚性的加强体的电梯的乘厅门,具有:门板;设在门板背面的加强体;将门板与加强体粘接的粘接剂;配置在门板与所述加强体之间的热膨胀剂。在因火灾等原因使门板被加热的场合,由于门板与加强体之间的热膨胀剂膨胀而使门板与加强体分离,故即使门板与加强体的热膨胀率、形状不同门板也不会发生翘曲、变形。因此,即使在火灾时乘厅门板被加热,也能抑制火焰、烟雾从电梯的出入口部进入升降通道,能提高防火性能、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改进后的电梯的乘厅门中,对热膨胀剂采用无机质材料。由于将无机质材料用于热膨胀剂,故即使在门板的背面也能抑制产生烟雾及火焰,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性能。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改进后的电梯的乘厅门中,利用连接片连接门板与加强体。由于在火灾发生时热膨胀剂膨胀而使门板与加强体分离时也能利用连接片使加强体与门板连接,故能抑制加强体落下到升降通道等。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改进后的电梯的乘厅门中,在加强体上设有插入热膨胀剂的凹状部。由于在加强体上设有凹状部并作成将热膨胀剂围在加强体与门板之间,故能利用热膨胀体的体积膨胀而向使加强体分离的方向可靠地施力。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改进后的电梯的乘厅门中,对粘接剂采用热可塑性粘接剂。在火灾发生时由于热可塑性粘接剂软化,故能利用热膨胀材料的体积增加而使门板与加强体可靠地分离。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被加热后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被加热后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的正面的外观模式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的侧面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电梯的乘厅门被加热而使门板翘曲后状态的侧剖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根据附图对其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沿图1的点划线I-I’线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门板1的背面设有加强体2,并用粘接剂3粘接加强体2与门板1。这里,本发明中,作为粘接剂3使用热可塑性粘接剂。
在门板1与加强体2之间,插入有热膨胀剂4。热膨胀剂4由发泡性的较大体积膨胀率的材料构成,最好利用无机质的材料构成,在加强体2的门板1侧通过折弯而形成有凹状部2a,在该凹状部中插入热膨胀剂4。
将这样构成的门板1因火灾等被加热后的状态示于图3。图3是与图2同样地表示沿图1的点划线I-I’线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当门板1被加热时,热可塑性粘接剂3软化,门板1与加强体2的粘接强度减弱。另一方面,热膨胀剂4因加热膨胀而体积增加。因此,由热膨胀剂4对加强体2、门板1向使加强体2与门板1互相拉离的方向施力。而且,当由热膨胀剂4对加强体2与门板1施加的拉离力变得大于由粘接剂3引起的加强体2与门板1之间的粘接力时,如图3所示,加强体2就从门板1上分离。而且,通过使门板1与加强体2分离,能抑制因加强体2与门板1的热膨胀率、形态的不同引起的门板1的翘曲、变形。
由此,由于能将门板1的平面性维持成与被加热前同等的状态,故不会在门板1与乘厅门的出入口之间产生间隙,另外,在用多个门板1开闭1个出入口的电梯中,也不会在门板1的相互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抑制因火灾引起的烟雾、火焰从电梯乘厅的出入口部向升降通道、升降机进入。
另外,由于将热膨胀剂4取为无机质的材料,故能抑制在门板的背面发生烟雾及火焰,能提高防火性能。
接着,根据图4及图5,对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是利用连接片5在1处或多处对第1实施形态的门板1与加强体2进行连接的结构。
图4是表示被加热前的门板1、加强体2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对加强体2与门板1进行连接的连接片5由例如金属或无机材料的板材、线材构成,两端部分别被固定在加强体2和门板1上。连接片5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
图5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的乘厅门被加热后的状态。与图3的场合同样,当乘厅门被加热时热膨胀剂4膨胀,加强体2被从门板1被拉离。这时,在第2实施形态中,由于利用连接片5对加强体2与门板1进行连接,故即使由粘接剂3形成的粘接部产生剥离,加强体2也不会完全从门板1分离。因此,在火灾时能抑制加强体2从门板1分离而落下到升降通道内、或因落下而对通信电缆、轿厢室等其它构件造成损伤的情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的乘厅门,在火灾发生时等门板被加热的场合,可抑制火焰、烟雾从电梯的出入口部进入升降通道内,故作为提高防火性能、安全性的电梯的乘厅门对多种电梯、升降机是有用的。